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著作读书笔记

时间:2021-09-15 11:14:3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教育学著作读书笔记

教育学著作读书笔记1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证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教育学著作读书笔记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能够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好处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盼,她期盼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盼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盼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盼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齐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状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我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务必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务必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我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推荐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理解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但是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就应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我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就应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杯具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一样的方法。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理解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这本书值得一看。

教育学著作读书笔记2

  作为新教师,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选择了《教育学》这本书,可以说,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XX年发表的。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 赫尔巴特试图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召唤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人才。

  (2) 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

  (3)《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

  第一,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四段教学法"的提出。"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别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授受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赫尔巴特试图将人之个性与社会性协调统一起来的努力。赫尔巴特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体现在他这本《教育学》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见解,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以及统觉心理学理论,等等,对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美多数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实,赫尔巴特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众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等美誉,而在于他的教育学说成了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发展进程中,赫尔巴特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最早被系统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对20世纪初期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发挥了无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教育学著作读书笔记3

  近日,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的《教育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深有感触。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力用心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爱生如子”的真谛,这着实令人佩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尊严是人类灵魂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独立人格,甚至有自己的秘密。如果他能受到尊重,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你不信任他,不尊重他,他同样不信任你,不尊重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从来没有孩子不愿意学习的情况,他愿意学习只是他不会,他还没有能力集中注意力,没有能力强迫自己学习。”反思我的教学,我真的不了解我的学生。忘记了他们只是孩子,而学习不能是单纯轻松的游戏而是一种劳动。对于儿童来讲,掌握知识这是最终的目的,他不能像成人那样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和计划学习。当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愿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厌学情绪产生了,那任你用什么办法也不可能使孩子坐下来念书了。不了解学生,就没有办法给予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爱学生,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对于这一点,我想谈谈我的做法:上课时,我向学生露出亲切的笑脸,投去友善的目光,进行交谈式的教学;下课时,我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谈心,说笑话……很快地,我和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这时,他们会把我当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求得我的帮助和指导。一个好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懂得付出爱、懂得感恩的人!

教育学著作读书笔记4

  自毕业后,便一头埋进工作,再无暇逛书店、图书馆了。但工作了这一段时间,才慢慢知道,其实这种想法实属不该,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不仅要教好自己所任科目,更重要的还是要丰富自己,更新自己。特别是作为一名毫无经验的班主任老师,更应该善读教育名著,用智慧来教育感化学生。

  曾看过一本书——《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作者美国著名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在进行为时15的深入调查之后,终于完成了这本教育著作。

  书中一个叫比利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小家伙喜欢思考,喜欢动手,经常发明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例如:他让水流带着乒乓球沿着水槽滚入洞槽,轮番撞击几只铃铛致其“叮当”响,一头的玩具小猪便跟着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巴,一个小巧精致的切削器便完成了。他发明的这些小玩意儿既富含创造性又具实用性。因为,他似乎不懂得遵守学校的规定,他甚至连最基本的数学问题都不会计算。

  在不算长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其实身边也有很多跟比利一样的孩子,他们或许语文、数学学得不好,但对于英语的敏感度和记忆力却很惊人,又或者他们学习不好,但在体育方面却有着匪人的成绩。我们难道能说这些孩子是所谓的“后进生”吗?在我看来,答案是“否”。

  看到此书之前,虽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也只是停留在觉得这个孩子“真可爱”的层面上。看完此书之后,我明白了一句话:应该用多角度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我们班有一个“问题学生”,作业不做,考试又不及格,还经常欺负同学,爸爸妈妈在批评的时候也无法摆正自己的态度去改正错误,但就是这么个令老师、家长头疼的孩子,他的字却写的很端正、漂亮,甚至比班上几名学习好的学生写得还好看呢!于是,我尝试着把他的这个优点放大,几次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夸奖他,每一次,我仿佛都能从他因不好意思而涨红的小脸上看到一丝骄傲,我知道,他这时一定觉得自己很棒,而这正是我想要的——他必须先肯定自己!经过一段时间,我惊喜地发现,他的进步越来越大,原本讨厌做作业的他,每天看到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看他的作业,我知道,这小家伙等着我夸奖他呢!虽然,他上一次的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是我相信,通过我和他一起的努力,他一定会有所进步的!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它还介绍了许多方法,包括教家长如何发现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七个方法,等等。这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教育学著作读书笔记5

  暑假里应学校的要求,也为了给自己“充电”我读了袁振国老师的《教育新理念》。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形式,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基本生存技能、求知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内化在个体之中,从而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调节自身的行为。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往往放在受教育者个人身上,针对受教育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缺乏对教育目的的真正认知,人们不是对一些庸俗的名利孜孜以求,就是对犬儒主义的生活态度趋之若鹜。

  我想所有的教育都是容类贯通的,不管你是教语文,数学,还是音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就拿我的音乐学科来说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密切联系,兴趣常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我们要把日常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保持密切的关系,使其内容、方法、学习方式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创造、欣赏等过程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理解和感受。

  重视听觉体验和听觉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听懂音乐所表现的情绪。音乐有表现热情、欢快、活泼的,有表现怀念、悲哀、思念的,也有表现雄壮、坚定有力的,音乐反映着各种不同的情绪。由于每个人的体验与个人的经历、阅历、听音乐的时间、环境的不同虽然是同一乐曲也都会有不同的反映。教学中可采用对比的手段,引导学生去鉴别两种不同情绪所标记的符号,所选择的节拍、速度、力度、音色、旋律线条等都有什么不同,从不断的对比中感悟出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总结积累出听觉辨析与判断音乐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新时期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以审美为核心,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听、唱、奏、表演、创造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美的综合音乐能力。

  在拜读袁老师的作品中我联想到了我们音乐学科中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它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的教育原理和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性的音乐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音乐舞蹈、律动、戏剧、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奥尔夫的课就是要播下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打开眼界,了解新的信息;要打开思路,创造力是财富,社会需要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要打开心扉,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合作,人生活在社会里不是孤立的,要学会与人协作”。

  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节课,一位老师放了一段音乐给我们听,然后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绑着皮筋的酸奶空杯子,让我们利用它发出的声音为这段音乐伴奏,我们不约而同地拨动皮筋听它发出的声音,老师让我们思考是什么样的乐器是这样发声的?我们知道有很多弹拨类乐器如古筝、琵琶等都是这样发声的。通过手中的皮筋和空杯子,使我们知道了弹拨乐器的特征和发声原理。老师利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我们带到了音乐殿堂里。

  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事还有,老师让我们用家乡话说一个旅游景点,有二个字的、三个字的、四个字的。然后从中选出了“关山”、“趵突泉”、“云岗石窟”三句话。老师指挥,我们分三个声部说了这三句话。训练了节奏练习,再加入打击乐:响铃、木桅、钹做多声合奏练习。接下来老师让我们分组创编回旋曲式,每个小组自己选出独唱、指挥,创编出旋律加入歌词,最后表演很成功。正如李老师所说的那样:播下一颗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这节课培养了我们学生的创造力、与人合作协作的能力、领导能力、即兴的表演能力以及自信心,综合了独唱、合唱、指挥、曲式等多门课程。其中“即兴”是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最突出的一项原则,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最直接的形式。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律动、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大家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活动主要注重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相信人人都是天才,而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才智,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新一代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任重而道远。两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当孩子们取得成绩时,我们自己从未发现原来我们这么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解还很肤浅,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把“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精髓体现在任何学习过程中。

  每个学科都是相通的,最后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的生命”。我们必须看到音乐是个性化非常强的艺术形式。而我们培养的学生也应该是充满个性的。我们应重视并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和独创性,支持和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学生真正学有所长,各得其所。

教育学著作读书笔记6

  在我大学时期的教育学课程上,在老师的推荐下读过这本书。如今踏入教师队伍再次重温,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书的名字很通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这个浅显的题目包含了三个关键词:整个,心灵,献给。由这三个关键词我们又可以联想到它们对应的三个方面:“整个”,不是一部分,说明没有保留,完完全全地交出去;何谓“心灵”?这里我把它理解为爱心和灵魂。要我们教师交出去的是一个人最本质的东西,这很宝贵;“献给”,意味着我们的恭敬和诚意。我用拆解词义的方法来解读这本著作的题目,而这也恰恰是书中所包含的三个最主要的层面,也可以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用他本真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社会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三个要求。以下逐一展开。

  一、让无私融入生命。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很少有人会把教育当成是一项机械的程式化的工作来做。孩子的个体有差别,教师也会机动地处理教学和行为事务。教不难,难的是育。我们能不能把孩子当成花圃里的幼苗来培育,怎么培育。浇多少水才合适,日照时间要多长,旁枝如何修剪,这些都需要不断地思索,充分地花时间。这就要求老师的无私品质,一次两次我们都可以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是真正发自内心,源于生命的。而这种无私,来自于我们对于一群小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孩子调皮健忘的天性常常会让很有耐心的老师都颇感力不从心,有时候真想撒手放任,在无奈之后重新捡起耐心,又会发现对孩子的感情与当初相距甚远。所以只有把无私融入生命,把学生习惯成孩子来呵护,才能使教育本质的光芒绽放。这一点都不容易,需要长期的自身修炼。

  二、给他们最宝贵的。

  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很少会和孩子们坐下来聊聊天。总觉得他们和自己的想法差别太大,有了时间的代沟。“你哪怕把心都掏出来给他们,他们照样视而不见。”有的老师比较直白地表示。“没心没肺”,也许是很多老师对孩子们一致的看法。我初踏入杏坛,没有丝毫的教育教学经验,凭借着一腔忠心和热血在慢慢摸索。遇到棘手的问题,我也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

  而每每这时,我都会想起我的小学老师,他们十几年前的教诲是我最直观最亲切的引导。其中尤为深刻的是我一两年级的数学老师,她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两年间,我记得每堂数学课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她都会空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和我们对话。有时候会跟我们讲一两则励志的小故事,问问我们的看法;有时候会让我们说说身边发生的事,自己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有时候会告诉我们一些事例,让我们注意安全。有时候会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她是怎么做到跟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做如此深刻的对话的?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他们的想法有那么重要吗?

  而事实上,那两年的课前对话,我都清清楚楚地记得,我甚至能想起她看着我们交流时,面带笑意,微微颔首的神情。能有这样的回忆,这很奇妙。而当我深入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时,我才豁然明白,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那位有着大智慧的数学老师。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我的那位数学老师无疑是做到了,她给了我们爱心,所以当我们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稚嫩观点的时候她丝毫没有觉得嘈杂;她给了我们灵魂,这才让她坚持每节课都给我们做宝贵的人生启蒙。

  她把我们当作成人来对话,才让我们通往成人的道路充满阳光;她深信当年的我们有着深刻的记忆,才让如今的我们记忆深刻。

  三、期待真诚的浇灌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教师的角色似乎总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往往不愿意去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觉得幼稚。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想法却很执着,他一直觉得,只有成为孩子朋友的老师,才能在教育的大道上走得更远。“亦师亦友”,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被升华的命题。如何做到?两个字——真诚。不欺骗,不隐瞒,孩子们迷惑的时候不自大,孩子们玩耍的时候不退缩,有这些就够了。孩子们单纯善良的个性会让真诚的浇灌开出格外明艳的花朵。假如放下我们老师的架子,陪孩子们踢踢毽子,跳跳皮筋;假如我们放下已有的知识面,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困难,协助他们一起解决,我们就很容易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这些由于实际教学的操作,同样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相信,用真诚的态度和孩子们交流,他们一定会接受,也一定会有共鸣。

  总而言之,不管是用无私去奉献最宝贵的财富,还是用真诚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归为一点,就是“爱”。因为一个爱字,让所有的未知都变得清晰而明朗。套用苏霍姆林斯基在书的前言部分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