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21 11:23:26 反思 我要投稿

作文的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文的教学反思(15篇)

作文的教学反思1

  国庆节收假后,我在孝感高中高一(1)班上了实习的第一节作文讲评课,此次作文课的教学题材为学生的军训感悟,作文课教学反思(马何佳)。回顾备课和上课的过程,感触良多,也收获良多,其中有一些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了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1、错别字问题,其中一篇作文更是开篇就有一个错字,如“为期一周”的“为”字写成了“维”字。在高考作文中,对待错别字是一个字扣一分,扣满5分为止,重复不计。2、标点符号问题,很多同学在作文中都是“一点到底”、“一逗到底”。3、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记叙文的文体进行论述,但文章的内容过于强调面面俱到,反而没有重点,像流水账一样,主次不分;以及对材料的剪裁不当,文章叙述平淡,语言较为啰嗦。

  针对这种情况,我将这次的作文课的主题设定为:写事要有点波澜(高中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之黄河九曲部分),并将教学设计为3个模块。首先是范例赏析,选取一篇中等偏上的学生习作作为范例,对其进行赏析,并让学生提出修改方案。然后再让1—2名学生谈谈自己习作的创作思路,以其作文的结构显示事情的波澜起伏,借此穿插串讲记叙文的起承转合原则。因为中等偏上的习作有值得表扬的地方,但也有可以修改的余地,而如果是一篇非常好的习作,学生在对其表示敬佩的同时,可能会因为觉得差距太大而产生排斥心理。接着是精彩片段赏析,选取一些描写非常精彩的片段,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赏析或者他人赏析,作文指导《作文课教学反思(马何佳)》。如人物描写,即使是同一名教官,但在不同学生的眼里最突出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学生的笔下也会展现出不同的风采。文章立意的新颖,如《立正!》,文章从小处着眼,以军训中的一个动作“立正”来阐释军训的意义——立以军姿,正以品质;抑或如《不要“解散”》,文章撇开军训的艰苦不谈,立意于在军训中的收获,表达出对军训的依依不舍之情。最后是强调作文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如文体意识、错别字、标点符号问题、卷面整洁等等。

  上完课后,我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我的作文课定位不清,到底是作文修改课还是作文赏析课?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有点像学生写作文一样,想求得面面俱到,反而没有了重点,因此虽然最后教学活动按照赏析课的模式完成了,但离我的教学设计还是相差比较远的。“不求全面,抓住一点讲细讲全,就算成功”。其次,指导老师还点评道:“上一节课需要有结构思想,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按照什么顺序,每部分安排多长时间,也就是到什么时间该讲什么内容,作为一名老师应提前做好准备,做到心中有底”,在这方面我的课堂把握能力还不够,但整节课还算基本完成任务——完成教学任务,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以及绝不拖堂。再次,是在对待作文中的体例创新方面,题记、小标题、尾记和诗歌、日记体例要尽量避免。题记、小标题和尾记若确实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将其融入进文章段落当中,而诗歌可以变体为散文,日记若真的符合起承转合的原则也是可以变体为记叙文的。记叙文讲究求稳,然后方能稳中求胜。以及老师的站位问题,因为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为了更方便学生熟悉范例作文,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习作制作成了电子版,那么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了一个老师的站位问题,左边是多媒体设备,右边是黑板板书,那么老师应该站在哪呢?为了方便板书以及书写时也能对课堂情况有一定的掌控,教师应该站在偏右的地方,在黑板上写字时应该侧着身体,以便时时关注学生。

  作文难写,这是很多学生的心声。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从这堂课的教学和老师的点评中,我认识到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作文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课之前,指导老师就强调,在课堂结构上要时时注意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细节上,学生的作文最好让学生自己诵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有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为下面学生自己赏析或者分析文章结构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并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学生都是需要关注的,自我认同感有利于帮助他们的进步。

作文的教学反思2

  已经有五六年不代课了,今天在这儿当着这么多专家老师上课实在是有点底气不足,对不住大家了。

  下面我就简单说说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二年级下册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第六单元课文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排的,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初读这篇文章时,我便被文中那个叫小兵的男孩感动了,为他小小年纪却如此懂得为妈妈和爸爸着想,为这个家庭减轻负担而感动。而身为母亲,我从心里感到心痛,他还是一个孩子,却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享受童年的快乐、纯真,如愿地拥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为了给父亲治病,他要省下买玩具的钱,而自己对玩具的喜爱只能在玩具柜台前痴痴的观看中得到稍稍的满足。而售货员阿姨了解情况后要送给他玩具时,他却果断地拒绝了,这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懂事与成熟。

  籍于此,我想在课堂上把我的感动传递给学生。于是设计了这样的阅读流程:

  先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有多么地喜欢, 让学生自读后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把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融入到有感情地朗读中,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不买不要、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然后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的后半部分,思考讨论小男孩那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直入妈妈的那段话,既理解了小男孩不买自己做梦都想得到的汽车的原因,又体会了妈妈的心情,在学生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我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后在孩子的内心受到震撼充满感动之后,让孩子写下自己内心要说的话,既让孩子的感情再一次得到升华,又训练了学生写的能力。 这是大致的阅读流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识字教学,在识字环节中,我主要是根据小孩子识字的规律特点,先让学生识词,由带拼音的词到不带拼音的词,再到单个的生字。并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了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在识字及阅读过程中,我渗透理解一些词的意思,例如柜台啊,富裕啊,目不转睛啊,等等。 总之,在这一课上,我只想扎扎实实地让孩子学到些知识,并力争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使孩子受到一些熏陶。

  上完课后,深切地体会到不经常下水讲讲课是不行的,平时在听课或指导老师讲课时,说得都一套套的,但真正上起来才知道设想的在实践中不一定就是适合的。不经常在课堂上,别的不说,就这嘴皮子都生锈了,总有说不溜说不痛快的感觉。上完课后,觉着有好多遗撼:

  第一,我觉得课堂节奏没把握好。一方面是我这节课没怎么试讲,只在教学思路刚刚成形时试了一次,讲了一个小时,所以对这节课各环节时间的分配,还只是限于我的理论设想,实践中没有太大的把握。另一个就是学完生字词一看已经过去十几分钟了,怕后边完不成,就加快了后边品悟环节的速度,显得有些前松后紧了。

  第二,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觉着这节课,学生对于文本、对于小兵这个男孩子所应滋生的那份感动,那份感情还没达到预期的效果。真切体会到,感动自己的不一定就能感动孩子,毕竟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太幸福了,一点苦难都不曾经历过。设计课时我也曾想过这个问题,想过在后文中“妈妈叹息着说”的那句话的时候,是不是插一些妈妈辛苦、劳碌的图片,配上音乐,渲染一下,但又觉着语文课上孩子真正的感动真正的感情应该来源于对文本的阅读感悟、在与语言文字的共鸣中产生,就打消了播放图片音乐的念头。也产生了这点遗撼。 第三,觉着课堂上,老师说的话还有些多,这就导致了学生说的有些少。再有就是学生读得如果能再充分些就好。

  当然,本节课还有好多好多的缺撼,别不多说了,留给大家批判吧。

作文的教学反思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多数学生作文时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浅化习作入门

  对于语文教师,特别是教启蒙作文的老师来说,切忌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习作入门课上,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你的快乐、你的忧愁;写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写和同学做的小游戏;写考试得了高分;写你犯的错误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现场示范,以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引导学生动笔,将自己的的身边事说出来。我就做过这样的范例,不能说经常这样,至少在必要的时候,我会这样做。每次批好作文之后,我都会找几篇好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至于作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去理解、体会。

  二、练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

  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从何入门呢?练写“观察日记”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热情好奇,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如果光观察不记录,那些新鲜的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难免会忘记,即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所以,在教导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提倡“观察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使每个学生都能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还要经常指导学生练笔。

  三、多做游戏,在玩中写,培养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写作,写中再现玩趣,使作文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再也不觉得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四、要引导学生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

  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可以课外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之外,还应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积累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等等。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兴趣也就更高了。

  五、要写好作文批语

  学生的作文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因而强烈地期待得到老师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或热情地赞扬、鼓励,或诚心地帮助、指点。老师在作文批语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兴趣,因此,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用赞赏的眼光去批改,并通过作文批语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上的动力,心理上的平衡。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同时,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在生活中多积累一些素材,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视写作为难事,无话说可以变成有话说,不会写可以变成会写,用词干巴可以变成行文流畅,千篇1律可以变成百花齐放。

作文的教学反思4

  从写作对象来说,《我的自传》是自传体作文,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不过,这个人物不是以往写人文章中的人物,而是自己,写人的手法在这里都可以应用。但是,想把这个“我”写好,却不像其他写人作文那么简单。

  自传体作文要写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我”,这个“我”,应该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实样子,而不是与生活中不一样的我。写出来的自传要让人看了以后,知道那就是你,完全真实的你,而不是陌生的别人。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教学这次习作之前,我就布置学生回去做了预习,认真回答以下的问题:

  1、我是谁?(姓名、性别、年龄、家庭情况介绍)

  2、我长得怎么样?(身高、外貌、体形)

  3、我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4、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5、我的学习成绩如何?对学习的态度如何?

  6、我有什么快乐?烦恼?

  7、我的优点、缺点是什么?这些优点、缺点带给我什么影响?

  8、我的理想是什么?怎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9、别人(家人、老师、同学)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10、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的影响最大?

  11、哪些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有什么事促使我在某一方面有了改变?

  13、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经历?(可请父母、爷爷奶奶等亲人帮忙回忆)

  有了这样的材料在手,学生就有了可供选择的素材,除了第1个问题,剩下的哪个问题展开来写都能有很多内容可以写,学生就不愁没有材料,也不会不知道写什么了。不过,素材多了,又面临一个选材的问题,什么样的素材最适合用于这篇自传体文章?什么样的素材更重要,更具有表现力?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要表现出自己的鲜明个性,就要在选材上运用准确的事例生动地表现出来,能在众多的材料中学会取舍。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强调学生不能记成流水账,以免有些同学把预习所回答的问题串连起来成一篇文章。自传中一要有事实,自传不是简单的记人,我们的个性特点、精神风貌、生长经历都要在自传中体现出来。我注重引导学生写出事实,写切身的体会、真实的活动,这样让文章生动、充实,这是这次习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课堂上写作学生一下子不习惯,所以完成的情况不太好,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没有完成。也跟学生平时写作速度慢有点关系,写作速度的训练在要以后的作文中加强。

  在学生互评习作和全班修改作文这两个环节上做得不够到位,可能是因为学生平时缺少训练,一下子没有适应这种情形,也由于我没有灵活地引导,这个环节有点流于形式。

  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来看,这次作文教学取得了一点小成功。在取材上,有的写自己的缺点优点和这些优点缺点带给自己在学生、生活上的影响;有的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趣事;有的写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自己的打算;有的写了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对自己的影响;有的写了在街上看到小乞丐后自己的想法和改变;有的回忆了生活中影响自己比较大的事;有的谈了自己的理想;有的谈了自己是如何喜欢打乒乓球的.……总之,从内容上来说,不再像以前的作文那样单一。以前老赖着不交作文的同学都把作文交上来了,写的内容虽然还是不够具体,但是真实;语句也还是不够通顺,但是我起码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平时绝大多数写“搭架子”作文的同学这次的作文都言之有物,虽然在具体生动上还欠缺为火候;平时写作还算比较可以的几个同学这次的作文也是表达得更加富有真情实感。不过,这次的作文也存在一些问题,最明显的是开头和结尾过于雷同。因为我在课堂上举例讲了开头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等内容入手,而结尾可以总结一下自己,所以不管写什么内容的同学,都套用了我所举的开头和结尾的例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一篇习作还是有待努力的。

作文的教学反思5

  作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抓耳挠腮,愁眉紧锁,老师们望“生”兴叹,一愁莫展,作文成了师生心底最深的痛。怎样才能让作文变得简简单单呢?怎样才能让作文轻轻松松呢?不妨试试下面的法宝──神奇的作文魔术棒,看它究竟怎样“点石成金”。

  魔术棒一──说

  “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小学生作文就是要写自己心里的想法,写自己最想说的话。当学生愿意倾诉自己心中的想法,并且能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时,把这种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岂不是轻而易举?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变写为说,先说后写”的作文方法,让“说”这根魔术棒帮助学生轻松作文.“说”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语交际,可以是演讲,可以是讲故事等。如练习作文“难忘的一件事”我们不要急着让学生一拿起笔就写,可以先开展一次“成长的故事”的讲故事比赛,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成长过程中或开心、或有趣、或烦恼、或伤心的故事,当孩子们听到别人动情的的讲述时,自己的回忆就会被一点一滴地勾起,话匣子自然而然也就慢慢打开了。此时,你再巧妙地出示作文的题目,让学生写下自己刚才精彩的发言,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魔术棒二──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应该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会他们说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如果把作文巧妙地变成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作文,那一定能“玩”出不少佳作。因为爱说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喜欢游戏的,在游戏中,他们身心愉悦,思维活跃,创作的大门不知不觉就会被打开。如练习作文“有趣的游戏”时,可以提前一两周举行几次游戏活动,如“两人三足”“传话”“寻宝”等等,当孩子们亲历了有趣的游戏之后,那种感受是刻骨铭心的,之后,再引导他们把游戏的过程记录下来,那好比是一次快乐的“反刍”,他们一定会向你呈现出一篇篇佳作。

  魔术棒三──做

  “纸上得到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身实践,才能对生活有真实的了解.因此,要写出最真实、最深刻的文章,我们还必须去“做”,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做”这支魔术棒,可以让孩子们轻松写出好文章,如练习作文“我学会了__”时,可以提前半个月要求孩子们回家向父母学习一项家务劳动,了解整个家务的过程,并坚持做此项家务活.半个月后,让孩子们以汇报的形式写一写“我学会了__”的作文,这样,孩子们只需真实地写下自己所学的家务,写出自己劳动的收获,一篇生动的习作就大功告成了。

  魔术棒四──画

  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爱画画,他们不亦乐乎地用七色彩笔在白纸上展现自己眼中的大千世界,孩子们如此钟情绘画,我们不妨把他们讨厌的“写”作文变成“画”作文,把“作文题”变成“画题”,画完之后让学生绘画配上“赏析词”,如练习作文“校园一角”时,我们先让学生画一画“校园一角”,之后,让学生为画配“赏析词”,写写自已画的是校园的什么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等,这“赏析词”不正是我们要的作文吗?

  魔术棒五──想

  孩子们天真烂漫,富于幻想,在他们的眼里,太阳、月亮、星星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他们的脑子里,外星人、飞碟早已是梦中的老友;在他们的心里,能上天入地的汽车,能千变万化的房屋更是谈不上稀奇,他们小小的脑袋里无时无刻不充满奇妙的想象,练习想象类作文时,我们可以巧妙运用“想”这根魔术棒,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孩子们一定能轻轻松松写出让你大跌眼镜的绝妙佳作。如练习作文“我想发明__”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20世纪人类的重大发明,然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学生的思绪推向幻想的海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当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后,还怕他写不出好的想象作文吗?

作文的教学反思6

  本次评选活动我执教了习作《学会生存》这一主题的作文教学,有很多启示,下面我将从“导语、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引导方法、课件制作等方面来说说我的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的内容:一是写一件关于自我保护的事,二是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学生可以任选其一。由于本单元没有学过,所以我选择了第一个内容。

  这是一堂如何去引导学生习作的课,重在引导。我在设计导语时,是经过多方考虑的,旨在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方向,特别设计了与主题有关的“学会生存”的语言表达,情节的描写。除了用生动的语言,还采用了相应的画面创造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灾难中,从而受到感染、熏陶,为学生在后面的习作中做好铺垫。

  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本次习作进度上没有跟上,所以采用陈述故事、分享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或从其他途径上了解到的关于学会生存的故事详细地说出来,重点介绍主人公是如何生存及你从中的收获或启发,为了避免由于学生基础差不敢讲、不愿讲的情况,我设计了两个小故事与同学们分享:一个是《鲁滨孙漂流记》,另一个是《血色母爱》,让学生从这两个故事中体会到学会生存的重要,懂得学会生存是需要相应的知识和足够的智慧的,从故事中感受到语言的熏陶,学会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描写等描写方法,学会在叙事的过程中表达内心真实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两个故事看似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但在学生还没有学习本单元文章,不了解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及要求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习作无论是内容上、方法上,还是在感受和情感的表达上都取到了引领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习作指导,要求学生用刚才学到的写作方法。将自己经历的、看到的有学会自我生存的故事情节写清楚,在引到习作时我还精心设计了一个板书,板书内容除了有主题“学会生存’外,还有展现了我们只有靠智慧生存、靠知识救人,才能让生命之树常青,生命之花灿烂。或许,我的教学设计很普通,但我崇尚的是为学生提供开放式习作,通过生动的导语,分享故事的环节,即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懂得了学会生存的重要性,并在这些环节中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叙事的文章不仅要讲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还要用丰富的人物形象来烘托,在分享故事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写作手法,写作中只有运用相应的写作方法,使用恰当的修辞,有时还需要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才能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更完整。通过创造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将学生的写作欲望、写作激情“哄”出来,让学生在自由畅想、自主选材中完成习作片段。

  在学生习作过程中,我不断巡视,针对个别写作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短短的近10分钟的时间,大部分同学已能写出一两百字的小片段,甚至有几位同学的文章已接近完整。在学生写完小片段之后,让学生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进行初步的自我修改,通过指名或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学生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作品,之后师生共同针对所叙述的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感情是否真实,运用的写作方法是否恰当作出评价。

  再谈谈我的课件设计,为了让学生把事情说清楚,我应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第一部分播放的是无情灾难,添加了凄惨背景音乐,第二部分为故事分享,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体会语言,感悟故事,从而为写作做好铺垫的部分,第三部分为感受生命灿烂,我要求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懂得要珍爱生命。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成功的地方从学生的习作中是可以呈现出来的,当然也存在不足。由于过多的考虑到学生没有学习本单元课文,也缺乏口语交际的基础,所以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作文上,如能在前面部分再节约出4、5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写作,可能会更好,我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作文的教学反思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农村小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农村教师必须做到:

  一、要浅化习作入门眼前闪烁。

  对于语文教师,特别是习作起步的老师来说,切忌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习作入门课上,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你的快乐、你的忧愁;写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写和同学做的小游戏;写考试得到100分;写你犯的错误……。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现场示范,以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引导学生动笔,将自己的的身边事说出来。至于作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需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去理解、体会。

  二、练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

  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从何入门呢?练写“观察日记”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县河的少年儿童热情敏感,充满活力,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而光观察不记录,那么有多少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难免会忘记,即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所以,在教导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提倡“观察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课堂上要经常指导学生练笔,使每个学生都能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使生活周围的人和物烂熟于心,出口成章。

  三、多做游戏,在玩中写,培养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写作,写中再现玩趣,使作文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再也不觉得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四、要引导学生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农村小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可以课外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之外,还应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积累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等等。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兴趣也就更高了。

  五、教师要写好作文批语。

  学生的作文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因而强烈地期待得到老师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或热情地赞扬、鼓励,或诚心地帮助、指点。老师在作文批语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兴趣因此,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用赞赏的眼光去批改,并通过作文批语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上的动力,心理上的平衡。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同时,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在生活中多积累一些素材,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视写作为难事,无话说可以变成有话说,不会写可以变成会写,用词干巴可以变成行文流畅,千篇一律可以变成百花齐放。

作文的教学反思8

  《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别具匠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的优秀篇章。

  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得有失,先谈一下所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文中的字词教学要抓重点难点。对于五年级的孩子,课文中的生字词不可面面俱到,每个都讲到。而是对于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字音、字和词语讲解即可。例如,这篇课文字音注意:估量的“量”在这里要读第二声。玲珑剔透的“剔”要读第一声。词语重点讲“众星拱月”,要结合课文来理解,这个词概括出圆明园的结构布局。词的字面意思是“拱:聚集、环绕。像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教学时我问:文中的“星星”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许多小园”。这里的月亮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这个词语的意思在本段的意思就是: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环绕着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的周围。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而且对圆明园的布局也了如指掌。

  2.了解文章的结构条理。这篇文章条理清晰。教学时,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之后,从观全文,学生发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恨、惋惜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第五自然段用精炼、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内容,又可以教给学生布局谋篇的方法。

  3.结合资料和观看《圆明园》纪录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告诫学生勿忘国耻,振新中华。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圆明园被毁坏的历史根源,学生查阅资料得知:自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战争。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迟迟不定战守之策。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清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

  4.让学生写读后感。教学本课后,学生情绪高涨,义愤填膺。不仅对圆明园的毁灭痛心不已,还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极度痛恨。我见此情景,问道:“同学们,屈辱的历史深深烙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不仅仅是痛心,更应该是觉醒,让这样的历史悲剧不再重写,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年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把读和写结合在了一起。

  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遗憾的教学,这节课后也有不足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

  1.对于课前查阅的资料。学生仅仅停留在从电脑上机械的打印下来,不会有取舍的巧妙运用。改进办法,课堂上不允许念资料,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2.有感情的朗读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对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认识不够。所以,惋惜之情没有读出。今后加强朗读训练。

作文的教学反思9

  作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训练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给学生创设情境、适时引导,让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学生作文基于生活,高质量的作文又服务于生活。然而学生往往对丰富多彩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出的文章难免空泛。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作文教学。

  一、留心观察生活中周围的事物,平时注意积累。

  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写日记和写读书笔记是丰富学生作文内容的有效办法。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生活中周围的事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凡是觉得新鲜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物就把它记在日记中;把平时读得课外书、教科书中的好词佳句段落写在读书笔记中。教师定时检查或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互查、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丰富积累。教师并用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总结表彰。

  二、语文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阅读与作文”

  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学习一篇课文学生首先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要弄清文章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顺序怎样,他为什么要这样写;走进文本,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加强“作前指导”的教学

  学生写作文时教师要从题目入手,在内容上、体裁上多角度的进行指导。如学生在写《难忘的教训》时,我从题目“难忘”二字入手,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难忘”二字,然后让学生从例文中总结写法,从而指导怎样写。如文章的开头有“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用式”“启发式”……接着把事情经过具体的写清楚。在写结尾时可以“自然结尾”“总结式结尾”“启发式结尾”……学生弄清写法后,就鼓励学生写片断,然后在全班评价交流学生写的片断,或把几个片断连成一篇文章再交流。

  总之,作文教学平时要加强积累,教师要多训练,多角度培养学生多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观察事物。这是我在作文教学生涯中的极大亮点。

  作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训练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给学生创设情境、适时引导,让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学生作文基于生活,高质量的作文又服务于生活。然而学生往往对丰富多彩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出的文章难免空泛。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作文教学。

  一、留心观察生活中周围的事物,平时注意积累。

  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写日记和写读书笔记是丰富学生作文内容的有效办法。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生活中周围的事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凡是觉得新鲜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物就把它记在日记中;把平时读得课外书、教科书中的好词佳句段落写在读书笔记中。教师定时检查或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互查、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丰富积累。教师并用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总结表彰。

  二、语文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阅读与作文”

  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学习一篇课文学生首先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要弄清文章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顺序怎样,他为什么要这样写;走进文本,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加强“作前指导”的教学

  学生写作文时教师要从题目入手,在内容上、体裁上多角度的进行指导。如学生在写《难忘的教训》时,我从题目“难忘”二字入手,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难忘”二字,然后让学生从例文中总结写法,从而指导怎样写。如文章的开头有“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用式”“启发式”……接着把事情经过具体的写清楚。在写结尾时可以“自然结尾”“总结式结尾”“启发式结尾”……学生弄清写法后,就鼓励学生写片断,然后在全班评价交流学生写的片断,或把几个片断连成一篇文章再交流。

作文的教学反思10

  高中语文必修表达交流板块中,“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一篇作文教学留给我无尽的思考。

  众所周知:亲情是说不完的话题。但在这次作文教学中,面临被娇生惯养的诸多独生子女,他们可能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亲情毫不在意,甚或不以为然,毫无感悟。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亲情,感悟亲情,并用笔生动描写亲情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的作文教学利用了多媒体,想以此来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调动学生平日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话题中来。

  教学设计时,考虑了这些因素,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唤醒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达到情不自禁、跃跃欲试的写作状态。

  并本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实例,并插有几首歌曲,如《游子吟》和电影《少年犯》主题曲,一方面增强了作文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另一方面这些经过精心选择的图片,实例,歌曲能让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打心眼里体会到亲情在自己生活中的的存在。教学环节中设计的亲情细节的诉说发自于学生的内心,容易让学生对亲情的感受产生共鸣,这样就能引领学生走入这次作文教学的深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中学生却感受不到亲情。这时就要适时指出:学生如果对亲情都熟视无睹,那么他们在精神上是不会成人的。因此,教会学生将感受到的亲情淋漓尽致地加以传达,实现的是学生自身与自我精神的碰撞,与社会的对话;它是对其灵魂的烛照与洗礼,——当学生让亲情在笔底温暖地流泻时,他托起的何尝不是一个生花的世界!通过心灵的深切反思,学生平时生活中的那些感悟就会入情入理,如文入段。

  其次,这次作文教学安排了很多的学生活动,如:对亲情图片的讨论,分析;对亲情诗文的欣赏感悟;对与亲情有密切联系的动情的歌曲欣赏。这样安排好处有三:1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2激活了学生的思维;3丰富了作文教学的素材。这样组织教学,真正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瞎编,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平时留心生活,关注生活就是积累了作文的材料。

  当然,这次教学设计在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谈得亲情细节包括作文片段练习都是凡而不深,广而不透。可能这是家庭和社会忽视的重要问题。亲情和感恩教育的缺失,让学生面对有话可说的作文反而觉得无言来对。所以,面对“亲情”这一情感浓度极高的话题作文,过多的讲解写作方法势必会事倍功半。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很多很多的亲情印痕,平时生活中的那么多点滴,片段经历,不能只留在心中,要唤醒记忆深处的亲情,虽然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尤其是住宿生,背井离家,面对生活的困难,学业的压力,父母的嘘寒问暖在夜深人静之时,会更令他们倍感温馨、念念不忘。学生的周记中也多次写到父母接送他们的情景,而他们一想到自己考试的失败,就更加愧疚不已,甚至都有放弃学业,为父母分忧的想法。但是也正是那份亲情使年轻的心能够风雨兼程!可以说没有亲人的关爱,没有亲情的温暖,生命是多么荒凉!因此抓住作文契机,让学生尽情书写亲情,更能涌现出情真意切的美文。表现亲情时,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是生活中的细节,认为家庭活动太平常,以致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

  因此,我确定以“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作为此课的教学重点,这样更便于组织教学,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教学也让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充盈在教学之中,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也就把语文教学彻底从工具性转变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功能,彰显了语文教学的新功能。

作文的教学反思11

  四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不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要精心设计,悉心指导,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教会他们表达的方法。

  一、 在教学实践中实行这样一套指导方法。第一步以本为据,总结写作方法。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细心的老师要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仿效训练。第二步出示“下水”范文,进一步印证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不难,很容易掌握。第三步,点拨指导,让学生明确运用这种写作技能最容易出现的几种毛病,进一步加深印象,进而掌握这种写作方法。第四步,当堂作文,强调学生实际运用新的写作方法,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抄袭他人习作的现象。第五步,习作改评,紧扣指导重点,凡能正确运用新的写作方法作文的学生,尽可能给予满分鼓励。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实际,总结出既合学生实际,又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规律来指导作文的实际教学。

  二、 、精心撰写下水作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在学生看来,教科书是专家、名家的文章,太神秘,且高不可攀。如果教师能运用新授的教学方法写几篇下水作文给学生以示范,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看,感到运用新的写作技巧其实并不难。因此教师写下水作文不但可以释除学生的神秘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体验写作的甘苦。还能使学生经常地练练笔,给学生以勤动笔的示范,还可以了解到学生习作实际,作文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学生最容易犯毛病的地方又在哪里。这样就能在备课与指导时有的放矢进行突破。

  三、 批改作文紧扣重点,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批改学生作文是老师最困惑的事情,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教师实在感到力不从心,也难做到;要么只阅不批,只阅不改,写上批阅日期了事,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笔者以为,批改作文必须紧扣指导重点进行。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训练点,翻开学生作文,便可一目了然。对运用得法的学生,老师尽可能在“眉批”栏中用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和赞许,在“尾批”处予以总结性褒扬,在评定等级与分数时尽可能往高处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行”、“我能”!至于对于运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责怪,因为训练目标比较单一,一般学生稍加提示,便会明白,因而只需予以巧妙的点拨与鼓励,便可矫正习作的问题。至于综合性的错误,如错别字、典型病句等可用少量时间集中加以解决。

  四、 及时反馈篇评价,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三分导,七分评”,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 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久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 评讲准备必须充分。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的创新,评讲的程序必须清楚,评讲的材料必须详实(讲评原始材料必须源于作文批改记载)。

  3、 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正反例证也必须来源于学生习作,通过对此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授的写作方法。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引起每个管理者与执教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坚信,只要我们主动地去探究,不断地去实践,认真地去反思,就不难从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作文教学法则来。

作文的教学反思12

  看图写话的每幅图都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写话训练材料,教师怎样指导看图写话,扎实地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最终提高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是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探究的一个问题。我通过以下的四个步骤来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效果较好。

  一、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看图写话的基础是要学会观察,这是进行看图写话的重要条件。只有经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对图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写话”。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看图写话一般包括单幅图看图写话和多幅图看图写话两种类型。对于单幅图的看图写话,要让学生找出图中所表达的几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分别是什么,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这样从总体上对图画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然后再从整体到局部,抓住图的细节进行认真观察。比如:具有特色的环境,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再深入进行观察,用有趣的细节激发学生的看图兴趣,使学生有不同的新发现。

  对于多幅图的看图写话,要在把每幅图看清楚、看明白的基础上,想想图与图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存在哪些联系,时间和地点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多幅图看图写话变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

  二、 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想象。

  图上的内容是平面的,静止的,只是描绘出了人物的动作、表情,而与之相关的人物的语言和心理却无法体现出来。只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使他们有动作、有语言、有思想,才能使画面内容丰富充实。

  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画面中,进入角色,大胆想象,也可以借助课件进行演示。如果和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还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让他们在这样的一系列活动中,想象画面内容以外的东西,同时又使静止的画面传递出更加丰富的内容。

  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时也许只是给学生一些提示,但就是这一点提示,可能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想说想写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 理顺思维,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从想象到写话,这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口头表达。低年级学生表达时,往往缺少条理,不连贯,所以我们要重视看图说话的教学,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通过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为后面的写话打好基础。通过启发学生想象,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展现出来。在说的过程中,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有开头,有结尾,语句要完整,条理要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先找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来做示范,然后再让其它同学仿照来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用词准确生动、想象合理等独特之处。

  四、 动笔写话,完成最终目标。

  学生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和口头表达的东西转化为书面文字,这是看图写话的最后一个过程,也是看图写话的最终目标。通过以上的层层训练,再来写话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了。要逐步提高写话的要求,从开始的规范使用语句,把意思写完整,逐步提升到写得具体、生动,再到富有想象力,写出人物的语言、心理和神态。

  此外,要提高看图写话的质量,还要注意平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经常进行词语、句子、片断的训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表达能力。

  总之,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合理的想象、口头表达、书面写话几个环节的训练,无论画面内容如何,也无论是几幅图的看图写话,孩子们都不会觉得无处下手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满足感和喜悦感,学生才会对看图写话产生兴趣,才会觉得这是一件快乐的事,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地写为主动地学,才能乐于把心中的想法用充满活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来,看图写话的训练,对学生来讲是水到渠成之事,我们的教学也自然会落到实处。

作文的教学反思13

  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不好,关键在于老师,三年级作文教学反思。老师要精心设计,悉心指导,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教会他们表达的方法。

  一、在教学实践中自己摸索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第一步以本为据,总结写作方法。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细心的老师要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效仿训练。第二步出示“下水”范文,进一步印证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不难,很容易掌握。第三步点拨指导,让学生明确应用这种写作技能最容易出现的几种毛病,进一步加深印象,进而掌握这种写作方法。第四步当堂作文,强调学生实际运用新的写作方法,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抄袭他人习作的现象。第五步习作改评,紧扣指导重点,凡能正确运用新的写作方法作文的学生,尽可能给予满分鼓励。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实际,总结出既合学生实际,又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规律来指导作文的实际教学,小学三年级作文《三年级作文教学反思》。

  二、精心撰写下水作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

  在学生看来,教科书是专家、名家的文章,太神秘,且高不可攀。如果教师能运用新授的写作方法写1、2篇下水文给学生以示范,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感到运用新的写作技巧其实并不难。因此教师写下水文不但可以释除学生的神秘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体验写作的甘苦。还能使教师经常地练练笔,给学生以勤动笔的示范,还可以了解到学生习作实际,作文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学生最容易犯毛病的地方又在哪里。这样就能在备课与指导时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突破。

  三、批改作文紧扣重点,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批改学生作文是老师最感困惑的事情,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教师实在感到力不从心,也难做到;要么只阅不批,只阅不改,写上批阅日期了事,这两种方式都不可龋笔者以为,批改作文必须紧扣指导重点进行。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训练点,翻开学生作文,便可一目了然。对运用得法的学生,老师尽可在“眉批”栏中用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和赞许,在“尾批”处予以总结性褒扬,在评定等级与分数时尽可能往高处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行”、“我能”!至于对运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责怪,因为训练目标比较单一,一般学生稍加提示,便会明白,因而,只须予以巧妙的点拨与鼓励,便可矫正习作的问题。至于综合性的错误,如错别字、典型病句等可用少量时间集中加以解决。

  四、及时反馈评讲,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

  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三分导,七分评”,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欠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准备必须充分。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评讲的程序必须清楚,评讲的材料必须详实。

  3.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正反例证也必须来源于学生习作,通过对此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授的写作方法。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引起每个管理者与执教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坚信,只要我们主动地去探究,不断地去实践,认真地去反思,就不难从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作文教学法则来。

作文的教学反思14

  1、紧扣文眼,首尾呼应。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18—30自然段),第一轮校级赛课时,我是以两条线

  “中国迷”和“表现法国人民心愿的句子”来贯穿整个教学。先要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用笔划出表现他们是中国迷的句子,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体会。学生很快找到课文的18自然段和20自然段的一、二句话,并且抓住一些词语、句子谈了自己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了朗读。紧接着我用一段话牵引到“心愿”的学习上来。让学生再读课文的二、三部分,要学生找反映法国人民心愿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看你读懂了什么?我班学生首先找到了28、29自然段,也就是直接表现小姑娘和他爸爸心愿的句子,慢慢地有的学生再找到了课文20自然段爸爸说的话和19自然段,学生谈了自己的体会,也进行了情感朗读。这一教学设计在我班进行的还算顺畅,在第二轮别班试教的时候,领导和老师们就提出了异议:一、看似有层次的教学设计其实层次感并不强,在学完第二部分“中国迷”之后进入第三部分的学习,找表现法国人民心愿的句子时,学生在二,三部分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来回找。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此种教学设计,显得文章的结构混乱,作者思路不清晰,写作缺乏顺序,给学生在写作上造成误导。第二,主题不鲜明,文章是表现“中国迷”,还是“心愿”?课题“心愿”就是文章的文眼,教师就应扣住课题,一条清晰主线的层层深入学习下去。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做了全盘的改动。第二课时开课,我紧扣课题,要学生浏览全文,回顾课文写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当学生找到共同心愿时,我直奔重点引入到这堂课的学习中。教学尾声,我引导学生找出不同人物的心愿,体会情感,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表达人物心愿时的写作手法,最后回扣课题,扩展内容,激起情感升华。

  2、多元化教学策略,“收放”结合。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是语文本真的体现。在教学时,为了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中国具有特色的民间物品、名胜古迹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灿烂历史文化,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第二部分的学习中,我大胆放手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划,自悟,自己谈感受,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当然“放”需要一定的尺度,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并不相矛盾,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收放”自如。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抓重点词句相机引导,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图片展示,音乐,学生介绍,视频再现,教师解说等等,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探究!

  3、把握人物心路历程,情感层层推进。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执教本课时,教师善于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剖析:维勒尼克的爸爸两次去中国,由对中国特色艺术物品、名胜古迹的喜爱——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痴迷——发自内心的对中国的热爱——把对中国的这一份爱传递给家人,孩子 ——萌发美好的心愿。把握住人物心路历程的这条主线,一步一步把情感推向**。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的层次分明,内容丰满,激情一浪高过一浪,情感不断地升华到**!

作文的教学反思15

  一、成功之处

  1、指明方向,明确学习内容。

  《妙笔生花绘美景》引导单首先通过“温故知新”以及“知识定位”的环节,让学生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与作用,接着在 “概念识别”环节,让学生判断哪些语段运用了环境描写,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其依据是什么,进一步让学生在判断中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

  2、注重实践探索,寻找方法。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白了环境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 、衬托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只是导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环境描写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让学生探索技巧,并学以致用。所以,关键环节在于“技巧探航”。在“技巧探航”这个环节中,我们课题组经过精心筛选,找了一些学生熟悉的课文文段中的环境描写,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探索技巧。例如在第一次技巧探航中,摘取的是《春》一课中的关于小草的描写,采用逐步添加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句一“小草从土里长出来。”,句二“嫩绿的小草从土里长出来。”,句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让学生比较哪个句子用得最生动,并说出原因。学生很快就判断出生动的句子与原因是用了形容词与拟人的手法,“偷偷地”使得小草形象生动,富有生气,“钻”字则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而“嫩嫩的,绿绿的”则是从小草的质地与色彩着手去描绘。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了仔细观察,抓住特征的重要性。而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更是能使得所描绘的景象更加生动形象。为了巩固这一点,备课组的成员精选了学生熟悉的课文关于花的描写片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赶趟儿开满了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让学生分析该句用了什么方法,归纳技巧。通过“技巧探航”,学生们自己通过实践分析归纳,最终找到了写好环境描写达到一定效果的技巧要观察、抓特征、用修辞、多联想,寄情感等。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方向,而技巧则完全由学生合作讨论,分析归纳完成。只有学生启动思维收获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这一环节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

  3、趁热打铁,及时巩固。正因为有了“技巧探航”的思考与归纳,学生们对如何运用自然景物描写来达到一定的写作目的有了思考的方向。趁热打铁,“拓展实践”环节马上让学生将刚刚学到的技巧学以致用,练习巩固。“拓展实践”环节先让学生写《清晨的校园》的百字短文,并要求必须运用一种以上的修辞和想象联想,由于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范围,所以学生写起来有话可说,在随堂练习的8分钟中,学生文思泉涌,大部分同学都能恰当运用修辞与联想想象,生动写出自己眼中熟悉的清晨的校园。

  二、不足之处

  1、例文欣赏所选的内容分别是《感受长城》和《神秘的错高湖》,两篇例文中的环境描写都很精彩,但由于长城与错高湖两个地方并非学生所熟悉的地方,学生无法领略文中环境描写精彩,无法引发共鸣,因而也无法促发学生对其中环境描写技巧的感悟。这一点,我们在备课组在课后讨论反思归纳出,以后例文选材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才能在作文教学中更好激发学生的共鸣性,从 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2、作文指导课,必须是课堂指导后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实践写作,只有及时将写作技巧运用于指导写作实践,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在本次的作文指导课中,虽然有“拓展实践”环节及时让学生巩固知识,但短短的8分钟中,完成随堂练习并得以展示的只有寥寥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而大部分同学还未能很好进行巩固。所以,在作文指导课中安排好随堂练习巩固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只有会写了,那么,所学的写作技巧才是学生的。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文指导课,学生只有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归纳技巧,然后能及时将归纳的技巧巩固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作文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作文04-04

作文的教学反思10-27

《作文》教学反思10-09

教学反思作文06-25

作文的教学反思11-21

高中作文的教学反思08-05

作文训练教学反思08-02

小学教学反思作文09-22

初中作文的教学反思09-27

《春雨》教学反思作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