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观后感

时间:2023-04-25 05:13:4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勇敢的心观后感

  在电影史上,《勇敢的心》,已成为经典;正如在苏格兰,威廉.华勒已成为千百年间的民族英雄;就像在苏格兰,风笛已成为民族音乐之魂。

勇敢的心观后感

  《勇敢的心》观后感 :自由

  在威廉·华莱士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格兰的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了。光阴似箭,英王为巩固在苏格兰的统治,颁布法令允许英国贵族在自己苏格兰的封地上享有结婚少女以便让贵族开发并统治苏格兰。这道法令虽然表面上会有利于英国统治苏格兰,但更会激起苏格兰人民的反抗。年轻的威廉·华莱士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并与其私定终身,愿意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然而梅伦却被英国贵族无理抢去,并遭杀害,华莱士终于爆发了。在广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子”的呼喊声中,他们揭竿而起,杀英兵宣布起义。

  华莱士,终其一生都是一个斗士,一个为了爱情而斗的斗士,一个为了自由而斗的斗士,一个为了国家和命运而斗的斗士。他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英雄。

  他的爱情,这部片他的爱情分成了两部分。一个就是和小时候的梅伦,一个美丽的苏格兰姑娘,一个在他父亲的葬礼后送了一枝花安慰他的人。华莱士求学有成后回来向他求婚。因为当时贵族享有初夜权的原因,他们在森林里偷偷的结婚了,这里可以体现出他的一种反抗的精神,一种本能的叛逆。但他们的爱情没有维系多久,因为梅伦的美丽太耀眼了,贵族杀了梅伦,这是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战斗的导火线,因为这引发了华莱士的爆发,揭竿而起,各地响应。第二段是与皇后的感情。皇后丈夫本来就是个同性恋,包办的婚姻让她感觉不到爱情的存在,根本没有感情可言。缺乏了爱情的滋润,让为爱情而起的华莱士走进了她的心灵,她自然为华莱士的豪情倾倒了。而华莱士则是在为了自由而奋身博杀,因为失去了梅伦,他一直在为了他的信念作战,皇后的美丽和善良感动了他,两颗干枯的心就这样融在了一起。

  勇敢的心是震撼人心的,因为这里有可贵的思想——自由。没有自由了你们还能干什么?也许是真的,我们也该好好思量思量。

  《勇敢的心》观后感

  《勇敢的心》说起来算是一部很旧的片子,这样说,不仅是因为他上映于1995年,更在于它是以13世纪末14世纪初苏格兰人民反抗英格兰暴政为时代背景的。在电影史上,《勇敢的心》,已成为经典;正如在苏格兰,威廉.华勒已成为千百年间的民族英雄;就像在苏格兰,风笛已成为民族音乐之魂。

  青山环绕的乡村、温柔恬静的邻家女孩、勇敢刚毅的民族英雄、气势磅的古战场、时而忧伤时而欢快的苏格兰风笛…… 看完《勇敢的心》,闭上眼睛,我的脑海中迅速形成一幅唯美、平静、安详的苏格兰乡村图,但画面很快被打散,支离破碎,缘于英格兰暴君的丑恶嘴脸,正如影片所放的,唯美、平静、安详仅是短暂的,在英格兰军队铁骑践踏下,苏格兰人民长期受控于英格兰暴政而无自由可言,但比起苏格兰英雄英俊刚毅的脸孔,英格兰暴君的丑恶嘴脸当然不会常驻于我脑海之中,因此,当影片最后威廉.华勒高呼“自由”时,爱德华的军队、政权也就随着这一声喊叫而烟消云散了。而华勒的高呼却永远存在人们的心中,荡气回肠,千百年来激励着各族人民为追求自由而奋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也许是对华勒最好的诠释。在很黑的夜里,听着《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Son of Scottland》等《勇敢的心》原声音乐,我会轻声地问:到底自由是什么,可以让英雄为之放弃一切?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房间,我恍然大悟,自由,正如阳光;英雄追求自由,正如我们在漆黑的夜晚对阳光的渴望。当我们为了前方某个不知名的梦想而投入到各种大小考试中去;当我们麻木地认为自由就是考上大学时,我们为之通宵达旦,为之呕心沥血。而结果呢?恐怕我们只是赢了整个世界而迷失了自我。其实失去自由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但我们已经麻木到失去了为自由而战的勇气。电影《勇敢的心》正是给麻木的人们带来“勇敢的心”。“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正是影片中的这句话,让我惊醒。其实剥夺我们自由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心。我们禁锢于自己的惰性,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中,而斗志全无。我们真正该打败的,是我们自己。为自由而战斗,过真正的生活。《勇敢的心》正是那第一缕阳光。

  特别喜欢影片中的背景音乐,那种以苏格兰风笛为主调的忧伤,贯穿于整部影片中。音乐是沟通心灵的最好桥梁。当两个人由于时代的不同、语言的差异而无法交流时,用音乐吧!因为在音乐面前没民族之分,也没历史之隔离。当你完全置身于苏格兰风笛忧伤之中,全心投入到影片中去,主人公华勒,亲人离去、国破家亡的悲痛,爱人被杀的心痛,被朋友出卖的绝望,战争失败、自由逝去的失望,对敌人酷刑的恐惧,惨遭迫害的令人心碎;邻家女孩茉朗,华勒青梅竹马、秘密结婚的爱人,温柔恬静,与世无争,却惨遭杀害;王妃伊莎贝拉,苏菲.玛索的精致面孔,冷艳面孔下不乏热情,渴望爱情却终不可得;苏格兰贵族的懦弱、甘做犹大的卑鄙与丑恶;苏格兰王子罗伯特布鲁斯的无奈与悔恨;英格兰帝王爱德华一世的残暴与最终的恐惧…… 所有这一切都融在苏格兰风笛的忧伤之中,酿成一杯苦酒,为英雄的逝去,为爱情的死亡,为政权的灭亡,干杯!

  据说,苏格兰风笛最早使用于军队中,为战争中死去的亡灵祈。记得我初次触摸苏格兰乐风的忧伤是在马修.连恩的专辑《狼》中的一首歌《布列瑟农》中,那时为了这叫苏格兰风笛的东西忧伤起来。还记得这张专辑的创作背景。1992年,加拿大有空地区政府施行了一项为“驯鹿增量”计划,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大量驱逐、捕杀驯鹿的天敌狼群。为此,30多位音乐工作者花了两年多时间,创作了《狼》这张专辑。它以最沉痛的呼声,敲击着人们的心……特别是《布列瑟农》,马修.连恩足以撕心裂肺的沙哑声音,抒情地吟唱着无奈的离乡情绪。一直很喜欢狼,热血、隐忍、孤独、愿为自由付出一切的种类,像为自由而战的英雄,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当暴君爱德华一世为了让英格兰贵族意愿迁到苏格兰,而以苏格兰的问题是在于太多的苏格兰人存在为理由残酷迫害他们时;当加拿大人为了“驯鹿增量”,而以狼群太多残忍猎杀它们时;当苏格兰英雄高呼“自由”时;当狼群为了生存而长途迁徙时,我不禁要问,苏格兰风笛,究竟为谁而忧伤?

  《勇敢的心》永无止境的追求自由

  借着Mel Gibson,苏菲玛索。这部电影就让人值得期待;而对于一名真实存在的苏格兰英雄华莱士,更本我们不需要去探讨什么历史,因为好莱坞向来以自己的文化要求去篡改以推广,而我们所要做的只不过是去以第三者视角来审视这部电影带给我们对自由的崇尚,对英雄的膜拜。而这些,无疑是被儒家滋养的我们所欠缺的。

  其实不太想钻牛角尖似的去评价Gibson演技如何糟糕,苏菲玛索如何成了电影花瓶角色。毕竟,这部电影的成功不是依靠角色,而是依靠场面,依靠西方文化的一种强势渗透而已。

  小华莱士亲眼目睹了英王的残忍:以和谈的名义将苏格兰贵族杀个精光;绞死后的尸体过于的诡异;

  小华莱士亲眼目睹了父亲的惨死,知道了生命如何去珍重,自由如何去换取……

  成人后的华莱士本想安静地过一名质朴农民,与暗恋的女孩幸福过一辈子,甚至想忘去父亲的那段家丑国恨。只不过,历史(或者说是导演)把他推向了成为万众首领的英雄:不想受英军侮辱的恋人拼命反抗,最终阴差阳错被俘后,惨死在英军手下。归来的华莱士,也就血洗了驻守的英军……

  作为英法言和的牺牲品法国公主嫁给了英王的儿子,成了独守空堡的女人……

  情节就在这样继续,3个小时左右的电影,交织着背叛,虚伪,肮脏,追求。交织着太多华莱士无法面对的东西……

  屡战屡胜的华莱士,接受了英王的议和,却不知英王的诡计:善良的公主设计告知了华莱士。

  不思进取的苏格兰贵族,在战役的关键时刻,出卖了华莱士,让华莱士体验到了无助、绝望……

  一个面容尽毁的贵族,代表了太多人性的丑陋,为了儿子今后的苏格兰王位,使出了太多伎俩……

  而最终华莱士也成了英王的俘虏。面对华莱士,濒死的英王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公主赦免华莱士,他要亲眼看着华莱士死在这里……

  身受如此大的痛苦折磨,最后一句Freedom,确实让人为之耸然一动;标榜叛国的华莱士,最终有尊严的死去……

  一位民族英雄,在电影中被描述成为爱人搏命的汉子,甚至在上断头台上都紧握恋人的手绢……

  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好莱坞式的剧情发展。似乎苏格兰整个命运托付在了一位失去生命的少女手里……

  对于苏菲玛索,这样的角色毫无疑问是为了放在海报上吸引眼球的目的,先不说苏菲玛索的演技如何被这部电影所埋没,光导演在电影中所要表达出法兰西公主和华莱士偷情的这一段情节就非常之跌破眼镜。

  当然,撇开这所有匪夷所思的情节,让我们置身古老战场,热血沸腾的去看苏格兰人民与英军战斗的场面;让Gibson单枪匹马独斗英军的场景都让我们骨子里那种血气蒸腾了出来。抹上道道蓝色条纹,展示健壮肌肉,劈杀刀砍中的血光四射,都让每个男人有了异样冲动……,而这样的感觉是从阿甘正传、肖申克救赎中所体验不到,领悟不到的一些东西。而这让Gibson成就了电影的成功;这就是男人所必须关注的那份情结……

  对于电影原声,毋须多说,James Horner实在太有对这类大场景电影所应该表达的那种灵感;苏格兰英雄当然需要苏格兰风笛的那种冲上云霄般空灵的高音来概述,来怀念;当华莱士父亲安葬之时,当华莱士呼喊出自由之时,无论如何,都需要用苏格兰的风笛去做点缀;

  火光下的苏格兰人,穿着苏格兰裙,捧着苏格兰风笛,用远景慢慢推出,展示了一种美,这种美带有苍凉之感,带点忧伤之感,完完全全体会的到国破的那种凄惨~

  华莱士成人归来后加入苏格兰人民的狂欢庆典中,而电影原声也适当的用手鼓、竖笛来勾勒出短短的那种喜庆;转而漏出的苏格兰风笛,又将整个气氛带上了悲壮:毕竟,华莱士是个壮志未酬身先死的英雄而已……

  华莱士已离开,战斗却不结束,正如苏格兰风笛那样的悠扬,虽然很轻的飘荡,却总在耳边回绕许久……

  自由,这声雄厚的呐喊,点开了一切。而这能用James手中的音符来化解,不失好莱坞那种音画结合的美……

  《勇敢的心》观后感

  我对《勇敢的心》的感觉用四个字足以形容—相见恨晚。

  风笛的响起早早就让我爱上这部电影。因为自从小学看过《铁达尼号》之后,风笛的声音就一直在我脑海里悠扬回响,我从未忘记过。

  故事以浪漫的爱情开始,当爱人被杀,华莱士单人以智慧面对贵族士兵的时候,我心里感叹“这就是勇敢的心呐!”

  第二次开战,用苏格兰男人独有的方式侮辱所谓的贵族们,我心里暗暗想“我顶,寸到!”然后面对重型骑兵的时候临危不乱用长矛对付重型骑兵,我又感叹了,可我想不到怎么形容了,我只知道这次更加无畏。

  第三次的勇敢的心是单人去找贵族谈判。当时我心想,让我就不去了,这段时间读《明朝那些事》已经上脑了,我压根就不会相信贵族。所以当他还是决定一个人去谈判的时候我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而当我看到Robert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们终于能联手了,一丝欣慰正浮上心头时,残酷的现实还是taught me the truth。那些贵族就不评论了。

  第四次勇敢的心,也是最后一次,拒绝了发誓,吐了王后的药水,喊出freedom。这时我已经不是佩服了。我心里想,顶你他是神啊。连敌人都为之动容了。愤怒之余我感觉自己好渺小,好渺小。

  就像面对严嵩,杨继盛选择了无畏(他可以用瓦片来替自己的腐烂的伤口刮掉腐烂的肉,知道这个应该够了),而徐阶选择了隐忍,吞声下气,等待最佳时机击败严嵩。虽然我想说如果让我选,我会选择做徐阶,可惜我没有那智慧。人家16,、17岁就是举人了,我现在的知识水平大概是高一吧。

  最后结局说他的四肢跟头颅被运往四个国家的时候我还以为,大家都未被他的勇气动容而决定和平相处而他的四肢被用作纪念。看来我真的真的太天真了。自私的人类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动容。贪欲总是那么大,再大的勇气他们只用来塞牙缝。

  我喜欢德国是因为听说,就只是听说德国人的素质很高。

  而我很早就爱上苏格兰,因为风笛,因为海洋和草原,看完《勇敢的心》我更加爱苏格兰了。终有一天我会去苏格兰的。

【勇敢的心观后感】相关文章:

勇敢的心美国电影的观后感年 观看勇敢的心观影感受02-20

《勇敢的心》观后感07-03

勇敢的心观后感11-25

电影《勇敢的心》个人观后感07-26

精选勇敢的心作文300字3篇05-19

勇敢的心电影观后感(精选16篇)09-06

勇敢的心观后感(通用33篇)07-12

勇敢的心电视剧观后感06-16

关于勇敢的心电影观后感(精选25篇)10-02

电影《勇敢的心》个人观后感600字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