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3年新闻人物罗官章先进事迹材料
罗官章说:“任何事情都要通过实践、经过无数次失败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只要实地干,肯定能出大成果。”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2023年新闻人物罗官章先进事迹材料一:
五峰牛庄乡被誉为“宜昌西藏”,平均海拔达到1540米,一直是宜昌最偏远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在这片高寒山区,生活着8000多农民,世世代代与贫困作斗争。
曾在这里当了13年乡党委书记的罗官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7年,他从五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子上刚一退休,就一头扎进牛庄的深山老林。这一待就是19年,罗官章说,他内心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富起来。
他是农民致富的铺路人
退休后,经常有人不解地问罗官章,在县城舒舒服服的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难道不好吗,为什么还要跑到穷乡僻壤的牛庄?
罗官章的回答是,他对乡亲们有个亏欠,一定要还。
罗官章在牛庄乡当了13年的党委书记,他始终觉得,自己虽然在任上解决了老百姓们的“粮袋子”,却始终没有解决群众的“钱袋子”。罗官章动情地说。“外面的人生活越来越好,而牛庄的乡亲们却还仅仅停留在吃饱穿暖。“不让乡亲们荷包里有钱用,我死了也闭不上眼。”
回到牛庄后,经过实地考察,罗官章意识到乌天麻是这里最出名的中药材,但野生产量极低,如果能通过人工培育增加产量,一定能为乡亲们带来增收。他跑遍牛庄的山沟沟找天麻,又自费1万多元前往陕西、四川学技术。
在培养适合天麻生长的蜜环菌和萌发菌的过程中,有一次切割菌材,罗官章不小心被锯断了大拇指和食指,但他休息了不到1天就又回到田间继续工作。
4年的艰辛付出,终于攻克天麻培育技术,罗官章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乡亲们,还自掏腰包帮助村民种天麻。现在,天麻已经成为牛庄人创收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许多人靠着种天麻盖起了洋楼,买了小汽车,过上了好日子。
他是群众利益的守护人
乡亲们眼里的罗官章,皮肤黝黑,待人亲切,特别爱帮助人。在牛庄乡,受过罗官章帮助的村民人数已经难以统计,乡亲们打心眼儿里爱戴这位老书记。
赵家湾七组的吴林德感触最深,当年他是罗官章的第一个帮扶对象。因为家里条件差,吴德林并不愿意种天麻。“前期投入要不少钱,能不能成功也不一定,挣钱了当然好,万一亏了怎么办?”
经过多次上门,罗官章了解了吴德林的真实想法。罗官章告诉吴德林,前期费用他来出,“赚了钱就一人一半,没赚钱他罗官章自己认了。”
结果当年天麻产量达到1600多斤,吴德林甩掉了“穷帽子”,尝到甜头的他,开始踏踏实实跟着罗官章学习种植天麻,并扩大了种植规模。
在牛庄,还有一件事情让乡亲们提起罗官章就竖大拇指。在天麻技术攻克之前,罗官章曾带领大家种萝卜。当年大丰收,但由于外出必经之路垮塌,大量萝卜积压无法外运。罗官章一边给群众做安抚工作,一边想尽一切办法将萝卜运出去。
最终乡亲们的萝卜绝大部分成功外运,而罗官章自家8万多斤萝卜全部烂在家里。不仅如此,罗官章还自掏腰包15000多元赔偿部分村民的种子、地膜和肥料钱。
妻子得知后非常委屈,怄气说“再也不种萝卜”,罗官章却掷地有声地说:“遇到困难,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前头。”
他是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虽然常年累月在田间地头埋头忙活,但罗官章的思想和视角并没有受制于大山之中。每天雷打不动至少2个小时阅读各类报纸和新闻,还自费订阅了许多农林类刊物,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的同时,更加深了对外面市场的了解。
朱坤是罗官章一手带出来的徒弟,跟着罗官章种植天麻已经有十多年,是牛庄乡最早一批“百万元”大户。朱坤说,罗官章常常把他叫到自己家里,每次讲到天麻的深加工和产业化时,罗官章都很激动。
“罗老很早就跟我讲,单纯的天麻种植只是产业链的最低端,如果能把天麻进行深加工,销售天麻制成品,我们牛庄还可以至少增收30%,”朱坤说,罗官章心里始终惦记着牛庄的天麻产业化项目,已经建成的天麻种繁育基地饱含了罗老的心血,但年近80岁的老人确实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牛庄年轻人身上。
除了提高天麻的附加值,罗官章还对电商和互联网赞叹有加,他常常跟村民讲,“试试用互联网把牛庄的特产卖出去”。
28岁的吴晓峰是罗官章徒弟吴书平的儿子,参加完贵州天麻大会的他,还没回家就跑到罗官章家,把最新的应用技术、电商模式仔仔细细的讲给罗官章听。他说,“别瞧罗老岁数大,但对新技术和新模式门儿清,好多思路还是他给我们指的方向”。
19年来,罗官章就是这样苦心钻研技术、研究市场、把握方向,带领乡亲们一起种植中药材和各种经济作物,1500多位农户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5.1亿元的累计增收,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心中对乡亲们的承诺。
2023年新闻人物罗官章先进事迹材料二:
罗官章,男,生于1937年,牛庄乡人,土家族,中专学历,曾任蒿坪区党委书记,牛庄乡党委书记等,1956年入党,1975年到牛庄公社担任革委会主任,1997年退休后回到牛庄村居住。198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罗官章同志“湖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6年4月,荣登荆楚楷模榜。
“只要村民不失败,我失败百次千次都不后悔”
——有一种精神叫实干
1997年,罗官章退休后,回到了老家牛庄乡牛庄村。他四处走走看看,映入眼帘的,仍是漫山遍野的茅草房和贫瘠的大山。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决心为家乡、为乡亲干点什么。
一天,他偶遇一位前来收购天麻的武汉商人。对方问:“牛庄每年能产多少天麻?”“1000斤左右。”罗官章答。“牛庄天麻好,但这一点点,赚的钱连运费都不够!”
牛庄适宜天麻生长,但村民不懂天麻种植技术,坐在金山上不识金山。但想靠天麻致富,需要规模种植。
罗官章想起了同样退休回家的发小陈孔焕,两人一拍即合。
天麻,作为名贵中药材,人工栽培的难点在有性繁殖。
1998年试种,失败。
第二年试种,再败。
第三年试种,成功。他们不断调整木屑、麦麸等5种原料的比例,控制温度,研读技术资料。2000年5月,终于收获了天麻有性繁殖的第一粒种子——这是3年间失败了100多次后的成功。
为了这一粒种子,锯掉的菌材堆成山,记录的数据3大本;为弄清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罗官章亲自锯割菌材,因杂木扭滑,他的左手拇指和食指同时被意外锯断,差点痛死过去;为获得试验数据,他爬上高山顶,靠烤土豆充饥,一待就是一整天。他说,只要村民不失败,我失败百次千次都不后悔。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他敏锐地捕捉到。
那天,他蹲在菌种场温棚里研究,忽然发现营养钵里的红天麻嫩芽破土而出,而本地野生的乌天麻却纹丝不动。他意识到,相同温度条件下,红天麻在萌发时间上比乌天麻要提前20天左右,两个品种花期不同步,杂交实验授粉这一关就无法突破。
弄清原委后,人工杂交的技术难关迎刃而解。当年,破天荒收获了12斤乌红杂交天麻。次年,天麻卖了5万多元,产量成倍增长。
他坐不住了,要尽快向村民们推广。
罗官章主动赶到赵家湾村七组最贫困的困难户吴林德家,免费教。那年,吴林德收获800多公斤,净赚8万多元。吴林德一夜致富成为活教材,当地1500多贫困户纷纷效仿,第二年,该村实现天麻产值100多万元。后来,吴树坪、肖文峰等农户成为天麻百万元户,当地天麻年产值一度超过3亿元,牛庄在我国天麻市场名噪一时。
“只要村民不赔钱,自己把身家性命搭上也愿意”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
2000年8月的一天,罗官章家门口突然挤满了人,几十户村民把卖不出去的萝卜拖了过来,嚷嚷着要他包销。
咋回事?原来,罗官章得知,五峰峡峰公司在湾潭乡岩板河一带试种韩国白玉春萝卜,考察后发现,这是反季节蔬菜栽培的理想品种。于是,他引进种子,自己先种,试种成功后,与峡峰公司签订合同,并发动群众落实150亩最低种植面积。公司为种植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按保底价每公斤0.24元包销。村民们热情很高,116户当年种下196亩。
罗官章安排蔬菜技术专家吃住在自己家里。专家人多,住满一层楼,吃了两头猪。
看着长势喜人的萝卜,村民们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然而,到收购时,出村的唯一道路——采花乡蓼叶池路段大面积塌方,车辆无法进出,萝卜无法外销,损失一天天加重,人们心急如焚。
罗官章没有推诿,全力帮助村民销售,自家的4万多公斤萝卜全烂在地里。村民李宽全家种的9.6亩萝卜没卖完,罗官章自掏腰包1.5万多元,赔偿种子、地膜……罗官章的妻子李传春觉得委屈,要他以后少管闲事。他却说:“只要村民不赔钱,自己把身家性命都搭上也愿意。到了这个份上,群众的利益就要放在前头。”
交通恢复后,一家蔬菜公司上门收购了一百多车货,销往广州、武汉、上海等地。高寒地区长出的反季节萝卜,好看又好吃,供不应求。
人们看到了蔬菜产业的潜力,当地蔬菜面积迅速发展到8000多亩,白玉春萝卜也从牛庄村种到了凌云、沙河等周边6个村,农民年增收2000多万元。目前,牛庄高山蔬菜已形成了产业链,辣椒、白菜、西红柿等十几个蔬菜品种,产销两旺。
“只要村民能致富,无偿提供再多菌种都值得”
——有一种传承叫无私
牛庄村有位青年叫朱坤,为赚钱养家,先后到京沪晋等地打工,苦无致富门路。
2000年,他回乡帮罗官章种天麻,收入比在大城市里还多,越种信心越足。为早日脱贫,2002年,朱坤租下100亩山林,投资6000元种了1.6亩天麻,罗官章免费提供技术支持。次年,朱坤收获4000多公斤天麻,卖了2万多元。
朱坤脱贫了。他也是罗官章找到的新一代脱贫致富带头人。经慎重考虑,罗官章将倾注多年心血的两个菌种厂交给了他。“我们不沾亲带故,交给我您咋放心?”朱坤问。“我没看错。你肯吃苦,有闯劲,值得帮。只要村民能致富,我无偿提供再多菌种都值得。”罗官章只提出一个条件:无偿把技术传下去,帮助更多乡亲致富。
朱坤答应了,也做到了。
在当地,常年跟朱坤学技术的有二三十人。采花乡万里村的邹传清格外用心,朱坤鼓励他单独种天麻创业。邹传清没有本钱,不敢搞。朱坤无偿提供菌种、苗麻。邹传清的天麻种植场很快搞了起来,2009年,他销售天麻13万多元;2014年,全家住上了小洋楼。
松木坪的曾庆丰,带着1000元现金和香烟“求师”。罗官章什么都没收,还免费教,赠送技术资料、天麻种子。次年,曾庆丰种的天麻卖了4000多公斤,收入5万多元。
九里坪村的聂友方听说后,想跟老曾学种天麻。他家有菌材、有场子,但没有本钱,曾庆丰说:“罗老无偿帮助过我,我要学他,我给你两万元。”不到两年时间,聂友方成为天麻种植大户,年收入10余万元。
这样的帮带传承故事,不胜枚举。
牛庄乡党委书记肖永奎介绍,去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08元,比20年前增长近5倍。
5月21日,记者在罗官章家采访时看到,他又试养了38只野山鸡。
“养成功了,再向村民们推广。”罗官章哈哈大笑。
2023年榜样的力量罗官章事迹材料
从1997年退休至今,他扎根深山十九载,不求物质享受,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用不变的信念和坚持书写了一名党员无私奉献的秉性和气节,他就是好干部罗官章。
十九年不变的信念和坚守,他甘做孺子牛。年近八旬的罗官章退休后如是感慨:“在任上的那些年,我们解决了乡亲们的‘粮袋子’,却始终没有解决乡亲们的‘钱袋子’。老百姓吃饱了,荷包是瘪的。”这让他坚定“带领乡亲致富”的信念,殚精竭虑地谋出路,夙兴夜寐地找商机,历尽千辛万苦带村民闯出一条富民路。正因为时刻将百姓牢记心间,坚守为百姓谋幸福的信念,才使得他心甘情愿做百姓的拓荒牛,带领父老乡亲发家致富。
十九年不变的坚持和实干,只为乡亲服务。为了帮村民找到一条脱贫的出路,一条致富的门路,他四处奔波、不停探索,尽管辛苦,但他依然坚持,并坚信可以带领村民们走出困境。正是他的坚持和实干,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以“造福于民”为事业担当,凭着百折不挠的韧劲,用真本事破解脱贫难题。当干部就要有这样的务实精神,只有用心为民服务,与群众心贴心,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望,党员干部形象也因此树立起来。
十九年不变的无私与奉献,他只求为百姓谋幸福。为官者,当以民为天:心无百姓,官职再大也碌碌无为;心存百姓,官职再小也能有所作为。多少个日夜,罗官章不辞辛劳,不顾劳累,不求物质享受,心心念念老百姓的幸福。如果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精神,那么罗官章的精神就是无私奉献,永不停息地探索致富之路,只为百姓温饱幸福的生活。他放弃了城市里安稳舒适的退休生活,甘愿扎根“宜昌西藏”深山,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无私”,什么是“奉献”。
扎根深山十九载,他用不变的信念与坚守、坚持和实干、无私和奉献,坚守着这片乡土,为乡亲们撑起了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