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三作文评卷实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人说,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也有人说,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的关键词很清晰,“快”和“远”。这二者的显性关系有两种:1.走得快,就单独上路;2.走得远,就结伴同行。作文时我们必须从显性的关系里面找到它深层的隐性关系,我们才可以发现新意。
本次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撞车现象较严重,大多数考生都只从显性的两种情况立意,虽然符合题意要求,但一般化、大众化,缺少深度和思辨色彩,因此,分数都只在二类下、三类上这区间。如果在审题时注意遵循“逐个分析,对比解读,综合辩证”这个原则,善于联想拓展,是完全可以挖掘出材料中隐含的信息,写出富有个性特征的作文。比如,可以对第一句话进行否定立意,或对第二句话进行否定立意;也可以综合两句话进行肯定或否定来构思立意。无论是选一还是选多,只要能结合材料的观点来立意,就无优劣之分。下面两篇作文是阅卷时评出的一类卷和二类卷作文,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类卷
最远的路属于孤独的灵魂
□一考生
“想走得远,就结伴同行。”看到这句话,我想起了徐霞客。曾有一次,他因为执意想攀登华山最险的莲花峰,与劝阻他的向导告别,一个人走完了这条最险最远的路,留给全世界一个孤独却骄傲的背影。他仿佛在告诉我:如果你的路的确遥远,就一个人上路吧,最远的路属于孤独的灵魂。
想踏上最远的路的往往都是灵魂孤独的人。他们的梦想不是特立独行,就是巨大无朋,这决定了他们的征途遥远,超过了他们所能找到的绝大多数同伴;藏在这梦想背后的,是他们对世界与众不同的理解与爱。他们能感知到别人无法感知的东西——比如徐霞客,他从天涯海角的风光里感知到生命的激情,同样的风景对于向导来说可能没有意义;比如梵高,他从向日葵和麦田里看到的希望,而这些对当时的艺术评论家而言不可理喻。
感到人所不能感,这就是灵魂孤独的实质,也是他们踏上“最远”的逐梦之路的动因,而这些灵魂孤独的人想要走完这条路,最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孤独。
个人对群体有与生俱来的依赖,会下意识地认为留在群体中是安全的保障。为什么有人说“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因为群体能团结协作、攻克难关,保护个体度过他们一己所不能度过的艰难险阻。
然而,群体的路不会太远,绝大多数人会在实现了他们所能感知的生命意义后停下来:得到财富,获取地位,受到社会认可……就像社交网络“facebook”的创始人之一爱德华,在公司价值千万时就想把它卖给大网站。他就是“点到为止”停下脚步的“大部分人”。他不能理解另一位创始人扎克伯格要改变世界的孤独梦想。
最远的道路属于孤独的灵魂——不仅生而孤独,更要守住孤独。何必担心失去集体的庇护?经历过几次独自挣扎,你会发现,艰险也不过如此。一个人面对道路和挫折,成败其实没那么可怕。唯有这样,你才能守住孤独,与他长久相伴,在属于你灵魂和命运的遥远征途上坚持下去。
最终你会走到属于你一个人的终点,实现你独特的认知决定的独特价值,也许你会留给世界一个背影,那是对孤独灵魂的奖赏。
独自上路吧,最远的道路属于孤独的灵魂。
评点
作者挖掘出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如果你的路的确遥远,就一个人上路吧,最远的路属于孤独的灵魂。可以说紧扣题意,认识深刻,立意更高,思想性更强。作者以“最远的路属于孤独的灵魂”作为标题亦作为中心论点,同时论证过程严谨,说理显示出强大的逻辑。作者在肯定同行的同时又指出其弊端,从而使论点“最远的路属于孤独的灵魂”富于思辨性,很好地展现了作者出色的写作功底。
评分:内容24分+表达23分+发展20分=总分67分
二类卷
结伴而致远
□一考生
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有人轻装简从,步履如飞;也有人三五成群,安步当车,相互扶持着前进。而当我们仔细省察后却发现,在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远的,并非是那些孑然独行侠,而是那些结伴同行之人。
人的一生并非百米冲刺,而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因此,决定人一生的便不是他前行的速度,而是他终其一生所达到的最远端。然而,人的一生又决非坦途,正如障碍赛跑,成绩的优劣取决于障碍的跨越而不是平地的冲刺,人生与其相似,但又不尽然——因为许多障碍并非一人之力即可跨越。因此,为了达到那最远的彼端,结伴而行理应是必然的选择。
结伴而行,是每个个体弱点的相互弥补与优势的共同发挥。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可谓一代天才,然而在创立脸谱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单打独斗的他却举步维艰,而正是他与伙伴的合作同行,才缔造了如今鼎盛的社交网络。一个人或许可以成为天才,但却无法成为方方面面都无懈可击的全才。而任何大的事业,与此相反,需要的却是能应对千种变化万般局面的全才。因此,人们需要结伴而行,用彼此的优势互相弥补,这便是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内涵。人生中的大多挑战需要的都不是单打独斗或是单人冲刺,恃才自傲如扎克伯格,仍与同伴一步一步走过开创Facebook的道路,我们自然也应从中获取借鉴。
结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与支撑。这或许并不被人关注,但人生之途中总会遇到失败、挫折甚至灾难。那些单独上路的人,当打击突如其来,痛苦、煎熬、绝望接踵而至,必孑然无人依靠,于是太多这样的人便猝然倒下。然而结伴而行之人,能在彼此的支持与关怀下,共同渡过难关。汶川地震中,曾有几位中学生被掩埋在黑暗之中,几近绝望。但他们彼此扶持,用歌声抚慰彼此,用手机的光亮照亮黑暗,最终在废墟中生还。尽管结伴而行抑或单独前行并非他们的选择,但它也足以告诫我们,在困厄之中,单个人的精神是渺小脆弱的,结伴而行的人们却在彼此的支持下变得无比坚强。最终,他们便能一同走出困厄,继续带着这份羁绊前行。
所谓欲速则不达,当我们认为同伴是牵绊而总想疾行时,请认清,人生的道路远非那般平坦。人类就是以洪荒时代相伴同行而走到了今天,这已足够启示我们——
结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评点
作者赞同材料中第二种人的观点,提出“在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远的,是那些结伴同行之人”这一中心论点,而后从“结伴而行,是每个个体弱点的相互弥补与优势的共同发挥”“结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与支撑”这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主旨鲜明,思路清晰。遗憾的是,全文仅用“扎克伯格”、“汶川地震中几位中学生”这两个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论据单薄,如果在“点”(详例)的基础上,增加“面”(略例)的内容,这样,“详例”和“略例”形成“点面结合”的组材方式,全文就具有了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评分:内容21分+表达20分+发展17分=总分58分
【高三作文评卷实录】相关文章:
写出亮点打动评卷老师的高考作文的技巧08-12
实地探访北京高考评卷点:满分作文02-03
新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三必修五)07-13
写人作文的教学实录09-21
快乐作文教学实录11-17
生活作文教学实录11-18
写人作文指导实录12-03
习俗采访实录作文范文12-04
作文记录课堂实录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