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时间:2021-07-04 14:05:3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通用7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通用7篇)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1

  今年我带的是大班,为了能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认真阅读了《幼儿园大班班级管理》一书。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看了这本书后就自己的观点谈几点思考:

  班级管理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

  我们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只要和幼儿打交道,最能打开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级的管理中,情更应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主线。

  我认为对幼儿要做到:关爱、友爱、慈爱。

  教师与幼儿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其能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有助于教师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要做到“热爱”二字。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前国家教育部长柳斌同志在贯彻幼儿园两个法规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爱孩子,不爱孩子的人不能当幼儿教师,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因此,“爱”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生长素。作为教师要做到热爱每个孩子。首先要主动亲近幼儿。课上,从教态到语气都要十分真挚而亲切,使幼儿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课下,要主动接近幼儿,爱抚幼儿,给他们讲故事。其次,要真心体贴幼儿,既要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还要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都要事事关注,事事细心,还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这些看似婆婆妈妈的小事,正能够体现出幼儿园教师母爱般的师爱,要正确引导幼儿,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善恶美丑,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

  总之,班级的管理工作要求教师要有一颗敏锐而细致的心,洞察一切事,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切实为为幼儿,为家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卫生、舒适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2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集体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

  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现在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奇怪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系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欢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3

  记得我第一次阅读《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指导》这本书,反反复复地翻看,如获挚宝。《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指导》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编撰的“学校教育科研丛书”之一,由普教所胡育主编,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据书中介绍,此书的形成过程采用了编写案例、讨论、修改、听取教授、教师的意见、再讨论、再修改的方法,几经易稿,才完成整个编写工作,力图体现通俗性和科学性。阅读第一遍后意犹未尽,工作之余,细细再读后了解了书的大概内容与各种科研方法等。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书的内容编排体现一个完整的脉络体系

  书的内容编排体现一个完整的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脉络体系,即从提出问题到研究解决问题到研究成果推广,每章都力求呈现是什么、怎么做、注意点、案例剖析、思考与讨论这五方面。因此,此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有方法、有步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该书对教师如何学会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直接的帮助。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不断从学前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积极进行课程内容改革,特别是把教育叙事作为幼儿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方法,使知识与方法、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机地融为一体,赋予了学前教育科研清新的时代气息。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一书理论联系实践,紧紧抓住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脉搏,改革教学内容,构成的教学体系特色鲜明,自成一体,富有时代气息。此书不断寻求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灵活多样,从不同的层面,强化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科研成果卓著,引领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在注重方法教学的基础上,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把理论、方法与科研能力的提高融为一体,目标定位准确,贴近科研人员的专业成长需求。

  孩子需要教师,教师需要研究,教育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每位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每位教师都能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每位教师都可成为研究者,探索适合孩子的教育,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本书用“研究的准备”、“研究的实施”、“成果的呈现”和“成果的推广”来阐述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二、书的精华部分呈现了课题的不同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它为我们阐明了丰富的教育研究理论知识,包括教育研究的意义、任务、特点、方法与过程。它教给我们如何选择研究课题,进行教育研究设计,以及对文献的检索,还有观察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测量研究、统计分析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科研素质,对我们的成长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科研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通过这几个学期的阅读学习,我系统地掌握了很多的研究方法。

  例如,假设的提出及相关的操作;科研论文的格式与写法,以及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学习这门课程,向我们展开了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领域。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真实氛围,为我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另外,《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还有一大收获是通过选择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归纳与总结,培养了我良好的科研习惯,还学会了怎样利用图书资料,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懂得了进行调查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传统的教育研究过分重视对经典著作的诠释,过多地引用专家的观点,过多地强调思辨,强调经验,难以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学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在掌握研究方法的前提上,为我们进行实实在在的学前教育研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此书学前教育专业的深层渗透,中国现有的学前教育方法、案例分析不是很多,可供参考的资料也少,所以教育科研方法具有基础性地位,以研究教育教学为主,符合现代急需科研性课程的现状。

  三、书的宗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理论性课程,但深入地学习就会发现,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例如,怎样做一个调查研究,怎样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家长、了解幼儿,做一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幼儿教师,等等。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规范地写一篇论文。只有掌握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才能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更好地提升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又如,学习这门课程的重点,是在掌握了方法的基础上学会研究,学会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好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这门课程是一个幼儿教师所必须的。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探讨教育领域里的各种关系、现象,并揭示其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应用性学科,又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求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们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掌握了适合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能力,形成了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总之,科研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学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这门课,让我学会了许多东西。现在,许多幼儿园都把教育科研作为推动力。我在课堂上学习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测量法、文献法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必将会对我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纲要》的贯彻是新世纪幼儿教师的一大挑战,也使我们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4

  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看标题,第一感觉就是这难道是一本幼儿园食谱吗?或者是班级的美食主题的区域活动?感觉很神奇也挺有意思,不禁翻开了目录,大致浏览了一下。果然,书里面从不同的年龄段班级选取了多样的美食主题,向读者介绍了炊事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各种丰富的活动案例为主,配上图片,让我们很清晰的知道了什么是幼儿园的炊事活动。

  当我深入阅读此书后,它颠覆了我脑海中美食区域的印象,无论从规模上、组织上、课程上、实施计划的制定上等,它都已经不仅仅是区域活动了,而成为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成系统的园本课程。一个幼儿园居然可以把炊事活动开展的如此深入、有活力,深深的震撼了我,也将我引向了这个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之中。

  当前,国内外所运用的幼儿园课程蓝本中,专门从事炊事活动研究的并不多,国内虽然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炊事活动,但活动内容较零星、单一,各活动内容之间缺乏有机的练习,活动形式也主要以集体教学为主。可以说在这方面尚未有很好的研究,因此,形成较系统的、有创新意义的幼儿炊事课程彰显了现实意义和引领作用。

  书中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幼儿园炊事活动的系统性,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管理以及活动的组织策略,让读者从一个较高的高度整体把握炊事活动的开展模式。之前的我,提到幼儿园美食活动,只是停留在区域活动中,如:夜市、餐馆、肯德基等。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幼儿园炊事活动是一个真实的活动,他是生活的实习场,要想给孩子带来最好最有价值的生活体验,就要认真的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从“假想、假吃、假玩”中走出来,切切实实的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操作平台。要想提供真实的生活环境,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就变得非常重要,炊事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菜场、家庭、厨房等生活场所。孩子们要真正的去菜场买菜,回来以后尝试择菜、洗菜、切菜、准备材料,做饭、炒菜,最后分享品尝,回家以后进行延伸活动。当这一切孩子们都亲身经历过以后,我想家长们不得不感叹是自己束缚了孩子们的发展空间。幼儿园的炊事活动真的可以从多个领域去锻炼孩子们的能力,人际交往、动手能力、科学活动、营养搭配、色彩搭配等等,无形无痕中让孩子多方面得到了开发,真的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形式,更难得的是它非常吸引孩子,孩子们愿意去尝试,乐于去探索,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最有价值的活动吗?当现在的孩子被太多的补习班所困扰,当家长们为孩子学会钢琴、舞蹈、毛笔字而感到欣慰的时候,当我们的老师还只是满足于课堂教学的时候,可曾想到孩子的天性是什么?他们最需要什么?幼儿园的炊事活动,就来自于孩子的生活,滋润着孩子的童年——也许只是简单的“挖野菜”都是成为他们最美好的童年回忆之一。

  炊事活动对于老师也是一个挑战,现在年轻教师很多,在家烧菜的机会真的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基本不会。但是要知道幼儿进行炊事活动,首先教师需要以身作则,自己先学会各项炊事技能。炊事活动对幼儿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而且是与生活完美切合的,生活中的切菜、切水果、烧菜这一系列有趣的生活经验将带着孩子一同参与。在生活中,家长往往瞻前顾后,不让孩子拿刀,不让孩子洗菜,不让孩子用剪刀等,孩子们应有的一些基本技能都在家长的保护伞下消失了。为此,幼儿园更应该在学校里让孩子们自由得操作,自由得进行活动,炊事活动的意义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孩子们可以在操作中不断获得新的技能,爱上活动的同时也会爱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热爱生活的人大多都会拥有一颗热情、有朝气的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啊。如果真的有机会,我也希望可以在我的班级、我的幼儿园里开展炊事活动,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只要孩子们玩的开心,生活的有激情,比什么都重要!

  谢谢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带我走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深刻的认识了幼儿园炊事活动,它真的是一个颇具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以及发展前景的课题。作为一种全新的园本化课程模式,同时还是最具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教师以及课程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应该顺应自然,顺应幼儿发展规律,通过炊事活动实现幼儿自我的展开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发展,让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以及在实践、经验的碰撞中获得发展。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5

  《慢教育》为你打开的,是一种慢慢氤氲心灵、慢慢丰富生命、慢慢滋养职业的教育之美。我们现在需要给自己的教育生活找寻一个生命的原点,一个思想的源头,一个美好的上游,让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和从容的心情,去面对那些可能熟悉得厌倦的教育场景和各种意料之外的教育事件。

  《慢教育》这本书既有理论色彩,又有人文风采。朴实平和的内容中充盈着深刻的哲理,从而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这也决定了她特有的“行走姿态”——慢一些,平稳一些。

  “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陶行知语)。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学生在和同伴、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快乐,有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需要放慢教育的脚步。

  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尤其是那些淘气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迟钝的孩子,教师就如一个母亲面对蹒跚学步的婴儿,站在他的对面,微笑着耐心地看着他,等待着他迈出第一步,哪怕是摇摆的,哪怕是瞬间的跌倒,允许他失败,给他鼓励,给他目标,吸引他向前,一步,两步,从摇摆到平稳,从磕绊到连续,从害怕到从容。在不可预知中,慢慢地感受成长的喜悦,慢慢地等待着孩子成长,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我们现在需要把自己从“效率至上”的机械运转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困顿中解放出来,进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复教育本来的“慢”性。“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任何功利和浮躁只能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我想,放慢自己教育的脚步,少一些浮躁与功利,多一些耐心与平和,这也是教育成功的途径之一!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6

  为了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更为了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园部组织了全园教师再一次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目标部分分别对3-6岁各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平时我们严格按照《指南》中提出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制定幼儿的学习计划,本学期我带的是中班的幼儿,《指南》在阅读与书写准备中的目标1:喜欢听故事和看图书中指出4-5岁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做到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目标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所以本学期我们让家长为幼儿准备一本绘本图书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在课间游戏或午饭、点心过后我们会让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绘本图书,并能在集体面前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讲述故事内容,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更加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的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中指出4-5岁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做到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幼儿挑食这个问题好像现在属于普遍现象,可能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好了,加上家长的溺爱,宝贝想吃什么就给买什么,不想吃那就不吃了,从小给宝贝养成了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我们班有位叫谈锦轩的小朋友,有次在放学途中,正好碰到他奶奶给他买鸡蛋饼,我说:“谈锦轩,肚子饿啦?”他奶奶就告诉我说:“诺,家里烧的饭不吃为,从来不吃蔬菜,就喜欢吃零食。”我说:“那营养跟的上哒?平时在学校吃饭还好的呢,饭吃的多,肉也喜欢吃,蔬菜多少也会吃一点,也没有说一点都不吃为。”所以其实孩子挑食的坏习惯大多数都是家长给惯出来了,在学校时,没有家长在身边,孩子饿了照样会吃饭,平时我们在谈话时间也会针对孩子挑食的这个问题让幼儿明白挑食的坏处,不挑食的好处,在健康课时,我们也专门制定关于挑食的课程让幼儿明白挑食的坏处,不挑食的好处,部分幼儿在了解这些好处和坏处之后还是能慢慢改正挑食的坏习惯。在以后我们也会利用家长会或其它方式多向家长宣传关于如何改正幼儿挑食的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以上就是我看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些所思所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按照《指南》中提出的各项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为幼儿制定学习计划,更为了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而努力工作。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7

  昨日,我读了《儿童美术教育》一文后,感触很大。在美术教学中,由于我们对美术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所以对绘画技能的传授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度”的把握不够准确,常常会教一些“概念化”的东西,机械模仿成分过多,创造成分不足。

  我对美术形式的审美特征如:对称、均衡、节奏、速度、韵律以及美术作品的整体美感效应不够重视。还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利用多种美术手段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活动时间一味的拉长,活动内容如大拼盘,而且是事先准备好各种活动的拼凑表演,看不到幼儿对周围事物真、善、美的理解与表现。

  文中提到,任何幼儿都应享有与其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的自由权利,我们不能以幼儿尚未成熟为借口,剥夺他们应有的自由。教师对幼儿的控制仅仅是因为幼儿需要帮助,而不是因为幼儿无知无能。控制也并不是意味着幼儿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建议与命令。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主要需要表现的不应该是绘画技巧,而是幼儿自身的情感和感受。教师应该真正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认识并表现出周围生活中的真善美。

  传统美术教育还存在一些弊端,在教育观念上,过多的注重技能的培养,强调幼儿绘画色彩、造型及其结果,以像与不像、是与非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局限于课堂教学及运用有限的工具;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通常采用临摹范例的方法,忽略了幼儿的创造性,扼杀了幼儿对美术的个性表现,抑制了幼儿创造才能的发挥。

  我们教师在以往的美术教育中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教育过程中内容的实现和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应用,忽略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在活动中是否自由、大胆地表达其内心的情感与想法。

  幼儿由于生活经历、经验不足,使他们常常把现实与想象、认识和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而这正是幼儿作品的魅力所在。而且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指导和评价幼儿的作品时应该注重的不只是技能技法,而是看作品中所反映的情趣与丰富的想象力。

  在欣赏幼儿的作品时一定要多倾听幼儿的想法,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有利于我们对幼儿作品的理解,避免对幼儿作品的不理解和忽视幼儿内心世界的表露。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师的读书笔记11-28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02-18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03-28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精选03-29

幼儿园教师的读书笔记精选11-28

幼儿园教师的读书笔记04-26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摘抄11-30

关于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11-23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11-28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推荐06-17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通用7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通用7篇)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1

  今年我带的是大班,为了能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认真阅读了《幼儿园大班班级管理》一书。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看了这本书后就自己的观点谈几点思考:

  班级管理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

  我们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只要和幼儿打交道,最能打开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级的管理中,情更应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主线。

  我认为对幼儿要做到:关爱、友爱、慈爱。

  教师与幼儿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其能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有助于教师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要做到“热爱”二字。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前国家教育部长柳斌同志在贯彻幼儿园两个法规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爱孩子,不爱孩子的人不能当幼儿教师,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因此,“爱”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生长素。作为教师要做到热爱每个孩子。首先要主动亲近幼儿。课上,从教态到语气都要十分真挚而亲切,使幼儿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课下,要主动接近幼儿,爱抚幼儿,给他们讲故事。其次,要真心体贴幼儿,既要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还要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都要事事关注,事事细心,还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这些看似婆婆妈妈的小事,正能够体现出幼儿园教师母爱般的师爱,要正确引导幼儿,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善恶美丑,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

  总之,班级的管理工作要求教师要有一颗敏锐而细致的心,洞察一切事,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切实为为幼儿,为家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卫生、舒适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2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集体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

  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现在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奇怪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系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欢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3

  记得我第一次阅读《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指导》这本书,反反复复地翻看,如获挚宝。《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指导》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编撰的“学校教育科研丛书”之一,由普教所胡育主编,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据书中介绍,此书的形成过程采用了编写案例、讨论、修改、听取教授、教师的意见、再讨论、再修改的方法,几经易稿,才完成整个编写工作,力图体现通俗性和科学性。阅读第一遍后意犹未尽,工作之余,细细再读后了解了书的大概内容与各种科研方法等。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书的内容编排体现一个完整的脉络体系

  书的内容编排体现一个完整的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脉络体系,即从提出问题到研究解决问题到研究成果推广,每章都力求呈现是什么、怎么做、注意点、案例剖析、思考与讨论这五方面。因此,此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有方法、有步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该书对教师如何学会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直接的帮助。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不断从学前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积极进行课程内容改革,特别是把教育叙事作为幼儿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方法,使知识与方法、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机地融为一体,赋予了学前教育科研清新的时代气息。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一书理论联系实践,紧紧抓住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脉搏,改革教学内容,构成的教学体系特色鲜明,自成一体,富有时代气息。此书不断寻求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灵活多样,从不同的层面,强化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科研成果卓著,引领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在注重方法教学的基础上,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把理论、方法与科研能力的提高融为一体,目标定位准确,贴近科研人员的专业成长需求。

  孩子需要教师,教师需要研究,教育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每位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每位教师都能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每位教师都可成为研究者,探索适合孩子的教育,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本书用“研究的准备”、“研究的实施”、“成果的呈现”和“成果的推广”来阐述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二、书的精华部分呈现了课题的不同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它为我们阐明了丰富的教育研究理论知识,包括教育研究的意义、任务、特点、方法与过程。它教给我们如何选择研究课题,进行教育研究设计,以及对文献的检索,还有观察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测量研究、统计分析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科研素质,对我们的成长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科研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通过这几个学期的阅读学习,我系统地掌握了很多的研究方法。

  例如,假设的提出及相关的操作;科研论文的格式与写法,以及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学习这门课程,向我们展开了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领域。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真实氛围,为我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另外,《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还有一大收获是通过选择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归纳与总结,培养了我良好的科研习惯,还学会了怎样利用图书资料,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懂得了进行调查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传统的教育研究过分重视对经典著作的诠释,过多地引用专家的观点,过多地强调思辨,强调经验,难以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学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在掌握研究方法的前提上,为我们进行实实在在的学前教育研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此书学前教育专业的深层渗透,中国现有的学前教育方法、案例分析不是很多,可供参考的资料也少,所以教育科研方法具有基础性地位,以研究教育教学为主,符合现代急需科研性课程的现状。

  三、书的宗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理论性课程,但深入地学习就会发现,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例如,怎样做一个调查研究,怎样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家长、了解幼儿,做一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幼儿教师,等等。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规范地写一篇论文。只有掌握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才能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更好地提升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又如,学习这门课程的重点,是在掌握了方法的基础上学会研究,学会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好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这门课程是一个幼儿教师所必须的。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探讨教育领域里的各种关系、现象,并揭示其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应用性学科,又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求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们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掌握了适合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能力,形成了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总之,科研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学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这门课,让我学会了许多东西。现在,许多幼儿园都把教育科研作为推动力。我在课堂上学习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测量法、文献法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必将会对我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纲要》的贯彻是新世纪幼儿教师的一大挑战,也使我们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4

  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看标题,第一感觉就是这难道是一本幼儿园食谱吗?或者是班级的美食主题的区域活动?感觉很神奇也挺有意思,不禁翻开了目录,大致浏览了一下。果然,书里面从不同的年龄段班级选取了多样的美食主题,向读者介绍了炊事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各种丰富的活动案例为主,配上图片,让我们很清晰的知道了什么是幼儿园的炊事活动。

  当我深入阅读此书后,它颠覆了我脑海中美食区域的印象,无论从规模上、组织上、课程上、实施计划的制定上等,它都已经不仅仅是区域活动了,而成为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成系统的园本课程。一个幼儿园居然可以把炊事活动开展的如此深入、有活力,深深的震撼了我,也将我引向了这个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之中。

  当前,国内外所运用的幼儿园课程蓝本中,专门从事炊事活动研究的并不多,国内虽然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炊事活动,但活动内容较零星、单一,各活动内容之间缺乏有机的练习,活动形式也主要以集体教学为主。可以说在这方面尚未有很好的研究,因此,形成较系统的、有创新意义的幼儿炊事课程彰显了现实意义和引领作用。

  书中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幼儿园炊事活动的系统性,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管理以及活动的组织策略,让读者从一个较高的高度整体把握炊事活动的开展模式。之前的我,提到幼儿园美食活动,只是停留在区域活动中,如:夜市、餐馆、肯德基等。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幼儿园炊事活动是一个真实的活动,他是生活的实习场,要想给孩子带来最好最有价值的生活体验,就要认真的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从“假想、假吃、假玩”中走出来,切切实实的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操作平台。要想提供真实的生活环境,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就变得非常重要,炊事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菜场、家庭、厨房等生活场所。孩子们要真正的去菜场买菜,回来以后尝试择菜、洗菜、切菜、准备材料,做饭、炒菜,最后分享品尝,回家以后进行延伸活动。当这一切孩子们都亲身经历过以后,我想家长们不得不感叹是自己束缚了孩子们的发展空间。幼儿园的炊事活动真的可以从多个领域去锻炼孩子们的能力,人际交往、动手能力、科学活动、营养搭配、色彩搭配等等,无形无痕中让孩子多方面得到了开发,真的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形式,更难得的是它非常吸引孩子,孩子们愿意去尝试,乐于去探索,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最有价值的活动吗?当现在的孩子被太多的补习班所困扰,当家长们为孩子学会钢琴、舞蹈、毛笔字而感到欣慰的时候,当我们的老师还只是满足于课堂教学的时候,可曾想到孩子的天性是什么?他们最需要什么?幼儿园的炊事活动,就来自于孩子的生活,滋润着孩子的童年——也许只是简单的“挖野菜”都是成为他们最美好的童年回忆之一。

  炊事活动对于老师也是一个挑战,现在年轻教师很多,在家烧菜的机会真的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基本不会。但是要知道幼儿进行炊事活动,首先教师需要以身作则,自己先学会各项炊事技能。炊事活动对幼儿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而且是与生活完美切合的,生活中的切菜、切水果、烧菜这一系列有趣的生活经验将带着孩子一同参与。在生活中,家长往往瞻前顾后,不让孩子拿刀,不让孩子洗菜,不让孩子用剪刀等,孩子们应有的一些基本技能都在家长的保护伞下消失了。为此,幼儿园更应该在学校里让孩子们自由得操作,自由得进行活动,炊事活动的意义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孩子们可以在操作中不断获得新的技能,爱上活动的同时也会爱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热爱生活的人大多都会拥有一颗热情、有朝气的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啊。如果真的有机会,我也希望可以在我的班级、我的幼儿园里开展炊事活动,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只要孩子们玩的开心,生活的有激情,比什么都重要!

  谢谢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带我走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深刻的认识了幼儿园炊事活动,它真的是一个颇具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以及发展前景的课题。作为一种全新的园本化课程模式,同时还是最具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教师以及课程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应该顺应自然,顺应幼儿发展规律,通过炊事活动实现幼儿自我的展开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发展,让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以及在实践、经验的碰撞中获得发展。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5

  《慢教育》为你打开的,是一种慢慢氤氲心灵、慢慢丰富生命、慢慢滋养职业的教育之美。我们现在需要给自己的教育生活找寻一个生命的原点,一个思想的源头,一个美好的上游,让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和从容的心情,去面对那些可能熟悉得厌倦的教育场景和各种意料之外的教育事件。

  《慢教育》这本书既有理论色彩,又有人文风采。朴实平和的内容中充盈着深刻的哲理,从而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这也决定了她特有的“行走姿态”——慢一些,平稳一些。

  “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陶行知语)。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学生在和同伴、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快乐,有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需要放慢教育的脚步。

  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尤其是那些淘气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迟钝的孩子,教师就如一个母亲面对蹒跚学步的婴儿,站在他的对面,微笑着耐心地看着他,等待着他迈出第一步,哪怕是摇摆的,哪怕是瞬间的跌倒,允许他失败,给他鼓励,给他目标,吸引他向前,一步,两步,从摇摆到平稳,从磕绊到连续,从害怕到从容。在不可预知中,慢慢地感受成长的喜悦,慢慢地等待着孩子成长,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我们现在需要把自己从“效率至上”的机械运转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困顿中解放出来,进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复教育本来的“慢”性。“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任何功利和浮躁只能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我想,放慢自己教育的脚步,少一些浮躁与功利,多一些耐心与平和,这也是教育成功的途径之一!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6

  为了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更为了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园部组织了全园教师再一次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目标部分分别对3-6岁各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平时我们严格按照《指南》中提出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制定幼儿的学习计划,本学期我带的是中班的幼儿,《指南》在阅读与书写准备中的目标1:喜欢听故事和看图书中指出4-5岁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做到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目标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所以本学期我们让家长为幼儿准备一本绘本图书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在课间游戏或午饭、点心过后我们会让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绘本图书,并能在集体面前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讲述故事内容,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更加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的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中指出4-5岁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做到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幼儿挑食这个问题好像现在属于普遍现象,可能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好了,加上家长的溺爱,宝贝想吃什么就给买什么,不想吃那就不吃了,从小给宝贝养成了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我们班有位叫谈锦轩的小朋友,有次在放学途中,正好碰到他奶奶给他买鸡蛋饼,我说:“谈锦轩,肚子饿啦?”他奶奶就告诉我说:“诺,家里烧的饭不吃为,从来不吃蔬菜,就喜欢吃零食。”我说:“那营养跟的上哒?平时在学校吃饭还好的呢,饭吃的多,肉也喜欢吃,蔬菜多少也会吃一点,也没有说一点都不吃为。”所以其实孩子挑食的坏习惯大多数都是家长给惯出来了,在学校时,没有家长在身边,孩子饿了照样会吃饭,平时我们在谈话时间也会针对孩子挑食的这个问题让幼儿明白挑食的坏处,不挑食的好处,在健康课时,我们也专门制定关于挑食的课程让幼儿明白挑食的坏处,不挑食的好处,部分幼儿在了解这些好处和坏处之后还是能慢慢改正挑食的坏习惯。在以后我们也会利用家长会或其它方式多向家长宣传关于如何改正幼儿挑食的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以上就是我看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些所思所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按照《指南》中提出的各项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为幼儿制定学习计划,更为了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而努力工作。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7

  昨日,我读了《儿童美术教育》一文后,感触很大。在美术教学中,由于我们对美术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所以对绘画技能的传授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度”的把握不够准确,常常会教一些“概念化”的东西,机械模仿成分过多,创造成分不足。

  我对美术形式的审美特征如:对称、均衡、节奏、速度、韵律以及美术作品的整体美感效应不够重视。还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利用多种美术手段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活动时间一味的拉长,活动内容如大拼盘,而且是事先准备好各种活动的拼凑表演,看不到幼儿对周围事物真、善、美的理解与表现。

  文中提到,任何幼儿都应享有与其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的自由权利,我们不能以幼儿尚未成熟为借口,剥夺他们应有的自由。教师对幼儿的控制仅仅是因为幼儿需要帮助,而不是因为幼儿无知无能。控制也并不是意味着幼儿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建议与命令。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主要需要表现的不应该是绘画技巧,而是幼儿自身的情感和感受。教师应该真正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认识并表现出周围生活中的真善美。

  传统美术教育还存在一些弊端,在教育观念上,过多的注重技能的培养,强调幼儿绘画色彩、造型及其结果,以像与不像、是与非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局限于课堂教学及运用有限的工具;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通常采用临摹范例的方法,忽略了幼儿的创造性,扼杀了幼儿对美术的个性表现,抑制了幼儿创造才能的发挥。

  我们教师在以往的美术教育中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教育过程中内容的实现和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应用,忽略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在活动中是否自由、大胆地表达其内心的情感与想法。

  幼儿由于生活经历、经验不足,使他们常常把现实与想象、认识和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而这正是幼儿作品的魅力所在。而且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指导和评价幼儿的作品时应该注重的不只是技能技法,而是看作品中所反映的情趣与丰富的想象力。

  在欣赏幼儿的作品时一定要多倾听幼儿的想法,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有利于我们对幼儿作品的理解,避免对幼儿作品的不理解和忽视幼儿内心世界的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