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传统作文

时间:2024-02-17 11:44:54 传统 我要投稿

中秋传统作文[热]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传统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秋传统作文[热]

中秋传统作文 篇1

  我喜欢的传统节日很多很多,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非中秋节莫属。为什么我喜欢中秋节呢?哈哈!还是我来告诉你吧,因为只有中秋节的月亮是圆的,就像一家人坐在圆桌子的周围团圆。

  中秋节也有许多有趣的风俗,其中,吃月饼是我最喜欢的。

  有一年,过中秋节的时候,我坐在阳台的沙发上一边欣赏玉盘似的.月亮,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妈妈还在一旁给我讲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我听得津津有味,听着听着,我仿佛同嫦娥姑娘一起飞上了广寒宫,还在广寒宫里吃后羿送来的月饼,那月饼正是我最喜欢的蛋黄馅包成的。

  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怎么能让我不喜欢呢?

中秋传统作文 篇2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了。今夜,云雾稀少,圆圆的月亮镶嵌在墨黑墨黑的夜幕上,显得格外皎洁。

  晚饭过后,我们全家围坐在院子里,奶奶端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中秋节传统食品月饼。奶奶刚把月饼放到桌子上,弟弟两眼发光,一下子扑了上去,拿起一块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边吃边说:好吃!好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们一边吃着香甜的月饼,一边抬头望着明月。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一样,向大地洒下了一片银光。一颗调皮的小星星捉着月亮的衣襟,闹着要跟月亮玩捉迷藏。月亮不答应,她一赌气,就钻进了云朵的怀抱里。

  我正看得入迷,奶奶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我听得入迷了,抬头望着圆月,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玉兔,看到拿着斧头砍树的吴刚。

  深夜,我做了一个甜甜的梦,梦见自己真的来到了月宫里

中秋传统作文 篇3

  柚子外形浑圆,也象征团圆,剖开之后,满屋弥漫着清香,而且每人分食一块,和吃月饼一样,有全家分享的幸福感。同时,“柚”与粤语“佑”谐音,有希望月亮护佑的意思。再加上中秋节前后又适逢盛产期,柚子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秋节的.应节食物。

  当然,更重要的是,吃了一晚上月饼、芋头、田螺等甜腻的食品,最后吃上两口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而且让口腔有清爽感。随着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生活,柚子已经超出了中秋佳果的定位,成为了“浑身都是宝”的好东西。柚子皮气味清香而且有吸味功效,不少人新装修后都喜欢在房间各角落放几块柚子皮,很快异味就消散了。此外,柚子皮其实也是做菜的好材料。

中秋传统作文 篇4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秋传统作文 篇5

  老话说“八月十五,菊黄蟹肥”,《红楼梦》第38回就写到一场中秋螃蟹宴。史湘云在“藕香榭”大摆螃蟹宴,贾宝玉和众姐妹用“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洗手,坐在山坡桂花荫下的毡子上,持蟹赏花,以“菊”和“蟹”为题赛诗行酒令。“贾母那边一迭声问:‘见了什么这样乐,告诉我们也笑笑。’鸳鸯等忙高声笑回道:‘二奶奶来抢螃蟹吃,平儿恼了,抹了他主子一脸的螃蟹黄子。主子奴才打架呢。’”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别人给她拿来黄酒,她说:“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就给她端来合欢花浸的烧酒,喝high了,做了首咏菊的诗:“毫端蕴秀临霜写,口吃噙香对月吟。”衬得其他人没了颜色。宝钗不甘下风,就做了首诗咏蟹:“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老辣的句子,显出了她与黛玉之间的区别。《红楼梦》中铺陈的美食很多,但场面最大的就是这次蟹宴了。可见食蟹对古代大户人家来说也是个事儿,不过吃蟹的细节着墨不多,只是用来为环境和气氛做个烘托罢了。

  王敦煌在《吃主儿》里用了8页纸写他怎么吃完一只蟹。螃蟹身上每个部位都有吃主儿专用的名词,他们家吃的.蟹只分肥蟹和极肥蟹。“只凭手和口剥蟹,借用蟹身上的爪尖做工具,速度之快令人惊奇。剥出的螃蟹皮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绝对不会再带着吃不干净的地方,也不可能再有残留在皮里的肉丝。”但是,“中秋并不是北方吃蟹最好的季节。”王敦煌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应该是在公历11月底12月初时候。从前北方吃蟹讲究七尖八团,因为北方水冷,蟹繁殖期早,说的是白洋淀来的‘胜芳大蟹’,早断档多年了,现在都成了九尖十团了。”王敦煌说一口老北京土话,与北京大院话和北京胡同话都不太一样,因为小时候他爸、妈下放,他是由家里的老仆玉爷带大的。王敦煌的爸爸是旗人王世襄,除了研究明式家具,更是有名的“吃主儿”。王敦煌最津津乐道的他剥蟹的本事,是在他八九岁上爸爸手把手教给他的。“我很反对使用那‘蟹八件’,我现在牙口不好了,需要借助其中的一件工具,蟹钳子,不过也就质量特别好的值得用用。我给我爸爸剥蟹,嘿,5分钟剥两只。全国许多螃蟹产区早就没野生蟹了,‘大闸蟹’已经成为河蟹的代名词,而且价格不菲,要是会剥蟹,剥得干净,也对得起自己呀。”

  苏州画家叶放在他的朋友眼中,就是个生活在现代的古人。每年中秋节他都是和好朋友们办雅集。前几年,他买了艘古船,停在三山岛附近,一到中秋都带朋友坐“百年船”喝“百年茶”,听“千年琴”赏“万古月”。有一年中秋,他做了一个叫做“花事”的雅集。那天的菜单很养眼:“天香引(丁香花,鸭肉)、寻瑶草(代代花,猴头菇)、点绛唇(玫瑰花,猪肉)、沉醉东风(茶花,芥蓝)、梅花引(梅花,虾仁,虾排)、疏影(梅花,荸荠)、澡兰香(兰花、花,猪肉)、望湘人(竹荪,芦笋)、霜天小角(菊花,蟹黄,蟹膏)、杏花天影(杏花,蛋清,干贝)解语花(百合花,藕,猪肉)、摸鱼儿(玉兰花,塘鲤鱼)”

  和同好一起赏花,咏花,食花。来自叶放童年食花的记忆。叶放生在苏州一个名门望族,对他来说,花事雅集是发思古之幽情,也是营造新的文化意境。他说:“我们现在的很多文化活动都有符号化的问题。我就想重新思考,营造一种文化情境来提供文化想象,太符号化的东西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当一种文化形式或行为,被某种审美习惯所包装的时候,情感只能停留在经验里,而体验的空间也随之被埋没了。可偏偏这体验能使你在过程中获得感悟,在快乐中慰藉情爱,这是我们现代生活不可忽视的问题。你看,传统文化想象的体验不是也可以在现代生活中进行么?创造情境就是很好的途径,不同的情境构成不同的文化体验。”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还吃各种时鲜的瓜果,鲜藕、熟菱、柿子、石榴、糖芋头等。不过现在我们过中秋,就是一帮好朋友一起吃一顿饭。随便吃什么,可能全国各地的菜。”南京作家韩东说,“我还不知道今年中秋节是几号,以前还会想着吃桂花鸭。桂花鸭正好在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但现在随时都能吃到,也就不一定非中秋节的时候吃了。”南京人酒后还喜欢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也就是糖桂花。”“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

中秋传统作文 篇6

  中秋节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一天。

  那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团团圆圆的我觉得很幸福。中秋节我们要吃月饼,我最喜欢吃月饼了,月饼有甜的、咸的、火腿的、五仁的,品种特别多。

  我们边吃月饼边坐在阳台上看圆圆的月亮。月亮平时都是弯弯的,像一条弯弯的小船,静静地在天上发着光。但今天的月亮与平时不同,今天的`月亮特别圆,发出的光亮也比平时的亮一点。我问爸爸:中秋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秋节要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呢?爸爸就给我讲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让我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它为什么是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讲完故事,我们全家人一起到公园里散步。迎面吹来了阵阵的微风,微风中夹杂着甜甜的花香,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味道呀,真好闻?妈妈笑眯眯地说:你猜!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终于在我们的不远处看见了一颗长满桂花的桂花树。哦,原来这是桂花的香味,我兴奋地跑到妈妈面前得意洋洋的说:是桂花香。妈妈竖起大拇指给我额头点了个赞,嘴里说道:你真棒!我们在这香气扑鼻的公园里度过了开心的一晚。

  我真是好喜欢中秋节,不仅能吃到美味的月饼,赏圆圆的大月亮,闻甜美的花香,还能听到动听的民间小故事,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呢,真是个难忘的中秋节!

中秋传统作文 篇7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这个节日也是我们最期盼的节日之一,因为中秋节既可以吃月饼,又可以赏月,在这喜气洋洋的节日里,使人感到无比开心。

  今天晚上,我也会和爸爸、妈妈和妹妹一起赏月,还有一起吃月饼。夜幕降临了,每家每户都灯火通明,每个小屋子里都洋溢着喜气,我们趴在窗台上等待着月亮婆婆出来和我们一起过中秋,可是等了一会儿并没有看到月亮,妈妈说可能月亮还没出来呢,于是我只好坐在沙发上等待月亮的出现,顺手从茶几上拿了一块月饼,边吃着香甜的月饼,边看中秋节晚会,还时不时的往窗外瞧瞧,看看月亮婆婆出来了没。不一会儿妈妈喊道:“快来看,快来看,月亮出来了。”我们都向窗台跑去,果然,只见一轮硕大而又皎洁的月亮从黑黝黝的空中升了出来,顿时,把黑暗的大地给照亮了,此时的月亮好似一颗硕大的'珍珠,明而透亮,看到这么圆而皎洁的月亮还如此美丽,让我想到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啊,白玉盘,多么圆,多么皎洁,多么透亮的一轮中秋圆月,多么璀璨的一轮中秋圆月啊!

  这一轮圆圆的明月,像白玉盘一样,月光如一层轻纱,撒在大地上多么宁静。月光照在树叶间的缝隙中,又星星点点的散在大地上,多么美丽。月光轻轻的撒在家人的窗子上显得多么柔和。古时候,有多少文人墨客挥动毛笔记下了这美丽的圆月,记下了这璀璨的明珠!

  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这便是中国节日的月亮——中秋之月。

中秋传统作文 篇8

  盼望着、盼望着,金秋的身影来了,中秋节的脚步近了。今天我终于盼到了这个中秋节。

  晚上,我们围坐在一张院里的圆桌旁。桌子上摆有大大小小的甜月饼,有通红的`苹果、有金黄的桔子、有紫莹莹的葡萄……我们一边吃着甜甜的月饼,一边看着那神秘而富有诗意的月亮。古人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是啊,那八月十五的月亮大似玉盘、明如灯火,给千家万户送来了一片光明,一份祝福。我仰望夜空,一轮金黄的圆月高挂在深蓝色的布幔上,点点星星若隐若现,他们不愿亲近,也不舍分离。

  那星星周围似纱的云,我不禁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将来我一定要登上月球,和美丽善良的嫦娥姐姐问好,向机灵可爱的玉兔打招呼,和身材魁梧的吴刚一同砍那棵枝叶繁茂的桂树……此时此刻,我仿佛一能闻到桂花的香味儿了。突然,听到有人叫我,我这才如梦初醒。

  我吃着月饼,看着圆月,不禁让我想起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更希望月亮把那团圆的光辉洒向天涯海角。

中秋传统作文 篇9

  中秋节是磕家团圆的日子,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里比较重要的日子。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是件很美好的事,中秋节放假,我们回姥姥家一起过中秋节。

  以前的每年中秋节,姥姥姥爷都是准备一大桌子菜,今年的中秋节妈妈和姥姥姥爷商量,说平时吃炒菜也都吃的多了,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不如过一次最传统的中秋吧!“要不烙烙馍吧!”姥爷提议说。这是老家比较传统的做法,意思是烙馍祭月,让月亮越来越圆的意思。到了下午五点钟,姥姥就开始烙馍,这是姥姥小时候就有的传统,烙出的馍又焦又脆,这种馍,不像我们平时吃的馒头,这个馍圆扁的,与其说是馍,不如说是薄饼,妈妈小时候也有,吃上这个烙馍,妈妈说是她童年的回忆,是一种情怀!

  这种烙馍的做法很麻烦。姥姥从下午五点开始一直忙到八点,就为了让我们吃上这个传统的食物。这个馍首先和面,加入盐,揉成光滑的面团后,这时候正式新芝麻刚丰收的时候,加入刚打出来的新鲜的'芝麻,继续揉,直到把芝麻都均匀地揉到面团里面去,然后再把面切成一个个小的面团,用擀面杖把这些面团擀成一个个薄饼,然后放到平底锅里,不用刷油,把这薄饼炕干,多加热一会,这饼就会发黄了,然后拿出来晾一会就变成了又焦又脆的烙馍了。由于这个烙馍只能一锅一个,所以很费时间,姥姥做一个我们吃一个,一边吃一边做,姥姥全部做好时我们已经吃掉了一大半。

  这个烙馍晾一会会很脆,越吃越香,越香越想吃,很有趣味,我们一边吃一边赏月,由于不是大晴天,虽说月亮没有完全露脸,但是这种感觉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之后我们又开始吃月饼和别的食物,这是我过得最有意思的一个中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