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观后感

时间:2021-09-14 20:32:1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千与千寻》观后感范文

  时常会想起无面人。

有关《千与千寻》观后感范文

  就是《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中的那个无面人。他是一个带着白色面具,身体是半透明黑色的幽灵。乍一看,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反面角色。毕竟人类还没有达到“人不可貌相”的境界。实际上,这个判断是错误的。(改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毕竟,我们绝大多数还没有达到“人不可貌相”的境界。)

  他是一个憨憨的,身材高大的,背有点驼的幽灵。我曾多次想象他的背是否是被生活的重担(改为:长年累月的孤独)压弯的,因为他是一个被人忽视的幽灵,在别人眼里原本就半透明的他成了透明的空气。他让我想起社会底层的人。(改为:他让我想起那些不被关注,不被理解,没有爱的青春。另,此句转承上下文,意味深长,应单独成段,以突出其作用。)

  无面人不如男主角白龙长得帅(改为:风神俊逸),毕竟他不是这场电影的主角。一个连脸都没有的幽灵怎么能与高贵的白龙相比呢?但我就是喜欢无面人。(改为:但我依旧倾心于无面人)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黑色总飘荡在我的心里,像丝绸,那么细滑,好像碰到了,又好像没有。(这个比喻真贴切)

  无面人第一次见到千寻是在桥上,千寻从他身边擦肩而过注定了他们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他看见千寻时,淡漠的脸上绽开了一朵令人不易察觉的花,似滴水触泉般(用滴水触泉来形容那个不易察觉的微笑,真难为作者想到可这么好的比喻。),触发了他久违的笑颜。他是一个神秘的幽灵。(改为寂寞的幽灵。既然是“久违了的笑脸”,那无面人该是等待了许多年吧。所以与其说他是神秘的,不如说是寂寞来得更妥帖些。)

  他希望与千寻做朋友,但又不善辞令(改为:不善言辞。)他只会傻傻地站在雨里,等待千寻发现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获得了千寻的友谊。(此句最好单独成段,关于无面人如何获得千寻的友谊并非作者想讲述的重点,于是只一笔带过,但其中定有诸多故事,因此,单句独立成段能表示其“压缩”之意。写文章有些细节要“密不透风”,有些情节则要“疏可走马”,此处就需要“疏可走马”的简笔。)千寻为在雨中的他开了一扇门,他帮助千寻拿到澡堂的令牌、他们一起坐在火车上前往钱婆婆的家里……这一切,让他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他是一个善良的幽灵。

  他缩着头告诉千寻他很寂寞,很寂寞;他会满怀殷勤地给千寻端上一道没动过的菜,并说:“你吃,这很好吃。”;他会满心欢喜地捧上一堆金子,说:“我的金子,只给你。”(宛若婴孩般直接的言语,极简单却极有力。好!)他是在报答千寻对他的好吧。但千寻要的不是这些,那句“我要的你绝对拿不出来”让无面男纯真无邪的笑顷刻间成了被浇灭的柴堆(改为火堆),无力的冒着烟,留给人一丝神伤和迷茫。(改为:留给观众的,是一个神伤与寂寥的背影。)他是一个知恩图报但孤独的幽灵。

  在千寻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归宿,他(去掉)成了钱婆婆的助手。他用他的真诚感动了千寻,以至于最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改为:而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告别中,尽管他舍不得千寻,但他依然表现出了“君子坦荡荡”的风范。告别中,他没有说一句话,但一切言语皆在这无言中。(改为:告别时,他没有说一句话——尽管舍不得。“送君者皆自厓而返,君自此远矣。”是这般的空寥惘然。)

  我喜欢无脸人这个角色,也喜欢《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千与千寻》告诉了我很多道理,比如具有无脸人这样的精神品质……(改为:对《千与千寻》的喜欢一如既往,也依旧会时常想起那个无脸人——那个站在桥边笑意浅淡的他,那个半透明的孤独的他,那个和千寻坐在火车里满心喜悦的他——车窗外的阳光静静得落了进来。)

【《千与千寻》观后感】相关文章:

千与千寻观后感07-17

千与千寻观后感08-11

《千与千寻》观后感01-28

千与千寻的观后感07-25

《千与千寻》观后感12-02

千与千寻观后感02-10

《千与千寻》的观后感08-30

《千与千寻》观后感08-24

千与千寻的观后感09-14

千与千寻 观后感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