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灵魂,在为我们摆渡的高二作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题记
当物质的洪流浩浩荡荡闯入人们的生活,蔓延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无论你接受抑或拒绝,你都在被同化着。灵魂,真的会在高处俯视我们的一举一动吗?答案那么缥缈,然而又是那么显而易见。
公车上,面对小偷,所有成年人视若无睹,直到小女孩稚气的一声“妈妈,那个叔叔的手怎么伸到那个阿姨的包里”才打破了沉寂。小偷未能得逞,便进行了报复——下车时掌心握着的刀片划过了小女孩白净的脸。鲜红的血珠不断渗出,控诉着小偷的恶行。灵魂,真的在高处?
马路上,一位妇女追赶着抢走她背包的歹徒,而一旁以漠视的姿势心安理得开着贴有“110”的车正在兜风。他以“下班了”为由,当真做到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要他愿意,那位妇女不会这么狼狈;歹徒,便不会如此猖獗。灵魂,真的在高处?
似乎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似乎所有人都对这些见怪不怪的现象“处之泰然”。我开始怀疑,开始揣测,是灵魂迷路了吗?还是它早已被现实击倒,跌进了无法重生的轮回?
那是一丝微弱的光,散发着淡淡的昏黄,像是快下山的太阳,努力释放最后的温热,普照着人世。
一位老人住在土街的土房子里,没有路灯的土街,夜行人的恐慌让老人不忍。于是,她当起了门卫似的为所有路人照亮了前方的黑暗,乐此不疲地换着一个又一个或许对她而言是奢侈品的白炽灯。每当某个夜晚过路人的脚步声凌乱,老人便想,该换灯泡了吧。
她也只能靠声音判断,靠灯泡的温度判断。
老人,是一位与猫为伴的盲人。她曾笑说:“灯照亮的不是路,而是夜行人的勇气。”
是的,孤单的她只能与猫相依为命,可她的.善行却照亮了夜行人,引起了行路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也温暖了黑夜中瑟瑟发抖的灵魂。
只是这样孤身一人的老者,只是这样整天与猫对话的盲人,却懂得关照别人,懂得人性的真善美。土街的土房子里,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
只是物质的吸引,又算得了什么?当那些大学生为救落水儿童而奋不顾身;当路过的客人为帮忙抓小偷而受到无辜的伤害;当孤单的老人被毫无血缘关系的好心人照料……这些都齐刷刷地用同一个声音呐喊:“灵魂,在高处!”
精神的富足不会让一颗曾经拥有的心灵沉寂太久。我始终坚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也坚信,灵魂,不会在痛苦中沉沦太久。
高贵的灵魂总是那么高高在上,但倘若我们愿意,就能改变在生活低处游走的现实。生活永远是正义与邪恶共存,清晰与混沌同在。如果失去了灵魂,我们用什么来辨清是非善恶呢?
灵魂在物质中辗转,在铜臭中煎熬,始终高高在上。在光荣被金钱掩埋之前,在人类意识到迷失自己太久之后,让灵魂皈依吧,还心灵一份净土。
是非成败转头空,镜花水月的欢愉不是我们真正所追求的。当物质逐渐消弭,唯有精神,唯有灵魂,永垂不朽。
要记住,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
评点:
公车上的人们面对小偷无动于衷,说出真话的小孩受到伤害;保社会平安的公安人员任劫犯在眼皮底下作案;所有的人们都视不正常为习惯……我们不禁会问: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作者悲观但不绝望:世界上还有“一丝微弱的光,散发着淡淡的昏黄”,就如那盲人尽自己所能照亮夜行者的前路,就如大学生为救落水儿童而奋不顾身,就如孤单的老人被毫无血缘关系的好心人照料。透过这些现象,作者看到了本质:高贵的灵魂总是那么高高在上,但倘若我们愿意,就能改变在生活低处游走的现实。正因为如此,作者呼吁:在光荣被金钱掩埋之前,在人类意识到迷失自己太久之后,让灵魂皈依吧,还心灵一份净土。文章巧用对比,事例触目惊心,观点振聋发聩,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