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时间:2021-06-23 17:03:4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关于《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1

  一晃教书已将近六年,不觉有了一些倦怠,加上课改和应考中的迷惑,“勇气”这样的词在我心中已经渐行渐远了。直到看了《我的教学勇气》,似乎又有了一点沸腾的感觉,或者说,重新点燃了一份从教的激情。

  喜欢这个书名——《我的教学勇气》,它表明了一种心态,一种教育生活的态度。也许看它,正是为了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创造需求。

  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故事中描述了教师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他们爱学问、爱学生、渴望将自己热爱的学科与学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总是千方百计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积极与同事合作,探讨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质。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感言,真实而有趣、深切而感人。

  在“说出心里话”这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艾米·西蒙斯曾在多所学校任教,一直坚持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可是现在她的这种热情已经烟消云散,心情特别糟糕,不懂道理的家长、嘁嘁喳喳的课堂、迟到懒散的学生令她筋疲力尽。喊吗?不顶事。哭吗?真想哭!逆来顺受,撒手不管吗?还真有点忍不下去。种种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最终还是低沉而平静地对学生提出了问题:“你们知道我为何到这儿来吗?为何每天站在这里吗?”停顿片刻后说出了心里话:“我站在这里是出于爱——爱你们,认为你们应该从学校得到比过去更多、更有人生价值的东西;我站在这里是出于爱——爱教育,我乐于看到教育对你们起到的作用,教育为你们铺就的前途。你们许多人说想上大学,我希望能帮助你们实现这个目标;我来这儿是出于爱,因为我爱教学、爱我的工作、爱读书、爱和你们在一起,爱帮助你们的学习。

  但我不愿意你们受教育的时间白白荒废,不愿意你们花那么长的工夫才走上正轨。学习是你们的生活,是你们通向大学的道路,我想尽力帮助你们,但你们也得上心。”这些情真意切地话语让学生从哄堂大笑到嘲讽再到沉默无语。在孩子面前真情的表露感动了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真正的艾米·西蒙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学生对老师的选择:学生在私下的议论中把教师分为两类:用心的教师和不用心的教师。用心的教师热情、亲切、活跃、真诚、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学生喜欢这样教师的课,因为他们挚爱自己的教学和学生。故事中正是艾米·西蒙斯说出心里话,用心和学生交流才让学生接受,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优质教学和教师的内心世界”这章中对优质教学的评价是:“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心灵,源于内心深处对学科和学术的热爱。一位拥有如此完整而诚实内心的教师,用任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能非常有效。”如此,教师的心灵是关注的焦点。因为,“教学得失与其说是取决于教师,是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如说取决于教师奉献的仁爱之心,取决于用仁爱之心穿针引线,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在一起,使三者之间进行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沟通和互动。”

  想想自己,站在学生面前,越是满怀希望,越是脆弱的不堪一击——我们不堪学生在角落里打盹,不堪学生在课堂上令人分心的窃笑,不堪学生通过他们的语言,漫不经心地或不屑一顾地无视我们的到来、我们的方法。此时我们甚至怀疑当初为何而从教,呵护教师自我心灵真是很艰难的事情。“教学奇妙迷人,好不枯燥乏味,在各行各业中,这是一种你可以真正称之为‘品尝人生百味’的职业。“我们感到待遇不公”、“我们感到信念被毁”、“我们感到负担过重”、“我们感到孤立无助”、“我们感到底气不足”。然而,并不是艰难就不做努力,并不是心灵受损就放弃心灵。心灵是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寻找和召唤也好,心灵的缝补与弥合也好,心灵的维系与呵护也好,终归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是无法代替得来的。

  因此,教学中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来自心灵的爱来完成教师的使命,需要我们要“用大爱做小事”,虽然反复的说教和劝导使我很疲惫,虽然我们第N次教育学生改正缺点的时候需要找一些理由给自己打气,我们承认我们在找理由让自己爱学生,我们也承认我们对学生的态度可能过于严厉。

  可是我们仍旧没有理由不爱学生。如果某个学生身体不舒服而我们未曾发现,如果某个学生最近上课有些心不在焉而我们未曾察觉,如果某个学生学习或是生活困难而我们未曾发觉,如果某个学生某个学生上课时常偷偷看课外书而我们未曾警觉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却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忘记询问、劝导、批评或赞扬学生,他们如何感受我们的爱呢?爱的表达常常不在言语上,而在辛苦的批改、严格的检查、亲切的劝慰和耐心的说教中。如果教师不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学生身上,做细致的工作,发现和观察他们,陪他们一同成长,那么我们的爱多半是美丽的说辞而非真性情的流露。因为有爱,就会用心,用心的人不会缺乏教学技巧和实践经验,有爱的人也不会缺乏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开创事业的激情。

  正如第一页中所述“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不断的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尽管这个工作经常给教师带来疲惫、无助,甚至伤害,但优秀的教师不会放弃”。

  《我的教学勇气》唤醒了我沉睡的激情,使我对教育教学,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感悟,让我明白了“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来自于心灵”。教学的真谛就是爱,“教师就是怀揣大爱做小事的人类工程师”。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心去打动学生,去获得学生的共鸣。同时,我们要做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教师,永远保持着对教学的热爱和兴趣,勤于创新。我想: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就要从小事做起,我也要重新找回我的教学勇气,重新点燃我的教学激情,忠实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2

  刚毕业时我曾在心中勾画着自己的梦想,带着这份梦想与期待我走过了八百多个日日夜夜。带着活力,充满抱负的踏入小学校门,我感觉时间的脚步仿佛越走越快,猛然间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活已步入了第3个年头。

  曾经在迷惘与困惑中行走,曾经在疲惫与烦躁中抱怨,曾经无限期待教学带来的快乐,却因为这种快乐的稀缺而日益丧失耐心与韧性……直到我在耐心与韧性的坚持中,遇到了《我的教学勇气》。

  “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要不断地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尽管这个工作经常给教师带来疲惫、无助甚至伤害,但优秀的教师不会放弃……”翻着手中这本红色的书,读着扉页上的话语,顿时有种他乡遇知己的感觉。

  书中讲述的是美国教师的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真切感人。不时在故事中看到我自己的影子,他们仿佛置身于我的内心,诉说着我的困惑,发泄着我的情绪,表达着我的想法……

  “每天的教学安排都循着固定的节奏与进度,教师反复教授的课程已毫无新意,与学生、同事及家长的交往已无足轻重。文件堆积,会议增多,压得我们喘不上气来!”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位教师却始终保持着活力,维持着对教学的热爱。我不禁对这位教师充满了好奇。

  当她充满勇气和信心地公开说:“等我毕业,我要找一份教师工作”时,来自朋友们的反对声顿时响成一片。但她说: “我就是要当教师。我不能想象还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我把那些反对意见全都当成了耳边风,晚上睡着了都梦见将来的课堂。她的一段话给了我答案,更带给我思考:“当我教学生涯的第三年时,我发现自己有意或无意地寻找并拥抱教学的‘新’。一个新的学年意味着新的学生,新的学生意味着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问题、新的能量和新的梦想。”

  是的,“新”与“心”是相通的,只有心中喜爱这份职业,才能投入其中。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失败不放弃。心中常鼓励,心中常反思,心中常有新。一样的环境常因不一样的心态而截然不同,焕然一新。有了新的心,便有了新的一切。用心看世界也便成了新的世界。

  读着书中的故事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简单的话语吸引,在脑中细细揣摩,在揣摩中得到启发,在启发中受到鼓舞,于是重新点燃对教学的勇气。

  《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3

  今年暑假,学校要求教师认真阅读《我的教学勇气》一书,我读到这本书震撼着我的心灵之旅,吹醒了我沉睡的教师心灵。

  《我的教学勇气》是一部关注教师心灵勇气的著作,在平常的教育叙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书中讲述了25位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和心路历程,这些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他们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他们爱学问、爱学生、渴望将自己热爱的学科与学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总是千方百计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积极与同事合作,探讨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质。他们的讲述向我们展现了超越职业恐惧和重拾教师心灵勇气的精神,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实现了《教学勇气》中提出的“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善”的观点。

  下面就书中的几个教学故事,谈一些阅读体会。

  第一个教学故事是艾米·西蒙斯的《说出心里话》。

  艾米是中学老师,教授英语和人文学科课程。在她的课上,学生们不专心,还有各种外界干扰。艾米不愿意假装严厉,而是向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因爱而教。艾米由此赢得学生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但仍有所担心。

  向学生说出心里话,我国教师也常有,尤其是中学教师,只不过有时说的并不高尚,有的中学老师常说:你们学成什么样都跟我们老师没关系;要不要学好了,你们看着办;谁上课捣乱就请家长……。这话虽然说得不客气,但是作为老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向学生说出的心里话,是他的应对风格,但是能不能起到作用,是不是真爱教育,是值得怀疑的。

  向学生说出心里话,只要我能真心热爱学生并因此登坛任教,就没有理由不相信学生的心灵,更不必害怕向学生表露心迹。

  第二个教学故事是吉姆·伯克《教学的真谛》。

  吉姆·伯克是中学英语教师。在一个暑假里,志得意满的吉姆收到一个学生的电子邮件,讽刺指责他教学水平低而又自鸣得意。吉姆既没有因此生气,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准备在开学前为学生的要求而重新调整自己。

  学生给老师挑刺,甚至根据老师的特点提绰号,这种想象在我国是比比皆是,可是老师是如何应对处理这种事情的呢?大多数老师拿出师道尊严的态度,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谩骂,好一点的装作不知道置之不理。但是“吉姆既没有因此生气,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准备在开学前为学生的要求而重新调整自己。”这需要勇气,需要好心态,更要有好的教学观。

  记住无论是不是学生故意挑刺,作为老师都要珍惜由正视学生意见带来的沟通机会,博得信任并改进教学质量。

  第三个教学故事是玛丽·爱丽丝·斯科特的《用大爱做小事》。

  玛丽想通过教学来做大事,于是读了一个中等师范专业,面对实习对象却无法施教,于是改行。在为一个小女孩做护理的时候,她忽然感到上帝的降临,体悟出自己的小和世界的大;认识到不该自私自大,而要用大爱做小事。终于她还是成为了一名普通教师。

  我们从小到大都会不时地做白日梦,梦想自己在某个职位、某个领域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却很少知道自己其实连一些很“弱”的任务都还做不好。假如也让我当个普通教师,我能当成什么样?

  《我的教学勇气》唤醒了我沉睡的激情,无论爱的过程是愉悦或是痛苦,我都要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因为孩子值得我们付出。特雷莎修女说过:“我们做的从来不是大事,只是用大爱做小事。”我想: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就让我从小事做起,我也要重新找回我的教学勇气,重新点燃我的教学激情,忠实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4

  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是一片看不够的景,是一腔抒不倦的情。记得曾经有一位大师和我这样聊起过关于“大师”的话题。古人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寂寞”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大师之为大,不一定经历了大的灾难,承担了大的不幸,但一定是沉浸在大的寂寞之中,忘我地投入工作和学习——工作和学习是他们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养家糊口的手段。然而,“寂寞”太难了。大多数人善于热闹,而不善于寂寞,这就是大师和公众的区别。于是,抱着向大师学习“寂寞”的初衷,暑假捧起学校下发的《我的教学勇气》一书,看了起来。

  《我的教学勇气》一书讲述的是有关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美国的教师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确是令人敬佩,他们爱学问、爱学生,渴望将自己热爱的学科与学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总是千方百计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积极与同事合作,探讨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质。

  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也泛起了我对自己在教育岗位上工作十多年的涟漪。无意中,翻开了2003年半年时间内写的4万多字随笔,忽然发现自己的教学勇气给丢得一干二净。从事行政工作以后,我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管理工作上。每天都忙碌于琐碎的杂务中,在各种各样的表格里来回穿梭……似乎已经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扪心自问,其实很多时候,觉得对学生感到很愧疚,看着那一双双充满幼稚的瞳孔,歇斯底里的愧疚。清楚地知道自己错误的行进路线,却还是宁愿堕落地执迷不悟。偶尔听某某说起,衡量一个教师还是应该看他的教学工作,而不是看他的管理工作如何。话语再次激起我内心无比痛楚的愧疚。回想还未踏上管理岗位时的我,做班主任做得那么津津有味,与我的学生们走得是那么贴近;教学工作为了承担一堂教研公开课,会早早备好课,然后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演说自己的教学过程;专业成长方面的论文、随笔时不时会出现在报刊杂志上……而今,翻开自己的成长档案,发现自己这几年竟是空白,不免心里一阵凉!是的,抬起头,忽然才发现自己走了这么远一段空白的旅程,回头细数那些日子,却也过得安逸而自得。就是源于这样的安逸和自得,让我内心的愧疚愈演愈烈。于是,我尝试着找回当初的我: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灵动,教研组活动积极参与,一有时间我就进班级和孩子们在一起……还有我的管理工作,尽管这些让我累得精疲力竭,似乎这样,我的一颗愧疚的心才得到了些许的安慰。

  不管是教育还是教学中,我们都需要足够的勇气。我们要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他们中也许总有那么几个让你忙于应付,而我们要想到合适的方法去走进他们、理解他们,从而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要面对各种层次的.家长,要让他们和我们一条心,相互交流教育理念,为达到同一目标而努力。我们要面对有个人喜好的教育专家,让他们的专长溶于我们自己的教学特色于无形。我们要面对社会发展需要对教育的需求,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教学中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伴随着我们的有工作成功的喜悦和工作失意时的沮丧。

  看到《我的教学勇气》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不断电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尽管这个工作经常给教师带来疲惫、无助,甚至伤害,但优秀的教师不会放弃……”这段话,唤醒了我沉睡的激情,让我在失去为人师的信念与信心时充实了自己的教学勇气。特雷莎修女说过:“我们做的从来不是大事,只是用大爱做小事。”我想:无论爱的过程是愉悦或是痛苦,我都要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因为孩子值得我们付出。昌楼兄送过我的话,说的好: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今天就做起来!从小事做起,重新找回我的教学勇气,重新点燃我的教学激情,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5

  峡谷的蝉鸣声听来很特别,不似这里吱吱地叫个不停,而是起伏有致,时断时续。但无论怎么婉转,一闻便知是蝉。蝉便是蝉,改变了嗓音和语言,改变不了作为蝉的特质。一样的于地底蛰伏数年积攒能量,却只能在枝头鸣唱一个秋天。古人赞美着它的纯洁,今人贬低着它的行径,又有几人关注过它的感受?唯有智者短短几字借它说着自己的心事:“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我的教学勇气》编辑了许多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与我们不同的嗓音,不同的语言,展示的场景、表现的心情却是那么的相似。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特质:教师。我们同样需要为完整教学生命积累着,积累着知识、经验、爱心以及耐心。我们同样需要为继续教学故事奉献着,直到青丝熬成白发,皱纹篡改红颜。这本书之前从未认真听过我们自己的声音,这本书之前,从未有人愿意倾听我们的声音。

  时间淡漠了激情,也许与此同时也淡漠了对理想的坚持。岁月苍白了生活,也许与此同时也苍白了对信念的执着。一年年在同样的操作间里周而复始,没有了新奇。确实,一些时候,教学成了件平淡乏味的事。忙于事务的我们,除了象征性停下来应付些额外的差事,根本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心情静下来思考我们曾固守过的心灵,更加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强调曾经的那些日子留下的痕迹。

  那么,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除了憔悴,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不思考,又怎能有收获?很多时候,思考对我们来说是件痛苦的事。它意味着在享受大部分快乐的同时,还要承认一些失误、修改一些作为、寻找一些遗失的很重要的东西。为了悠闲,我们往往选择逃避。为了轻松,我们往往选择放弃。在山脚下徘徊的时刻,在把头深深埋入沙子的时刻,我们丢弃了一点骨子里原本有的东西,那就是:勇气。

  来自异邦的鸣唱唤醒了心底的声音。鼓足勇气面对,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面对的还有社会,还有自己。“教学既是智力工作,也是正义事业。”为教育公正而教学,公平会换来应有的公平,公正会得到应有的公正。在滋养学生的同时,要时时返回自己的心泉,从中汲取滋润自己的甘霖。这样,正义和公正才不会枯萎凋谢。

  生命消逝前的这个秋天,蝉的鸣叫依旧那么响亮。它丝毫不为评价的不公而抑郁,也丝毫不为即将离去而伤悲。因为它在告别这个世界之前,早已经将无数生命深深埋入了土壤,下一个艳阳高照的夏天,又一曲合奏会在树梢回荡。

  “行西陆谓之秋”(隋书·天文志),西陆是属于蝉的季节,夜色里,有雨声和蝉声的和鸣。

【《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精选8篇)11-13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1000字01-10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精选27篇)05-13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精选5篇)04-07

关于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07-13

《勇气》读书笔记09-15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11-23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04-24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