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6最新遇见另一个自己征文
我要感谢的,我一直遇到你,我的另一个自己。因为你,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小编收集了遇见另一个自己的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遇见另一个自己
许多时候,人总在挣扎中行走,内心的另一个自我也随着岁月的推移而成长。
1. 那时,尚小。
眼巴巴地看大孩子背起书包,走进学校,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种羡慕。如果我长大了多好。我也可以如他们般,在学校里看到许多新奇的事物,还有许多的小伙伴在一起嬉戏,那将是多么快乐啊;过年的时候,姐姐们拿着奖状回到家里,听着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夸奖,如果我能上学,该有多好,那么我也可以同她们一样;偶尔,看见哥哥姐姐们拿着一本本小人书在那里喷着口水,讲述里面有趣的故事,自己一围上去,他们就会说:“你还没上学,又不懂!”如果我能上学,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和他们一样。
妈妈缝好了新书包,报道的时候却不见了念叨着上学的我。
如果我上学了,我要每天都那么早起床,即使天气寒冷,也会被爸爸妈妈从被窝里拉出来,那太糟糕;如果我上学了,我再也不能随着爸爸妈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他们会说你要上学,学习最重要;如果我上学了,每天放学就要去完成作业,就没有时间和小伙伴们玩耍了;如果我上学了……发现还有那么多糟糕的事情要做,去还是不去,不要上学的我战胜了羡慕别人上学的我。于是,妈妈在衣柜后面的布挡中找到了我,那时的我,已经窝在那里斗争着睡着了。 童年,遇到另一个自我,最后胜利的总是家人坚持的那方。
2. 蓦然,成年。
不自觉已从学校走到了学校,只是这时的自己已经成年。父母念叨着该找对象了。看着小伙伴成双入对地在面前晃悠,想着出去时会多一个玩伴,烦恼时会多一个知音,身体不舒服时还多一个端茶倒水的人。再也不用让父母唠叨着晚上必须九点前回家,再也不用父母为自己的不合礼仪横挑鼻子竖挑眼,似乎一切可以肆无忌惮,生活应该只是多了一个携手同行的人罢了。
另一个自我却撇着嘴巴笑话我的幼稚。
成了家的女人有几个自由得假期想去哪里晃悠背上背包就可以出行?成了家的女人有几个想睡懒觉只等父母吆喝着才起了炕头?成了家的女人有几个真正逍遥自在,即使约约小伙伴也要考虑搭伴过日子的那口。父母面前撒个娇你永远是公主,如果和公婆住一起,那才真正到了别人的地头。那么多年的潇洒随性,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你也不得不低头。
婚不?愁!只是年龄的逐步成长却容不得另一个自我。这时的选择败在了世俗的观念里。
3. 又是,经年。
说是不再学艺,于是乎,在家与工作中开始两点一线的生活。想想大家的生活都如此相似,在工作中做好自己的本分,在家庭中承担自己的责任。许多飘渺不定的想法开始安稳下来,就这样,如大多数般,不好不坏,应该也是幸福的吧。
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我不得不遇到另一个自己,因为我有了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这是你想继续几十年的生活吗?想如死水般不起波澜,想似僧人般安于心禅?如果这样,你的孩子会如你一样消磨时光,你的信念会一天天被消磨干净,直到你不再是曾经的自己。
我由衷地庆幸这场看似悲剧的遭遇,它把另一个自己从身体内唤醒,于是我开始反思自我。教书,可以一辈子一个程序走下去,就如事先进行过电脑编程般,甚至连升级都懒得去做。这样的我,最终会失去最初的自己。热爱教育,不是让一代代孩子如产品般从流水线上下来,而是要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人,真实地爱着,赋予他们情感与思想。
这场自己与自己的斗争,在梦想与现实间挣扎,结局不言而喻,如我博客空间所说:每个人,都有最初的梦,坚持梦想,总会飞翔。
4.
我要感谢的,我一直遇到你,我的另一个自己。因为你,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因为你,在岁月的轨道上,或顺畅,或偏离,但却磨练了我成长的勇气。
第二篇:遇见另一个自己
佩索阿说:“写下即是永恒”,用文字记录下的一切都将成为永恒的过往。
这几日,时间较为充裕,我可以用大块的时间来处理之前想做而未能做的琐事。
比如,我静心学习了秋季参赛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说明文教学一直是我教学上的一个短板,那次比赛刚好遇上了。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学既要能承受其轻,也要承受其重。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解读任何文体的能力,将各种文体都能运用的游刃有余。而我,却缺乏这种全面解读文本的智慧和眼力。
事过境迁后,当我以旁人的视角平静地审视自己时,我忽然发现另一个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这是一个青涩稚嫩的我,对文本解读还停留囿于教参,拾人牙慧的层面上,教学设计缺少创意,缺乏自我。这样的我,距离真正的成长和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偶尔跳出井外,眼前总会展现出一个偌大的世界。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穿行,我总能一下子发现自己的渺小和狭隘。只有冲破内在的束缚,增强自己的学习力,我才能在这个人才辈出的天地里寻觅到一角自己的天空。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首先需要提高的是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课堂。没有个性和新意的课堂,大多是平庸平淡的课堂;没有执教者自我的课堂,是沉闷无生命力的课堂。任何名师大家的课堂都有特质,如王君充满活力的青春语文,熊芳芳散着文学气息的生命语文,董一菲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意语文,余映潮简净达练的板块教学等等,无不彰显着执教者独特的语文魅力。
而我,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特质和通透的驾驭课堂解读文本的能力。
之前,我只顾忙碌地赶路,从未以他的眼光来反观自己。这种审视和体察对客观地认识自我,竟然是如此重要。
纪伯伦说:“人有两个自我,一个在阳光里昏睡,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人,有时唤醒昏睡的自己,与清醒的自己对对话,才能让两个自已和谐地融合为一体,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
伽达默尔说:“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所有的理解最终都是自我理解。”这种自我理解,需要很强的穿透力,是建立在充分地与读者、编者、学生,尤其是自己对话的基础上。名家大师们的课大多做到了人课合一,人创造了课,课完善了人。
这正如熊芳芳老师所言:
解读一个文本,某种意义上只是在读彼时的自己,自己在某一点上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我们只可能在某个点上与作者发生交集,我们永难与作者完全重合——我并不追求与作者完全重合,因为也不可能完全重合。只要在某个点上突然与作者发生了撞击,有了火花。我就能够开始启动我的设计。在没有发生撞击的时候,我就完全没有感觉:这个文本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要真正投入地设计一个文本的教学,首先必须让自己与它发生生命的联系,灵魂的碰撞,并且带领学生去与之发生灵魂的碰撞,发生生命的联系,只有“有我”的解读,才是课堂的生命线。
对于同一文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灵感触点,会在不同的点上与作者发生生命的联系和灵魂的碰撞,所以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现象出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个文本,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灵感触点,所以经典才会常读常新。
“自我理解”,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高度,我将带着希望和梦想继续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