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3-05-12 15:22:34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关于端午作文合集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端午作文合集10篇

端午作文 篇1

  天上繁星不见,地下萤光闪闪,薄雾锁窗,满怀愁绪向谁诉?——题记

  三月一个周末的黄昏,正坐在家中的小院饮着茶,一只小鸟从石榴树上溜了下来,惶恐的看着我,想飞,却怎么也飞不起来,我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原来小鸟的左腿受伤了。小鸟体长不过20厘米,前额及脸部呈黄色,腰部及腹部的羽毛是绿色,头部及背部的羽毛黄黑相间,犹如虎皮一般,眼睛小而灵动,鸟喙的末端有弯钩,显得强劲有力,看来是个好吃鬼。问了一下度娘,这是一只虎皮鹦鹉。

  看着奄奄一息的.小鸟,马上给他用碘伏消了毒,贴了创口贴,然后给它找来鸟笼和鸟食,鸟笼里的单杠、食罐、水罐,一应俱全,算是给了它一个新家,突然想到秋收时节倒下的小麦和麦粒去皮后的麸皮,便给受伤的鹦鹉取名“麸皮”。

  刚开始麸皮很不信任我,第一次给加了水,添了食,为了增加维生素,还专门给加了一片青菜叶,可麸皮像看敌人似的看着我,眼睛不敢眨一下,生怕我伤害它,过了许久,它见我不像坏人,又抵挡不住菜叶的清香,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向菜叶走去,然后迅速用锋利的上喙用力啄一口菜叶,转身回跑,把菜叶慢慢吃掉后又快速地走向菜叶再啄一口,又很快地跑开,可爱至极。

  除了定期给麸皮换药,每天喂水喂食,闲暇时我还去给它捉青虫吃,转眼两月过去了,小鸟的伤好了,每次下班回家,麸皮在笼子里扑闪着翅膀,欢快地跳着、啾啾地叫着,仿佛在对我问好,仿佛在对我歌唱。

  端午时节,带着麸皮于青城后山小住,一觉醒来,已九点时分,太阳光从东窗进来,被镂空的窗帘筛成了斑驳的淡黄。揉揉惺忪的睡眼,拉开窗帘,推开窗户,树林之中,鸟雀阵阵欢鸣,我的麸皮也啾啾地鸣叫起来,但叫声有些特别,除去些许的欢愉,还有淡淡的哀愁,我知道,天空才是它的家,虽然万般不舍,但我仍然高举闪着金光的鸟笼,打开了那扇禁闭已久的笼门,麸皮欢快地一飞而去。

  放飞了多日以来的心之所绊,虽已释怀,但相处数月,真心留恋,真心惆怅,站在高处,望着麸皮美丽的背影,直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泡杯清茶,解我惆怅,不曾想麸皮又回来了,时而飞至笼顶,时而跳到我的头上,时而回到笼中……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似乎留恋笼中的生活,似乎是对我悉心照料的感谢,又似乎是专程回来对我告白。

  只要我轻轻的抖动鸟笼,自由的麸皮又会变成笼中的小鸟。但我理智告诉我,它应该领略绿色的森林,应该领略无边的天空,应该飞过崇山峻岭,应该飞过汹涌大海,应该享受风和日丽,更应该挑战狂风暴雨。

  麸皮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起身向前方飞去,天空中缓缓飘下一根黄黑相间的绒羽,我轻轻地拾起,望着麸皮那远去的背影,默默地祝福:

  我知道,

  成长的你还可能受伤,

  但时间会为你疗伤,

  太阳会为你指路,

  挫折会让你变得更坚强!

端午作文 篇2

  凌晨四点,窗外缤纷的雨声,摇开了我繁丽的梦境。寂静的黑暗中,淅淅沥沥的雨,夹着墙脚的虫鸣,如静水之河,轻轻漫过我的身体,在这条黎明的河流里,我的记忆犹如一叶小舟,随水漂流……

  又是一年端午了。在所有的节日中,端午,应该是最特别的吧?它既不是借助圆月以表相思团聚之情,也非年中或年尾对生命经历的某种庆贺与纪念,更不是什么希望与爱的载体。我常常想,人们为什么要定这样的一个节日来庆贺呢?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春暮,伤春惜春还来不及,更加上连日的绵绵细雨,更是勾起人无限的愁绪,为什么在这样的日子里,就有了这样一个节日,并赋予了这样一个名称?是谁最先想到,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要用这样的形式,来为连日黯淡的心情,点缀上一些明媚的色彩,从此,世世代代,岁岁年年,人人都愿守着它,开始一年中最有诗情的幻想,并不断为它添加新的传奇?

  遥远的过去,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因为爱着大地的美丽,一个草间的精灵幻化为人形,在熙攘红尘中,开始了她长途的跋涉,她从一月走到十二月,又从十二月走到一月,在所有的日子里,唯有五月,最惹人愁绪,那一切种下去的,还没有收获,而连日下着的雨,又淋得人迈不开步子,人人都只能守着自己的窗儿,看草更蓬勃翠绿,河水更清澈丰盈,听雨声大大小小,不曾停歇,怎么办呢?啊,那水里长起来绿得叫人妒忌的菖蒲,那堤岸旁田野里已有半人高艾草,还有那清香诱人的粽叶,真是不由得不引人想在水上挥动臂膀划桨,扯开嗓子高歌!那么,还得吃点什么,喝点什么,洗点什么,熏点什么吧?要不,岂不辜负这大好的春夏临界时光?!叫它个什么名字呢?精灵望着雾蒙蒙的空气,想着这初五如处子般的美好,怔怔地用舌尖轻抵上鄂,双唇微啜,“端午”应声而出,于是,从此,这一日,便有了定。

  端午,多美的名字啊,它既不像中秋那样直白,也不像元霄那般热气腾腾,它仿佛天生就是含蓄的,蒙着一层淡淡的青纱。这一天,或是小雨,或是阴天,总有浅浅的雾气萦绕,把个“端午”演绎得曼妙多姿。在往后的岁月中,有了屈原汩罗江畔的那一跳,民间文化与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结合,使这个节日更添了几分凄迷色彩,而自从增了白娘子与许仙以悲剧收尾的爱情传说,这样的节日,便不由得不令人更看重起人间的情义来!

  在我儿时,家乡的端午节,别有一番味道。

  端午前一天,家家户户的堂屋大门口,都泡着一桶米,其中莹白如玉且细长圆浑者为糯米,中间也夹了平常稻谷。另外,还晾着许多长椭圆形的绿叶,叶脉一律是从叶柄处往叶尖竖长着,凑近一闻,有淡淡的清草味,这是粽叶。准备得差不多后,各家主妇带着搓了的麻绳和一把小勺,一根筷子,三五成群地坐到一处,边聊家长,边开始包粽子。

  我母亲的技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好,凡她包出的.粽子,不仅串串相连,上方下尖,外形很美,而且松紧适度,清香四溢,口感特佳,凡吃过她粽子的,无不啧啧称赞。只见她反坐着椅子,稍稍弯腰拿起两片粽叶,在手心摆弄几下,一转,一个底端封口的小漏斗就出来了,把筷子往尖端一插,再用勺子一勺一勺往里添米,一边添一边又停下来转一下筷子,不久,粽叶里的米便包满了,用粽叶多出来的部分将米紧紧包好,再用椅背上的麻绳用劲缠好,打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一串又一串粽子在母亲手中神奇地结出来,半天不到,一桶米就用完了。母亲因为手脚麻利,总是做完自家的,还能帮别人。不过,到晚上,我总听见母亲吹着手,轻声说,手好痛。我总想,做完自家的,是不会痛的,为什么一定要给别家做,还要忍着手痛呢?

  端午节这天早晨,揭开大铁锅的锅盖,热气腾腾中,满满一锅绿莹莹的粽子壮壮地躺着,似乎在等候我们大驾光临。这天的早餐,自然就是糖拌粽子,或肉汤下粽子。我素来不爱糯米,但面对母亲的粽子,还是受不住诱惑,总要吃上一两个。松软而散发着清香的,母亲包的粽子,不需要任何调料,便已是天下至纯的美味啊!

  这天的上午,父亲的活动,是去池塘边扯菖蒲,到堤上砍艾草,成捆成捆地背回来,洗干净,扎成一束束。那时候,家家都是自制蚊香与沐浴露,绝对纯天然草本精华,即把端午采集的草叶晒干,用废纸小把包紧,夏天熏虫,又香,又有奇效;或者直接把晒干的草叶放入开水里,冷却后再洗,夏天连痱子都不生。

  除此之外,到酒店打酒,到药店买雄黄珠砂,都是必修课。浸了雄黄的酒,比花露水的消肿消毒功能要强十倍,一般是药到病除。要不,白娘子那么高的修行,也不会因为喝了雄黄酒而显出原型吓死许仙,再有后面大闹金山寺一出了。

  母亲在这天还会做一种挂饰,即掐一个艾草尖,拿一粒大蒜籽,用针线穿起来,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再用手蘸一点雄黄酒点在孩子们的眉心,就算是驱邪成功了。这时,母亲望着她的孩子们,明媚地笑,那笑,真像在端午的天空上,放了一枚光辉的太阳。

  当然,端午节的龙舟赛是过一两年就会有的隆盛庆典。不管是阴天还是下雨,都阻止不了年轻人沸腾的热血。家乡的浩江湖,曾是哪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跳水场地,可见水之深,以及水质之好。这里的龙舟赛,可谓壮观。只是观景台上人山人海,儿时的我踮起脚尖,也难看到船身一二。唯一留下的印象是,锣鼓声,呐喊声,疯狂成片,而赛后,那些血气的汉子又总免不了要打一场,约好明年再来比试……

  而如今,我的粽香何在?我的艾草菖蒲何在?我的雄黄酒何在?我记忆中热闹的声响何在?

  刚刚在梦里见到母亲,依然年轻时的模样,大眼睛,爱笑,很阳光。可是,瞬间就没有了。我不再如往常般歇斯底里地叫喊,而是默默地到处寻找,却怎么也再找不到,心里好一阵恐惧。正好,淅沥的雨声,淹没了瞬起的思绪,黑暗中,我打开了眼睛。雨,一直下着,那一丝丝一线线,在粽叶上淌过时,它的脚步是如何地轻柔啊……

  天,在雨声中渐渐明亮起来。又一年端午,来了。

端午作文 篇3

  前奏: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致可以分为主奏三部曲——吃粽子、赛龙舟、避邪。

  三部曲之一:过节嘛,当然要吃得好喽,可吃什么呢?当然是粽子。一想起那香气诱人而又饱满的大粽子,我就止不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口水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真是“眼看瀑布挂前川”啊!端午节粽子的'类别可真够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什么鲜肉粽呀、火腿粽呀、豆沙粽呀、枣泥粽呀……形状还有区分,三角粽、鞋跟粽、五角粽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下手了。

  三部曲之二:端午节最受欢迎的节目恐怕非赛龙舟莫属了。当我们都在享受龙舟比赛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时,常常会忘记龙舟背后的故事。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自己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在感到无尽悲哀之时,他选择投江自尽。人们一直对他敬佩有加,在得知屈原投江后,纷纷划船来到江边打捞屈原的尸体,并纷纷向江中投食,以免鱼虾争食其体。于是,故事流传至今,也就变成了现在深受大家欢迎的“赛龙舟”了。

  三部曲之三:端午节正值夏初,蛇蝎类动物经常外出活动,而一些信奉神灵的人则在家祈祷,在门前挂香包,以避邪驱毒。尤其是小孩子,在端午节期间,大人一般不允许孩子到野外,小孩身上还要拴许多香囊。

  尾声:端午节的“节目”可不止这些,不过这几个都是端午节的重要“曲段”哦!

端午作文 篇4

  对手,有,可以在你身边的,只是通常细心的你没有发现她;对手也有可能离你远远的,那其实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罢了。对手更可能是无形的,那她便是你自己了。

  我的对手也有很多,比如阳光男孩王晨笑,魅力女孩徐状倚,才女许肖瑶和作文大王徐嘉豪等等。

  我最大的对手则是她,我跟她一直竞赛着,一直秘密竞赛着。比如一次朗读比赛,既然是小孩优先,大人靠边,我用自己最好听的最甜美的声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也没想到她也不甘落后,也用自己最好听的声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我原先信心十足,到后来一点自信心也没有了,简直是大跌眼镜。而她也没有得意洋洋,而是用甜美的嗓音来安慰嘤嘤哭泣又毫无自信心的我。虽然,那次我败给了她。但是我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从此以后我跟他斗争进行到了白热化程度。通常还是我输的`多她赢的多,我从此一直认真学习,找个机会打败她。没想她好像跟我作对似的,每次都要比我厉害。

  她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比较厚,每天都扎着一个漂亮的马尾辫,脖子上经常系着像薄纱一样的小丝巾,系法像红领巾一样,衣服穿得十分朴素。她身高大约 1米60左右,穿高跟鞋,每天笑吟吟的,遇到一些好文章便会读给大家听。还会让同学的一些好文章发表在文源网上。同学们,你们猜到她是谁吗?

端午作文 篇5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都忙着包粽子。我奶奶也不例外,也在认真的包粽子。我就在一旁观看,首先奶奶拿起一张粽叶,做成一个漏斗,把糯米放进粽叶里面,再拿一张粽叶把口子封住,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桌子上就出现了一大堆的甜粽。

  突然,有人说:“我们去玩吧。”我吓了一跳。边上没人啊。谁在拉我?原来是一个粽子。我呆住了,它拉起我就跑,我也跟着跑起来。一进入粽子王国,就被一大群粽子围住了,让我们去参加聚会。小粽子说:“你也变成粽子了。”我一看。嘿,还真的变成粽子了。我和小粽子听见一个胖粽子说:“在这个神马都是浮云的年代里,是时候给力一下了。”这时有一个粽子冲过来,绊倒了我,只说了一句:“对不起,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说完,就叭叽叭叽的跑了。我还没回过神,就听见一个粽子在叫:“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别跑了。”我汗。这时一个一脸囧相的粽子走过来,我说:“你不要这么的.杯具,否则会雷到人的,我们一起去玩吧。”那个粽子笑着点点头,答应了。哇!我看见一大堆粽子在追一个粽子,那个粽子边跑边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偶滴神呀!真是一群疯狂的“追粽族”呀,好牛哟!

  聚会开始了,粽子们表演了好多节目,有魔术,有舞蹈,有相声小品等等。它们真是太有才了。看的我和小粽子也按奈不住了,上去合唱了一首神曲,让下面的粽子听的很忐忑。我和小粽子因此一曲成名,真是太给力了。

  “可以吃粽子了。”这一声把在神游的我给拉了回来,我也坐下来,一起吃好吃的粽子了。

端午作文 篇6

  你知道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在家门口插艾叶的来历吗?就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在唐朝末年,兵荒马乱,冲天大将军黄巢准备带着他的部下去攻城。

  黄巢先去查看地形,他发现了城门口一位大嫂,她手里抱着一个大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小孩子。她牵的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抱着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大孩子。黄巢觉得很奇怪,上前问道:“你为什么手里抱着一个七八岁的大孩子,手上却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呢?“大嫂说:“如果有杀身之祸,这大孩子是我哥的,小孩子是我的,在危险的时候我可以放弃小孩子;紧紧抱着大孩子”。黄巢非常感动,对大嫂说:“大嫂,你回家,把门口挂上艾叶,我保你平安。”大嫂答应了。

  第二天,黄巢去攻城,他根本不知道:在前一天的晚上大嫂早把他们的对话告诉了城里的老百姓们。黄巢看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艾叶,为了履行诺言,黄巢只好带兵悄悄地走了。

  这就是端午节人们挂艾叶可以驱蚊,避邪的来历。

端午作文 篇7

  一丝丝细雨为村子披上轻纱,在一声声的爆竹声中,她转过头用那深邃的眼睛眺望着。

  故乡的端午是在清晨开始的。在这一天,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会有一种用来辟邪的植物。故乡是不喝雄黄酒的`,粽子也包的很少。家里人取乐的地方在于上午的一场竞技抓鸭子。

  抓鸭子,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边城》里也介绍过。我不知道故乡这种习俗源于何时,但每年却是必不可少的,在天气好的时候就更加热闹了。

  在端午来临之前,村里的村长会挑好十几只俊而强壮的鸭子做准备。在其中再挑出一只最好的,在其脚上套上一个金属环,凡是抓到它的,就会另有一匹布,一担米和一桶油。这让以前的人们乐此不疲,尽管现在不再是了,但这依然有许多年轻人参与,夺魁者则会有好的福气。

  把这镜头拉近一点过。河的两岸上是打着赤膊的人们,一挂“满地红”响起,鸭群四次逃窜,河面上开出一朵一朵的水花。两岸的人们惊呼,隆隆的鼓声响彻山谷。在这一场人与鸭的角逐中,随着那一条条红丝带的解下走向结束。夺魁的人由村中的长者授予藤环和奖品,在大家的祈祷下拥有好运。

  三中的雾在山的呼吸中时隐时现,她摘下轻纱凝望远方。

端午作文 篇8

  初夏、端午。收起了一周的忙碌,安置于又一个小小的长假。一早起来,就有时光充盈之感,在家做了一番整理工作之后,那些原本东倒西弯的书籍、印章,终于归到了合适的地方,这些看似没有生命的东西,一旦有了合适的位置,也就精神焕发了。散散的阳光下有一种可以放飞的欲望,趁着淡淡的时光,拿起相机,寻寻觅觅起来。小荷

  揽秀园挨紧着南湖,却没有南湖的张扬热烈,它极度娴静自然,是一个散心的好去处。揽秀园虽离家不远,往日里也少去踏足,它就宛如一个熟人,时刻呆在你身边,你却不特别去注目他,有些忘乎所以起来。

  季节每时每刻都在轮回,转过了冬天,趟过了春天,夏日也就如约而至了。初夏里揽秀园也换上了一派夏的装束,石榴呢?红红火火地绽放,绚丽着一身的荣光。荷花呢?正在宽宽的.绿叶中蕴酿盛开的方式,是你这边的花先开呢,还是我这边的花先开?桅子花呢?盛放在高处,人够不到那厚厚大大的花瓣,期盼不到它的嫩白,这花只向下洒落一丝丝特有的香味来充实这夏的味道。

  远远望去一丛丛野花肆无忌胆地占据了一大片,走近一看,原来是稚菊。喜欢稚菊,喜欢那种不经意的美,它恰如其分地舒展在揽秀园里,和这揽秀园有着一样的娴静自然,那花白绿相间,素面朝天,无声无息。喜欢稚菊来自一部同名《稚菊》的电影,也是夏日里,也是稚菊盛开的地方,那个叫惠英的女孩,因为稚菊,开始了一段漫长的等待,在等待中时光在错位,情感在错位,在一个个擦身而过和一个个有意无意中,时光转到了那年秋天,雏菊终于如实揭开了它的面容,但它被无情地沾染上血的味道,那时的稚菊里有淡淡的哀愁,凄美绵长。在电影中,稚菊有情,冥冥之中两个“陌生人”有了一份牵挂和等待;稚菊无情,一直安静的等待,却没有等到幸福的结局,哪怕只是短暂的瞬间;稚菊感人,为一份浑然天成的感情而动容,为稚菊的凋谢而落泪。

  这个初夏里,稚菊又意外、又安静地出现了,眼里满是它碎碎小小的身影,那样弱小,那样平常,那样安静,不知不觉那花已经开在心上了。

端午作文 篇9

  去年端午节,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手上脚上都被带上了五彩线。在我们农村端午节带上五彩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还有不被蛇缠的传说呢。

  洗完脸后,看到餐桌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还有香喷的鸡蛋、炒菜等。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正准备开动时,爸爸发言了:“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这可难倒了我了!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讲完后,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他们做游戏了——顶鸡蛋。

  我拿了一个个头较大的鸡蛋,先和爸爸来了一个对决。而我的力气太小了,一个回合下来,就输给了爸爸。但是心里却不服输。心想:“可不能这么算了。”我又去挑鸡蛋,想和妈妈较量一番。

  只见妈妈在盘子中左挑右选的。我好奇地问妈妈:“你在选什?”听完后妈妈耐心地说:“你看这鸡蛋好像都一样,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状,要选“小头”尖一点的;其次要看蛋的`外壳光滑、细腻、颜色匀,这样的蛋壳更硬一些。根据这些特点选,一定能获胜。”

  我半信半疑,就跟妈妈较量起来了。我使上了浑身的力气,顶啊,顶啊,只听见叭的一声,我赶紧收手,紧张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鸡蛋竟然没破,“我赢了!我赢了……”我兴奋地边喊边跳,爸爸也高兴的拍手表示祝贺,妈妈看着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好期待今年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作文 篇10

  今天是端午节,和往年一样,没有什么特别。想过像作家汪曾祺一样炒十红,过一把江南水乡的端午,却怎么都凑不齐十种,更没有雄黄酒,不过可以安慰的是有鸭蛋,是我自己腌制的,咸味很浓;也有粽子,却是买来的。这些却更让我怀念小时候和妈妈一起过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二哥的生日,也是母亲每年不管再忙都要过的一个节日。作为农村家庭,端午前后正是最忙的时候,母亲却会忙里偷闲,炸一家人最爱吃的糖糕,也会做几样菜,也许没什么佳肴,现在想来却是人间美味。早上从下地回来,母亲就开始了忙碌,从用开水烫面,到面团揉好,从油入锅到一个个地包好放进锅里,都是一个人在做。父亲在锅下烧柴,两人时不时地说说今年的收成之类,而我们只是张着嘴等着吃,因为母亲说炸糖糕容易破,别被烫了。看着母亲包好的糖糕一个个由面白色变成金黄,我们的口水就在嘴里不住地下咽,直到糖糕真正地熟了,捞出控油,忍不住用手去拿,然后又被烫了手,母亲就会嗔怪说:“慢点,刚出锅的,热!”等糖糕凉了,我们便一人一个碗地端出去吃,吃的时候就在想啊:要是天天吃多好!可心里这样想,胃里却受不了,因为甜,往往只吃了几个便不能再吃了,“眼馋心里饱”。等我们都吃好,糖糕完全炸好,收拾好锅,母亲才会吃些,但这时往往被油烟呛得吃不下了,晚上如果有剩下的母亲便才能吃上几个。而今年的端午我却没和母亲一起过,因为只要我们去,母亲一定又会和往年一样地忙碌,到最后自己吃不下饭,我不想再让母亲炸糖糕了,想让她过一个悠闲的端午节!到今天我也没能学会炸糖糕,儿子要吃也是去街上买,但那再甜也不是母亲的味道,想来惭愧!

  家里也从来没包过粽子,因为从来都只吃面,而没有米(米太贵),不过苇叶却是时常用到,因为要蒸馍。当馍熟了,锅盖掀开,热气中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手里热腾腾的馍都带着苇香。那时家的后面便有一个很大的苇塘,芦苇都是分到各家的,但是打谁家的苇叶却从来都是可以的,芦苇丛中还有各种鸟类,哥哥调皮,趁母亲让打苇叶的时候,经常去里面找鸟蛋,而我只会在池塘边上打,偶尔也会挖芦苇的白根来吃,甜甜的,脆脆的。哥哥打的叶子比我打得要大的多,所以就会在我面前炫耀,回家也想母亲夸他,而母亲往往还会怪他跑那么里面得踩坏了不少苇子,这时我便有点幸灾乐祸。进入冬天,秋收已毕,芦苇的缨全都成了毛绒绒的,风一吹,飘来飘去。这时父亲就会拿起镰刀割苇子,上面的缨是要留下来的,因为冬天没有农活就用它来编双毛窝,全家人冬天穿的都要靠它,苇杆就要卖了一部分以贴补家用,另外的部分父亲会编成草席留到夏天来用。而今天苇塘早已被个人承包,芦苇也一并砍了,一棵没有,想蒸馍用苇叶的日子是没有了,倒是街上苇叶成了商品,被扎成把出售,那感觉我总觉得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里写的“扎着红绳的白菜”,物以稀为贵啊!所以每次回家看到那片池塘,总觉得很遗憾!

  端午对于女孩子来说最美好的莫过于能扎个手脖了, 因为迷信,五月初五戴,六月初六摘。家里没有彩色的'毛线、丝线,我就很羡慕其他的女孩子。往往就会在平时看到好看的线全都留下来,留到端午的时候编了戴,如果线多了,往往会保存很多年。编好戴上后,便会和小伙伴们比一比谁的最好看,线多了还会在脚上、脖子上全都扎上,自以为美,到处去显摆。因为是毛线,天又热,往往戴不了几天脖子里就痒得难受,只好摘下来,只有手上和脚上的可以留到六月六。记忆中到了初三的时候似乎还用小学的彩线编了戴呢!现在看到各式各样的镯子,材质多样,都似乎没我自己做得好。现在想来,不是自己做得有多好,是那份时光太美好!

  今年的端午就过去了,没了童年时的甜,也没了少年时的美,有的是自己对时光的眷恋,对美好的回忆。端午年年,情亦年年,渴盼端午艾叶香长留,粽甜永远!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作文02-16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时节话端午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