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通用24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
9月1日20点,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
在“百折不挠”这节课,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移动的通信学校”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没有教具,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在战士们背后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最后秦华礼和通信班的伙伴们在草地中心毕业,从此一生奉献给通信事业。
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特别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的,往左一偏,我措手不及,“砰”的一声,连车带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原来爸爸在后面偷偷地放开了手。我有一种被作弄的感觉,“哼!都怪你!”我气得一屁股座在地上,揉着摔疼的膝盖。爸爸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点困难都受不住,以后还干什么大事?想想红军们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多少艰难险阻,他们还不照样挺过来了?”听了爸爸的话,想想也是,跟长征比起来,我这点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于是,我重新站起来,信心十足地骑上车,暗暗鼓励自己:不用怕,我一定行的!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地摔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我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个高兴劲儿,现在还记得呢!真多亏了红军长征事迹的鼓舞。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领先。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子,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想起红军,想起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候全身便充满了力量,学习劲头更足了,每年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通过这些事例,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红军那样,必须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成功。因此,我觉得,长征精神是永久弥新的,长征是永远的丰碑!长征精神永远鼓舞着我前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2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之后井冈山精神,又不断构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这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以前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3
昨天,我在电视里观看了纪录片《先辈的旗帜》。
片中主要讲了红军在长征路上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坚定勇敢地翻雪山过草地,牺牲了无数的红军战士,才使中国人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战士们缺吃少穿,看红军战士吃的粮食,每天只吃一些草,有的吃毒草牺牲了,再看看我们成天大鱼大肉;他们只穿单薄的衣,脚穿草鞋,“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反观我们,只要和父母撒个娇,就有新衣服新鞋子穿。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先辈,因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习先辈那种不屈不挠、坚定、不拔、自我牺牲的精神,将来报效祖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看完《先辈的旗帜》后,我心里非常非常地感动,我们被先辈们的精神所折服。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4
“捐躯赴国难,视死念如归”,当我读到《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句格言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行军二万五千里红军战士。我会想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其实“长征是宣言书,和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70年过去了,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的长征,每一位红军将士都是英雄好汉。要是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平共处革命根据地,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5
我读过许多关于长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动着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鱼钩》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位红军回忆他的老班长为了让他和另外两个病号顺利走出草原,而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顺利的走出草原,不断的为他们增加营养。为了让他们补充更多的营养,老班长把用来缝衣服的针烧红了,做成了钓鱼的鱼钩。为了找到鱼饵,老班长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长的眼睛也渐渐的开始模糊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给三个病号做鱼汤喝。有时老班长等了半夜也钓不到一条鱼。而每次煮的鱼汤老班长一口也不喝。就这样老班长和病号们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长却不断的鼓舞着病号们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还不肯喝下病号们为他煮的鱼汤……
老班长最终还是没能和病号们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为别人着想的精神还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6
这天我看了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节目邀请了老红军及后人讲述长征故事,那是一段中国人就应永远铭记的历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长征精神代代传“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饮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想必大家也听过这首歌吧!但大家明白这首歌背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吗
这天让我们重温长征中的故事,感悟长征精神,并传承长征精神吧!在艰难的长征路上,有许多和我们年纪差不多大的小红军,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他们穿的是破旧的军装和草鞋,爬雪山过草地。吃的是野菜、树皮!而我们呢我们平常挑三选四的,什么菜不合胃口就不吃,什么衣服穿不舒服就不要。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不喜欢这不喜欢那时,红军但是想都没有想过,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挑三选四的呢
这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应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7
9月,新学期又来临了,不知你是紧张的?还是开心的?不过不论你是开心的还是紧张的,都不要忘记曾经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用热血拼搏,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安康;也请你不要忘记曾经先辈的旗帜在祖国上方飘扬。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就是以“先辈的旗帜”作为主题,讲述了一代代的老红军的热血故事,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故事吧!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多么的艰辛,路途是多么的遥远。长征路途中充满了危险,饥荒和干旱折磨着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如果是我们,我们又会怎么做呢?有人会说放弃,有人会说坚持继续。然而,红军们则是后者,他们做到了!在四十八天里没有水和食物,那些红军们依靠着毅力,依然坚持走下去。在这恶劣的环境下,红军们在一天一天的失去他们的战友,甚至是亲人,折磨的浩大的三十万人的队伍,最后只剩下三万人。有的人并不知道两万五千里是什么样的概念,那我告诉你们:如果你的操场是四百米的操场,那么你就要跑三百圈才能跑完这遥遥的两万五千里。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8
9月1日晚上八点整,我和妈妈一齐坐到电视机跟前,准时收看了继《焦点访谈》之后的节目为《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看完后,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感觉我们这天得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伟大的红军战士,他们强渡大河,飞夺泸定桥。想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艰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不就是红军长征生活的写照吗
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战士站起来。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撒下的汗水就有多远!巍巍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埋葬不了他们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掩藏不住他们坚定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那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
此时,我感觉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历史再次向我们证明:长征精神将伴随中华儿女不断缔造辉煌。我们就应学习长征精神,争做红军后人。感恩长征
我感谢那些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这就是永恒的长征精神。我们就应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9
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八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这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应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齐,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期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应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潜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职责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这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齐努力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0
长征离我们很远了,可先辈们的长征精神却流传至今。今天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让我们再次重温了长征的故事,更加深入地了解长征精神。
听着一个个红军的故事,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的美好,没有战争,不用担心会有炸弹随时轰炸。我们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还有老师给我们上课。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穿草鞋甚至光着脚,吃野草或靠一天只吃一粒黄豆支撑,冒着枪林弹雨,风餐露宿,生死置外。在如此恶劣险峻的环境,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又有什么理由挑三拣四?
让我激动不已的是航天员王亚平姐姐的故事。她告诉了我们她在训练中如何克服了各种困难,告诉了我们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告诉了我们“长征”火箭的名称含义,代表着我们中国航天事业艰辛而又光荣的历程。
是啊,正因为我们的宇航员发扬了老前辈的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才会一次次飞向太空,一次次突破,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令全世界不得不刮目相看。
现在,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为国用户成功地完成了20次发射和5次搭载任务,把24颗国外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占据了7%和9%的市场份额,我国已经拥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等9种型号的运载火箭了。
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红军长征之路坎坎坷坷,我们的学习之路也并不平坦。长征虽然结束,但长征精神却永存。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努力学习,不怕困难,勇于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一条条河,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1
九月一日,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它分为四节课,分别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
在这四节课中有许多红军爷爷为我们讲述了很多红军长征时候的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著名红军指挥官耿飚的女儿耿莹奶奶讲述了父亲在长征中,披着毯子上战场的故事。在现场,他还给孩子们展示了红军长征时穿的草鞋,踏着这样简陋的鞋,他们穿越了雪山,草地,那该多么冷啊!但就是这样,红军还创造了一天,最远行军达240里的奇迹,相当于绕体育场300圈;他告诉大家,在草地中最艰苦的时候,红军们一人一天的口粮,只有难以想象的一颗黄豆,当奶奶讲到了这儿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饿肚子的滋味,饿一顿,就已经很难受了,但当时红军,一天才只能吃一颗黄豆,要是我可能早就已经死了,而他们却以超人的意志克服了血肉之躯极限,创造了人间奇迹。我真是太佩服他们了!
还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在第一堂课信念不移中,99岁老红军胡正先爷爷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在长征过程中和郑先爷爷经历背靠背的小伙伴被敌军击中牺牲、突围时吞吃密码本保护部队机密,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展现了红军战士跟着党走,和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他还告诉大家,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维持电台发电的极端条件下,曾经用提炼的猪油和牛油维持发电机运转。红军真是太聪明了,要是我肯定想不到这一点,所以当时红军的聪明才智难以估量,真是让我佩服呀!
还有许多故事如老红军梁天文爷爷寻找杨朝李政委的故事,贺龙与女儿贺捷生阿姨的长征故事,贺陵生讲述父亲贺炳炎的长征故事,老红军秦华礼爷爷的长征故事等。
通过观看这次开学第一课,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有很多的不足,相比于那时的红军,我真是自愧不如。但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也许坚持一下就可能成功。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候我们要勇往直前,不要放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2
2016年9月1日晚上20:00,《开学第一课》在CCTV-1播出了。《开学第一课》
这次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时的故事。
红军走了2万5千里的长征路,就是走了大半个中国,几乎每走600米,就会牺牲1人。本来参加长征有30万人,但到了最后,就只剩下3万人了。他们信念不移,他们百折不挠,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校呀!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耿飚将军。耿飚将军1933年就得了疟疾,长征时只能让战士们抬,但一听到要打仗,一轱辘就从担架上爬起来打仗去了。他从12岁开始背抢杆,到92岁就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解放全中国。我们的先辈是多麽为祖国,为我们着想呀!
我要感谢我们的先辈,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过争光!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3
长征,是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面对饥饿、疾病、敌人等重重艰难困苦,没有丝毫退缩,最终获得了胜利。而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一种“长征精神”的体现。我们这些生长在新中国的孩子们虽已不用再吃那样的苦中苦,但我们也要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今年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为我们深刻诠释了先辈们的“长征精神”,也让我们明晰了我们所要肩负的“长征路”。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第一,为了建国;第二,为了解放人民。也正是这两个坚定的信念,支撑着红军不畏艰苦,不畏困难。所以,只要我们为着一个目标努力,并且不放弃,不三心二意,就有可能成功。“信念不移”,这是第一个“长征精神”。我认为,有了这一个“信念不移”的精神,才会有长征的奇迹。
贺炳炎,被毛主席称为“唯一一名不用敬军礼的将军”。贺将军的故事,让我肃然起敬。在战斗中,他的手臂被子弹击中,需要截肢。当时医疗物资缺乏,没有麻药,没有手术刀,怎么办?医生就将他绑在木板上,用布堵住他的嘴,用百姓家的木工锯直接将胳膊锯了下来。对于我们这些连打针都怕痛的孩子,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所以,“勇往直前”,才能冲向梦想。这是长征的第二个重要精神。勇往直前,才能走向成功。
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困难。耿彪将军,开国元勋之一,在长征路上被疟疾折磨。这种病的症状是忽冷忽热,异常痛苦,有时甚至还要人抬着。但是一遇到战斗,他就一咕噜翻身下地,坚持指挥作战。在过草地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饥饿,粮食袋空了,战士们就每天靠吃一粒黄豆生存。一粒黄豆吃一天!我们早餐喝的一杯豆浆,还要几百粒黄豆才能磨出来呢。但先辈们就做到了,他们每天只吃一粒黄豆也坚持下来了。他们克服了一切困难——苦、累、饿......这,就是“百折不挠”,长征最关键的一种精神。百折不挠,永不言败,才能走向成功。
其实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解决它的过程都是一段长征。先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然后努力前进,并不为小坎坷退缩。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长征”。让我们接下先辈的旗帜,学习长征精神,走好我们的长征!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4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开学第一课》,节目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邀请参加长征的老红军回顾了当年的艰辛历程和光辉历史,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一课。
节目讲到,红军长征行走了11个省,翻越了近20座大山,淌过近30条大河,行程二万五千里,打了600多次战役,历尽千辛万苦,发生了无数气吞山河的革命故事,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有视通讯设备如生命的通信兵秦华礼;有与战友同甘共苦、相依为命、不忘情谊的梁天文;有出生18天后就跟随父母踏上征途,被称为“长征中最小的红军”——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被毛泽东称为“唯一不用敬军礼的将军”贺炳炎。贺将军的儿子贺陵生在节目中讲述了父亲动人心魄的长征故事。时任师长的贺炳炎在一次战役中,不幸被敌军的子弹击中右臂。由于伤势情况非常严峻,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贺炳炎像三国关羽一样,嘴里塞上毛巾,强忍着痛,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魄力,锯掉了右边的胳膊。而且,这位“硬骨头”的“独臂将军”,仅仅休息了6天,就重新投入到战斗第一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这首诗是对长征精神的生动写照。正是依靠红军们这些“不畏艰难、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长征最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是革命的胜利,更是一种精神的胜利和传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征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激发了各行各业的开拓进取。尤其是火箭航天事业,中国以“长征”命名的火箭,从1970年起,不断成功发射,不断更新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天,“先辈的旗帜”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学生更要传承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勇于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让长征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5
轻快的音乐带来了节目的开端,一段悲愤的朗诵,一首慷慨激昂的《七律·长征》。
在第一堂课“信念不移”中,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长征途中通信兵的故事。在长征过程中,胡正先经历背靠背的小伙伴被敌军击中牺牲、突围时吞吃密码本保护部队机密、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展现了红军战士“跟着党走”和“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他还告诉大家,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维持电台发电的极端条件下,曾经用提炼的猪油和牛油维持发电机运转。
94岁老红军梁天文回忆了长征途中与政委杨朝礼相依为命,同吃一碗饭、同盖一床被的情谊,讲述了杨政委危急关头牺牲自己、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革命信念。并讲述了其一直寻找杨政委后代,与杨政委其他亲人一同前往甘肃梨园口杨朝礼烈士墓,祭拜杨政委的经历。
在第二节课“勇往直前”中,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讲述了自己和父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她被称为“长征中最小的红军”,出生18天后就在马背上的摇篮中踏上征途。在她眼中,战斗时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贺龙元帅,是一个为了革命理想而勇敢的将领,也是一个为了保护孩子而勇敢的父亲。素描画像合影,希望这幅跨越时空的“合影”,能弥补梁天文心中的遗憾。
嘉宾贺陵生讲述了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贺炳炎被毛泽东称为“唯一一个不用敬军礼的将军”,他在被敌人子弹打碎右臂之后,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敢,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锯去伤臂,贺龙元帅举着他锯下的骨片对战士们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这是红军的硬骨头!”
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于“移动的通信学校”里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没有教具,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在战士们的背后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最后秦华礼和通信班的伙伴们在草地中心毕业,从此一生奉献给通信事业。
著名红军指挥官耿飚的女儿耿莹,讲述了父亲在长征中“披着毯子上战场”的故事。在现场,她还给孩子们展示了红军长征时穿的草鞋,踏着这样简陋的鞋,红军创造了一天最远行军达240里的奇迹,相当于绕体育场300圈;她告诉大家,在草地中最艰苦的时候,红军们一人一天的口粮只有难以想象的一颗黄豆,红军战士是以超人意志力克服血肉之躯极限、创造了“人间奇迹”。
红军战士勇敢无畏,国难当头之时,他们不畏生死,勇往直前;如今,我们更应该秉承红军长征精神,面对挫折,毅然向前!遇到困难,不屈服,不后退,跌倒了再爬起来,终将到达胜利的彼岸。向革命先辈学习,面对困难,要坚定信念,向目标前进,定能取得胜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6
9月1日开学第一天,我和妈妈观看了由“班主任”撒贝宁、董卿、何炅主持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歌曲是由我最喜爱的TFBOYS演唱,热情洋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首先是侯勇朗诵的《七律。长征》,慷慨激昂。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在不被敌人发现的当时,吞吃密码本,在雪山上忍饥挨饿,一幕幕惊心的画面,生动地犹如昨天。是我们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艰难困苦,凭借坚定不移的信念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接过先辈的旗帜,长征精神代代传。
著名红军指挥官耿飚的女儿耿莹,讲述了父亲在长征中“披着毯子上战场”的故事,在现场还拿出了一只草鞋,她说长征中的红军就是穿着这样的草鞋翻山越岭,每人每天只吃一颗黄豆,艰苦地走几百里的行程,红军战士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耿奶奶还说,是她的父亲从小教育她,无论大事小事,做事要封口,做事情要善始善终。
看到这儿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想想昨天老师在课上讲了,让暑假借阅的故事书今天一定带回学校上交,可是由于我的粗心,由于我做事没有认真的态度,检查书包时忘记了带上童话故事书,我想到这儿,负罪感由心而生,恨不得有个地缝让我钻进去。心里默默地想:我一定努力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970年4月24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宣布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了。我国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讲述刻苦训练,顽强的意志拼搏,甚至为了自己热爱的祖国,可以献出宝贵的生命。看到这儿,我的心潮澎湃。
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传承长征精神,永远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创造梦想,探索梦想,实现梦想,知识能改变祖国的命运,科技能强壮我们的民族,祖国将铭记忠诚于祖国的人,铭记奉献于祖国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7
学校里让我们今天晚上看一个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
晚上,我和妈妈有事耽误了一点时间,节目本来是八点开始,我们打开电视的时候,节目已经演了半个小时了。我坐在电视机前,双眼盯着电视,认真地观看节目。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爷爷讲他的爸爸以前的故事。在一次打仗的时候,他爸爸的右胳膊受伤了,必须把胳膊截掉。当时没有专业的医疗器具和麻药,战士们只好用老百姓锯木头的锯子来锯他的胳膊。因为没有麻药,而且是锯木头的锯子,所以会非常非常的疼。战士们把他绑到门板上,把一条毛巾塞进他的嘴里,这样他就不会疼得乱动,还可以用牙咬着毛巾忍着疼。就这样,锯了两个多小时才把他的胳膊锯了下来。看到这里,我被深深感动了,我觉得他太坚强、太勇敢了!被锯子锯胳膊,那得多疼啊!平时我破了一点小皮,都会哼唧哼唧,掉掉眼泪,被针扎一下都疼得受不了。我要向革命前辈们学习,要坚强勇敢。
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也是讲她爸爸以前打仗的故事。老奶奶给我们展示了一双草鞋,这是当年战士们穿的鞋子,跟我们的鞋子比起来真是太破了!可是,战士们就是穿着这样的鞋子,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们每天走的路,相当于在四百米的操场上走三百圈!老奶奶还给我们展示了一碗黄豆,她拿起一颗黄豆来,问大家:“你们吃这一颗黄豆能吃饱吗?”我心想:这还不够塞牙缝的呢!老奶奶说:“红军战士就做到了,为了全国人民,他们每人一天只吃一颗黄豆!”我觉得好惭愧呀,红军战士一天才能吃一颗黄豆,我现在每天有那么好的饭,还不吃这不吃那。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看完了《开学第一课》,我知道了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要向革命前辈学习,做一件事不轻易放弃,面对困难要百折不挠,要坚强勇敢地面对。我要努力学习本领,将来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力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8
今天是9月1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晚上八点钟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一台《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
伴随着TFBOYS的歌声,撒贝宁、董卿和何炅三位主持人登上《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他们告诉我们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课堂上邀请了几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平均年龄已超过百岁。在革命岁月里,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长征路,用自己的意志谱写了长征精神。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他们给我们讲述长征中的动人故事,弘扬“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
“艰苦卓绝的长征称为人间奇迹,它跨越了中国14个省份,翻越了20多座大山,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上,跨过了30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湿地的面积几乎与法国国土的面积相等。红军共进行战役战斗600余次,官兵日行军50公里以上,一开始参加长征的红军有近30万人,长征结束只剩下3万人”当听完何勇念完这一串数字时,让人热血沸腾的同时也心疼不已。
《开学第一课》——第一节“信念不移”
撒老师请出了已99岁高龄的胡正先老先生,他讲述的是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每天背着通讯箱联系部队、联系战友,保证打胜仗,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维持电台发电的条件下,采用提炼的猪油和牛油等土方法让发电机工作。有一次遭遇敌人袭击不幸摔下山沟,脖子上挂着的两节电池不翼而飞,他对山沟里的粮食和金条毫不动心,专心致志找电池,因为电池是他的武器和生命。他一生就坚定两个信念,一个是“跟着红军走”,一个是“为国家尽个人的力量”。听了胡爷爷的讲述,我明白无论干什么事情只有认准目标,信念不移,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取得成功。
接下来举行了一个特别仪式:两个红领巾捧着一个红五星上台,请胡爷爷在红星上签名,并亲手升起闪闪的红星。这个红星代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代表世代相传的精神永不磨灭。
《开学第一课》——第二节“勇往直前”
嘉宾贺陵生讲述了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贺炳炎被毛泽东称为“唯一一个不用敬军礼的将军”,他被子弹打碎右臂后,被绑在木板上,嘴里咬着毛巾,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痛两小时,用木工锯子完成了手术。贺龙元帅举着他锯下的骨片对战士们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这是红军的硬骨头!”看到这儿,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平时打针都感觉疼,两个小时的疼……无法想像。
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被称为“长征中最小的红军”,出生18天后就躺在马背的摇篮中踏上长征路。她曾差点被受惊吓的小马颠出马背,曾被父亲在战斗时无意甩掉到草地,曾差点被战士留在后方,但贺龙将军却说:连自己的家人都保护不了,还怎么打仗保卫国家呢!就这样她一直陪伴在父亲身旁,勇往直前。
《开学第一课》——第三节“百折不挠”
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爷爷讲述了在长征中,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没有纸张、没有教具,就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让同伴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学习信息知识,完成了党和领导交给的任务。解放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为南京邮电大学校长,为中国的邮电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红军将领耿飚的女儿耿莹为我们讲述了父亲和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的事迹。在现场,她展示了红军长征时穿的简陋草鞋,一天最远行军达240里,相当于绕体育场400米跑道跑300圈。最困难的时候一个人每天的口粮就一颗黄豆。但他们没有被困难打倒,不放弃,不退缩,百折不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开学第一课》——第四节“坚持不懈”
女航天员王亚平首先讲述了“长征”火箭的寓意:长征代表火箭飞过的长长轨迹,也代表着中国航天事业光荣而又艰辛的征程。接着告诉我们航天员意味着艰苦、艰辛和危险。在长达三年多的训练中,经受很多难以想象的考验,特别是在做超重耐力(自身重量八倍压力)训练时,痛苦的眼泪直流、面目移位,也从来没有摁下身边的暂停按钮,勇敢的坚持了下来。因为坚持,因为不放弃,为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示了航天人不忘初心、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新长征精神。
最后,在课堂上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升旗仪式,由国旗班战士护旗,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作为先辈的代表升旗,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爱国之情在胸中激荡。主持人号召同学们接过先辈的旗帜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珍惜当下、开创未来;接过老兵的旗帜,传承长征的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困苦、饥寒交迫,他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作为一名初中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向革命前辈学习,用长征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每学期定下前进目标,信念不移,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发奋读书、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努力奋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19
九月,美丽的秋天是有故事的季节。快乐活泼的孩子们像小鸟飞进森林一样飞入了学校。在这个欢快的开学季,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是一定要看的。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贯穿整个课程前后。
今年是我们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课堂上邀请了很多年迈的老红军和将军后代,他们都激动万分的分享了老一代革命家的英雄事迹。
第一节课的主题是坚定不移的信念
课堂邀请了九十四岁的胡正先老爷爷,这位老红军战士在年轻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为党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一生就两个信念,一个是“跟着走”,一个是“为国家贡献所有的力量”,就是这两个信念支撑他走到现在,他也由衷的说“我们的苦没有白吃”。
老红军梁天文为了报答政委杨朝礼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一直在寻找恩人的后人,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间断过。他抱着对红军、对国家坚定不移的信念而一直这样坚持着,也感动了很多人。
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梁天文老爷爷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他以身作则,教育我们要知恩图报,而不是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第二节课的主题是勇往直前
独臂将军贺炳炎14岁就参加了红军。在当年作战中,他的右臂被敌人的炮弹打中而炸开,挂在膀子上的胳膊需要锯掉。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他被绑在木板上,嘴里咬着毛巾,忍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剧痛两小时,用木工的锯子完成了手术。就是这样的战士,他仅仅在病床上休息了6天就又站起来投入到战斗的第一线。
都知道贺龙是十大将军之一,却不知道他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家庭英雄事迹呢。
贺龙将军的女儿贺捷生,生下来18天就被贺龙将军带着叱诧战场,战无不胜,也曾因为战斗而差点丢掉自己的孩子。当他和他的战士们需要再次征战时,战士们担忧孩子的安危,想让贺龙将军把孩子留在后方,但是贺龙将军却认为:作为一个战士,连自己的家人都保护不了,还怎么打仗保卫国家呢!就这样贺龙将军带着自己的孩子无数次征胜战场,留下了一首万人传颂的赞歌。
第三节课的主题是百折不挠
一百零四岁高龄的秦怀礼爷爷,他年幼就由母亲亲自送入红军的队伍。为了学习信息知识,他想方设法学习英语,也完成了党和领导交给的任务。解放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为南京邮电大学院长,培养出无数的邮电事业人才,为中国的邮电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耿飚将军的女儿耿颖为我们讲述了父亲和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的事迹。
当时我们的红军战士在万里长征途中,有时候一天要行军240里路,相当于同学们围着400米的跑道走300圈。这样惊人的毅力只有我们的红军战士才有,而且他们脚上穿的是草鞋,走的是崎岖不平的路。最困难的时候一个人每天只吃一颗黄豆为生。他们的事迹给每个人上了一节难以忘怀的课,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像原野上的星星之火,指引着我们向前进!他们为了后代的幸福用鲜血谱写了中国的历史宪章。
第四节课的主题是坚持不懈
正是因为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坚持不懈的追求和信念,才解放了全中国,我们才过上了好日子,所以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丢。只要我们全国人民坚持不懈,团结一致,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呢!
我们的航天员在接受训练时,要经受很多难以想象的压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也从来没有摁下身边的红按钮,而是勇敢的坚持了下来。他们的坚持为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为我们竖起了耀眼的榜样。
同时我也想到了课堂上做的一个游戏:同学们分组进行抢占泸定桥。其中“开学组”在马上完成铁链的铺垫工作时,一个同学的失误让多数海绵重新掉了下来,他们要重新铺设然后才能通过。大家不约而同的重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而不是互相埋怨,因为一个团体,不管出现什么异常情况都要集体去面对,而不是去责怪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坚持不懈的重新投入到重要的工作中,才得以顺利的通过铁链桥,最终拿到了红星。
历史已经过去,在怀念历史的同时我们还需展望未来。每个英雄事迹都能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美好的明天是属于我们的!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20
今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之《先辈的旗帜》,它讲述了红军战士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光荣事迹,也向我们传递了前辈们面对困难和苦难不畏惧、不退缩的长征精神。
看完这个短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红军长征过程中,竟然每人每天只吃一粒黄豆,看到这的时候,我简直羞愧不已,想想先辈们在饿着肚子,身处重重困境还依然坚持向前,而我在爸爸妈妈用心呵护的生活里,还不知满足,有时候会为了菜不合口发脾气,有时候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就想放弃,不想做了,想到这里,我的脸红了,我决心改掉这些坏习惯,像红军老先辈们学习,去学习红军的老先辈们的坚强不屈、舍己救人、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我要从今天开始,学习先辈们的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团结同学,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2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当我听到这首激昂豪迈的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七十年前,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七十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去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红军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腾飞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了一道摧不垮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曲折而漫长。构建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红军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敌人和险饿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者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创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种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七十年前的长征精神,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沉定的长征精神却象古酒一般在我们心中酿出了味道,酿出了感情,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路漫漫其修远兮,误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22
今天,我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踏着春天的绿意,昂起激昂的额头,迎着美好的晨曦,挺起强健的胸膛,怀揣着激扬的热情,就这样,浩浩荡荡,踏上“长征路”,一起去缅怀革命先烈先烈长征精神。
一路上,虽然没有穷凶极恶的敌人,没有枪林弹雨的威胁,没有寒冷陡峭的雪山,没有使人陷绝入境的草地沼泽;也不用饥肠辘辘的挨饿,不用吃野菜充饥,泥水止渴,不用穿草鞋走遍荆棘林,不用单衣御寒等等。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精神和理想——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心系他人,构建和谐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走在路上,边走边唱着谢霆锋的黄种人,累了,坚持住,因为我们明白:我们的“长征”比起革命先烈的长征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渴了,我们忍耐住,因为我们明白草地没有水喝;饿了,我们坚持住,因为我们明白的是雪山没饭吃。到了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到了极限,整个人仿佛如机器般的重复着行进的步伐,我们的心中只剩下了一个信念——那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我们一定会到达终点的,我们必胜。终于我们到了陵园,站在革命先烈的墓碑前,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先烈付出了那么多,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将来努力回报祖国,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望着革命先烈的墓碑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们将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榜样。
祭奠了革命先烈后,我们踏着春光,背着余晖,满身汗水,相携而归。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们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我们不仅征服了遥远的路程,更战胜了自己,从中真正体会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今后必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为构建和谐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23
《开学第一课》,是中央电视台为全国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节目。从2008年开播至今,陪伴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学生成长。早就听说这个节目非常有教育意义,但总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一直没陪孩子看过这个节目。
昨天晚上,散步刚回家,妻子就连忙招呼我,“快过来坐下”,一起陪着儿子看《开学第一课》,一起接受教育,一起写读后感。我明白妻子的良苦用心,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爱学习、按时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通过看电视节目得知,今年恰逢长征胜利80周年,节目用别出心裁的方式,向长征精神致敬!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用“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在展现长征精神的同时给以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他们得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节目中,三位主持界的大腕在化身“班主任”,带领同学们一起聆听长征故事,学习长征精神。在第一个篇章《信念不移》中,撒贝宁以《三棵柳树》的感人故事作为开场白,也为整节课的“致敬长征”主题定下基调。第二个篇章《勇往直前》的主持人何炅,则通过邀请“独臂将军”贺炳炎之子,讲述了这位传奇英雄的故事。此后,董卿接棒第三个篇章《百折不挠》,对话将军的后人们,讲述了许多个红军百折不挠的故事。第四篇章《坚持不懈》,主持的接力棒再次交到小撒手中,他提出“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传承长征精神”的思考。
节目中,还邀请了多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平均年龄都超过百岁。在革命岁月,是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长征路,用自己的意志谱写了长征精神。其中有一位叫秦华礼的通讯兵已经104岁高龄,在过去的长征岁月中他就是一位“红色听风者”。他们白天行军,晚上学习无线电,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还要继续前行与学习,每天晚上都是在滴滴答答的电报声度过。前半生学习通讯知识,后半生置身于通讯事业,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通讯事业。
看完节目后,我们对儿子说,你看,节目里的情节和故事多么感人,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要倍加珍惜!当下,要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传承好先辈的旗帜,遇到困难时,不妥协、不退缩,要改掉自己不按时完成任务的不良习惯,每项工作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 篇24
看了2016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后,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跳跃在我眼前。
在战争中,一双双扯着亲人衣襟的手,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一声声哭泣号啕,一次次惨痛失败,都向人们告戒着战争的危险性,战争好象是一包炸药,随时都可以爆发,可战士门义无返顾地冲向沙场,因为,如果战士门退却了,他们的父母、兄弟、孩子、村民将陷入更深的苦难,如果他们退却了,他们的饿同志已经流过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却了,他们刚刚燃烧起的理想将随着生命消失而破灭。
当年长征,条件极其艰苦,爬雪山,过草地,遇沼泽,还有敌人的阻击,都危及着红军战士的生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最后,红军战士终于战胜了难以想象的险阻,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民的坚强团结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靠的是红军战士不屈不饶,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
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也要去保全集体的团结精神!
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历史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的肩上,作为21世纪的我,一个小学生,深深的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祖国的繁荣昌盛,都是无数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这份精神,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登高峰,使祖国更加强盛,才能无愧于革命先烈!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铭记长征精神的内容】相关文章:
长征精神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6-03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09-01
看开学第一课长征精神观后感06-01
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传承长征精神09-04
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08-17
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长征精神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