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发现作文

时间:2021-08-10 20:27:37 发现 我要投稿

有关数学发现作文8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发现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数学发现作文8篇

数学发现作文 篇1

  生活中奥秘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去发现奥秘的眼睛。

  一天,我在做数学作业时,一道计算题“15*15”印入我的眼帘,我不假思索地用了人们常规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而坐在一旁自称“数学天才”的老爸却问我:“难道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吗?”我感到奇怪又好笑,这能有什么简便呢?可老爸却一本正经地拿来一张纸,出了以下四道题,便撒手而去。

  如:15*15=?25*25=?35*35=?45*45=?

  莫非这其中有什么规律,我的探索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便耐心在稿纸上算了出来,5分钟后,答案算出来了:

  15*15=22525*25=62535*35=122545*45=20xx

  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仔细琢磨起来。突然,头脑里像闪出了个思想火花,我立马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两个相同的数(末尾必须是5),乘出结果的末尾两位是25,而前面的数则是因数里除5外的数乘以比它大一位数的积。为了验证,我又拿“65*65”算了一次,结果果然正确。我顿时激动不已,欣喜若狂,大喊“爸爸快来”。爸爸听了我的发现后,夸奖了我,末尾不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与规律,只要你善于发现,多动脑筋,就一定能得出其中的奥秘!”

  听了爸爸的话,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研究起下一道题目来,没准还会有些新奇的发现呢!

数学发现作文 篇2

  对于同学们来说,“5”并不陌生,可你发现了任何数与“5”相乘的规律吗?

  我想对于整数乘5来说,比较简单。但数大了的话,可能就不太容易了。不妨试试我的方法--一乘以5,等于这个数乘以10再除以2。虽然有些麻烦,但不容易算错,还能口算。既提高了准确率,又节省了时间。

  小数与5相乘时,用这种方法也不错。例如1.6×5,一般同学要列竖式,而用我这方法:1.6×10÷2,先用小数点移位法得出16,然后一下就算出1.6×5=8。

  这种办法不仅对5有用,而且,乘以50、500……也可以。乘50则是乘以100除以2,乘500则是那个数乘以1000除以2……

  如果是乘以0.5,则是缩小2倍,乘以0.05则缩小20倍,依次类推。

  我的小窍门还不错吧!

数学发现作文 篇3

  “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它们之间肯定有内在的联系!”在数学课上,我抓耳挠腮。今天老师教的知识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许你会觉得奇怪,这知识很简单,只要求出它们最小公倍数就行了,这对我来说也是小菜一碟。难的是,我怎样才能即快速又准确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想着,想着。善于思考的我马上找出了“破绽”。从相邻的两个数入手。不想不知道,想了吓一跳。在相邻的两个数中我发现了很多的规律。比如:两个连续奇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两个连续偶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除以2;两个连续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一条条规律不知不觉的被我“挖掘”出来。我喜出望外,决定举手报告老师。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些规律不完善。如:9和16用这些规律就行不通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又有点儿不善罢甘休。一下课,我再次投入紧张的思考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最大的公因数找起,我茅塞顿开。把10和16的最大公因数找出,再用这两个数的积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倍数,就可以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了。经过半小时的“奋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出的规律经数学老师验证是可行的。我不禁欢呼雀跃:有付出就有收获啊!

数学发现作文 篇4

  前些天我写过一篇《我发现自己很讨厌数学》。但经过期末的一段“埋头苦干”,我发现自己没那么讨厌数学了!也就是说,数学在我心中已经“化敌为友”,渐渐地有点喜欢上了。

  大家都说“熟能生巧”,是没错,不过我认为这背后一定有个严厉的妈妈和几个痛苦的周末!

  说起痛苦,我记得离期末还有两周的时候是最痛苦的。在那时我的手机在我旁边叮咚直响。谁呀?当然是我的学霸朋友多多。她干嘛?发朋友圈啊!干啥子?玩儿去了!什么处州公园、看电影……走遍丽水啊!在我看来,已经横跨太平洋了!

  当然,我是一脸的不屑——你才逛了一个小小的丽水,你知道我在干嘛吗?我去了永康市、嘉兴市、衢州市、义乌市、江山市……一大堆哩。大概十多个!这让我认识到生活在江山市的十一岁的粗心小红;在义乌市的不会计算傻子小明;在嘉兴市的跳绳一分钟超慢的奇葩小军……嘻嘻,厉害吗?

  有人可能还蒙圈呢?其实我前面说的人们,都是试卷里认识的。我,这只喵,一个周末,在试卷山中迷惑着;在试卷雨中哭泣着;在试卷湖中迷失着!

  试卷,一张、两张、三张……

  窗前,一只颤抖的手,一支舞动着的笔,一张紧张又疲劳的面孔,一头耷拉的头发和如木头一般的双脚——这就是我!

  不过说实话,这试卷,我倒真的越做越好了!之前我做一道题就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可现在,越做越起劲,只不过除了几道特别难的题以外,其它的都十分轻松搞定。

  哈哈,做完题可不能少了和闺蜜聊会天,“果子,在吗?”

  果子秒回:“干嘛哈?”

  “告诉你,我发现自己不太讨厌数学了!”我欣喜若狂。

  “不错,玩游戏吗?”果子发给我,接着他又发了一个嗨起来的表情。

  我毫不犹豫地给他打字:“no,我要做卷子。”

  我觉得数学挺不错,跟闺蜜聊完天,心情好了继续做题效果会更好。

  为什么?为什么之前讨厌数学?我逐渐发现数学并不可怕,题目是越做越带劲的,特别是做出一道我不会做的题目之后,带给我的惊喜。我觉得,我开始慢慢地喜欢上数学了。周老师听了一定很高兴!

  太阳下山了,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好像一张镶了金边的奖状。我发现我不太讨厌数学了。这句话,我想对世界上每一个人说。

数学发现作文 篇5

  在生活中我学会了不少的数学知识,让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菜,妈妈买了10块钱苹果,5块钱橘子,2块钱白菜,3块钱的豆腐…20元钱的肉,妈妈说宝贝儿能算出来妈妈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钱吗?我高兴的说我来试试:10+5+2+3+20=40,这时我算出来了,心里无比高兴。妈妈说宝贝你真棒!

  我们学校有3栋教学楼,1个大操场,1面红旗,6个篮球架,5个保安,1面笑脸墙……

  我爱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我一定要努力的学好数学!会用数字来表示所看到的东西!

数学发现作文 篇6

  今天,我读了《高斯发现的数学原理》这篇文章。文章讲了,高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在他还不会讲话的时就自己计算。三岁那年的一个晚上,他看着父亲算工钱时,还纠正了父亲计算的错误。

  教高斯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自己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这一天数学教师正好情绪低落,让同学们做作业。同学们看到老师抑郁的脸孔,心里害怕起来,于是就认真的作业。还不到半小时,高斯就把作业做完了,送给老师检查。

  老师头也不抬地说:"错的!"高斯非说自己的是对的。老师接过来一看,高斯的计算不仅正确,而且他还发现了计算简便快捷的数学原理。

  跟高斯比起来,我感到脸红。每当在学习中有了困难和问题时,我很少换一种方法去思考,而总是直接问家长或老师。

  在数学家庭作业中,我有一题不会做,可是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不会做,就去问妈妈。妈妈耐心地给我讲解,可是我只是听懂写了上去,却没有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我现在觉得很惭愧。

  我想:"如果,我只是听懂了,就写了上去,但却没有深入的去分析,去理解、去思考这道题。虽然,这道题改下来是正确的,但如果是仅仅是这样的话,过了些日子可能就忘记了解题的`方法。如果认真地分析思考了,肯定是不会忘记的。

  通过读高斯的故事,我深深地体会到勤思考、善观察、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学生在学数学的时候,只会照葫芦画瓢,不能领会其中的奥妙,不能举一反三,不能灵活运用最简单的方法。高斯却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数学发现作文 篇7

  放学了,我完成作业之后粘着姐姐让她陪我玩,她说她作业没写完,于是我摆弄起了姐姐的文具盒,没想到姐姐的文具盒里有很多的笔,我把姐姐的笔哗啦啦的全倒出来,姐姐看我在“捣乱”于是说“我考考你,我的文具盒里有几根笔?”

  我把笔摆好,然后看了看,有三支圆珠笔、一根铅笔、还有一根钢笔。我想了想,蔡老师教我们了十以内的加法,有三只钢笔,于是就算有一个三。分别有一根铅笔和一根钢笔。一加一等于二,所以就算有一个二。最后三加二等于五,原来姐姐的文具盒里一共有五支笔呀。

  我连忙将自己的成果告诉姐姐,姐姐赞许的点了点头“学的不错嘛,继续努力!”

  我很开心,我还要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数学发现作文 篇8

  今天,我和爸爸在小区里散步,爸爸突然问我:“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180°”

  我不假思索的说。“那,四边形的内角和呢?”爸爸继续问我。“四边形?嗯,360。” 我依然很自信。“六边形呢?你发现什么规律了么?”爸爸继续启发着我。 “六边形…720°,规律么,”我拿着一根树枝在沙子上勾勾画画,“设这个多边形的边共有N条,那么,难道,度数=180°×(N-1)?”我不自信的说。“那么,让我们验算一下吧,假设N=3,3-1=2 ,2 ×180°=360°,三角形是360°么?”“不是,那又是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要不,百度一下?”“不,我要自己想。”自尊心强的我拒绝了。回到家,我继续思索着这倒有趣的数学题,突然想起数学课上老师交给我们了什么高中等差数列,试试看吧。我继续在稿纸上演算着。“欧耶!我算出来了!”我高兴极了。在网上一搜,和我的答案一模一样!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同学们,你们知道答案是什么吗? 答案如下:180°×(N-3)+180°或 180°乘以(N-2)。

【有关数学发现作文8篇】相关文章:

与众不同的数学作文02-25

有关蜗牛的小学作文03-16

有关逛超市的作文02-22

有关陪伴的小学作文02-22

有关扫雪的小学作文02-22

有关防范疫情的作文02-20

恐怖的数学课_900字01-21

有关春天的小学作文4篇02-22

有关春节的作文(精选24篇)09-28

有关高中的英语作文-高中英语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