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优秀传统作文合集九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传统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传统作文 篇1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中也不乏有非常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端午节。
为什么端午节会在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过呢?那是因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这一天遭人迫害,被迫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他投江死亡的这日定为“端午日”。
在我国,端午节这天有非常多的民间习俗,包粽子是大家最喜欢的习俗,这天,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包粽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粽子熟了,大家又会坐在一起吃粽子,香喷美味的粽子香飘满了屋;赛龙舟也是我国端午节传统的节目,亲朋好友相伴而行,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看,一艘龙舟快速的驶过来了,激起了江边观赛人的热情,大家为它鼓掌加油。
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每家每户还会准备一些艾草,插在大门和窗户上,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在门上插草呢?”奶奶说“这是咱这的习俗,插上艾草,蚊虫蛇蚁就会远离咱家,让咱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家里有小孩的,还会给小孩的衣服上挂上做的“五毒葫芦”,祈求保佑孩子健康。这些虽然只是一些习俗,但却在我们家乡形成了一种文化。
端午节虽然只是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却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让我增长了知识,愿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
优秀传统作文 篇2
【“文学+”面面观】
站在传统文学和科幻文学的边缘,像是面对世界地图上两块在蓝色海洋上漂移的板块,来自不同大陆的人群都在强调着彼此的差异,我看到的是,它们至少面对同一片天空,在生物学上,它们也属于同一物种。
是的,如果对两类文学的了解稍微深入一点,就会觉得彼此间的隔膜还是很深的。当然,也有评论家和主流杂志做出了接纳的姿态,但整体来说,认同度没有想象得那么高,发自内心的尊重也很稀薄。面对类型文学,传统文学多少会有些优越感,觉得自己占领了精神领域的制高点。科幻文学的回应则是逆反,觉得传统文学过于纠结在主观情感世界之中,总是难以摆脱自恋之嫌。
当初是因为我理工科的背景,受约为刘慈欣撰写评论,得以接触科幻文学。在了解了这一类型文学后,才发现了自己的制高点情结,以及因无知而产生的偏见。因为有过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加之对文学界的了解观察,我感觉这种偏见是较为普遍的。刘慈欣的很多作品同传统文学比较,是毫不逊色的。科幻文学中有许多传统文学值得借鉴之处,比如宏阔的想象力,新奇的叙事角度,更重要的是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发展造成了今天学科过分专业化的局面,哲学和文学关乎人类的世界观甚至宇宙观,如果仅仅将自身局限在社会科学范畴内,将自然科学摒弃在外,那本身就是在窄化自身的视野。科学技术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薄弱的一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文学也一直因“文”而“弱”,迄今为止这种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如何弥补这种基因中的不足,是需要我们自省和自觉的。文学的丰富除了需要巩固自身的特性外,也需要不断增加异质性,以开放的视野和宽阔的胸怀接纳与吸收不同的特质。
传统文学如何向科幻文学借鉴?我发现,这不单是个理念问题,更多的是门径和方法问题。
今年初有位硕士研究生因为写刘慈欣的毕业论文,来跟我讨论。她的论文有一章是写刘慈欣获得雨果奖的重要意义,被导师认定太过空泛而否决了。答辩临近,她很着急。我建议她从科幻构建的角度剖析刘慈欣作品中的科幻构思,但是她因为不具备理科知识,无从下手。最后只得退而求其次,把刘慈欣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分类,再分别进行阐述。这基本还是沿用传统文学的评论方法,对于科幻文学来说,有些避重就轻,没有抓住关键点。这就是说,没有足够的工具,无法找到解读科幻文学的门径。
出现这样的状况,我觉得要追溯到高中的文理分科。让我这个爱好文学的理科生回头看,我极不赞成过早的文理分科,它造成了理科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文科生科学基础的不足。经常看到理工科技术男写的工作报告,词语搭配奇怪,文法半通不通,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在使用自己的母语?那些在美国留学的大学生,即便专业是数学,但在前两年写作也是必修课,必须以一周一篇的频次提交作文,交迟了会影响最终学分。而且国内生和国际生都是如此。
从《三体》的阅读也能清晰地看到文理之间的界限。理科生普遍认为《三体》才是真正的文学,文科生则在叫喊,读了十页就读不下去了。因为文化、教育的原因,在中国文理之间的界限已经太过分明,被过分强调了。
从文科到理科的界限是不是难以跨越呢?文史哲这一类社会科学通过阅读可以入门,自然科学相对来说困难些。但是有些作家已经在做着尝试。比如作家阿来,他在《科幻世界》担任主编的那些年,是科幻发展最蓬勃的时期,同刘慈欣的创作成长有很大的交集。我曾问过刘慈欣,阿来对科幻的影响是怎样的?刘慈欣说,阿来曾经试图使《科幻世界》更文学化一些,但这种影响并没有延续下来。感觉中他是一个眼界开阔的作家,思想很大气。为了适应《科幻世界》的工作,他曾经用了大量的时间恶补科学知识,看《时间简史》,也看《细胞,生命的礼赞》等比较高级的科学传播著作,他同科幻作家很少谈文学,谈的最多的是科学,他对科学中的美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作家真的很值得赞赏。
另一位是作家毕飞宇,他前些时写了一篇文章《我读〈时间简史〉》。文中用他特有的“毕氏幽默”写道,《时间简史》这本书他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他和许多人讨论过这本书,有一句话问得特别多:你读得懂么?得到的回答总是令人欣慰:读不懂。尽管如此,他还在继续读着《时间简史》,他用文学家优美的笔墨这么描述:“正如我喜爱文学的语言一样,我也喜爱科学的语言。科学的语言在我的眼里始终散发着鬼魅般的光芒,它的组合方式构成了我的巨大障碍,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它的背后隐藏着求真的渴望,它的语法结构里有上帝模糊的背影。”
文章末尾他甚至说:“回避难度阅读的人,你很难指望,虽然难度阅读实在也不能给我们什么。”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对毕飞宇的尊敬增加了。在我眼里,他比以前更有专业精神,不只满足和凭借才情,戏谑和不羁只是表面,骨子里是郑重的。
还有一位作家对科学不仅停留在阅读阶段,而是在作品中加以实践,这就是王安忆。她的描述功力了得,对人性、对世事的刻画深邃幽微。但她仍然没有止步。在新作《匿名》中她引入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的视角,描绘的笔力更加开阔深厚。她花了很多笔墨描绘“时间”这么虚无的事物,而且用的是科学的而不是文学的词汇,比如:“过去的时间,也就是记忆,是个锥形的空间。时间被遗忘压缩,压缩成锥尖,挤身过去,汇入整体性的时间,蜕下一张外壳,就是伤心……时间是高密度物质,尤其在回溯中,更多倍的增密,使得思绪变形,脱离原状。”
还有一种常见的比喻是文科化的,就是此意象像彼意象。孙频是个很善于用比喻的青年作家,在她的新作《我看见草木葳蕤》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仿佛这湖边是一处已经被废弃的深宫,这里所有的故事都很潮湿,摸上去都是沁骨的冰凉。天气渐凉,荷花已残了不少,残荷如尸骨一般遍布湖面。几朵没开败的站在水中,太过骄傲了,竟有了兵器的寒凉与冷傲。”
两种风格一比较,就会发现比喻也是有进阶的。它并不单纯是飙想象力,跟认知结构有很大关系。王安忆引入科学词汇后,描述更加精准了,文字增加了理性的力量,小说增加了异质性,质地更加坚实丰厚了,在智性领域的思想能力甚至超过了很多男作家。读完《匿名》,竟然让人产生了只有读刘慈欣科幻作品时才有的那种宇宙感,宏阔、辽远,无边无际。可以说,王安忆拓宽了文字的边界,也拓宽了小说的边界。
不知道王安忆是什么时候补充了理科知识的,这一定是个漫长的积淀过程,也一定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要知道王安忆求学阶段正遭遇“文革”,正规的学历只是初中。虽然她说过,“请不要把我当成一个在大学门外完成教养的典范,事实上,倘若我能在学府中度过学习的日子,我会比现在做得更好”。但王安忆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她一直有意识地补充着自己的知识结构,现在可以称得上是学者型的作家。她在《匿名》中使用的科学知识并不超越常识范围,远没有那么高深。这一点类似于科幻作家,他们对科学的了解只是超过普通大众,并不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但对于作家来说,已经足够了。
前些天听科幻界的人这样说,文学界是最大的科盲群。这种说法令人无可奈何,还没有足够的理由反驳。接近科学没有想象得那么难,通过阅读就能完成,因为有很多普及性的、跨界的著作不断问世。有三本“简史”是公认的经典,不断有人提起。除了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还有两本是肯·威尔伯的《万物简史》和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毕飞宇说得对,每次读《时间简史》,我感觉都像是从未读过一样。读的时候经常感觉这不是理论物理问题,而是哲学问题。爱因斯坦当然是要被提到的,而且已成为一个形容词,如果谁在某个领域完成整合而成为集大成者,就会被誉为这个领域的“爱因斯坦”。肯·威尔伯就是如此,他是美国的超人本心理学家,他整合了多个领域。《万物简史》探讨的是宇宙从创世大爆炸开始的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的大一统理论,肯·威尔伯称为宇宙的“大精神”。尤瓦尔·赫拉利是新锐历史学家,在《人类简史》中他应用了很多人类学、生物学、基因学的知识。我相信阅读这些著作后,你的世界观会发生位移。
在《时间简史》的结尾,霍金讥讽道,哲学跟不上科学的`脚步,将自己的质疑范围缩小到如此程度,难怪哲学家自己都说“哲学余下的任务只是语言分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如果不想让文学余下的任务只是语言的排列组合,那还是不要让文学离科学太远。有句话这么说,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科学本身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对科学的了解增加了,世界的边界也就拓宽了。文学应该既能深入到幽微的人性,也能探知广阔的世界。在对宇宙的好奇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
优秀传统作文 篇3
端午节,传统的说法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防止屈原身体被鱼虾分食,因此在江中撒入糯米,自此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为了纪念屈原有了吃粽子的习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是屈原《离骚》中最经典的一句话,鞭策共产党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我们基层干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要求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更是一条漫漫长路,我们不能有“三分钟热度”的工作状态,而是要不遗余力的去奋斗,用心用力的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先进作用,才不负群众对我们的期望。
华夏上下五千年,衍生出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的沉稳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必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和继承,在社会飞速发展中,不忘本心,用心学习,更好的构筑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当今社会,部分青年崇洋媚外,不会用正确的三观对待外来文化,一昧的否定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却又毫无保留的全盘吸收“洋快餐”,导致最后成为社会中的“键盘侠”,一辈子愤世嫉俗,全是负能量。所以,基层干部在做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要不断引导新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塑造一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青年。让我们过好每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认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信心,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现代化文化大国!
优秀传统作文 篇4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故事为人所传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更是带给人无限的思考和感悟。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之所以被人所流传的一些东西,一定是有它们存在的价值的,现代社会是这样,传统文化也是如此。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大多是来自书上,翻开书本,各种对于传统文化的记载数不胜数,剪纸、皮影戏、扭秧歌等民间艺术也被流传至今,丰富着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来自老一辈的传颂。小的时候,每到夏天,吃过晚饭,大家总喜欢搬着凳子坐在门口,好多人聚集在一块,闲聊家常,或是讲讲以前的故事,也很是生动有趣。
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来自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很多历史性的电视剧,虽然不一定属实,但很多众所周知的片段还是力求还原的,所以在电视剧或是节目里便能够看到画面版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描述,想想也很是欣喜。
传统文化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发展历程,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更应该把他们继续发扬传送下去。
优秀传统作文 篇5
虽说这春节已过,热热闹闹的气氛应已不再。但过了春节闹元宵,全城上下又是一片喜气洋洋了。
那晚的广场可真真是人山人海了。别笑我比喻得不恰当,可要是去了你就知道这元宵过的有多热闹。老的少的都从家里赶来沾沾这份喜气,大多都在看一些临时舞台上的精彩表演。看他们在台上卖力地演出,就知道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大家也在台下坐着凉椅,乘着微微凉风,悠悠地磕着瓜子,欣赏着这绝伦的表演。像是一尊尊“老佛爷”似的,着实有趣。
快看那边!一堆人围着一些字幅抓耳挠腮的,猜字谜这玩意儿可比做奥数题更费脑筋,瞧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思考,还有些个聪明人已经跑到不远处兑奖去了,一脸憋不住的笑意已经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激动,这换来的似乎不是奖品而是一份喜悦。如若你对这两样都不怎么感兴趣,不如像我一样跑到一旁散发着各种香味的街边小吃和特色的汤圆去品尝个痛快。对于咱们这些吃货家来说,“吃”显然比玩更重要嘛。那边的汤圆软糯可口,甜味适中,躺在碗里像一个个吃撑了的小丸子,白白的肚皮不断地吐出各种馅料,再配上一杯清凉的酸梅汁一定更美味了!
一说吃就说个没头了。还是来“乐”一“乐”吧。虽然已不是小孩子了,但看到那些可爱的卡通设施还是忍不住想起来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与小伙伴们一起的欢乐。小朋友们在滑梯上爬来爬去,笑着闹着,不免童心泛滥,深感他们的幸福。
不过,假设你非常宅的话,在家看看央视的猜灯谜大会也不错,一边啃着软滑易咬的汤团,怎么说也是一种享受啊!
优秀传统作文 篇6
在中国十大传统文化中,我最喜爱的就是京剧了。因为首先我省在故宫脚下的皇城根,我是地道的北京人,而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是北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处,北京人生来就爱听这口儿,你且听听听那国家大剧院的经典曲目《霸王别姬》,这其中,不管是旦角,青衣,还是奸诈狡猾的丑角,他们的唱腔功底和表演人物所蕴含的丰富心理刻画,都能让人拍手称绝,我可算是那里的常客了,实在是太喜欢京剧了,又好听又好看!在这里真的要向大家推荐一下了。京剧!我们都喜欢。
我喜欢的传统文化是京剧。京剧是中华艺术的瑰宝,也被称为“国粹”,它通过京剧演员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台词,表现了许多个历史典故,既让人大饱眼福,有耐人寻味。如梅兰芳在表现“霸王别姬”这个典故时仅能靠兰花指就将虞姬的丧国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京剧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依旧深受大家的喜爱,它的服装业华丽多样,美丽精致。在我观看京剧时,我总能被带入到戏中人物,体会他们的感受,可见京剧的感染力十足。因此我喜欢京剧。
优秀传统作文 篇7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宵节,听爷爷说:“正月十五是点灯节。谁家生了男孩必须在腊月十五的宗氏祠点上一盏灯,一直点到正月十五。这表示宗氏又添了一口丁了。”真是重男轻女。现在可不时兴这个了。
正月十五,太阳一下山,花灯都亮起来了,漳州立刻变成灯的海洋,夜幕一降临,到处都是人流了,男女老少,个个满脸笑容,咱们全家向花灯集中点——中山公园走去。当咱们来到中山公园,看到的是花灯海洋,人山人海,咱们随波逐流,观赏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有飞龙喷火;狮子玩球;鲤鱼吐珠;龙凤吉祥……真是千姿百态。
“轰!轰!轰!”啊!人民广场放烟花开始了,人们往人民广场的方向望去,看到天边是五颜六色的烟花,真像仙女撒花,美丽极了,人们无不欢呼雀跃,感到无比快乐,幸福。
花灯,烟火,笑脸,呈现了漳州繁荣、和谐的景象。
优秀传统作文 篇8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今天,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五、端阳、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人们在这天还要悬菖蒲、洒雄黄水、挂艾枝、喝雄黄酒,杀菌防病。传说端午节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反对,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悲愤,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捞他的身体,有人投饭团,后来怕饭团被蛟龙吞食,就用欄叶抱起饭团,投下汨罗江,这就成为今天的粽子。我家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呢!
因为要吃粽子,所以妈妈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叶包成一个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颗大红枣,用欗叶裹紧,系上五彩绳,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妈妈一个个地做着,汗水无声的落着,终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着就开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两个小时才会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阵阵粽香向我袭来,我尝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啊!这是妈妈用辛劳的汗水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远都不能忘怀。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 祖国的传统文化像一座宝库,我像只小蜜蜂在这宝库里尽情采集。
优秀传统作文 篇9
传统文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在春节,又有哪些好玩的传统文化呢?——题记在我们五彩缤纷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比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元宵节吃汤圆……接下来接下来就让我给你们介绍春节有哪些传统文化吧! 过春节的时候大家都要贴对联、贴福字,还要倒着贴,意思是福来到了我们身边。
春节还要放鞭炮,吃饺子。饺子是“交子”的意思,是旧年向新一年的过渡和交替。古人以前还会包一个钱币在饺子里面,谁第一个吃到钱饺,谁就会在新一年中有福气,可现代人觉得钱币太不卫生了,就改为包糖了……春节我们还要放鞭炮,但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呢?原来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只"年"兽每到过年就来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兽又来吃人了,大家都跑到昆仑山。
这时一位年迈的老人却拿来红纸做春联,拿来稻草做鞭炮,还拿来蜡烛做灯笼,"年"兽一看见这些东西吓得魂飞魄散。从此"年"再也不敢到人间来了,但人们怕它再来人间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