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

时间:2023-04-20 14:04:08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精选端午的作文八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端午的作文八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端午时,还记得那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吗?不错的,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可以知道他——屈原。在楚国灭亡之际,他势死也不愿做亡国奴,英勇的跳进江里。端午节就是用来纪念他的,从古至今一直未曾变过。

  我们这里的端午节也是有着淳朴的习俗。永远少不了“青青艾草飘端午,浓浓艾草‘粽’是情。”

  端午时节艾香四溢,不信,你闻!端午节那天我和哥哥一大早就拿把剪刀,骑着车子出门了。我们这里艾草密集之处可数村头的吐坝了。到了坝上,我拿出剪刀在草丛里极力寻找着艾草,用手扒开草丛,看着一株草茎上有着像粉一样的白色,闻一闻还有种说不出的清香。因为是清晨,艾草上的露珠还未脱落,就这样我的手上沾满了‘神奇的药水’。我找到了一颗颗艾草,果断的在离它们根部10公分的地方斜着剪下去,这样在来年就又会生根发芽。

  我抱着亲手找的艾草回家。把上面枯黄的叶子除掉,一根根插在门头上,堂屋、锅屋、车棚、连小瓦房都不放过。妈妈把剩下的艾草的叶子一片一片摘下来,放在大柴锅里煮,然后让我和哥哥用艾草水洗澡。她说这可以防疾病,我并没觉得,只觉得晚上睡觉少了许多蚊子来亲我,而我也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

  糯糯的粽子弹牙、可口,不信,你尝!粽子在端午节可是名角,它就像中秋的月饼一样,必不可少。粽子在端午前几天妈妈就开始包了,为了包它,可把我累坏了。我在这几天东奔西走,到处找苇叶,我们的粽子都是用它包的。先把米放在水里泡上一会儿(这非得糯米才行)。然后再把打来的苇叶在开水中煮,让它变得有韧性,这样在包的时候才不会断裂。把苇叶弯成一个漏斗状,把米放进去 ,七折八折就好了,看着妈妈灵活的`手法,我却不会。最后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煮,伴着米香、苇叶的香味的粽子就新鲜出炉了。

  龙舟竞赛渡江河湖海,不信,你看!我们这里没有精彩的龙舟赛,但今年不知为何,我们的淮河里来了许多‘龙舟’。说是龙舟不过是渔船罢了。船头有一个人在呐喊,另一个则在奋力的摇着木桨,虽然划得不是很快,但还是激动人心的。你看,那个船上的人激动地在船上蹦起来了,双手紧握,振臂高呼,船也随之摇摇晃晃,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围观的人不禁捧腹大笑,还有窃窃私语“这家伙,真会耍威风。”

  炮声噼里啪啦端午到了,不信,你听!端午节到了,我们村最重视的就是中午这顿饭。家家桌上摆满了好吃的,丰富极了,酒、肉、鸡、青菜当然还少不了我们最爱的饮料。村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此时一点不亚于新年。因为,你听,端午到了。

  忘不了,这个最有味道的端午;忘不了,艾香四溢;忘不了,粽米香醇;忘不了,淮河上龙舟竞赛;忘不了,爆竹声声响,这个端午真是别有味道。我到这里不禁想说:“下一个端午,快些来吧!”

端午的作文 篇2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大家应该知道这句出自古代著名诗人屈原的绝笔之作——《怀沙》。每当端午节我吃着香甜的粽子时,总会想起屈原那爱国的精神。

  曾经,有一位叫屈原的诗人。他不忍亲眼看见自己的祖国被秦军攻破,于农历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之作《怀沙》后,抱着石头投入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附近的`楚国百姓得知消息,纷纷赶来,一个渔民把糯米制成的饭团抛向水中,说是让鱼虾龙蟹吃饱,这样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药酒可以把蛟龙熏晕,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又想出用楝树叶包饭,缠上彩丝,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的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黄酒的习俗。

  屈原先生的死给我们感触巨大。每次吃着香甜的粽子时,总想感叹一句:一个人是如何做到死后可以让世人来祭奠?恐怕只有拥有别人所超越不了的思想和品质才能做到吧!

端午的作文 篇3

  烈日高照,阳光像蜂蜜一样,抹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还在梦中游玩的我忽然醒来,眨了眨惺忪的睡眼,看了眼手表,竟然已经午后三点了!

  想象中的美味佳肴不见踪影,甚至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我十分懊恼,说好的端午节呢?说好的美食和玩呢?匆匆穿上衣服,走到奶奶家好家伙,家里就剩在打扫那一堆骨头的奶奶和那在收拾留下粽叶的爷爷。看着那所剩无几的米饭和牛肉,我吃了两口便没了胃口,郁郁寡欢地问奶奶:“其他人都去哪儿了?”奶奶答到:“他们啊,都去旧城爬山了!”

  失落到极点的我像是被一块巨大的阴影所笼罩,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中,无意中打开手机,看到哥哥给我发的语音消息:我先回来了,马上就到家,你去新区玩吗?

  听到这消息的`,我心中那片阴影立马就散得一干二净。等哥哥回来,我们拿了篮球和足球,马不停蹄赶到新区,哥哥十分大气地说道:“想要什么就跟我说”。真是爽翻天了。我和哥哥玩到很晚才恋恋不舍的回了家。

  马不停蹄的日子,总会撒下一点点芬菲,今日端午,悲喜交加,愿今后的端午也一样愉快。

端午的作文 篇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这个节日是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当时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屈原因忠国爱民投河自尽了,当地的人们为了不让河里的鱼毁了屈原的容貌,所以大家就动手包起了粽子,再把粽子丢进河里让那些鱼来吃粽子,而不损害屈原的身体。因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都会包美味的粽子,也有的地方赛龙舟,有的举行粽子比赛……

  端午节这天,按照咱们那里的习俗就是杀鸡、包粽子、拜神。这天早上,咱们全家人都早早起来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种准备工作做好,咱们就洗好手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请奶奶到他们家帮忙包粽子呢,做完后,自然也会送几个给奶奶。而我呢,但是最喜欢吃粽子的`,一见到粽子就忍不住嘴馋起来。于是,我丢下手边的粽叶,吃起美味的粽子。这个瘦肉拌小葱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就解决了好几个粽子了。“嘻嘻……”大家都捂着嘴巴笑了起来,我不知所措地难为情起来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们为什么都要在偷笑我呢?最后有个人肯要告诉我原因了:“看你这个大花猫,吃得满脸都是。”说着把纸巾给我,我一擦,结果纸巾上全是米饭粒,我也不禁笑了起来。

  最后把粽子做好了,这个时候已是中午了,咱们赶紧拿上鸡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只见奶奶和妈妈双手合上,跪着,嘴里还在叽哩咕噜地说一大堆话,说完以后便烧起了纸钱,然后回家吃粽子去了。

  这一天,我过得十分开心,因为既有美味粽子吃,还能够听到古老的传说故事——包粽子的来源。

端午的作文 篇5

  端午到了给你说说我的家乡:四川端午的庆祝方式吧?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还的是自家人亲手包,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川妹子,但是说到包粽子却是一窍不通,只要不是要求像模像样,菱角分明,我还是勉强能做出个”粽子”!

  我的家乡有种说法,端午节这天,百草皆是药,每到端午这天,老人都会叫小孩去采那些平日里很平凡的草,把它们放在一起,然后烧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水,把采来的草放水里给小孩洗澡,能驱除百病,虽然只是个习俗,但是也很富有乐趣,不过也有些本身就是药材的,比如艾叶,苦蒿,还有一种我只知道家乡的叫法,“成岩”反正读音是这样的,这些草一般都插在门户上,有的还插在头上,说是可以预防头上长疮,虽然我也是半信半疑,不过每次我都会照做。当然还有少不了的民间活动,赛龙舟,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这样的活动在节日尤为昌盛,虽然我的家乡内江的沱江河,只是长江支流中很不起眼的小河流,可是在内江还是赫赫有名的`,听说已经吸引了国际上的龙舟赛队,只可惜我都是在外,还不曾一睹家乡热闹的风采,端午也是要送节的,嗯,就是说媳妇要回娘家,嘻嘻其实就和中秋差不多。要不就是亲家走亲家,串串门。然后做上一桌丰富的菜肴,边吃边续长短。家里长家里短的就送走了,这一年一度的唯一的端午!

  和我一样在外工作的亲们,当你看到这些时,是否想起了那个美好的时光,还那副美好的画面,那个垂涎三尺站在火炉边守候着的幼稚的孩子?那个我们永远热爱的家乡。

端午的作文 篇6

  我是一个乡村的孩子,居住在一个平凡而又安详的小村庄里,我热爱着这个地方,爱这个地方的山水和这里独特的民间风俗。在众多的民俗中,我最盼望、记忆最深的就是过端午了,因为每年端午我家都会包粽子。

  包粽子在端午节前一天进行,要用到许多糯米。通常在这天吃完早饭后,妈妈就会将糯米洗干净了,浸泡在木桶里--将糯米泡涨起来。这天,像往常一样,等到妈妈将糯米准备好了之后,我就跟着她去我家后面小山上的竹林里采粽叶去了。路上,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呀?”妈妈回答:“那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因祖国灭亡而投江自杀了。”我又问:“那屈原为什么要自杀呢?国灭了,不照样能活吗?”

  “那是因为他太爱自己的祖国了”妈妈又说,“你也要像屈原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生活才会幸福呀!”我点了点头,继续走着。

  采摘包粽子的粽叶也有是讲究的。到了竹林,妈妈看了看,就走进粽叶丛中开始摘粽叶,而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在一旁帮着忙。我想赶快摘了好回家包粽子吃。想着美味的粽子,我的心情变得急迫起来。于是我用豹一般的手速,胡乱、快速的采摘着。所采的粽叶有老的、嫩的,有大的、小的,还有一些被虫咬过的,全都摘了下来。妈妈见了,立刻叫停了我,说:“傻孩子,你这样是不行的,粽叶不能随便摘,不能选太老的,也不能选太嫩的,更不能选有枯叶的;要选颜色翠绿、并没有虫洞的,那种叶子包出来的粽子才最香。”妈妈接着采了两张合格的叶子给我看了看,我恍然大悟:“哦!原来粽叶还要挑选的呀。”我把自己摘的一大堆不合格的粽叶扔在了地上。妈妈看着我微微地发笑,我也笑了。

  包粽子还需要娴熟的手艺。采好粽叶后回到家里,妈妈把采到的粽叶洗净了,然后把泡好的糯米倒入一个盆中,准备包粽子。包粽子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加入馅,我家通常用的是花生、红豆、绿豆。包的时候,将馅与洗净的糯米混合起来,加上一点碱水,碱水的用量要把握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如果你喜欢,还可以加糖以增添甜味。妈妈的用量每次都是最好的--反正我是这样认为。包粽子时要用两张粽叶叠在一起,然后把它两端卷起来围出一个漏斗形,接着用勺子舀入糯米,尽量把它装得饱满实在,如果不够紧,还可以用筷子轻轻地插几下,或者用勺子挤压一下,最后把上面的粽叶盖上,并用棕叶绳扎紧。这也是要一定的功底的。像我,跟着妈妈的样子,仔细的学着,每一个步骤都学得有模有样,但是,结果却包出了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它一点儿也不像粽子,倒像一个馒头。妈妈见了哈哈大笑起来,而我也红着脸笑了。

  终于,包完了所有粽子。这也意味着马上要进入了最后的步骤了——煮。妈妈把粽子十个十个的捆扎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一提,然后放入了大锅中,掺上水,开始生火煮。短时间是不行的,必须要煮至少两个小时才会熟透。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开锅了。当一揭开锅盖时,热气腾腾的蒸汽冒了上来,香气充满了整间屋子,让人不禁口水直流。妈妈取出了一个粽子递给了我,让我尝一尝。当我拆开粽叶时,香气更浓了,看着洁白如玉的糯米,夹着淡红色的花生,我按捺不住,一口咬了下去。清香、滚烫、爽口,多种滋味和感受一起涌了出来,我不禁感叹:这就是幸福的味道,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味道!

  吃着粽子,我感觉格外的香,因为这是我和母亲一起劳动得来的。

  我爱我的家乡,爱我的亲人,爱这里的文化,爱这里的一切。

端午的作文 篇7

  “粽子香,粽子甜,里面又有小故事。”粽子有很多人都知道,可你们知道我家乡的粽子吗?我来告诉你们吧!

  我家乡的粽子馅是火红火红的,含义是热闹、热心。形状像一个个金字塔,外面是碧绿碧绿的粽叶。最美妙的是,包粽子的线是海蓝色的,超乎想象!

  端午吃粽子的风俗原来也是有一个故事的。在战国时期,有一名诗人。他得知国王被骗,连忙到王宫向国王禀报。没想到国王不信,反而把他流放到农田。这名诗人后来一天不如一天,脸上的`骨头一根一根露出来了,可是他还是想国王。后来王朝覆灭,国王也死了。于是,这名诗人悲伤不已,投江自杀了,时年六十二岁。那条江叫汨罗江,而那位爱国诗人便是屈原。我们包粽子后,把粽子丢到汨罗江里,是为了不让食肉类动物吃屈原,才丢的。

  “粽子香,粽子甜,里面又有小故事。”这首童谣已在我家乡慢慢地传扬。端午节的来历原来是这样的,我更爱端午了。

端午的作文 篇8

  我的家乡在运河东,一个曾经算是贫瘠的小村子。因为灌溉不是很通畅,更多是玉米黄豆与山芋。平时大米是奢侈品,只有过节的时候才可以饱饱的吃过够。于是过节就是奢望,端午也不例外。

  端午节前,河滩的芦苇早已郁郁葱葱,一般都是女孩子或者妇女带着剪刀去打粽叶。打粽叶也意味着端午的来临,孩子们心里都有了自然的开心,还有不说出来的期待。这时候的季节在江淮大地,多了几分暖和与晴朗。不经意小燕子在天空自由的舞蹈,原来的布谷鸟开始了催人忙碌。

  挑着担子的货郎,担子上多了五彩的绒线,还有桃核做的各种的精雕的美丽的玩意。不管穷富,每家都扯上几尺,紧紧的栓在孩子的手腕,也有随便扣上桃核雕。脚脖子也会被彩绒缠住,七彩光在太阳下有点旒玉之感。父母从地里劳动回来,刻意的带回菖蒲与艾草,挂在屋檐下,留点艾草熬水,浓浓的清香与药味沐浴着每一个孩子。据说菖蒲曾经是魏征杀了老龙王,挂着菖蒲就是防止老龙王到处报复。艾草可以让毒虫不敢靠近还避邪。也为艾虎,古云:“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取戴之。”也许五毒日,虎威自然罢了。

  端午节,小时候就知道是孝顺的节日。父母都知道一个叫曹娥的孝女,一次次不厌烦的.告诉我们孝顺的意义。所以 虽然贫穷,在我们村子里几乎没有忤逆子,也不敢忤逆也许!小学老师在端午节说到了粽子,谈到了屈原,于是我们知道楚怀王“不学好”与屈原的悲壮。偷偷的留一只粽子虔诚的扔在家乡不大的河中,还天真的祈祷------那时候也懵懂的知道还有一位大英雄伍子胥。

  端午前大麦子熟了,赶青的将大麦做成糊糊,用来充饥,其实很讨厌吃,不吃又饿。期待端午是因为最后的咸肉可以吃到,豆腐渣子酱可以加鸡蛋炖出来吃。韭菜不再干炒,加了肉丝。还有豆腐千张随意吃。父亲还会抽时间捕点鱼-----提前几天早有人家包好粽子,可以吃好几家,没有人此时显得吝啬,多种口味,红枣的、咸肉的、红豆的、还有纯粹糯米的。家里养蚕的日子很忙,没办法,母亲把芦叶子放在锅里用糯米煮饭,我们姐弟不怎么开心,但是都不说什么。不理解也怕母亲生气。母亲会把粽子给一只猪与水牛,有时候是父亲做,他们说过节不能纯粹就是照顾人,畜生也不容易。今天想想也是!

  总有困难或者没有糯米的,不管谁家没有粽子,总会有人送去,不包粽子的人家倒是可以品尝到多味的,我们那里的老年人都说,吃不能独食,大家分享才是最好吃的。本来肚子没有油水,吃了近个把月的豌豆头与黄花草,早馋得可怜了,差点让人想穿越的日子真的是等于又过一次小年。

  今天看着食之无味的孩子,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他们爷永远体会不到艰苦岁月的那种算那种苦,还有不敢面对的泪。一种“每逢佳节倍思亲”心情写给随烟远去的那一代节日更加艰难的父辈们。有来生我还做你们的晚辈甚至儿女,把今天的幸福也刻在你们的生活,岁月,心海------

【端午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2-16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