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钢琴师观后感

时间:2023-04-26 08:17:3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战地钢琴师观后感汇总

  《战地钢琴师》观后感第1篇

战地钢琴师观后感汇总

  同为描写二战的电影,又同为描写二战中波兰犹太人悲惨遭遇的电影,钢琴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辛德勒的名单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可以说,都是电影史上非常经典的电影。

  钢琴师整部电影的配乐非常单纯,仅以钢琴的配乐为主,而乐曲中大多又是萧邦的作品,就凭这点,可见导演给于这部影片毫不渲染的特色,他以男主人公的视角为主线完成了整部影片的拍摄,在电影中,没有固定的配角,也没有通常影片中必然出现的爱情. 友情,源自于钢琴师善良的个性,他的朋友帮助他逃离了开往集中营的火车,帮助他在那个荒唐的年代有一个藏身的地方,尽管那里的门是反锁的,尽管钢琴师吃土豆吃到得了黄疸病,一切的帮助都在他的朋友们自保的前提下。爱情,钢琴师在电影中没有爱情,在那个年代,导演没有把爱情拔高到“泰坦尼克号”那样的高度,因为在生存面前,爱情相形见拙。

  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们多多少少期盼着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英雄和伟人,比如超凡的爱情和友情,也等待着一种超然的变化,比如浪漫,勇气和奇迹。这些都没有在电影中出现。它所花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来表现平凡,平凡的求生,平凡的互助,甚至屠杀都是平凡的了,但相比《辛德勒的名单》(其中也有平凡的屠杀)《钢琴师》中的屠杀更让人揪心的痛,救一个为了帮家中寻找食物而冒险跑出墙外的小男孩,钢琴师一边救,小男孩在墙外的身体一边被打着,当终于救出小男孩的时候,男孩的脊椎已经被打断了,呼吸也随即停止了...德国的军官喜欢随意的杀人,半夜里让所有的人都站成一排,然后按顺序点,出列,开枪...钢琴师有个帮助过他的朋友就这么被射死的(电影中有个小细节:轮到这个朋友的时候,军官的手枪突然没有子弹了,但这不影响他朋友的命运,军官重新装好子弹后又开了枪,让观众有些希望后又被无情的抹杀了)。可见在《钢琴师》中,死者的呐喊与控诉,这点比《辛德勒的名单》表现地要出色。

  音乐,在生与死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被困在一个小公寓里的钢琴师坐在钢琴面前,因为不可以发出声音而只能默默地用手指在键上来回抚摸,想象中他所弹奏的乐曲...音乐,在战争面前,真的哑了吗?不是。钢琴师最后的藏身之处是一座被遗弃的房子(男主角不配为当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所演绎的钢琴师在生活无忧时与潦倒时可谓判若两人,在影片的一开始是一个善良有气质的音乐家,而在潦倒时跟街头的流浪汗豪无差异,空洞的眼神控诉着战争对于人性的蹂),钢琴师不知道,那里除了食物外还有钢琴,钢琴师也不知道,他应该死在那里,因为一切人可为的因素和运气都被他用完了...

  他踉踉跄跄地走近那座房子,听到有人在弹贝多芬的《月光》(贝多芬是德国人),正当他费劲地寻找工具来打开食物罐头的时候,一个德国军官站在了他的面前,钢琴师惶恐地睁大了眼睛,面对德国军官的问题他一个字也回答不出来,他无法思考,因为他知道,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临了...他所说的第一句话是:”是的,我以前...以前是个钢琴师“。音乐在这个时候站了起来,德国军官聆听着钢琴师的演奏,聆听那从一开始谨慎生疏随后奔放流畅的演奏,仿佛思绪早已离开了战争,萧邦出现了,这个波兰人,他出现了,站在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波兰人之间。他的叙事曲从平和升为激昂,从弱小变为高大。萧邦的音符里有波兰的忧伤,也有波兰的快乐,但难道里面就没有德国的悲愁和喜悦吗?他什么都有,唯独没有仇恨,因为仇恨是丑陋的,进入不了音乐里去。他,被感动了...音乐无国界,除去破烂的大衣和军装,音乐沟通了人性...

  钢琴师靠着德国军官的帮助挨到了战争结束的那天,当他穿着德国军官送给他御寒的军大衣出来拥抱他所看到的第一个波兰人的时候,还被波兰军人当作德军逃犯开了抢,导演用了他一贯的手法,再次调侃了观众的情绪,在战争结束的时候进一步强化了战争带给这片土地与人们内心的恐惧与阴影。

  或许影片应该结束了,但没有,导演还想说些什么...钢琴师战后为波兰电台弹奏钢琴,他又回到了影片开头那个笑容优雅的钢琴师,而这个时候因为偶然的机会钢琴师通过朋友了解到那个曾经帮助他的德国军官现在成了苏联红军的俘虏,需要他的帮助,但因为种种原因,钢琴师始终无法打听到军官的名字...

  影片的最后以钢琴师的现场演奏音乐会为结尾(钢琴师是根据真人回忆录改变的,他最后成了著名的钢琴家,一共演奏了2300多场音乐会)事情似乎回到了应有的样子,钢琴师穿着高贵的礼服,做在舞台的中心为观众独奏,他细长的手指与秀丽的音乐非常的般配...就当我们在想就这样结束了吧,那个德国军官还是永远不要让人知道的那样比较耐人寻味的时候,字幕上打出了“那个德国军官名叫XXX,于1952年死于苏联战俘营”的字样,也许心中开始骂导演怎么到最后都不那么温柔,可猛然意识到这就是战争,战争中永远没有等价的交换,才有那么多控诉与泪水,音乐与战争看似黑白那样的对立,但战争为音乐而感动,音乐因战争而丰富...

  《战地钢琴师》观后感第2篇

  一直以来活在平凡和琐碎的日子中,每天做相同的事情,虽谈不上忧伤,但是内心的激情却渐渐的被漂白,时光的流里,蹁过蝴蝶,那是童年的美好和色彩,只是这样的日子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是在这样的人世间行走的皮囊。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多久,不知道梦想的地方还有多长的路需要跋涉。

  人啊,常常会感到迷惑,不论对于生命还是死亡,面对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常常感到一种无力,而对于希翼和未来,那微薄的阳光在狭窄的风口,灵魂中的一束,射出揪心的光芒,但是就是这样的困境之中,就是在这样的绝望之中,希望从来没有泯灭,只要你的心中充满了爱和渴求。

  对于生命的爱,即使你的肉体被消灭了但是灵魂却永远微笑在风口,那是多么伟大的情怀,面对死亡也不卑不亢,而那些感动的瞬间是生命彰显自己魅力的时候,从来不会低下自己的头颅,为了一个遥远的目标,做今天的行动。或者这样的话显得有些单薄,但是真正能够做这些事情的人,却是那样的伟大,他们的灵魂不会老去,他们的身影带给后人以启迪。

  对于艺术的爱构成境界的高度,一个庸俗的人汲汲于功利和钱财,这样的人面对生命中重大的变更往往不是哭爹喊娘就是怨天尤人,他们不堪一击在肉体消灭的同时灵魂也被击垮了,但是无可厚非,因为人都是这样脆弱的,我们不能强求每一个人都有崇高的道德,恰如你不能保证每一朵开出来的玫瑰都是红色的。对艺术的爱,体现在生命中是高雅,是永不磨灭的支柱,在最为艰辛的时候依然有对幽雅的风度,最诚挚的追求,那些东西在普通人看来或者仅仅是一个上层人士的消遣,但在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它是融入了他的生命和灵魂之中的。

  人性,战争,摧毁,这些带有哲学色彩的词汇,在我看来,交织着这个世界上善与恶,真与假,战争可以消灭人的存在,通过屠杀的方式带来世间的悲歌,但是人性呢,折射在这之中的人性的光辉却那样耀眼,以至于让刽子手也惊心,让屠夫要胆寒。摧毁了城市,或者建筑,将所有的创造都夷为平地,但是那样突兀的伟大呢,那些无法磨平的意志呢,或者我想一个企图用战争达到某种手段的人还需要想的更多。但是事实证明,这些人往往都是粗鲁的人,他们理解不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对于战争的理解,我想这是一个深刻但是带有思考的名词。虽然现在战争离我们中国人显得有些遥远,但是啊要知道在我们几千里之外的阿富汗,伊拉克,那里的战火依旧在燃烧,那里的人民依旧在杀戮。确实,战争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取得利益,在二战以前,这种方式是每一个君主所热衷和执着的,战争不带哟一丝一毫的不光彩,相反,一个国家的存在就有战争的权利。只是到了近代尤其是美国成为了霸主之后才改变了这一规则,战争需要负责。这之中,我们看到的是战争不再是作为国家的手段,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国家威慑力的象征。和战争伴随的永远是鲜血,杀戮,摧毁,这些东西的存在让我们感到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权力,是一种不可抗力的因素,无论你是富人,还是流浪者,当枪顶在你的脑门上,你的心中还有什么念头呢。而爆发或者容忍,勇敢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去见证伟大的死亡,而懦弱的生命在刺刀下畏畏缩缩,不敢正视生命的结束,或者这种恐惧与生俱来,但是我们可以在各种方式去逼近这样的崇高。

  且将那些心头的痛楚化作长剑刺破天空,让正义的光芒普照人世,我是一阵清风,吹过苍茫的夜空。

  《战地钢琴师》观后感第3篇

  Nach Auschwitz gibt es keine Gedichte mehr.――T.W.Adorno

  这是一段人类史上自相残杀的耻辱往事,这是一个被伤害的弱小民族对自身担当的反省和询问。

  《钢琴师》,一部关于纳粹统治下波兰犹太区犹太人生存境遇的电影。它不仅仅在回忆苦难和残暴的往昔,它更是灵魂对当年犹太民族卑微、软弱的质问:

  当灾难发生时,你在干什么?当手无寸铁的同胞倒在血泊中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你们的沉默,是无奈,还是胆怯?!你的苟活是否有着良心的不安和愧疚!!

  “如果你刺痛了我们,我们怎么会不流血?如果你逗我们开心,我们怎么会不发笑? 如果你毒害了我们,我们怎么会不死呢? 如果你冤枉了我们,我们怎么会不报复?”这是一个犹太人在犹太区中的念白,这段出自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第三幕,第一场犹太人夏洛克的话,正讲述着当年犹太区中绝大多数人的某种缺失,不仅肉体被纳粹奴役,连精神也被征服和奴役了。

  犹太钢琴师斯皮尔曼其实在整部影片中更像是导演的眼睛,目睹着犹太区发生的一切,他目睹着每时每刻发生的生与死,他见证着人类对同类的残暴和杀戮。

  一堵墙,隔绝了人性和人性;一堵墙,囚禁住所有的理性。

  日子,将在漫长的恐惧中苦熬;日子,将在对自尊的消亡中经历。

  死亡连接着死亡,终于有一天,你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同胞在消失,而你活着,只是“活着”。波兰斯基用十分平静的镜头记下着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没有道德意愿中的评判,只有发生的每一刻。

  活着,为了自己的活着,我们不能渴求任何人成为英雄,但我们有理由让任何人成为人,这是当死亡担当起全部意义后,生命必须对自己的询问!

  那一个被纳粹推下楼去的残疾人;

  那些在黑夜中被冲锋枪杀害的无犹太人;

  那一个饿死在街头的孩童,哦!孩童;

  那一个添食街衢上被倾覆的糊糊的流浪老人;

  那堆积如山的,被掠夺来的犹太人的物品;

  那一个被无端打死的犹太姑娘……

  够了,真的够了!还需要罗列所有的人子之死吗?还需要讲述更多的血腥和残忍吗?阿多尔诺说过:奥斯威辛之后没有诗。同样,面对苦难我们奢谈道义也是虚伪的

  在没有人格和尊严的国度,偷生者和赴死者都是生命的己选,生活在安逸和平中的我们无权指责非人年代为了活着,一个人本能的生存意识。

  影片借助斯皮尔曼眼睛,冷冷地注视着发生的一切,这种冷静是对人类暴行的审视,这是对历史的诘问: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为什么我们一再重复屠杀和残暴!

  我听到一个犹太导演愤怒的呐喊!我听到一个人子对非人道的控诉!

  空无一人的街上,满地狼藉,斯皮尔曼在哭泣,他在哭自己吗?不,他在为人类全体哭泣,为人类自相残杀的历史哭泣,为人类的宿命哭泣(从古罗马到巴以冲突)。人类依旧在残害自己的同族。

  我们是受害者 抑或 饰害者

  我们身在其中……

  波兰斯基选用了大量的肖邦音乐作为影片的音乐,这是独具匠心的,肖邦作为波兰民族伟大的作曲家,是音乐史上著名的爱国者,选用他的音乐作为主题,是平静中导演心灵的呐喊:呼唤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呼唤人的直立。

  有人说:这是“娓娓道来的希望之诗…尽管影片不像《辛德勒的名单》用妙乐抒情到尾”。简直是一派胡言。

  无论是《辛德勒的名单》,还是《钢琴师》,他们都在舒缓的旋律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悲鸣,这是压抑中的苦楚,这是无泪的痛哭!这种极其自抑的悲愤,只是种灵魂深处的恐惧和绝望。这是人,我们先前的人经受过的一切。音乐是心灵的投射,是划过无望唯一的亮,这是飓风中微弱的火苗,在冰冻的世纪苦熬,等待可能的阳光。

  斯皮尔曼和德国军官在废墟中的相遇是导演必要的设定,战争是没有人性可言的,但是作为个体在战争前的家族背景和个人学养会在某一刻苏醒,那一刻,没有任何社会学的概念,只有人性的本身。

  《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柔板和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对话是极具戏剧性的。这是两个生命的自我救赎的过程,德国军官知道大势已去,作为社会角色的“纳粹军官”即将完成历史,而《月光奏鸣曲》表述着他内心深处渴望回归和善的复苏,这也为他放了斯皮尔曼做了必要的铺垫,此刻他们是导演的两个符号,为完成灵魂重生的音乐动机。

  而斯皮尔曼弹奏的肖邦的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OP23),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这个关于反抗的题材是一颗屈辱已久的灵魂给自己的一种姿态。这是为尊严的觉醒,这是对死亡和恐惧的蔑视;这时一个曾经软弱的生命重新的站起。

  音乐是一座桥梁,一座超国界的世界语。她传递了人类的情感和心声,她承担了苦难和未来。

  德国军官对斯皮尔曼说过:感谢上帝,而不是我,他要我们生存下来那就是我们必须相信的。

  是的,活下去,一个生命必须活下去!

  可是,一个疑问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当五十年后犹太族肆意贱踏巴勒斯坦的土地,用高端武器枪杀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难民,我感到一种深深的痛楚!

  为什么我们人类的历史将永远是自相残杀和自我毁灭的历史?

  毛泽东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纵览历史,哪一个政权不是建立在平民累累的白骨之上?!

  他们替我们死去,我们又为谁活着?!

  当我们褪去所有的衣服,当我们蜕去所有的社会角色,我们仅仅是上帝眼中的脊椎动物…….而已

  生物学家告诉我们:脊椎动物天生具有攻击性……

  这是我们基因和血液的注定,人子是被上帝诅咒过的。

  一个预言:

  人类消失的一天,太阳依旧在东方升起。

  《战地钢琴师》观后感第4篇

  《钢琴师》又名《战地钢琴师》,在我看来,前者是有点不太合适的,这分明是一部历史战争纪实片(仅是个人观点),而后者是比较贴切的,战争中生存的钢琴师,比较符合电影情节的发展。

  《钢琴师》是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天才犹太人钢琴家瓦列迪克-席皮尔曼在二战期间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追杀在朋友的帮助下而四处躲避、逃跑的经历。面临着一次次的纳粹分子的猎杀,他总能幸运的逃脱,最终从战争中存活下来。我总觉他有种莫名的智慧,或许叫生存的智慧,也许是这样,只要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

  电影的以六七十年代黑白背景开始,一段优美的钢琴曲把我们的视觉带到主角瓦列迪克-席皮尔曼的现实生活中。席皮尔曼在华沙的一家电台工作。他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之间滑动,弹奏出悠扬动听的音乐,直到德国纳粹的飞机轰炸他所在的电台,他还是那样不舍离开他所钟爱的钢琴,他要弹完这一曲。故事的开始就给我们展现了席皮尔曼对钢琴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给我们展现一个伟大钢琴家的形象。当然电影中的他确实是以为伟大的钢琴家,一位赫赫有名的华沙钢琴家,为整个波兰甚至是整个欧洲所敬仰。

  在逃离电台的时候,席皮尔曼遇上了美丽善良的多萝塔。多萝塔是慕名听他的演奏的,由此可知,席皮尔曼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当然这次相遇,也为以后席皮尔曼逃离纳粹的魔爪埋下伏笔。

  席皮尔曼回到家中,本来逃走或许是条很好的路,但最终的错误的决定,可能也是他们一家人最后的悲剧。当他们围着电台欢呼庆祝英法对德宣战的时候,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悲剧已经慢慢开始。

  若干天之后,或许是多萝塔拜访席皮尔曼先生,两人浪漫的散着步。但生活总是残忍的,尤其是处在二战时期的犹太民族包括席皮尔曼先生。他什么都不能做,或许只有在马路上散步聊天的份。故事到这里的时候,我以为他们俩个会擦出点爱情的火花,或许也应该有点罗曼蒂克的味道。但最终都没有,这点令我感到有点小小的遗憾。

  电影虽然名为《钢琴师》,但在钢琴的演奏上却寥寥无几,印象中只有五处,第一次是在电影开始;第二次是从犹太聚集区逃出来之后,在他躲避的住处,恰好有一台钢琴,但席皮尔曼也只能靠自己的想想来安慰自己是在弹钢琴,我感觉这恰是对一个钢琴师最残酷的折磨。对于我们来说,从欣赏电影的角度来看,导演给我们配上了动听的音乐,给我们以感觉那就是钢琴家席皮尔曼的演奏,但对钢琴家席皮尔曼来说,他只能靠丰富的想象力了,虽然如此,对他来说,我认为这应该也是美好。

  第三次演奏,是他再次逃到犹太集中营的废墟的时候,给一位德国军官弹奏的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我总感觉席皮尔曼这位伟大的钢琴家不够伟大,人应该有尊严的活着或死去,或许他只是出于求生的本能,整天面对着纳粹的杀戮,出于对死亡的畏惧,这也是人之常情,情理之中。但这次的弹奏,也把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电影中席皮尔曼的落魄和钢琴这种乐器的高贵有很大的反差,似乎每一位伟大的人都会经历一种坎坷的人生,或者是上帝对伟人的考验和磨砺,告诉人们一个真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席皮尔曼在藏身的破房子里,为面前的德国军官弹奏着肖邦的第一叙事曲,一束皎洁的月光从单扇窗中射进来,那光芒是如此的神圣,而席皮尔曼的身姿也显得如此的圣洁,仿佛是落在人间的天使。他倾心的弹奏着,忘记了自己的落魄,饥饿,俗世间的一切好像都与他无关,他整个心都在曲子里,这是一曲发自灵魂的歌唱,是一种能让灵魂颤抖的声音。对面做着的是一位双手沾满自己同胞鲜血的德国人,或许曾经的他视生命如玩物,多少无的人丧命于他手。但在这一刻,他似乎听到了灵魂的呐喊,或许自己心灵深处也有那么一刻的彷徨,但此刻他正沐浴着神圣的圣浴,污秽的灵魂得到了浊清。

  我想这次的弹奏不但是德国军官形象的转折,更是细皮尔曼生命的转折点,如果没有德国军官的帮助,我很难想象,仅仅一罐罐头,我们伟大的钢琴师能坚持多久。但有一个情节很是让我费解,在他为德国军官惊心动魄的演奏之后,他坐在阁楼上的低泣,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却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要哭泣?难道应为给杀害自己无数同胞的纳粹分子演奏使他感到羞耻,还是为自己的坎坷人生感到不公而委屈的落泪。我无从得知,而这种事也只能自己去揣摩。

  第四次就是战争结束后,钢琴师细皮尔曼重新回到了波兰电台,生活再次归于平静,如同暴风雨过后的水面,静如平镜,波澜不惊。第五次就是结尾时的演奏,实际这也是一次最正规上的演奏,为钢琴师的形象画上了完美句号。

  电影中生动形象的为我们重现了二战时期那段不光彩的历史的一部分,这段历史也将是整个人类历史的污点,永远无法拭去。(仅是我个人观点)从中我看到,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伤痛,这种痛和苦我是无法描述出来的,也是对人类文明抹上污点。电影直面抨击了战争的残酷,给我们现代人以思考,以历史为鉴,以防将来人类得失。同时电影也对钢琴师席皮尔曼对艺术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的赞扬,表现了善良人性的另一美好。

  《战地钢琴师》观后感第5篇

  从小到大,我看过许多的历史战争片,可是没有哪一次像这次的历史战争片给我这么大的震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曾经年少,所以不能感知影片中战争的残酷,还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和编剧太能抓住我的心。总之,《钢琴师》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影片的开头是复古的黑白影像,音响中渐渐传来悠扬的钢琴曲。老师忽然播放的电影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当得知片名为《钢琴师》的时候我暗自欣喜,还以为是一部关于西洋艺术的唯美电影。可老师话语一转告诉我们,影片是战争类型,我便对影片狐疑起来。紧接着,优雅的钢琴声被炮声掩盖,弹着钢琴的优雅男主角不得不逃离逐渐坍塌的广播室。此后,影片便开始了战争带来的无尽的压抑。

  《钢琴师》又名《战地琴人》。每次看电影前我都会搜索电影简介,查了个大概再开始看。虽然新鲜感少了但是心里踏实。这次由于影片播放得太突然,还来不及查询,就开始观看了。原来这是一部二战期间关于犹太人的电影。这让我想起了小学有篇关于德国纳粹与犹太人的课文,可是当时太小,也不太明白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影片给我了赤裸裸的视觉冲击,当我看见斯皮尔曼一家人穷困潦倒,犹太人无处藏身的时候,我才感觉到犹太人的悲哀和无助。

  男主角是位钢琴家,演员阿德里安·布劳迪将艺术家那种绅士儒雅又文弱的气质演绎得十分到位。影片开头当全家人都一团乱地担心要搬出住所时,斯皮尔曼表现得十分淡定,一切都是个人无法改变的,他说他宁愿死在自己的家里。

  当所有犹太人搬到犹太人区时,他面对像贫民窟一样的犹太人区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掩埋悲哀的情绪。妇人仅存的一碗食物被抢落在地;被德国军官逼迫跳起僵硬舞蹈的无的人;见人就询问自己失去的爱人的神经错乱的妇人。他望着那些惨象却又无能为力。每个犹太人都过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生活。也许那个已经疯了的带着一群乞丐似的孩子跳舞的老人是幸福的,他的精神大概已经无法承受战争带给他的痛苦。

  当我看到一群德国军官直接冲进一家犹太人的家里,因为年迈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站不起来而直接将他从阳台扔下去的情形,整个人都有些无法接受这样赤裸裸的现实。紧接着那一家人被抓下楼然后开始向前奔跑逃亡,德国军官在短短几秒全部将他们击毙,一个都不放过。

  还有后来男主角在工地干苦力活的时候,德国军官突然找出几个年纪较大的男人,每个人趴在地上一一击毙。然而到最后一个人时枪突然没了子弹,本以为会有奇迹发生,结果德国军官换上子弹仍然将其击毙。其中犹太人没有一丝反抗。

  我想看到这些画面的每个有感情的人一定都特别震撼,心中充满了沉重。

  整个影片都保持着一定的灰色调,给观众一种历史感以及沉重感。导演用冷静而又残酷的镜头语言将历史带给犹太人的伤痛记录得明晰而又深刻。

  观影后经我上网查询才知道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是经历过战争的波兰人,也许正是因为他童年的经历再加上他的才华,才能将看电影的我们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

  即使影片给我们呈现了无数残酷的现实,我们从男主角的逃亡角度看见了许多无可奈何历史的悲伤,但是最终钢琴家还是活了下来。

  故事也并非凭空杜撰,影片是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所以,我们也应该在这位经历了生死逃亡的艺术家身上明白一些导演想传递的生命的希望。

  但是在悲惨的另一头又有着为了逃避苦难而选择背叛的犹太人们,为了活得更好,他们残杀着自己的同类。其实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民族哪个或大或小的战争都会有这种人,他们确实遭人痛恨,是因为他们在民族与存活之间做出一个不一样的选择。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着因怀有强烈的民族感而能忍受一切的傲骨,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傲骨是我们需要追寻的品质,无论如何,这种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生命在残酷的战争下显得是那么重要,所以才有那些选择背叛的犹太人。而当一个仪表堂堂的绅士变得蓬头垢面,任由头发和胡子疯长时,你还知道他是个出色的钢琴家吗?幸好命运之神依然垂怜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撑过了一个又一个饥饿寂寞的逃亡之日。由此也可以看来,战争中的政治给人民灌输的一些扭曲的精神使种族之间的仇恨更加深重和盲目。于是无数的无人民就这样成了受害者,好在还有一些比较清醒的人愿意帮助这个可怜的钢琴家。

  影片中让许多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剧情也是影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剧情莫过于在废墟中正在打开一样食物的斯皮尔曼遇见德国军官,后又为德国军官弹钢琴的那一段。也是观众争议最大,见解最多的一段。

  也许有些人认为全片主要想表达的东西就在这,因为不是德国军官救了斯皮尔曼一命,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不过在我看来,这一段是在表达人性中的柔软和善良的一面,不过导演依然是以客观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实。

  我在想,如果德国军官问斯皮尔曼你是做什么的时候,如果斯皮尔曼回答的并不是钢琴家,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或许这位德国军官的背后也有着什么样有关钢琴的故事,或者他对音乐的艺术有着独特的感情。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看出,至少他能够读懂音乐传达的感情,至少他不可能是一个没有人情的屠杀者。

  当斯皮尔曼坐在钢琴前停顿良久后,终于缓缓地开始了弹奏,我能感受到一种艰苦后的久违。他终于融合了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感情编制成了曲调。或许他也曾以为他很可能再也弹奏不到钢琴,而当音乐响起时,一切又是那样的熟悉。静谧的夜从窗中透出幽蓝的月光,投射在琴师的身上、手背上。那一刻我特别想让镜头永远停留在这么美丽的时刻,不得不佩服摄影师和灯光师。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可以自由地猜想德国军官到底在想些什么。艺术让他折服。就如许多影片所想表达的含义那样,艺术是没有界限的,无关美丑善恶,它是纯粹的。所以他可能就在一瞬间决定,他要将这样的艺术延续,于是便在后面冒着生命危险给他送食物。

  这部优秀的作品让观众从一个冷静而又直观的视角来欣赏影片的美与艺术。虽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所阐述的历史更是让观影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而它让被震撼过的观众留下无限的深思和感叹。

【战地钢琴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战地钢琴师观后感08-21

“战地”行医记750字09-20

参观大嶝战地观光园作文500字05-14

钢琴师观后感08-21

《钢琴师》观后感08-04

钢琴师观后感09-20

《钢琴师》观后感500字05-22

钢琴师观后感850字09-23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7-01

经典《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