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03-17 12:16:04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精华】端午节的作文集合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端午节的作文集合9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东北,每逢过节,很少有当地的风俗特点。现在端午即将来临,读过汪曾祺所写的《端午节的鸭蛋》,才发现家乡里我接触的风俗特点还真是少得可怜。

  在东北,既没有:贴五毒、放黄烟子一类的'风俗习惯,就连赛龙舟都极少见到。在市内,有一条河,河不宽,也不雄伟,只是静静的流淌而过。但即使有河,在我的记忆中,也从未有过龙舟比赛。以前,端午节还不休息的时候,总会看到有人上山菜艾蒿。在我们家乡,不仅有河,还有一座山,一座我不知道有多大的山。因为,听人说过,这山是连着长白山的,那时,我还不大,感觉这山是又高又大,绵延万里。

  在这里,仅有的风俗只有菜艾蒿,吃粽子和系五彩线了。有的人还会给孩子买些香包之类的。我家住在山脚下,高高的楼房,可以看到山的一部分。而门前的马路,则是山上的必经之路。一大清早,就能看到楼下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人,有老人,有青年人,还有一些孩子,但依然是老人居多。路边上,还有人卖艾蒿,一大把拿在手中,不用走近就能闻到艾蒿特殊的气味。接着,走出去上学,书包里放着十来个鸡蛋鸭蛋,准备到学校也同学顶的。大家在学校,互相地拿鸡蛋鸭蛋顶着,还有人把鹅蛋拿来顶的,只可惜,在路上就碰碎了。顶完了,等中午吃饭时,再拿出来,敲开壳就吃了。晚上回爱时,会发现邻居的老人帮着在门上插了一把艾蒿,嫩嫩的,缺了少许水分,但依旧清香。

  家乡的端午,虽没有过多的传统风俗,但依旧过得有滋有味,开开心心。就象人一生一样,无须过我的钱财,无须过分的豪华奢迷,也无须过份的锦衣玉食,只要开开心心,健康幸福,还有什么所求呢?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又到了飘满粽子香味的端午佳节了,让我想起了我们家乡端午佳节的习俗。

  我五岁那年,在湖南老家过了一个端午佳节。那天上午,爸爸领着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还没有到江边,远远地就听到了锣鼓喧天,非常热闹。走近一看,江边插着许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条龙舟在江里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在准备着。正式比赛开始了,只听一声炮响,五条龙舟像五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加油声、锣鼓声、欢呼声……异常热闹。

  这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是人们一点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有一条龙舟划到了终点,笑声、欢呼声更响亮了。

  我看见岸上看热闹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鸡蛋,我非常奇怪地问:“爸爸,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进水里呢?”爸爸说:“赛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他。借划龙舟赶走江中之鱼,同时丢粽子等食物喂给鱼吃,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我爱家乡的端午佳节。我们家乡的爱国诗人屈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划龙舟。但是,同学们你们知到“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的风俗又是怎样来的吗?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此时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到了唐代,因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便改称“端午”了。

  为什么五月初五这一天会成为“端午”呢?民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官,楚国不采纳他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又无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罗江自尽。楚国百姓明白后,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来不及了,百姓们担心江中的鱼,鳖,咬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就是我们中国的`风俗了。

  我很喜欢端午节,我每年都盼望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和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和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端午节未到,我却已经嗅到了清新的粽子香。楼下街口拐角处的那个著名大超市里,粽子早已摆满了柜台、货架。形态不一样,风味迥异,包装精美,林林总总,目不暇接。徜徉浸润在温馨的氤氲里,我的耳边自然回响起那首美丽的歌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想起这首歌谣,往昔那些醉人记忆就轻轻地走到眼前。

  童年时,我根本不关心端午节的来历,不明白今夕何年,屈原为何人。因为那些事情对我来说遥不可及,也不重要。我最关心的是,每逢过端午节,能否恣意享受一番舌尖上的幸福和欢乐。此刻看来,当年我的要求是那样小,甚至可怜。套用一句今日流行的话说,那根本不是个事儿。但作为七零后,我的要求在当时就是一种奢望,一种渴求。

  记忆中的童年是清苦和窘迫的,那些灰色日子常常萦绕眼前。在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我的父母和他们的同龄人一样,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一年到头不得清闲,却总是面露青色,贫困潦倒。地瓜干加糖精是我一日三餐的主粮。仅有过年过节才能够吃顿饺子、面条之类的好饭。因为这样,我天真地祈望各种节日的到来,仅有过节才能够改善生活,刺激味蕾。我曾天真的想,如果天天过年、过节就好了。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里就一向养着鸡。养鸡的目的不是为了吃肉、吃蛋,饱口福,或者是害怕饲料添加剂,食品不安全之类的,而是为了攒蛋卖钱,卖了钱能够买来煤油、食盐、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对母亲来说,除了每一天上山下泊参加生产队劳动,还有一门必修的功课就是钻鸡窝,捡鸡蛋。至今,我还清晰记得母亲每一天总要把捡回来的鸡蛋细心翼翼地放进纸缸子里的样貌。每次放好后,她都要一五一十地数上一遍,尽管那些蛋的.数量她烂记于心,她却每一天都要重复一边。数过后,才轻轻地在鸡蛋上头盖上一块毛巾,嘴角露出一丝甜甜的笑。每次看到母亲那份虔诚,那份庄重,且乐此不疲,心满意足的样貌,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偶尔,我也有吃煮鸡蛋的口福。有时候,母亲不细心把鸡蛋碰破了口子,她会心痛地掉下眼泪,不停埋怨自我毛手毛脚。碎鸡蛋到市集上是不能卖钱的,只好放在碗里蒸着吃。我是家里的老幺,美味当然由我独享居多,我狼吞虎咽吃下去,往往不明白是什么滋味。尽管如此,我还是盼望母亲天天能不细心打破鸡蛋。可惜这样的机会太少了。母亲肯定早已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抚摸着我的头说:“到了端午节煮鸡蛋给你吃。”

  母亲的话让我看到了曙光,我开始扳着指头日夜盼望端午节的到来。端午节最之后了!当母亲把凉透的熟鸡蛋分到我们姐弟俩个手中的时候,我翻来覆去数了好几遍,每人六个。看到姐姐那堆鸡蛋里有个个头儿挺大,我撅着嘴儿直嚷:“妈,你真偏心,干嘛不给我个大的”母亲无奈,姐姐却很大方,爽快地把大鸡蛋换给我。我心满意足吃了一个,又往布兜里装了两个,然后把剩下的藏好。最终囫囵扒拉几口饭飞也似地奔上学校,因为那里还有一场欢乐赛事等着我呢。

  到了学校,教室里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同学。男同学不约而同从布兜里掏出鸡蛋放在桌上,聚拢在一齐,两个人一组捉对顶牛,看谁的鸡蛋壳结实。往往赢了的一方趾高气扬,欢呼雀跃,败阵的一方垂头丧气,面红耳赤。可是三五分钟后大家就握手言和了,因为无论赢输,最终的结果总有一个,鸡蛋都要填进我们的胃肠里。

  端午节除了吃鸡蛋,包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的印象里,端午节,母亲很少包粽子的,她常做的是米包子。母亲说,包米包子蘸着白糖吃和粽子一个味。我颇不以为然,为此没少埋怨过她。稍及年长,我才明白,敢情母亲包米包子另有隐情,简单实惠,还节省时间。俗话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个金色五月是麦子收割的时令,是一年中大人们最忙碌的季节之一。白天,父亲和母亲头顶炙日,割麦、脱粒、扬场,忙得不亦乐乎,生怕碰上坏天气。晚上,母亲忙完山里忙家里,还要忙里偷闲包一锅米包子,因为她顾忌年幼的孩子的胃口。其实她最辛苦。体谅了母亲的不容易,我觉得米包子和粽子味道一样香。当我为人父的时候,我开始为自我的无知懊悔,为当年的冲动不安,但母亲却引着那个酸楚的年代远去了。这是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纠结。

  又是一年粽子香。在这个完美的日子里,我觉得端午的阳光比平日更温暖、更敞亮、更温馨。感到莫名的畅快和惬意,是儿时那双无邪的眼睛,是那缕浓浓的亲情,是对母亲的深深的依恋,还是对痛并欢乐日子的回味。这些杂陈的感动和完美聚合在一齐,理不清,想不清,讲不清。

  我想,还是沐浴在端午的清风里,凭窗倚栏,静静地喝一杯雄黄酒,听一曲唐朝诗人殷尧藩的吟唱吧,“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记下这完美的感动吧,用我澎湃的心,研岁月的墨,书悠悠的情。我亲爱的朋友,蓝天白云下,谁与我共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节,我先祝大家端午节快乐!告诉大家,我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濮阳日报社的校园小记者了,而且 今天还要和所有校园小记者们一起在红磨坊和职业中专过一个特殊的端午节。

  上午8点多我就开始从日报社门口心急如焚的等候老师。老师终于来了,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注意事项。就开始出发了, 我们做了十几分钟的车到了红磨坊总店。“好大呀”我一下车就叫了起来。张老师叫我们排成两队进入车间,门口的阿姨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头套和脚套,只有戴上才能进去。我们向里走,走进了一个小屋,阿姨把门关上,左右两边吹起凉凉的`风,好像是在杀菌。出去后,一阵阵香甜的味道钻入我的鼻子,“好香啊。”我和同学异口同声的说。每一个房子上都标记著名字,比如:配料间、烘烤间……而且叔叔阿姨们做工都很细心,就拿配料间的叔叔来说吧,他把小桶放在电子秤上,一勺一勺的向里加料,多一毫克都不行。接着我们参观了制造爱多馒头的地方,那里干净,宽大。摆放着许多搅面机。而且我发现还有十来个醒面室。下楼了,阿姨给我吗每人发了一个豆沙包,咬一口,又香又甜,就算吃一百个撑死都值得。该走了,红磨坊还送我们一份礼物——一个粽子,四个馒头和一个铜锣烧。

  下一个目的地是职业中专,我们来到职业中专,首先我们看见了学校的作品展,剪纸是最漂亮的有:马到成功,牛年万福等等……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我们又参观了每一个教室,它们的教室很漂亮,里面有许多的小装饰,尤其是电钢琴室。接着我们来到餐厅吃饭,餐厅很大。正好今天是几个同学的生日,我们每人还吃了一块蛋糕,我觉得这次吃饭是我最快乐,最难忘的一顿饭。最后。我们还看了一场电影——《网络少年》,非常感人,看到深处我都感动的留下了眼泪。

  这次端午节,是我一生中最开心最、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已经到来了,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过了一个端午节。

  我非常期盼端午节的到来,因为我想学着包粽子。我拿来了糯米,砌成了三角形;又拿来刚刚煮好的大红枣插到了糯米上。然后再用竹叶把馅儿包好,还用线来回的缠绕,觉得做得很结实。接下来我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了十分钟,拿出来一尝,糯米硬硬的,我赶紧吐了出来。妈妈说糯米不泡是煮不熟的。哎呀,我怎么忘了这一环节了呢!看来粽子我自己是包不成了,只有等着吃现成的了。

  一会儿,妈妈叫着我一起去赶*,我第一次赶*觉得很新鲜。来到集上卖菜、卖水果的'应有尽有。我看到了一个大西瓜,看样子已经熟透了,妈妈买下了这个大西瓜,我开开心心的把它抱回了家。妈妈还买了许多东西,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大粽子。

  回到家,我拿起粽子就吃,吃的满嘴都是米香,特别是那大红枣,吃到嘴里又香又甜。

  我们过了一个欢快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文为屈原。”端午节伴着夏的脚步来了。妇孺皆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北方的端午节虽没有江南赛龙舟的热闹,但却同样具有浓浓的节日氛围。

  还没到端午节,人们早早地买好江米,粽叶,自己动手包粽子。这不,端午节一大早我就闻到了粽子所发出的特有的香气。我忍不住拿起粽子随父母走出家门去踏青。家家户户早早起来挂彩葫芦,插艾蒿。小孩子的手腕上系着五彩绳,脖子上挂着荷包,蹦蹦跳跳跟着父母去踏青。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街上的人们,我不由得想起屈原为了祖国那坚定的目光,为了祖国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屈原那拳拳的爱国之心。

  一抹绿色在眼前闪过。原来已来到了一大片农田之前。一辆农用拖拉机和两三个农民进入我的眼帘。农用拖拉机正悠闲地停靠在田边,而田里的农民却忙得热火朝天。我惊讶于他们的勤劳,而且好奇他们的工作。上前一问,他们说:“每天差不多干两个小时,现在,全都是高科技呀,可帮了我们不少忙啦!”我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脸上洋溢这幸福的微笑。

  哦,国家进步了,科技逐渐发达,农民们不再过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生活,我们进入了机械化的农业时代。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看到了祖国的进步。

  在回家的途中,我看到了一对买冰糕的夫妻,大概有50多岁。顾客越来越多,这对夫妻有些应接不暇。豆大的汗珠从男人的头上滴落。虽然顾客很多,但是细心的妻子还是发现了丈夫头上的汗珠。妻子腾出手,将毛巾递给丈夫。丈夫接过毛巾,对着妻子憨憨一笑,干得更加起劲了。

  我不禁被这小小的细节打动。我想: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就应该这样吧!他们之间永远被爱联系着,不管生活的境况如何,他们都将携手共度,共同迎接生活的'美好与坎坷,和彼此白头到老。也许这就是爱的真谛!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爱的真谛。

  今年的端午与往年不同,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细细品味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年的端午让我难忘,我期待明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每年端午节,大街上时不时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而且耳边还时不时传来卖粽子喽!美味的粽子,快来买哦!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在餐桌旁,一边看《新白娘子传奇》的电视,一边剥着粽子吃。端午节啊,桌子上这几样菜必不可少: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

  爸爸拍拍我的肩说:女儿啊,你知道端午节的时候,为什么要喝雄黄酒呢?

  我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爸爸奇怪的问:到底知不知道啊?

  知道是知道,但是有两个传说呢!就讲一个关于《白蛇传》的传说吧!相传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妇后,在端午那天因喝了雄黄酒差点现了形的情景,便成为民间端午节的风俗。我自豪的说道。

  爸爸请教你一个问题哦!为什么要纪念曹娥?看着爸爸那一脸无知的样子,我不怀好意的说:爸爸,你让别人说故事,不能不给报酬吧!你想要什么?原本无知的`脸,瞬间提高为警惕。哎呦!没什么,只是要你的令牌啊!我笑嘻嘻的说道。

  爸爸犹豫了片刻,拿出令牌,转手拱让给我。我接了下来,说道:爸爸,你给我把粽子剥了啊!为什么?令牌在此,你敢不听!哼~早知就不跟你换了!你说什么!呵呵~没说什么!

  啊!这次的端午节真快乐!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07-05

端午节节日作文_端午节作文03-05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_端午节作文03-05

端午节英语作文端午节作文03-24

端午节英语作文:端午节08-27

端午节的期待-端午节作文01-28

过端午节_端午节作文03-05

狂欢端午节_端午节作文03-05

端午节作文:快乐的端午节02-26

快乐的端午节_端午节作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