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作文(合集)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反思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反思的作文 篇1
“春天来了”是三年级第三单元的习作练习。为上好这次习作,我在课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田野边,来到东方广场寻找春天,学生在游玩过程中兴致勃勃,边看边记录,还不停地相互讨论。回来后,先请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摘抄的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然后说说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由以往的不知从何说起变得滔滔不绝,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作文时就十分轻松了。由此,我感受很深。
一、走出课堂四十分钟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发现春天,去感受春天,去体验春天,把习作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言为心声,学生只有切切实实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才会有自己的发现和体验,有了这种发现和体验的快乐,表达的愿望才会激发出来。
二、走进春天的语言世界
我设计了一个课前的“开心词典”活动,学生搜集很多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句子,抄在开心词典上,上课时,让学生充分交流开心词典上的词句,“春风拂面;花红柳绿;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学生收集的词句相当丰富。学生在和自然的亲近中感受到了春的信息,在交流这些词句中又一次领略了春的美好。
三、走进学科融合的新境界
“诗画同源”,确实绘画和写作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绘画和写作都需要观察,选材,构思,布局,都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到自然中去观察春天之后,让他们先把自己观察的春天画下来,这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一个凭借,降低了习作的难度,画的过程已经是学生把自己观察所得进行思考、表达的过程,眼中景已变成心中情倾注在画笔上。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图画描绘出了孩子们眼中的春天,心中的春天。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可以说是用语言进行二次创作。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一、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
我精心设计了一些导语。如: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春天刚刚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等等,语言确实很美,但是感觉和学生有距离,说的时候像在背台词,没有和学生自然交流的感觉,因而缺乏童趣,师生没有融为一体。
二、学生的发言不是自己真情的流露
虽然课前学生去亲自体验了春天,但是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多数学生谈的是自己印象中的或从书本中看到的春天,而不是自己去发现的春天,原因何在呢?我想,一方面和老师的语言创设的交流氛围有关,没有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发现的春天,另一方面,过早地交流积累的好词佳句也起了一个不好的导向作用,学生以为只要用上那些词语,说的像那些句子一样就好了,而不是说自己看见的,感觉到的春天,不是自己心灵的自然流露。我想,学生在说自己发现的春天时,不要给孩子任何限制,任何暗示,就让他畅所欲言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话可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会与众不同。在大家充分说的基础上,再交流好词佳句,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春天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的情感一定能更好地调动。
反思的作文 篇2
在一定程度上说,目前学生作文雷同化倾向是同质的、一元化思想教育的要求所致。这种思想教育严格地规定了写作教学“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这就潜在地、隐蔽地把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异化为“千人一面”的社会规范的实施过程,也就必然导致作文的雷同。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雷同”。人们呼吁不要雷同的作文,也进行了各色各样的作文教学改革,但是往往摸不到痒处,因此收效不大。作文教学为什么是今天这种局面,这种局面背后存在着怎样的失误,这是我多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
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作文的“雷同”与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思想教育任务有密切的关系。思想教育任务在作文教学中历来占有很高地位,对作文以及作文教学影响也最大。然而,长期以来这一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另外一方面,也因为思想教育对于写作教学的“教”和“学”的影响处在潜在的、隐蔽的状态,得到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不容易,所以,对于思想教育影响作文以及作文教学的情形也就没有认识,抑或仅有的认识也停留在感性诉求阶段。下文我试图从文化现代化变迁的角度对思想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进行反思和分析。
雷同的写作
写作是最具有个性的活动,因此也是最忌讳雷同的。但是目前学生写作出现的最突出的现象就是雷同,雷同“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 [1](p.234)翻开学生的作文簿,看看学生发表的习作,往往给人的感觉就是似曾相识。每一年高考阅卷过后的作文评析,都会批评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一律,结构相似,甚至语言本身都没有多大的差别。而且多少年来这种情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以致于每年高考阅卷后的作文情况通报本身也都有些雷同。
从现实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深刻地看到人们不仅仅在作文,更是在有意无意地“汇报”自己所受到的“思想教育”的成绩,尤其是在表明政治上或者道德上的立场、态度等。人们并不单纯的为提高写作水平而进行作文教学的“教”和“学”,人们更是在为贯彻思想教育的要求而进行作文的“教”与“学”,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作文中育人”或者被称为“将思想教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
具有教育性的写作
“写作教学,通常地称为作文教学,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构成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担负着培养学生现代语文的写作能力的重要任务。”[2](p.197)这里对于写作教学的说明应当说揭示了写作教学的目的。但是写作从来就不单纯是写作能力的培养或者单纯的技术训练,而是历来被看作有“教育性”的活动。 “写作教学不是单纯的写作技能训练,而是思想认识、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写作训练内容中的思想性、社会性,决定了它必然蕴含着诸多思想教育的因素。这就使写作教学具有显著的教育性。“在作文中育人”或者“将思想教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这在作文教学理论话语中,一般是指“写作的教育性”。具体来讲,就是指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在传授写作知识、训练写作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受到熏陶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也能得到发展。”[3](p.202-203)这样看来,所谓“教育性”就是在写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特定思想内容的教育,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组成部分。另外一本作文教学专著认为中学作文教学目标有一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进一步要求“把作文过程当作道德情趣高尚化的过程,是灵魂净化的过程”。[4](p.13)剔除这里表述语言华丽的表象,说的也就是“通过作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这个意思。
人们赋予写作以思想教育的任务,这是由来已久的事情,中国自古及今都很强调写所谓的“道德文章”,延伸到作文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要求学生在作文产品中直接地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出来,再进一步地以此来判断学生是否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里所引述和说明的,是要求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比较显在的说明,而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却并非能够明显地观察和认识到的。综观我们若干年来作文教学研究中关于“作文教育性”的论述,一直就停留在“主张”和“如何实行这一主张”范围内,从来没有“审视”过思想教育要求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问题。
事实上,要研究这一问题,局限于作文教学本身的研究范畴是不能揭示问题症结所在的,必须将这一问题放到更为广阔的研究背景中去,必须把“作文”与写作文的人、与某一具体的社会文化对于其中的“人”(写作者)的规范联系在一起考虑。如果说过去我们习惯于按照既定的视角看待作文并构建作文教学理论和从事作文教学实践,很少或者不能对“作文何以成为可能”的“文化前提”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现在,我觉得我们首先必须研究和反思“作文何以成为可能”的“文化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该文化关于“人”的规范要求的作文教学理论。因为语文(包括作文)具有特殊的文化品质,通过“文化视角”来看看我们过去的作文以及作文教学就是一个适宜的角度。在这里,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写作教学的教育性问题,也就是作文教学中思想教育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该文化中规范特征的部分和被先定为正确的“思想”。在语文教学(包括写作教学)中所进行的这种“思想教育”,从文化角度来看,是社会对未完全社会化成员进行教化、规劝、训诫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教育对人实施精神上的影响、控制,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的一种手段。这种思想教育使得接受该教育的人能相对地分享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并且通过这种“思想教育”使得生活在该文化中的人有精神上的归宿感和依赖感,从而维护了社会现有的秩序和稳定,保有社会有序地生存和发展。任何文化、任何文化任何阶段都需要这种“思想教育”。 一个社会没有规范,就会乱,一乱就使社会因失序而倒退,弄得大家都活不下去或者痛苦地活着,所以,思想教育历来都受到重视。西方国家“在他们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崇尚个人主义、自由平等、鼓励竞争、讲究实际等价值取向显而易见。相比较而言,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汉语文教材,价值观念侧重于社会责任感,评价标准是个人对社会贡献;西方侧重于个性的发展、评价标准是个人的成就。”[5](p.8)无论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试图通过母语教学将学生纳入到社会生活规范中去。而能够进入教科书和课堂里的“思想”,是经过社会主导力量精心选择的,那些符合统治要求的被选中,另外一些则被闲置和批判。[6](p150)这些思想往往被表述为真理,被认为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反映。如此说来,思想教育问题在文化中也是一个社会控制的问题。任何文化都要通过国家机器以及风俗、习惯和道德教诲等方式将个人的行为、言语纳入社会模式中去,借以维护社会存在和发展。教育就是有效的、通行的社会控制形式之一。语文教学因为其特别的文化品质,从来是社会控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理论话语中,这种“社会控制”是以“思想教育”或者“教育性”来指称的。
一般说来,写作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个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具有普适特点。但是,在具体文化环境中,人们通过写作教学所进行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方式都是有所指的。简单地说,在中古文化环境中以“代圣人立言”为主要标志,到现代文化环境中就是“吾手写吾心”,以“创造”为终极指向。这也就是说写作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变化的。一方面,在中国文化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分科体系的确立,写作教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任务,叶圣陶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7](p.57)事实上,思想教育是属于道德、政治信念等文化规范特征的部分,与旨在培养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写作教学是两个领域的内容。把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变成思想教育的过程,应当说是前现代社会的通行做法,在文化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的环境中,仍旧这么做,可以说是没有经过思考的非理性的传统跟随行为,也与文化发展的实际不相一致。最直接地说,就是写作教学培养言语表达能力的目的根本不能达到。若干年来的作文教学成绩可以为之证明。另外一方面,写作教学的本身又具有天然的“教育性”,或者说具有“思想教育”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文化环境里以培养写作能力为目的写作教学中,这种教育性是定位在其附带功能上的,而且思想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与过去一元化的、同质的思想教育迥然不同。
思想教育与雷同化写作
在写作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应该说比语文教学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都来得严格和隐蔽。我认为,这对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影响也最大。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正是目前这种一元化、同质的思想教育的要求使得学生作文出现雷同化倾向。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作这方面的思考。相反,人们乐于提倡和忙于贯彻“寓思想教育于作文教学之中”。
现实当中,人们常常特别强调作文内容和主题的“积极健康”,并把它作为作文最重要的规定,也是作文考核的第一条标准;从具体的写作过程来说,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写作指导中把“审题”作为写作第一道关键性的程序,因为所谓“审题”事实上就是对命题者思想要求、价值取向的揣摩,从而保证自己的写作与命题者既定的“思想”要求保持同步,这与古人写作“代圣人立言”首先要把握圣人之“道”是一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异化为社会对于它的成员的“思想”进行控制的手段了,所以学生作文最怕“跑题”。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中,“教”就是将已经规定好的“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从而通过写作教学将预定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内化到社会成员的言行中,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学”就是将已经规定好的“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等外在要求内化的`过程。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这是中古文化形态社会(圣化社会)的通行做法,因为在中古形态的社会中,作文的目的在于“教化”,在于“代圣人立言”。以过分强调“思想感情积极健康”的作文教学,在本质上与“代圣人立言”的作文教学没有差别,也是泯灭“个我”成为“代社会立言”的“大我”的实践过程。目前学生普遍“不喜欢学语文,害怕写作文”,其实就是对这种一元化、同质“思想”和负载这种一元化、同质“思想”载体文字以及试图通过语文教学培养这种思想“复制能力”的厌倦,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中求创造性的作品,无疑是痴人说梦。这也就是圣化社会的情形,也可以说是圣化社会的常态。现在中国社会文化向世俗化变迁,个体权益和世俗情怀受到尊重,人存在的差异性得到强调,个性成为文化追求的品质,再让大家用不同的头脑来想一样的东西,按一样的程序思想已不可能;如果一定要如此,大家就只有用编造相同的假话,空话、套话来应付。目前,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小学生作文就是应付的产物。
可以这么说,学生写作中这种或者出于真心或者出于编造的“雷同”和“一律”现象,也是国家对人才的政治方面的简单、一元的要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自建国以来,国家为所有的成员设计的思想是“红”,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有所变化,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一元的、取向单一的、意识形态的特征没有什么不同。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国家对于人才的总体设计才有了变化,但是在教育尤其语文教育中,这种变化并没有体现出来,语文教学仍旧在旧有的轨道上因循前行。既然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文化多元、思想多元的时期,还想将一元的思想通过写作教学涵化到学生的言行中去,那么就会搞不下去,就会有不满和批评,所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语文教学的批评之声甚至达到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最激烈的程度,所谓“误尽苍生是语文”。在我看来,在这些言辞激烈的批评中,韩军的“伪圣化”比较击中要害[8]。
写作教学中的这种一元化、同质的思想教育事实上已经成为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也就只能停留在空喊口号之中了。如果对此缺乏认识,则对于大家辛辛苦苦教作文而结果作文总是没有成绩这一现象只有困惑不解了。事实上,既然“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都已经是严格规定好的,都在一整套严密的思想规范之中,任何有差异的个人化表达都要受到以同一的标准所进行的审查、批评、指导、评价,要想写出个性化的、独创性的文章难矣。换句话说,通过写作教学中思想教育(是整个社会思想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具有一样、单一、同质思想的人,却同时要求具有一样、单一、同质思想的人(“千人一面”)写出不是“千篇一律”的文章,岂不正是自相矛盾,岂不正是南辕北辙。所以,我认为:学生作文雷同化的根源在于这种一元化、同质的思想教育的过度要求,在于思想教育对写作教学的控制、压制、利用、改造和遮蔽。
在这里有必要作一个小小的声明:我并不反对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以及“做人”的熏陶。但是我反对在作文教学中以“思想教育”“做人”的名义来规定学生“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借以达到涵化社会规范的目的,而忘记了作文教学本身目的在于培养言语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平.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思考(四)[A].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曹明海.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3]曹明海.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4]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张中原.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概论[A].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编.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集[C]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
[6]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8]韩军.反对伪圣化[N].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1999-06-07。
反思的作文 篇3
月考的卷子发下来了,当时我很紧张,过了一会,我的卷子发下来了,我一看分数96。5分,哎,没达到理想的分数。
不过我的卷面很整洁、字写得很好,老师看见了,还夸了我一下,说:“你的字写得很好!”我感觉心里美滋滋的。
其中还有一些字因为写的太急了,写得很不好,虽然说老师没看出来,但是我下一次一定会把字写得更好的,说到这,我还想起四年级时,语文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一天,有位女同学在考试的`时候,无论写哪个题,都把题做的整齐、简洁,使人看起来很赏心悦目,于是,监考的老师,竟然没有打红叉叉,后来,他们班的老师看到后也很惊讶,后来经过调查,原来是因为字写得太好了,监考老师不想打红叉叉。同学们听了后,都被震惊了,有些还说:“我要把它当成学习的榜样。”许多同学都赞成。我听了后也觉得是,一定要像她那样!
我还为自己设了一个座右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明天加油!最重要的是,我还要准备一个小本本,把重点题、易错题、易错字、易错句子,记在上面,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练练,以来增加自己的记忆。
反思的作文 篇4
【作文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对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满分作文】
前不久在荷兰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一个“又”字既包含中国队的成就又一次实至名归,有包含了我们对于成功的反思。
在世界乒乓领域,我们为什么能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一次又一次的包揽世乒赛,奥运会的桂冠呢?有人说他们日常训练极为刻苦,或又有人说乒乓球是国球,有传统优势。而我想会说的则是,中国乒乓球的“实力”在于其运作体制的.科学与完善。
曾有一位什刹海体校的教练说过:“我们的训练安排周密而有效,你不会看到哪一个队员闲滞下来,老的队员有经验他们会教给年轻队员各种比赛经验和击球战术方法。”从中我想到的是让一个团队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发挥其优势,在团队内部形成良性循环,并且相互借鉴,达到运作效率的最大化,这便是中国乒乓团队的实力所在。——系统优化
不仅一个团队,如果把这种运作方式有效的嫁接到社会其他领域我想也一定奏效。
20世纪90年代,日韩等国遭受了亚洲范围内较大的经济危机,此时的两国大型企业都在企业内部大力提倡科技创新,并结合本国传统工业优势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的改变,并且实现由劳动力主导向科学技术主导的根本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成功。
田忌赛马的故事耳熟能详,他的成功也不正像中国乒乓球队一样,其实力的体现在于结构内部的优化。
此时此刻,在中国经济领域的提升也同样可以借鉴其方法。改变现状不是一蹴而就之举,但若能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在内部进行元素间的优化,鼓励创新,我想中国实力之名至实归将指日可待。
近年来,姚明创造了中国第一高度;刘翔创造了中国第一速度;丁俊晖创造了中国第一准度;而李娜创造了中国第一力度!这一个个中国实力的体现,无不是中国近年来在体育领域进行改革,调整运作体制使之科学与完善的结果。
包揽冠军不是目的,而其价值在于一个个的成功实力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其实极其重要的推动与借鉴作用。
一个冷静看待“成功”的民族,才可获得真正的“名至实归”屹立于世界!
反思的作文 篇5
下午灿烂的阳光笑嘻嘻的照在办公室的每个人身上,本来想好好的享受这温暖和煦的阳光,可是心里霎时感觉不是滋味,这里的生活太安逸了。我感觉自己像是温水里的青蛙,怎么也跳不出大锅了,然后被慢慢的煮死。
一个人独自来到上海快一年多了,依然无所建树。虽然过着朝九晚五的工作,很轻松感觉没有挑战性,但是拿着极少勉强可以糊口的工资,住在一人间的公司宿舍,日子过的很安逸。每天晚上看看电视,看看书,一个人就这么过了将近一年。
在上海没有熟悉的同学和朋友,每周一天的休息,有时候一天泡在图书馆,有时候一个人出去漫无目的的逛逛,有时候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在上海周边一日游。曾经还为一样一个人一座城的生活骄傲过,毕竟我一个人独自来到富有机遇和挑战的陌生大都市。
就这样一个人过了一年,没有成绩,我不明白这样生活是为了什么,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我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一个人来到魔都,我来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要得到什么,每天似乎很充实但又是浑浑噩噩的。我被当下的安逸生活磨灭了斗志,我变的畏首畏尾,不敢向前。
现在阳光似乎给了我勇气,我想对自己说:只要你勇敢地说出再见,生活一定会赐予你一个新的开始。我想勇敢的走出去,一个人又怎么样,男生做的女生一样可以做,甚至可以做的更好。
别人都说学中文的清高孤傲,我似乎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这种中文气质,总以为自己很高高在上,总以为自己误落凡尘,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可是总是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现在我对生活豁然开朗,不放弃身段,怎能找到脚下的路。
为什么穿婚纱不可以穿球鞋,为什么不可以突破自己呢?放弃所有的羁绊,不管是心灵上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走的更远。
反思的作文 篇6
一次在指导学生根据一副漫画《啄木鸟与伐木人》进行习作时,根据这类学生以往说不生动,讲不具体的问题,我打破了说图意——谈想像——编故事这种只运用单方面智能的教学形式, 变单一智能为多元智能,让学生通过说——演——编——改的方式来构思故事:
首先——说。师:请你根据图上画的人物、物件、环境特点等基本要素,理解图画的大致意思。然后在小组内合作讨论,说出故事大致内容、脉络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后,指名独立汇报。
学生甲:这幅图是一幅讽刺乱砍伐树木现象的漫画。图上画了一个点着烟的男人在挥着斧头用力地砍伐树木,而一只啄木鸟则对这男人的头啄“害虫”,边啄边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学生乙:这幅图描绘了在森林里,一个伐木人正在不停地砍伐一棵枝叶茂密、生机勃勃的大树,也许是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公愤,画家故意把这个人的头部画成了木头的样子,连啄木鸟也飞来对着他的“木头脑袋”狠狠地啄起来,还边啄边念叨:“这段木头一定有虫……”
至此,学生在凭单一的视觉接触这幅图画之后,所能讲出的就只是一些大体的、笼统的印象,为了让学生把这个故事丰富完整地表现出来,我借助了多元智能理论多种智能协调发挥,互相促进的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发挥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来帮助其更高效地完成漫画故事的表述。
第二步——演。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排演,通过有形有声的表演再现出故事中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即人物的对话、动作,丰富了故事内容。第三步——编。当学生面向全班演出故事时,我根据学生容易漏掉的内容,提醒学生对故事进行再创造,把自己的想像演出来,如当时的天气是怎样的?砍树人的心态是怎样的?他诡计得逞后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啄木鸟说这句话时动作的力度怎样?心情怎样?等等。甚至提示学生,再修改时也可以边演边改。本来在说故事时只能说出寥寥几句的学生,却通过这动起来演的过程,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对话、动作、心理变化等细节一一生动地表现出来,因此接下来这些学生动笔写出的习作,也做到了内容充实、语句生动,把故事的精彩之处表现了出来。
案例效果与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组合,但每一个人在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却上存在有较大差异。多元理论的创建者加德纳教授指出,多元智能既可以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丰富,又可以是与教学手段的多角度开发,对任何知识的`充分理解都不能要求每个人局限于单一的认知模式或表现手法上。本课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氛围,采用自主想象、情景表演、合作修改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结合调动了学生的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以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带领全班分小组讨论为主,教师只作适当的串联点拨,调动了语言智能、逻辑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
在这次习作教学中,我依据多元智能训练的思路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把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的引领与驱动下,扮演不同角色,发展自我智能强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既为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也为个人参与团队的、合作的、互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又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智能训练方式、不同的探究途径、不同的实践成果的“交互”的“多元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对话、合作与借鉴,学会协同发现、分享成果、欣赏他人的创造,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智能组合倾向与兴趣爱好选择命题与角度,参与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把教师所教的内容与学生想学的内容联系起来,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为多元智能而教”和“用多元智能来教”的思路尝试。
【反思的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反思01-28
作文反思01-29
反思作文02-03
反思的作文11-03
反思作文12-04
(精选)反思的作文08-07
【精选】反思的作文08-16
【精选】反思作文08-26
[经典]反思的作文08-25
(经典)反思作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