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猎人笔记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猎人笔记》读后感(合集)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猎人笔记》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猎人笔记》是我在暑假期间读的一本书,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猎人笔记》讲的是一个猎人在打猎途中所经厉或遇到的故事。最应起我共鸣的一篇故事是《小地主卡拉塔也夫的爱情故事》。讲的是:卡拉塔也夫爱上了一个女地主的丫鬟,想为她赎身,但遭到女地主的拒绝,并将丫鬟遣送走。后来,卡拉塔也夫驾车把玛特辽娜带回到自己家,从此两人过着甜蜜的生活。他们在一次驾车外出的路上正面碰上了女地主。事情败露,女地主状告他们,纠缠不休。最后玛特辽娜决定自首,此后缈无音讯。卡拉塔也夫负债累累,变卖家产,远走莫斯科谋事。他决心不回家乡,而是“要死在莫斯科”。
之所以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认为卡拉塔也夫与玛特辽娜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首先,卡拉塔也夫与玛特辽娜在一起后,他第一件事就是为玛特辽娜赎身,拼尽全力,不惜一切。其次,在女地主不断的阻挠之下,他仍然不放弃,只为玛特辽娜的自由。
此时,我认为这个女地主相当的讨厌,她生活得相当好,但她总看不得别人的好,先是不同意玛特辽娜被赎身,后来知道玛特辽娜与卡拉塔也夫私奔后,仍不屈不挠,想毁掉别人的幸福,并以此为乐。我认为,用一个流行语来形容她,“酸柠檬”再合适不过,纠葛与他人的幸福,不时地露出丑恶的嘴脸,却又不把这种力气省下来,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玛特辽娜真的很爱卡拉塔也夫,她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换取卡拉塔也夫的“完美人生”。所以她在女地主接二连三地状告他们后,自首了,再也没有回来。
卡拉塔也夫原本的人生这才彻彻底底被毁掉,本来即使有任何的磨难,任何的苦痛,任何的阻挠,他都可以与玛塔辽娜一同度过。但因为玛塔辽娜的一时退缩,他去了莫斯科,自称:“死也要死在莫斯科,再也不回来”。
在网上我了解到《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腐朽的本质更加暴露出来了,农奴制度的危机更加加深了。从20年代起,俄国的农奴制度就进入了危机阶段,并且,这种危机在不断地加深着。资本主义在俄国逐渐地发展起来了。它猛烈地冲击着农奴制度,使农奴制度的经济逐渐解体了。应该说,农奴制经济的解体,是农奴制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这样,作者写了这本书。
他将自己的视角投向了农民群体,描写了他们之间美好的情感,由此告诉我们:不一定农民就是下贱的,有一些富人也很丑恶。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不应该从一个人的财富判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去辨别他们的本质,去寻找他们的品质,去体悟他们高贵的灵魂,而并非高贵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