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作文

时间:2023-02-22 14:53:58 创新 我要投稿

创新能力作文集锦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创新能力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新能力作文集锦5篇

创新能力作文 篇1

  几十年来,学生作,教师改,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作文批改能不能创新呢?叶圣陶先生的话值得深思:“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批改创新的方向。作文批改创新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通过批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因为一篇文章从构思到完稿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只是学生写,教师改,却不符合写作本身的规律,因此,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尽管教师为批改作文整天忙得手忙脚乱,却收效甚微。那么,怎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学生自批互改,教师浏览批改,重点讲评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

  一、讲意义,让学生重视。

  就是在让学生自批互改之前,教师要讲清这样做的目的意义,告诉学生这样做是为达到“终身受用”之目的,并不是单纯为减轻教师的负担。

  二、教方法,让学生会改。

  首先,学生写完后,自己独立修改一至两遍,看一下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用错的标点符号等。

  其次、要求学生互改时注意两点:

  一是既要省时又要注意质量。需“三遍法”:

  首遍快速浏览,勾出错字、病句;

  二遍慢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写好眉批;

  三遍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批语。

  二是批改要抓关键,抓重点。就是看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分明,观点是否正确,文风是否端正,语言是否通顺,字体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恰当。(当然每次作文侧重一两个问题)

  再次、批语有共同要求。要写好眉批和总批。告诉学生眉批要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总批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建设性。总的要求是多表扬,少批评。

  三、分小组,让学生互改。

  可把全班学生划分若干小组,每四人一组,任命一组长,负责批改。批改时,教师将学生自己批改过的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两人批改一本,写好眉批和总批(评语由一个写字好的执笔)。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每个学生对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个分,有组长集中四个人的分数进行平均,然后有组长将四人的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并分别签名。

  四、勤指导,让学生改好改对。

  在学生批改过程中,教师巡回加强指导,既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繁杂的问题,又要及时指导好学生的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不知道批语如何写,错字、病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等,因此,教师要随叫随到,别怕麻烦,并鼓励学生多查字典、词典、讨论或查阅手头资料,同时告诉他们,遇到问题多集思广益,不轻易下结论,批语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五、做笔记,让学生有收获。

  批改或复阅本组其他学生的作文时,要求学生要边批边记,即把四本作文的优缺点找出来,以便与自己的作文比较。通过看、记,把妙语佳句、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记下,为以后写此类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六、写后记,让学生谈体会。

  学生轮流批阅后,再发给作者,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要看批语,改正错字,病句,甚至重写,然后对照笔录的别人作文的优点,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样,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七、再审阅,使教师心中有数。

  学生写完作文后记,再次交上来,教师既看原文,又看批语,还看后记,并随时做审阅记录,为讲评收集素材。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以掌握互评情况;阅后记,以发现学生收益。

  八、搞讲评,让学生晓之作文之理

  教师经过浏览审阅,对全班学生作文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写出讲评提要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每次作文情况作出概括总结,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讲评要每次侧重一两个重点。

  上述学生自批互改,教师浏览审阅,重点讲评“八法”,体现了作文批改创新的指导思想,符合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精神,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八法”使学生得到了传统作文批改法中得不到的三个提高过程:

  (一)从写到改的提高过程。即从写、批两个方面来看,评价同一文章是一个把自己和别人的作文对照、比较的提高过程。在同一个作文题目下,自己做了,又看了别人如何做的,这就从选材组材、段落安排、开头结尾、中心确定、词法句型、修辞运用上一一进行比较。指出了别人的优点就学到了别人的长处,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就避免了自己再犯类似的错误,使学生在比较中进步,在评论中提高。

  (二)从“批改”到再写“后记”的提高过程。学生改罢别人的作文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作文,品味别人给自己的批语,有一个重新看待、重新认识自己作文的过程,这就是在评价、比较过程中,在眼界比较开阔、标准比较明确的前提下,来一个回头望,来一个比较客观的自我掂量,从而写出后记,谈出体会和收获,这无疑是知识、能力提高升华的过程。

  (三)从“审”到“评”的提高过程。这一过程不光是教师的工作,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归纳的过程。学生在评价别人的作文,量度自己的文章,谈了体会后,很需要教师对自己的原文,别的同学对自己文章的评价,以及自己写作后记中的体会给予订正、纠偏、评价,所以,浏览审阅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对学生原文、批改评语、后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优缺点在讲评过程中分析、归纳、综合,使学生在如何写文章、如何评价文章、如何对待别人评价等方面得到一个完整的认识和提高。这一提高的效果,只有在学生写、评、后记几个环节后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谈的作文批改创新,与让几个尖子学生替教师判作文是截然不同的,既有质的区别,又有量的差别,这表现在:学生自批互改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效果不同。教师让几个学生代劳判作文是看完了事,而本文让学生自批互改,是全体学生的参与,重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学生活动面不同。这里有部分与全体的目的不同。教师让几个学生代而劳之判作文是单纯为减少教师工作量,而本文让数量之差。心理状态不同。前者有雇佣思想,后者是主动参与,有主人翁责任感。教师的工作量不同。前者教师可不在场,而后者在课堂上有教师的巡回指导点拨,解答疑难,并教之以方法,再加上浏览审阅,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必然多。

创新能力作文 篇2

  一、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文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创新写作活动,这就要就学生必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丰厚的积累。就会为“无米之炊”而烦恼。学生只有去生活中积累素材,观察生活,体悟清理,才能够真正地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挖掘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泉之水,作文反映生活,来源于生活。要学会写作文,就必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写作素材,只要我们善于用情感、意识去观察生活,去走进生活。怎么样去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呢?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并热爱生活。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特别是用心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百味,进而热爱生活。比如,组织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大量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悟生活,并用语言记录下来做好积累;鼓励学生发展课余爱好。总之,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好。然后是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一个不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写作灵感的。老舍先生曾说过:“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寻根究底,把他看全,找到他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只要去用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养成一种对周围事物抱有好奇心的习惯,就能在不断地积累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对于作文创作,如何积累素材?首先,学生要拥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广博的知识来源于读书,良好的语感来源于读书,丰富的词汇来源于读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更提出了有明确的要求:“背诵优秀诗文80篇”、“广泛阅读各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生阅读二三部名著”。可见,阅读积累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把这么多的诗文铭记于心中,写作的时候不会愁“无米”下锅。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有丰富的阅读积累,以班级为一个单位,可以成立了读书交流的活动组织,安排大量的写读书心得的活动,这为学生作文奠定基础。其次,学生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作家王蒙说过:“生活并不能直接化为创作,只有经过作家心灵的汲取、选择、消化、感应、酝酿、裂变、升华、飞跃、变成作家心灵的一种负载、力量、火焰之后作家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这就是说写作素材的积累、生活上的积累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是息息相关的,而且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积累。只有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将素材理论化表达出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让学生树立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常规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僵化,止于创新步伐,不敢向前一步。而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以其独一无二的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写作思考。

  要想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学生树立思维意识开始。作文是针对对整个世界感受的文字描述;而世界又是十分复杂的,还随时发生着许多这样那样的变化,这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任意”选材的范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训练,使其保持对世界生活热爱和关注的心态,并能够准确而快速地捕捉到所需要的信息,表达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成就感,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证明自己的存在。能得到他人的赞赏,内心的愉悦之情是十分奔涌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宜地进行赞赏教育方式,通过一些赞赏和肯定,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一旦得到了第一次的肯定,就想得到更多的.肯定。就会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写作中就会充满激情,以认真积极的态度对待,强化了自身的创新意识。

  三、对作文训练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对作文训练作的科学合理的安排,在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很多的作文都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还硬性要求学生必须按规定的题目写,具体到作文的范围、题材以及体裁都是由教师指定,不能擅自更改。如某位教师指导学生写《我的爸爸》,作了不少硬性规定,有位学生写的《我的爷爷》,教师罚学生重新写作,原因是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这种限制型写作,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效果也不明显。如果将题目改成《我的……》,让学生自由发挥,展开联想的翅膀,必定能写出真正的情感,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对作文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比如说写作的自由权交给学生,只是适当地引导学生写日记、周记等文章。

  对作文训练的科学合理地的安排,还需要一个能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的良好环境。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勾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开发出他们心灵深处的财富,写出才情并茂的作文。并采用开放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拓展创新思维活动空间。所谓开放式的表达指的是教师在写作训练的范围上不作限制,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体裁、任意选择题材以及不规定文章的字数等内容,学生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写作训练模式。此时,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犹如长江之水奔涌出来,在这个写作的过程中也得到锻炼和进步。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开发式的表达,并不完全是任由学生胡写乱写,而是在学生的思维未成形之前,给学生一定自由空间,然后教师在加以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时,教师不可以用许多条件限制了学生地思维,让学生更多地运用自身的思想情感完成写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必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坚持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充分挥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彰显学生的个性创作。学生可以在体验作文创作中,吸取经验教训,获得所需要的养分,进而掌握作文创作的技法,积累作文创作的经验。作文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逐步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作文 篇3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地位,是早已得到大家公认了的。但在近几年当中,作文却越来越为众多的学生所厌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存在着下列误区:

  第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作文对于学生来讲成为无米之炊。由于各种因素,当前许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够,基本的词汇、句式、语法、修辞等等知识是少而又少,一些学生缺少基本的文体知识。

  第二、学生的阅读量太小。

  近年来,随着考试指挥棒的魔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小学老师和家长过于注重考试技巧和能力,学生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大量的书籍,更有甚者,个别同学阅读课外书还被家长或个别老师认为是不务正业。

  第三、个别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存在着偏差。

  有的老师认为,好的学生作文是老师改出来的,因此,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地改,等到改完,学生作文早已面目全非,不是自己的了。也有一些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一个劲地讲授写法,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或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出素材,借学生的笔把它写出来,这样指导出来的学生作文当然不会有真情实感,不会出现好的作品。

  第四、学生缺少写作的'兴趣。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学生的写作基础差,很少尝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又少鼓励而多批评等等,学生对于作文敬而生畏,只能仰视作文,却不能积极地进入到作文实践中去。

  第五、学生缺少生活积累。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和深入。作文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本人从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20多年,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究,以学生的几篇作文为例,认为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有以下途径。

  一、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作文教学不是空穴来风,阅读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之源,这一点,对农村孩子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才能挖掘文中的创新因素,加以张扬,进行创新思考,培养创新品质。

  一要引导学生多读、精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得多心中有本”,有了本才谈得上创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交给学生阅读的钥匙,让学生在图书室,在班上图书角(可引导学生每人选取一本心爱的读物组成)广泛地阅读,博采百家之长,为学生的新发现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要引导学生新发现。广泛地阅读会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作家们的创新之处,然而任何一篇佳作,都会带有作者创新和时代的局限性。时代的变迁,生活在新时代的学生,必然对此有新的看法,新的观点,有的发现可能是准确的,有的发现是幼稚可笑的,有的甚至是荒谬的。对此,教师不可讥讽、嘲笑,而应予以鼓励,并且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对获得创新成功的渴望。

  三要引导学生敢于创新,思贵求异,文贵创新,通过广泛地阅读,学生凭借飞越的想象,甚至变形的夸张,将会使自己的作文别具一格,出奇制胜。比如读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有的学生写了《牛郎超市》;读了《木兰诗》,写下了《花木兰下海》;读了《西游记》,写下了《银行里的保安——孙悟空》,等等,一篇篇离奇的故事,夸张的形象,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创新能力作文 篇4

  很多学生都想提高自己的创新作文能力,提高作文创新的能力,十分重要。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作些尝试。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创新的作文内容!

  一、看清题目创新意写作文首先要看清题目,在审题时,要多想,多琢磨,不要马上动笔。

  如写《一件好事》这样的老题目,你要避开帮助婆婆拎东西,推车等人家可能会写的内容;而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选更新鲜的材料,如有一位同学,去看署假去山里的亲家作客,与山里的小朋友成了"铁哥们"的事,写出了《我与山娃子交朋友》的好文章。

  二、逆向思维引新意要想文章写常新,对文章的题意进行逆向思维,也是写出新意的'一种有效方法。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不顺着题目的意思,而来个变化,甚至否定如一位同学《家里装了电话机》的作文,就不像大家一样,尽写电话机好,而写了电话机带来的烦恼,使作文很有新意。

  三、贴近生活触新意文章要有新意,小作者的思想必须要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有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如农村改革开放的十十年,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市场的开辟,旅游景点的开发,这些都是寻找新内容新感受的好地方。有的小朋友写出了《外婆和BP机》、《我家的“奥迪”》、等好作文,都是这样产生的。

  四、变换手法创新意对同样的作文内容,要变着法子去写,避免表现类同、角度、变换方法,步入后尘。

  这就要我们开始脑筋变换,变换材料,语言等来写出新意。如同样写改革开放使我家生活富裕了,有一位小朋友从语文课文《数鸡》得到启发,写了《数机》竟数出了家里有32只“机”(家用电器),使人耳目一新。

  五、科学联想创新意写作文,当然要以起初为依据,但只要是合理的,也是真实的。

  作文一旦有了丰富想象加入,就会海阔天空、色彩斑澜。其实,想象的产生也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灵感”的。“想象作文”同样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不是凭空“瞎想”。所以只要我们在作文时能大胆地去联想、推想、假想、猜想,往往会新意创出。各位同学,你不妨试试看。

创新能力作文 篇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而真正让学生学会写作文,除了从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外,还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我作文教学的训练重点。现在我就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拓宽训练时空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上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习作兴趣而写空话假话,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我就让学生从说开始,强化说,以说促写。

  说话,虽是正常孩子都会的日常的生活交流,绝大多数孩子能流畅且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在课堂上,他们要回答一个问题,往往就会变成茶壶里的饺子,明明有,却倒不出来了。这就需要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刚入学的学生,肯定有答非所问、说话不完整、词不达意等现象。这是正常的,老师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听,细心地教他们说,并热情地鼓励孩子们说。一般孩子在与老师的磨合中就会慢慢明白老师的要求,懂得说话要完整、通顺、明了,并努力让自己做到。

  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是要努力发现孩子的进步,并大加表扬,让孩子们尝试成功,并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功。比如第一节说话课《自我介绍》就是以学生最熟悉的自己为话题来说话,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知道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暗示学生一定的说话顺序(教给学生说的方法)。当学生能流利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我们就可以尝试让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每天让孩子们写一句话,写给老师、家人。一是可以巩固已学过的汉语拼音;二是可以让学生用拼音提前写话,将写的训练提前。当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用拼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我便用课件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来写话,开始是单幅图,渐渐到多幅图,学生开始只能说出故事的梗概,慢慢地将故事写得生动起来。

  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提高得那么快。不同的孩子进步的速度不同,但都是在向前努力,就要给予表扬。这样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平时,让学生用心观察,用心体会,下笔自然言之有物。

  二、将写作变成习惯

  当孩子们能用文字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我就让孩子们尝试写日记。在一年级时,我并没有提出“写日记”这个名词。只是每天的作业里有一项写话要求,如“用一段话向老师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写一段话告诉老师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样的”……都是一些学生熟悉、易写的内容,所以学生并没有畏难情绪,而且我每天早上一定逐一阅读学生的文章,将优秀的文章读给同学们听,将进步大的同学名字写在当天的星星榜上。这样学生都将写话当成了乐事,做起来自然是越来越好。

  慢慢地,学生就有了基本的写作能力了,这时在阅读课上我不仅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性,更重视写作方法的剖析和运用。有时课上可以仿说,如学《风》这一课时,学生就能仿说:“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云儿飘走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向我们挥手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长发飘起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抚摸我们了……”学习《小松鼠找花生》,学生就可以续说:“小鼹鼠看到小松鼠在那发呆就过来说,‘花生在地里哪!’小松鼠拔起一棵花生秧,果然下面都是胖胖的花生宝宝。”这是课上学生说的。课后我留的作业是续编故事,充分地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编故事的乐趣,效果自然非常好。我就是这样,教材中有内容写教材里的,教材里没有就写班级或者家里发生的事,渐渐地学生就能自己选择内容写了。

  三、注重积累,厚积方能薄发

  虽然日记是真情的流露,但要成为好文章,自然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还要有极丰富的储备。鼓励学生多读书。小时看看漫画,听听故事,会拼音了读注音读物,从童话、寓言起步,渐渐到名著美文。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背诵一些美文佳段,格言警句,并鼓励学生在写作时巧引妙用,努力让学生的文章文美立意高,走出平庸,走向创新。

【创新能力作文】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创新能力的技巧01-30

作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06-09

创新能力作文四篇05-30

创新能力作文8篇06-17

创新能力作文三篇07-21

创新能力作文5篇08-04

创新能力作文6篇08-0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文07-12

创新能力作文7篇07-18

精选创新能力作文3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