《春节感受》作文

精选《春节感受》作文汇总8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感受》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春节感受》作文汇总8篇

《春节感受》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春节临近了,让很多身在异乡打拼的人们回家有了和亲人们短暂的相聚。现在过春节,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期盼反而多了一些惆怅。到了中年这个年龄段的人说实话,真不愿意过春节,虽说不过春节生命的时光也照样流失,可是受中国几千年的民族传统的影响,好像只有春节过了,才算新一年的开始,旧一年的结束。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私家车源源不断的开进了平常百姓家,节前购物似乎成了众所周知的习惯。不管你身处何处是否有和我同样的感受,出门车多人多,到处堵。用车流人海形容一点也不过份,谁也不让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你挤我挤,你急我急,很快就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这又是何苦呢?大家都彼此谦让一点点儿,就都会相安无事,想想忙碌一年了。()也该在这属于自己的这几天小假期内图个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吧!

  随着汽车的增多,空气的质量也越来越差,没有了儿时湛蓝湛蓝的天空和几乎看不见的蓝天白云,反而多的是充满有毒、有异味的雾霾天气。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少放烟花爆竹,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忙忙碌碌的、不分日夜的、昼夜颠倒的把春节过去了。

  好了,什么也不说了,在此预祝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马上发财、马上有钱、狗年工作愉快,全家幸福,事事顺心!

《春节感受》作文 篇2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春节期间,省城除了有第五届民俗风情旅游节、趵突泉迎春灯会和明湖庙会等传统“好戏”外,还将打造全新民俗文化游、冰雪游、科普游等活动,以便在春节旅游市场上掘出新年的第一桶金。

  20xx年,济南市全年估计共接待旅游者1463.2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1.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4%和29.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万人次,旅游创汇3800万美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春节期间,济南市的“传统曲目”还不少,济南市旅游局将举办第五届民俗风情旅游节;趵突泉和大明湖将分别举办第二十七届趵突泉迎春灯会和第十届明湖庙会。

《春节感受》作文 篇3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每一个人的独特情感。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我,似乎也对春节有着难以言说的眷恋。每逢春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都会兴致勃勃地述说一些过往的旧事,虽然年年如此,我却津津有味地一遍遍聆听,不厌其烦地沉醉在温暖的回忆里,任时光倒退、斗转星移。

  这年复一年的春节记忆,经过岁月的组接,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过年图景,其中的一些风物也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难以忘怀。

  “送信儿的腊八粥,要了命的关东糖。”这是北京人过年的真实写照。腊八粥像一位使者一样,向人们报告着过年的讯息。各式各样的豆儿、红枣、栗子、花生、冰糖熬在一起,发生了美妙的碰撞,诞生出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当然,泡腊八蒜也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一颗颗大蒜跳入香醋中,经过数十天的沐浴,换上了绿外衣,等待着人们口腔的检验。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开启了四季更替的华美序幕。“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从这一天起,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切都踏着春天的节拍,走近欣欣向荣。根据历史记载,“立春”节气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了东汉逐渐有了迎春的习俗,直至清代,皇帝都会选择良辰吉时,率领众臣举行春耕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的2月4日,我家都保留着“咬春”和吃春饼的民俗习惯,提前备好萝卜和其他食材,准时了却春困,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朗朗上口的过年民谣像清脆的铃声,提醒着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赶快行动起来,为过年做好充分的准备。琳琅满目的糖果、巧克力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呈现在眼前,人们尽情地挑选着喜爱的口味,挑选着自己向往的甜蜜生活。高高悬挂的红灯笼,是春节的眼睛,注视着万家团圆的美好北京。可爱的生肖卡通图案、代表吉庆的年画儿,五颜六色地张贴在大街小巷,张贴出人们对新生活的完美畅想。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煮饺子。饺子形状本身很像古时的元宝,因此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当热气腾腾的饺子从锅里出来时,这一年的最后晚餐正式开始,大家其乐融融地品尝着过年的滋味。爆竹辞旧岁,一声声具有穿透力的鞭炮声和绚丽的焰火,为节日的夜空增添了灿烂的风景,同时搅动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春晚的播出像一道视觉盛宴,丰富着人们的娱乐生活。不管是幽默的小品相声,还是炫目的唱歌舞蹈,每个人都通过它收获了不同的心情,体味了不同的感受,怀揣了不同的梦想,都用自己的方式等待着新年的到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拜年的方式也趋向于多元化。从最早亲自作揖,到后来的送贺卡,再到现在通过电话、短信、网络进行“虚拟”祝福,传递友谊和表示感情的桥梁越架越高,我们依旧拥有祝福,但缺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温暖和感动。

  小时候,我总喜欢把所有的快乐像押宝似的押在除夕这一天。这一天,我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猪肉白菜馅饺子;这一天,我可以穿着新衣服在院子中嬉戏;更重要的是,这一天,父母可以放下繁重的工作,带我出去逛庙会、串亲戚。因此,除夕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后来渐渐长大,发现除夕并不是那样甜,似乎有些酸、有些涩。除夕中蕴藏着一个个回家的故事。每一个主人公便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他们讲述着不同的远行故事,却有着相同的人生感悟——过年回家。那一年,姑姑插队回家,爸爸和爷爷、奶奶的除夕夜充满了泪水,晶莹的泪光代替了所有的语言。那一年,我们拆迁,拆掉的是我们拥有童年、青春、回忆的“家”。除夕,我忘记了怎样度过,只是依稀记得雪花纷飞,我们穿行在北京的各个街道,望着万家灯火的北京城,看着别人过年。现在想想,那一年,的确很艰难。时光荏苒,爷爷、奶奶渐渐地老去。泪水的咸味、坚忍的苦味围绕了他们一辈子,除夕却使他们的苦难、辛酸凝结成金黄的透明琥珀,在流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堆成小山的礼品并不是他们最想要的,他们只求儿女平安,能够常回家看看。他们愿意在除夕那天,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一张张过期的粮票,一双双崭新的鞋垫。每一样东西都是那样珍贵。他们愿意活着,愿意和儿女过除夕,愿意享受爱的味道。

  北京对于过年的食俗是十分讲究的。年夜饭在每一个家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许是“糕”与“高”谐音,又有喜庆和吉祥的好彩头,因此年糕是我家必备的。蒸一屉的时间总是那样漫长,好像过了一个世纪。在揭盖的一瞬间,一团雪白的蒸汽扑面而来,香味也弥漫了整个厨房。“肉皮冻儿”做法简单,价廉物美,深受大家的爱戴。黄豆(要泡过)、胡萝卜、花生、肉皮,和白肉汤同煮,加上少许酱油和盐,煮熟后盛入容器中,凉了以后自然凝结成块。食用时,再蘸一些腊八醋,味道真是美极了。“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习俗,初一不必说,初二吃面是为了挑寿,祈愿可以长命百岁,初三则因为合子是圆形的,可以“转”,意思是往家里多赚钱,取财源滚滚的意思。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捏紧饺子就代表着捏住了小人的嘴,不让他们拨弄是非。

  庙会的热闹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带着喜气,各自逛的不亦乐乎,精细地挑选着适合的年货,摩肩接踵的人流,满载而归的收获,透出了过年的气氛。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汇聚成一首首欢快的交响曲在人们耳边回荡,抱着玩具、提着灯笼,大人、小孩,老人、青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月圆人团圆,各家各户围坐在一起,吃着元宵,谈论着关于历史的传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就把元宵节那种喜悦表现的淋漓尽致。据说,旧时北京为了庆祝元宵节,夜晚灯市口街道的两旁会点燃彩灯,照耀得北京城如白昼一般明亮。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观赏着造型奇特的'灯笼,争相猜灯谜,那种热闹感觉从不亚于过除夕。

  二月二,龙抬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却与龙息息相关。所有普通的食物都加上“龙”的头衔,水饺是“龙耳”、馄饨是“龙眼”、面条是“龙须”。吃春饼即是“吃龙鳞”这样的比喻是很形象的,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圆圆的龙鳞,在上面抹些甜面酱,夹些豆芽、黄瓜、粉丝、菠菜,轻轻一卷,鲜香爽口,美味至极。中国人之所以对龙如此敬畏,是因为龙作为中国的图腾,一直庇护着整个民族、庇护着每一个龙的传人。

  随着时间的变迁面对春节,有人会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从前的那种渴望过年的感觉渐渐模糊了。其实,年并没有变,改变的是社会。相比以前,我们现在的物质、精神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每天都像是在过年,丰盛的菜肴时时刻刻都停留在餐桌上,等待过年的心情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

  腊月里,脚步变得匆匆忙忙。为了采购年货,要在超市一遍遍地转,要把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搬回家。腊月里,心情变得欢欣雀跃。看着家人平安健康,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才明白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腊月里,电话变得忙忙碌碌。听到远方的嘱咐,听到亲戚的问候,一种贴心的温暖油然而生。腊月里,思绪变得无比复杂。望着爸爸脸上增加的皱纹,望着长高的小外甥,忽然觉得自己身上要承担起沉甸甸的责任。腊月里,事情变得异常烦琐。探亲访友、参加活动,时间总是很短,相聚总是很短。腊月里,一路奔跑,一路幸福。

  有时民俗固然很多、很烦琐,但是它蕴涵的意义却很深远。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听的、看的、想的、说的、做的、吃的、喝的、玩的、乐的,无不充满着过年的味道,有点神圣,却充满了喜悦和期盼。从我们睁开双眼打量世界,就开始拥有春节。经历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才明白顺境不洋洋得意,逆境不垂头丧气。

《春节感受》作文 篇4

  20xx年就这么悄然离我们而去,20xx年踏着沉重步伐向我们靠近。

  时间过真快啊,又一年过去了,这时候那些形容时间句子一股脑涌上心头,什么时光如流水、时光飞逝转瞬即失,让人感叹不自觉中成长。记得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慢,总喜欢新年来快一些,童稚单纯心里只有玩乐,只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每一年过去都是自己走向“大人”一步,仅管走有些摇摆,却在一年年压岁钱欢笑中,感受着时光流逝快乐。

  现在长成“大人”我们,对时光流逝更多是留恋与眷顾,回顾过去时光,总觉得时间过是那么快,就象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说,“眼睛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留给自己是满脸沧桑和生活中零星记忆,总觉得有太多事情还没有去做,有太多事情还没有做完。想想平时工作生活中那些被空虚和无聊占用时间,和做事时“有是时间,不差这一会,等一会再去做”等这些推托言词,时间真是不等人。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是我们在新年到来时常说一句话,也是经常在一些年度总结或年度报告会上听到一句话,每次听到或想起这句话,思想便会被这句蕴含深意词句荡起涌动涟漪。

  新年为我们翻开了人生中新一页。一个新起端,将不再拘泥于过去成败。一个新目标将由一颗承重心和一番不懈努力去成就。过去经历为我们沉积了丰富经验,在踏上新征程前,我们梳理出经历中经验,描绘出成长、发展规划,不让时光虚度。尔后,踏上征程沿着描绘规迹,去感受充实,收获成功未来。

《春节感受》作文 篇5

  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个盛大,隆重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大街小巷上都很热闹,大人小孩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春节贴春联是我最喜欢的事之一,春联的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辟邪,后来又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桃木板上写门神名字。这是,我总会像起“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名句,也总是跟着爸爸去贴春联,先把去年的旧对联撕下来,再贴上新对联。我总是好奇的问:“为什么不把去年的对联撕干净?为什么要贴春联啊?”爸爸耐心的解释:“总把新桃换旧符嘛。春联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春联是抒发人们没好愿望的,而且增加节日气氛。”看着家家户户的春联,我感觉春节在中国是个伟大的节日,看着红红的春联,也感受到了远方的游子也该回家了。

  春节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活动:走亲访友,互置新年问候,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吃年夜晚饭,吃完饭给长辈拜年。大年三十,我们去太姥家给大家拜年,在大街上,每家每户都贴着春联,张灯结彩,进到太姥家里,第一句话就是:“新年好,新年快乐!”大家互相问候,有说有笑,然后晚辈会给长辈拜年,吃团圆年夜晚饭,现在觉得春节是个开心的节日。

  曾经春节留给了我许多难忘的记忆,每年的春节我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历史、移速给我的新鲜、快乐,同时还有许多畅想。每个人都会用行动诠释来让畅想变成现实。无论年复一年,无论春夏秋冬的轮换,新年都会带给我新的美好。

《春节感受》作文 篇6

  过年的感受真好,如同喝了蜜一样,甜在嘴里,也甜在心里,又像阳光照耀在我们的心房,舒服极了。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挂上了灯笼,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我们家也不例外,墙上挂上了火红火红的中国结,门上贴上了红彤彤的门联,柜子装饰着小灯笼……到处都是红红火火……我呢?却轻松自在地待在房间里自由自在的看电视,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边吃零食边看,坐怎样的姿势当然都不会有人管你啦。自由的感受真好!

  团圆饭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节目,大家齐聚一堂,欢欢喜喜地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看着一家人围着大圆桌说说笑笑,我觉得过年的感受真好。

  此时窗外放起了烟花,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绚丽缤纷,尽情地绽放自己的笑脸,像花一般迎接新年的美好,一朵比一朵高,一朵比一朵漂亮、绚丽。整个夜空像一片花海,是那么的惊艳。

  正月初一吃过早饭,亲戚朋友开始迎来送往互相串门了。热闹的感受真好。

  过年了,最期待的就是压岁钱。可是手握着红包,我感受它并不轻,这里有长辈们对我的期望,是那么情谊浓浓。拿压岁钱的感受真好。

  过年不但可以吃香喷喷的饭菜,还可以放鞭炮、看联欢晚会,还可以收到红包,可以和许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开心的不得了。

  只有过年才会有这些快乐,所以过年的感受真好。

  过年的感受真好,我真想天天过年,也盼望我能在新的一年里克服困难,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学习成绩也蒸蒸日上。

《春节感受》作文 篇7

  在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日子,迎面扑来。看着墙上新买挂历,数着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临近日子,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时代积攒或多或少好印象随之趋淡,不再是鞭炮烟花水饺压岁钱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长了一岁,见识又多了一成,与其说春节是个最快乐时候,不如说是个让人猛然意识到年龄为之衰老、责任为之重大关口。

  泛泛地祝贺一下,说几句辞旧迎新吉利话,写一点闹春怀旧文章,早就没了那份雅兴。像节目主持人一般,说说今年大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不过是赢得捧场人恭维掌声。自欺欺人话我不说,或许我们期望太高,春节不过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一天,我们对它注入了太多文化内涵和商业炒作,因而显得格外沉重。其实,我们不如以一颗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动,在吃喝说笑、探亲访友程式外,获得一些不易觉察满足。

  曾经,春节留给我许多美丽又难忘记忆。我想,今天孩子们也会和我当时一样,感受到这一喜庆而隆重节日。但是,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体验,或许是自己性格和兴趣使然,无论各类媒体如何渲染轰炸,我实际感受总是不尽人意,比平常日子,多了许多无奈,多了些烦累与沉重。父母那里必须去,亲朋好友那里也得去,同事相约还得去,实质内容总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发财、新年好、大吉大利之类陈词滥调说得心里别扭却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复念叨。游街购物、猜谜挑灯、送礼请客一年又一年重重复复无休无止。人就像一只陀螺,被它抽打着旋转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如此不堪重负节日,我们还要强作儿时兴奋,观看彻夜循环晚会,听听属于别人笑声,感受却是自己困乏双眼、失望情绪、无欲胃。我宁肯像往常一样,粗茶淡饭,十点钟睡觉,临时看一会书,或者跟朋友们打一圈牌。总觉得在这个全民皆欢日子,我丝毫兴致都没有,甚至一向良好食欲。

  传统、文化、历史、习俗原是人为产物,是我们祖先制定了它,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贝翻版,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更有网络宣传让其飞腾变异,它最终制约了我们自己,违背了人类起码一点本性--人是向往自由和幸福,春节,可以说是一面最为清晰镜子,从中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惫消极脸孔,是你儿时样子吗?哪怕一丝欢乐影子。

  是,我们不断老去,不断感受世事沧桑。今年春节又被明年春节复制,今天不快明天就可能烟消云散,记忆过滤了每个人心底阴影和悲伤,剩下或许就是可以称之为美丽东西吧,但是曾经呢?那里没有我们位置,那是经过虚化,虚拟,明知是假我们还要重复,还要写成文章,哄一哄行人和孩子。

  不能老去,怕只有童年纯真吧!

《春节感受》作文 篇8

  晚上,我们一家一起去外面放鞭炮.放完后我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午夜12点,我听到一声炮响,我们一家立即跑去看,哇,礼花多的地方简直成了白天,而礼花少的地方却是一片漆黑,到了最后几分钟,全城一起放了五颜六色的礼花。可好看了。

  你们说,这个春节热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