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

时间:2023-05-16 16:49:44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必备】端午的作文锦集九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端午的作文锦集九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流水龙舟锣鼓,艾叶香包粽子,手拿蒲扇丝丝凉风。一一题记

  太阳高挂,阳光刺眼,树上的叶子无精打采般铺在树上。苍绿的艾草都低下了头。端午节又到了,今年,我要包粽子。

  先准备材料吧。有粽叶糯米、绳子我看着简单的材料,小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拍了拍胸脯,这还不简简单单啊!拿起一两片翠绿的粽叶,在手里随手卷成漏斗形状,真像一个碧玉做的锥子呢!不费力气就卷好了粽叶,我更得意了。接着把淘好了的糯米放在粽叶里面,再把叶子裹好一捆,最后随手打一个蝴蝶结就大功告成了。

  粽子放在在水里煮了,可是煮到一半,粽叶却散了,米全部漏了出来,像泄了气的皮球,仿佛再也得意不起来了。

  平复了心情,我便跑去问妈妈,妈妈说糯米要泡水的啊!粽叶也要泡水绳子要打结,系的牢牢的。我听了在妈妈的话就再一次去包了,这回啊!是先把糯米泡了一下水,吸足了水的糯米,颗颗饱满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粽叶是很脆的,需要先用开水烫一下,再放进凉水里,这样更绿更香了。

  这次,我是小心翼翼把粽叶卷成漏斗,再把晶莹的.珍珠放进卷好粽叶里,然后在慢慢地把粽叶裹起来,仔细地看了看粽子包好了没有,最后用绳子系起来打了个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了一个神气十足的大将军。

  今年,我学会了包粽子。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得认认真真地做,不然啊,包粽子这样的小事都做不会成功。

端午的作文 篇2

  端午节,想必大家都熟悉。每当这一天来临时,挂艾草,吃粽子,划龙舟,都变成了这一天的习俗。

  那大家是怎样度过端午节的呢?还是我先说吧。

  端午节前一天,我妈总会在菜市场买好粽叶,糯米,红枣和腊肠,去外面摘艾草,而我们爷三个嘞,就在家享受,现在想想,我都有自行车了,还不如我去摘艾草。材料买回来,全家动工,我姐淘米,我妈包粽子,我爸把绳系在粽子上,而我呢,则是给我妈递粽叶。粽子包好,就该放锅里蒸了,然而又是我妈干,我们爷三个嘞,看电视看电脑,二选一,现在想想,还不如我去蒸粽子,反正也不难。粽子蒸好,总是我第一个吃,然而吃一次烫一次。粽子蒸好,就该挂艾草了,那个简单,全家就我个最高,直接拿着艾草,优哉游哉的插在门框上,现在想想,挺有成就感的嘛。

  端午节前一天,就那么精彩,端午节还用说,当然是大吃特吃,全家动工,边吃边围在电视前看端午节特别节目,尤其是龙舟比赛,我、我姐都和老爸打赌赚钱,然而我几乎没赢过,不开心。没事,反正端午节就不是赚钱的,当看好哪个选手时,就在心里默默地呐喊助威。这感觉,可以的。

  总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任何矛盾都会化解,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当中去。

  最后也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端午的作文 篇3

  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后,中国国民纷纷谴责其用中国的节日申遗,当然也有人觉得他们已经融合了自己的风俗和思想。

  对于这件事,我觉得国民的行为略微过激了些。即使韩国“端午祭”的原形是我国的端午假,但他们也在其中融合了自己国家的`民风民俗。谁又能说“端午祭”就是一个纯属抄袭的节日呢?“端午祭”的雏形是端午节,这点不假,他们用“端午祭”去申遗也是真,但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持理性。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对于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我们应该祝贺他们他们,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所拥有的气度。其次,就算要追究,我们也不该这样谩骂他们,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国家,我们应该派专业人员进行交涉,而不是网上如此不顾形象。最后,我想说,韩国的“端午祭”或许和我国的端午节是有些相似,但也不完全相同,我们应该相信,韩国会拥有一个他们自己的“端午祭”。

  这就是我对“端午祭”申遗成功的看法。

端午的作文 篇4

  马上就到端午节了,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节、端五、端阳、重午。现在,有些习俗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好多习俗是不应忘记的,从中看到先辈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用丰富的想象力为平淡忙碌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

  小时候的我喜欢过节,二月二龙抬头,炒面、箕块、爆糖豆。端午节就更不用说了,喜欢过端午节的原因之一是可以有粽子吃,二是有奶奶做的小玩偶,也粗略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屈原。每到端午节前家里就会很热闹,门上插艾草和桃枝,为的是驱虫避邪。集市上有卖粽子的,可奶奶家的粽子都是自己包。

  节前,爷爷开始准备粽叶、细麻绳儿,奶奶则准备更多东西,江米、黄米、红枣、白糖、红糖、花生米、青红丝,这都是包粽子必备的原料。还有一样东西也是端午必不可少的,因为奶奶是胶东人,有些风俗还是要保留的。奶奶准备好五颜六色的绣花线,用它来扎制现在称为工艺品的小粽子,至于扎制小粽子的是有什么意义,我也说不明白,但当时只知道好看,好玩儿,

  奶奶是个小脚女人,心灵手巧,腿一盘坐在炕上,搓麻线,纳鞋底,做布鞋,做棉衣,奶奶什么针线活儿都会做,用丝线缠小粽子就更不在话下,只见奶奶先用硬纸壳的纸把它做成有角有楞小粽子的样子,然后用五彩线一圈一圈缠起来,缠的时候要将颜色搭配好,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紫色间隔有序,非常好看,做好后还要扎制在一起。上面一个大粽子,大粽子的每个角上分别挂着一个小粽子,小粽子的大小要一样,等做好了把它们都挂在屋里十分漂亮,奶奶还会做些小一点的这样的工艺品小粽子,分给我们,小孩们会很自豪的拿到街上、带到学校给小朋友们显耀,“这是我奶奶做的”。小朋友那个羡慕的样子令我至今难忘。做完假粽子,就要开始包真粽子了,这也是我最兴奋的时刻。

  爷爷把买来的江米、大黄米、粽叶、花生用水泡上,大盆小盆的摆满一地,奶奶忙着洗红枣,拿出白糖、红糖、青红丝等一切准备完毕,吃完晚饭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把粽叶一片片铺好放在一只手里,另一只手则抓上一把把的江米放在粽叶上,然后再放入红枣,花生把它包起来,包好粽子是三角形或四角形的,最后用麻绳捆绑起来,粽子就包好了,如果包糖馅的`就放入白糖或红糖再抓上点青红丝。那时家里人口多,还要分给亲戚朋友,邻居。所以要包好多好多的粽子,等粽子全部包好,放在一口大大的铁锅里,因为端午节有吃煮鸡蛋的习俗,所以要把鸡蛋摆在粽子的空隙里,这样煮出的鸡蛋带着粽叶的香味。

  奶奶开始煮粽子了,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用小火慢慢的煨,这样煮出的粽子又粘又香用现在的话就是入味了,厨房里开始飘出阵阵浓郁的棕香的味道,粽子是要煮一夜,直到早上天亮才能出锅。

  我和姐姐,小姑、小叔晚上睡觉就盼着天亮,天亮起床就过节就能吃奶奶包的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奶奶去了天国,您在那里还好吗?“每逢佳节倍思亲”,怀念奶奶家的端午节!

端午的作文 篇5

  又是一年端午时,我想,随着端午假期的到来,全国人民都在同一天庆贺同一个节日—端午节,可是,不同地区的端午习俗又有一些差异。我的家乡在扬州,扬州人的端午是怎么过的呢?下面我就告诉你们一些有关扬州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到来时,人们往往会忘记一些不开心的事,高高兴兴地迎接节日的到来。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窗户上会挂上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的艾草。听奶奶说:这是用来辟邪的,尤其是家有小宝宝的人家就更不能忘记了,爷爷说奶奶迷信,他说:那是用来防止毒虫子爬进家里用的,因为艾草散发出的'香味毒虫子害怕。

  清早,大人们会拿出前一天在野外摘回来的粽叶,找出家里吃剩的年货,比如:蜜枣、花生、红豆、咸肉、香肠等等,和糯米和在一起包粽子。老家的粽子在形状上和南京的有些差异,要我说,老家的粽子更精致,小小、碧绿的粽子一般会有四只小小的、尖尖的角,非常可爱,每次我都不忍心把它们吃掉。等待粽子煮熟的过程最痛苦了,因为不时从冒着热气的锅里飘来粽子特有的香味,等你想去吃时,大人们却说还没煮熟呢!随着粽子出来的往往还有大人们特意放在锅里随着粽子一起煮熟的鸡蛋、鸭蛋,这些蛋的蛋壳已经染上了粽叶的颜色,显得黑黑的,很不起眼,和碧绿的粽子比起来,她更像一个饱受太阳照射的村姑,可是,你可别小瞧了它们,它们吃起来味道真的是好极了,有一股淡淡的粽叶的清香味,和茶叶蛋厚重的味道迥然不同。

  大人们往往会帮家里的孩子戴上用五彩丝线拼起来的彩线,一般会戴在孩子的脖子,或者手腕、脚腕上,据说也是用来辟邪的,多出来的彩线用来编出五彩缤纷的蛋兜,里面放上一个煮熟的鸡蛋或者鸭蛋,那兜里的鸡蛋或者鸭蛋常随着孩子活泼的身影欢快地蹦跳着,好像也感染了这快乐的节日气氛。

  当然,端午这天赛龙舟是免不了的,其实,老家的河真的不大,河水也不很清,龙舟也绝不像城里的龙舟那么大,那么有气势,可是,农村的孩子啊,看赛龙舟时那欢呼雀跃的身影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少,他们不在乎谁赢了比赛,他们比的是谁的爸爸、谁的妈妈从打工的地方赶回来了,和孩子一起参加了这场比赛,他们比的也许是和父母在一起过节的心情吧。

  今年的端午我是在南京过的,留在我记忆最深处的却还是在家乡过端午的情景。

端午的作文 篇6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欧阳修

  风中飘过一朵哭泣的云,撕扯着六月的鳞片。如果思念的风还能吹醒季节,就像吹醒汨罗河桥头熟睡的记忆,我乘坐一枚艾叶在《离骚》与《天问》之间自由的泅渡。屈原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屈原,这位爱国将士,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经典名诗著作,还为人们留下了一个唯一可以纪念他,属于他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粽子节。我想这是为了使端午节变得不再抽象,而用端午节最具有代表性的吃食来起的名字吧。也许端午节各地的习俗都不同,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吃粽子!虽说南方北方的粽子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饮食习惯是和当地产物有关,但是毕竟“一方水土一方粽”,各有各的特色还是可以给大家带来新鲜感嘛!原来过节都是各家在过节前几天,就开始忙乎包粽子,买箬叶(粽叶)、小枣或者蜜枣、豆沙馅、江米、备好线绳,线绳是每次都让长辈们很苦恼的一个物件,因为总会出现绳子不够用的状况,线绳看似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但是在“粽学”中,它可是起到“桥梁”的重要枢纽!等到后来,大家也吃出比较来了,一致认为妈妈包的粽子不管从形状、大小、口感来讲更略胜一筹,于是后来,这个包粽子的任务就发配到了妈妈的身上。虽说任务量大了一些,但是每当妈妈看到自己的一个个的“小成果”,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妈妈包粽子的手法甚是讲究,如果不是细细观察,很难发现其中的门道。妈妈把一张张箬叶卷成一个圆锥漏斗形,然后用饭勺填进,盛上满满的糯米,用筷子插实,里面再藏几个金丝小枣,然后用嘴中咬着的一根细麻片捆扎,翠绿的粽叶在手中自如地翻卷着,一绕一扎只几下,一个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裹扎而成了。箬叶怎样翻折,多少江米放多少枣和馅,还要保证粽子在蒸的.过程中不能外漏。这样用心去操作,妈妈的粽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开扎藤,剥开墨绿色的箬叶,粽子从内向外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粽香。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帮极了!粽子就像一首浑然天成的古曲,经过时光的浸洗,留下的都是妙不可言的感触。粽子又像一首古诗,从悠远的时代流出,遂带了幽远的气息,仿佛初夏午夜的长梦流转出前生往事的叹息。“佳人辟新叶,婉转裹柔丝。心如青苇叶,层层有相思。”那时的浪漫当是如此吧,魂牵梦绕中为远在他乡的佳人亲手送上一个粽子,一颗小小的粽子却情系两个人的心,令人向往,令人陶醉......

  在天津,端午节在古文化街会有一些庙会,但是遗憾的是却从未见过盼望已久的龙舟表演。虽然只能通过电视来观看赛龙舟,但是也可以置身于龙舟之上,去感受那种龙船竞技。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赛龙,是龙船节里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号令一发,倾刻喧天锣鼓如春雷滚动,漫天水花似春雨飘洒.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缠着一束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平静无波的塘河上来去如飞.两岸看龙舟的人都大声呐喊,有的还把家中的锣鼓都拿出来,重重敲打助威,更有好事的年轻人把事先准备好的“连环响”鞭炮挂到树上点燃.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河面上回荡,震耳欲聋.这种龙舟竞渡,是意志的角逐,是毅力的较量,是团结合力的大比拼!

  有的地区还喝雄黄酒,相传雄黄酒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各地的习俗不同,带来的乐趣也就互不相同,也是因为这些不相同的习俗,汇成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

  闭上眼睛,想象着,我独自站在汨罗江的江头,微风送走梅露,花已动,情正浓。听胡音,诵离骚。慢慢路远修.....一颗粽子,情系着人们对屈原的思念;一条龙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壮志豪情!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从来未曾改变……

端午的作文 篇7

  在咱们的我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此刻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此刻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搞笑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那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最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我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的作文 篇8

  又到端午,我可以去看龙舟、包粽子,还可以尝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今天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醒:“大宝,今天是端午节,今天要一家人包粽子!”我一听,一蹦三尺高,我们忙碌了一会儿,把包粽子的材料找齐了,大伙们一起开始包粽子!

  其实,包粽子很简单,先是找到绿油油的粽叶,然后再找到你喜欢吃的东西,红豆、绿豆、黄豆,但是最重要的是糯米和绳子,只要有了它们,就可以顺利地包好一个完美的粽子。

  材料准备好了,就可以包粽子了。经过妈妈的指导,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但是并没有我想象的'这么好,这一个粽子刚出锅时就是散的,所以我很失望。

  妈妈走过来说:“大宝,没关系,再包一个粽子吧!”然后妈妈就手把手地教我包粽子,不一会儿,我的粽子包得越来越好了。我们一家七口一共包了20多个粽子,妈妈把最后一个粽子包完,再放进锅里煮。接下来,我们开始等待着香气四溢的粽子出锅。

  煮粽子和煮饺子不一样,煮粽子只要用冷水,然后再把粽子放下去,等到粽子准备好了的时候,就可以闻到粽子的清香,香喷喷的。当奶奶把煮熟的粽子拿出来时,妈妈让我们三个人小心点,“别烫伤了!”奶奶笑呵呵地提醒着,又趁机告诉了我们端午纪念屈原的故事。我们开心地吃起粽子,脸上全是灿烂的笑容。

  这就是我今年的端午,我过得非常开心。我期待下一次的端午,期待它快点到来。

端午的作文 篇9

  时间如流水般流逝,眨眼,又是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已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在家里过过端午节了,离家几年的节日也总是过的平平淡淡,豪无节日的韵味。

  有句话说越长大越孤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孤单的不仅仅只有自己,就连节日,也变的冷冷清清。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节了,只要一过节,就会有好吃的好喝的,小时候,过节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简单的快乐,只因有好吃的。

  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农村,能感觉到有节日气息的日子也就那么几个,像现在的一些节日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都是闻所未闻,更别说什么过节了。

  端午在我们那算一个重要的节日。每年端午学校都会放一天假给我们过节,也许那时候喜欢过节,除了喜欢吃喝,就是因为学校可以放假给我们,可以不用起大早去上学,可以带着玩伴疯狂的玩一天,所以都很期盼过节。

  每年端午,都会起个大早,就连平时的懒觉都不见了。每次睁开眼,都会发现绑在胳膊和腿上的花线绳,五颜六色的,拧成麻花状,绑在胳膊和腿上,因为在我们那老人圣言,如果端午当天不绑花线绳,出门就会有蛇缠上胳膊和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因为很害怕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敢有人去试试,所以在端午当天都会或多或少的绑一根花线绳。

  记得我问过父亲不绑花线绳真的会有蛇缠上腿和胳膊吗?父亲笑笑说当然不可能,不相信我可以试试。看着父亲的笑,听着父亲的话我半信半疑,却不敢去试试看,现在想来都觉得很好笑。

  早上一睁开眼,花线绳母亲就早已替我绑好了,看着胳膊腿上的花线绳也就安心了,因为花线绳要绑三天才能取下来的,这三天之内是不能往下取的,所以看它绑结实了,也就放心了。起个大早挨家挨户叫上村里的玩伴,向山上爬去,任务是摘柳树条子,因为要向家里所有的门窗上插柳树条子,至于为什么要插柳树条子,从来没有问过,就是觉得好玩,可以放心大胆的去糟蹋树木,不怕被抓住了受批评。

  一路向山上跑去,见到柳树就往上爬,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到柳树条子就往下摘。一人爬一棵树,拼命的摘,摘下N多之后,先把所有的柳树条子堆放到一起,然后每人开始用柳树条子编个草帽戴着,再拧几个响响儿,比比看谁的响响儿最响,声音最好听。等这些忙完以后,戴着自己做成的草帽,吹着自己拧的响响儿,每人扛着一捆的柳树条子满意的向家里走去,满山都是所谓的响响长长短短,尖尖闷闷的声音,好听就不说了。

  等回到家里时,母亲的摊叶饼早已烙好,蜂蜜早已炝好,就等我们来吃了。先把那些柳树条子挨个的插在窗子上门上,就准备吃端午节的饭了。母亲的摊叶饼做的很棒,摊叶饼摊的那叫一个圆,把摊叶饼卷成一个棒棒,蘸着热热的蜂蜜,一大口送进嘴里,那叫一个爽。刚做的摊叶饼软软的,薄薄的,提在手里看有点透明,明啾啾的,泛着亮闪闪的光。吃蜜太甜总会腻的,再配一碗刚刚出锅的大米稀饭,才明白这就叫过节啊。

  那时候,只知道端午节是吃粽子的,可是生于北方,又生在一个小农村里,根本不知道粽子长什么样,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味儿。那时候就想,总有一天我要将粽子吃个够,于是在端午节这天能吃到蜂蜜已是一种奢侈了。

  第一次吃粽子是在T市上学的时候,也是长那么大第一次一个人在外面过节。端午当天,和舍友兴致冲冲的跑出去买了好多粽子,打算好好补偿一下长那么大从未吃过粽子的遗憾。看着裹的严严实实的粽子不知有多兴奋,棱角分明,立体感超强,也真无法想象那发明包粽子的人是多么的能干聪明。慢慢的拆开,红白相间,可以清晰的看见露在外面的大枣,红红的,黏黏的。迫不及待的一口咬去,等一口下咽时才发现,粽子原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因为是第一次吃糯米,黏黏的感觉,觉得不好吃,有点小失望。

  从到T市读书以来,就从未在家过过端午节,也是从那以后,过端午再也没有买过粽子。反而每年端午,都好怀念母亲做的摊叶饼和炝的蜂蜜。

  那时候,每年端午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游林。我们邻村,有一片原始森林,相传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一片森林,那里本来有大片的森林,可是由于一次地震,只剩下了现在的那么一小片,说起来小,可是走起来却一点也不小。

  每年端午都会约上同学玩伴一起去游林,于是游林也自然而然成了如今记忆里的一部分。一大片的绿色,如瀑般倾泻而下,繁茂的树叶,层层叠叠的,脚底下是厚厚的树叶,阴暗潮湿,茂密的树叶遮挡住了太阳,偶尔风吹过,有细细碎碎的阳光洒落,照射在厚厚的落叶上。

  因为是很久以前的树林,里面的树又高又粗,喜欢找一棵很粗的树,然后几个同学伸出胳膊围个圈,来圈下那树到底有多粗,然后回去告诉其他人,那棵树真的好粗好壮。如今想来,觉得好傻,却又傻的那么真,那么可爱。

  今天端午,哥哥突然问我说小时候端午节我们经常摘的花叫什么名字?我想了又想却没想起来。狗蹄蹄花?还是马蹄蹄花?哥哥问我,马蹄蹄花吧,我想了想回答。才发现,小时候最喜欢的花,我居然忘了它叫什么名字了。

  给母亲打了个电话,问她我们小时候端午节经常摘下来编花冠和做胡须的花叫什么名字,母亲告诉我说狗蹄蹄花,我才想起它叫狗蹄蹄花。真的很纳闷,为什么如此好看的花居然叫狗蹄蹄花呢?

  这个季节,狗蹄蹄花会漫山遍野的到处开放,纤长的腰身,细细长长的叶子,白色的花瓣,红红的花苞,小小的,圆圆的脑袋,像一个绣球。而狗蹄蹄花从来不是一枝独秀的,它总是一株一株的生长在一起,所以一摘就是一大把。

  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将狗蹄蹄花摘下来,将花多倒过来,摊开手掌,将花朵在手心里慢慢的敲,嘴里还念叨着抱,抱,抱个狗娃子,于是会发现手心里会有好多黑色的小东西在跑,开心的.向其他人炫耀,看,我的狗娃子抱出来了。长大了才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狗娃子,而是花里边的小虫子。真不知道长大是好是坏,破坏了我太多儿时天真无邪的念头和幻想。

  和小伙伴们摘好多的狗蹄蹄花,坐在山坡上,做一个长长的胡须,挂在耳朵上,粗声粗气的学男孩子讲话。编一个漂亮的花冠戴在头上,一簇簇堆积在一起的狗蹄蹄花,周围吊着长短不一的花朵,高傲的像一位公主,活在自己编纂的故事里,简单而又快乐着。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小时候我们所说的,最喜欢也最钟爱的花,它有名字,叫狼毒花,不叫什么狗蹄蹄花。我又一次纳闷了,这么漂亮的花,名字却是那么的毒辣。不管多么的毒辣,都改变不了儿时对它的钟爱,也改变不了,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戴着用它编织的花冠,仿佛自己就是高傲的公主,一切的一切都只是陪衬。

  如今,这些美好,都已成为了永远的过去。端午节再也没有了儿时的韵味,也没有了儿时的乐趣,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节日,没有期盼,没有欲望,没有节日的气息。节日对于奔波的我来说只是一个休息日,可是放松放松心情。

  母亲打来电话说今天端午,让吃好点喝好点,过节嘛,就好好过个节。可是于我而言,过于不过,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多想回家陪陪日渐年迈的父母,陪他们过一个团圆的节日,哪怕只是说说话也好。

  端午一年一个,可是深埋在记忆里的过去,那些曾经的美好,会不会像我忘记儿时的花朵一样,不经历,不碰触,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忘却?忘记没有理解,没有借口,时间带走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快乐,还会剥夺我仅有的记忆。

  记忆里,那年端午,那满山的狗蹄蹄花,那杂乱不成声的音乐,那尊贵的花冠,那高傲的公主……

【端午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作文02-16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时节话端午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