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十三邀第三季》观后感(精选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三邀第三季》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十三邀第三季》观后感 1
《十三邀第三季》犹如一扇独特的窗户,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不同领域、不同经历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脉络,每一次的访谈都像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令人回味良久。
从访谈对象的多样性中感受人生的多元
这一季的嘉宾阵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导演、演员、作家、学者、企业家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张艺谋的访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在电影艺术领域不断探索、求变的大师。他身上既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又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从他的经历中,我们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李宇春的谦逊与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则展现了年轻一代艺人在名利场中的坚守与成长。王石的企业家精神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让我们对商业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有像唐诺这样的超级读书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深刻洞察,让我们意识到阅读和思考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这些不同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和观点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在思想的碰撞中引发对自我和世界的思考
许知远独特的提问方式和访谈风格,为嘉宾们创造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让我们看到了思想碰撞的火花。他不满足于表面的问答,而是深入挖掘嘉宾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根源,引导他们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在与赫拉利的对话中,关于历史、人类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探讨,让我们不禁反思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和角色。这种思想的碰撞不仅让嘉宾们能够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让我们作为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拓宽了我们的思维边界。
对时代精神的捕捉与反思
《十三邀第三季》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访谈,更是对时代精神的捕捉和反思。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自我,如何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与不同嘉宾的对话,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各自时代背景下的选择和坚持,也看到了时代对他们的影响。比如在探讨谭嗣同的那一期节目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变革者的勇气和担当,也让我们反思当下社会中我们所需要的精神力量。这种对时代精神的反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为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对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的强调
每一次访谈都是一次沟通和理解的过程,许知远与嘉宾之间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沟通的力量。尽管有时候他们的观点可能存在差异,但通过对话和交流,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也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总之,《十三邀第三季》是一档非常有深度和内涵的节目,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倾听他人的故事和思想,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是一次娱乐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提升,让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十三邀第三季》观后感 2
这事没人知道。
林妙可这个事情到底该怎么处理?张艺谋其实也说不上来。
他只是说清楚了为什么这样安排的前因后果。
他觉得林妙可唱的问题不大,但是技术团队认为音准差,还是需要换一个。老谋子还特地请教了国外的团队,来判断这个算假唱么。然后大家巧妙的用了个“这算一个情境表演”的概念,换的了当时的逻辑自洽。
但是后来我们也知道,网友不买账啊。
林妙可因为假唱的标签变成众矢之的,而杨沛宜则被抱以普遍的同情。在当年和后来的一些报道中,会称赞杨沛宜的低调稳重及歌唱实力,说到林妙可则觉得她哪怕表演都满做作的。那时候吧会不自觉的感觉在看一部漫画,女主角是个有才华但是被压迫的小姑娘,现在台上的总有一天会被女主角+仙女的角色打败。
但目前反转并没有出现,杨沛宜现在是个有才华、低调但表演评价不错的小姑娘(也该是高中生了吧),林妙可上了南京艺校,容颜的辨识度也没有小时候那么高。
当年那些认为一个被彻底耽误了,一个将得到风光无限的预言也没那么准,她们的道路就目前来看,仍说不上有什么天壤之别,也判断不了未来会怎么样。
老谋子在访谈中说,早知道应该坚持一下,就没事了。
但是谁敢说,坚持了以后就肯定都买帐了?林妙可会不会因为音准问题,被搞上风口浪尖,也不知道。
虽然对于林妙可的质疑不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也有很多声音渐渐认为,林妙可也只是个“受害者”,她作为一个孩子根本无法选择当时的情况,不要说她,连张艺谋当时也瞻前顾后,不知如何是好。作为一个孩子,承受了许多不该承受的恶意和责任,“我们”真的还有必要追着这件事不放么?
这些转变和声音其实引申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到底是谁。
在张艺谋那个年代,他可能是知道“我们”是谁的,就如同开会,党员和团员就是“我们”,不是的(也就他一个)要默默走开。
人们总想不停地划分出“我们”,你是同情林妙可的那个“我们”,还是反对林妙可的那个“我们”?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这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多,观点越来越多元,每一个人身上可能都带着多多少少矛盾的,流动的观点,我这个时候是这个想法,过了一段时间是那个想法,我还是那个我,但是“我们”还会那么团结一致吗?
而这种现状,正是张艺谋这一代导演在年轻时候没有经历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虽然在经历,但是找不到规律的现状。
在张艺谋年轻的那个时候,找到一条“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道路”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集体的利益,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部分人是可以牺牲的,这天经地义。
就如同在奥运舞台上,为了让大多数人听到好听的声音,看见可爱的面容,林妙可和杨沛宜,是不能够完整出现的,她们一个贡献了声音,一个贡献了姿态和容颜。
哪怕她们自己不想这样,哪怕张艺谋这个总导演觉得没必要这样。
但成长于照顾大多数利益的张艺谋,仍然下意识的认为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情绪。
然后不是那样。
而且越来越不是那样。
从“大多数人”都攻击林妙可的假唱,到越来越多的声音指出林妙可及其家庭的身不由己,或者到对张艺谋甚至整个团队的体谅……虽然观点冲突仍然不断,但是不同的声音越来越多。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有每个人自己的想法。并且是当下的想法,就要在当下表达。
我们现在说话,评论,也喜欢说“如果事情没有反转……”,也就是说,太多的时候,事情会有改变,甚至反转,不是因为一开始描述错了,而是有各种角度不同的描述。
个人主义,其实多多少少带着茫然和不确定性。虽然我们知道自己很重要,但是我们自己到底有多重要,我们无法判断。我们的声音会变成什么样的力量,在我们发声的时候,我们不知道。
如果说这次张艺谋在那里说“如果坚持一下就好了”,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想法的话,我理解是:还不如承认自己不知道。
坚持一下,不是因为要改变什么答案,因为答案不可知。
坚持一下,其实是为了求自己一个心安,找自己的一个可能。
除了力求自己的心安,对于其它人的反应,我们不知道。
在现在这个时代,他人的反应不可控,也不该控。
张艺谋不知道他许多决定的后果(比如林妙可假唱后的轩然大波),许知远不知道他许多决定的后果(比如有些访谈播放后的全网……黑),我们当然也可能不知道自己决定后的后果。
别人对你的`反应可能也只是他一时口快,或者无心之举,打法打法时间,但可能会对你自己造成不小的冲击。
你越在乎别人的反应,你就越容易陷入冲击的泥沼。
这种冲击,就是我们现在个人主义的代价之一。
也是自由所带来的代价之一。
你说的一切言语,都有可能带来负面的评价。而且你甚至分不出到底是负面多,还是正面多,或者干脆是不知所云的话语多。
虽然我们可以起许多调侃的词对待反驳的人,说他们杠精什么的,但是不要忘记,这些ID后面,就是一个一个的人。他们也在说出他们的想法,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个人,是真实的,这个需求,是合法的。任何反馈,都有概率,让人发现,赞同,或者反对。我们自己也有可能,在某个时刻,某种心情,变成某个杠精。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可以承认自己不知道的年代。没有斩钉截铁的权威,也不该有这样的导师……我们应该知道我们不知道,而不是再像以前一样,我们明明不知道,但是要装出我们知道的样子。
承认无知,才能进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们只有不停拷问自己,才能慢慢前行。
自由有代价,自由也有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你不要揣摩,不要预测,你拷问自己,然后说出你想说的就好。
只要你合法,你就可以说你想说的,你可以批评,也可以被批评。你可以表扬,也可以被表扬。你可以无视,也可以被无视。
任何反应,都不可预测。
我们都会渐渐习惯这种不可预测,既然说什么话都不可预测,既然已经没有“绝大多数会赞同的套话”了,所以也许大家反而更加诚实,诚恳,公开,透明。
我不知道我说的别人认为是对的还是错的,于是,我只是说我想说的。我知道我说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和反馈,我可以在乎,也可以不在乎。关键是,我要怎么坚持说出自己所想,坚持寻找到我自己,而不是期待有人生的救世主。
寻找到自己,突破自己,反思自己,接受自己选择的后果,才是我们最值得过的生活。
这种寻找、突破、反思,接受,张艺谋在《十三邀》第三季访谈里其实也表现了。
看十三邀,经常会觉得很饿……
虽然许知远说他觉得十三邀都快是行活了,但是其实,采访不一样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观众产生不同的角度的兴趣。
比如我看张艺谋,他生于集体主义时代,也经常说要照顾大家的情绪,但是他也是非常愿意往个人主义元素在走的导演——作为一个中年人,我想他很难摆脱年轻时候集体主义带给他的阴影,但也带给他的机遇;而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仍然在尝试自己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他说,我是一个不太爱惜羽毛的人,这就是一种尝试的代价,他愿意付出代价,然后看见自己的某种可能性。他拍活着,也拍商业片,现在则想拍替身的故事,感觉就是当你背负着集体的力量和利益,但又有自己私心杂念的时候,你是谁,你知道你行为处事的后果吗?他的确有迷茫后悔的时候,比如对林妙可的不坚持,也有各种自己不被认同的时候,比如筹备了几年的片子骂声一片,但是他没有停下来。
当我们关注自己,知道要为自己负责的时候,我们真的很难停下来。
我们总是用50、60、70、80这样的数字,来称呼着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在以前,我们总是觉得每个时代的人,会有一个多多少少共性的思想,80后怎么想的啊,90后怎么想的啊,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问题。但是现在,这种分法没有多少意义,与其追求时代的特征,不如尊重时代的多元,每一个人,都既可以承认自己,也可以改变自己,这次访谈,其实我比较中意的也是张艺谋坦然地说出自己可以不爱惜羽毛,是的,当一切无法预测,也不应该去控制的时候,我们承认自己的不知道,用一点点代价,去突破个人的可能。
去突破个人的可能,去找到那些还未找到的,自己的灵魂碎片。如果你自己不重视你自己,你可能被诱惑,可能被利用,可能被无视——已经没有一个“我们”老教导你是谁了,你只能自己尝试,成功或者失败。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便利,和负重。
《十三邀第三季》观后感 3
大早上起来看了这一季的第一集,许知远和张艺谋两人的对谈十分流畅,张艺谋也是个十分健谈的人。
印象最深的.是当许知远问道:你有想超越时代的欲望么?张艺谋没有犹豫“你还想超越时代?能把事儿做好就不错了。你放心,这东西人走茶凉。”
许一下就语塞了。许知远还是那个许知远,他在乎时代精神,在乎思想深度,在乎普罗大众的人文素质,他信奉精英文化,他对当下的时代也一直充满反思与批判。
但是被誉为大师的张艺谋却不这么想,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不足,他在做好艺术的同时也并不会排斥商业。
张艺谋谋的确很真实。
再回首十三邀这两季的采访对象,从大师级的导演学者,到第二季的许知远也在尝试放下姿态,去接近他口中的“年轻人流行的粗鄙文化”。
这是许知远的妥协,不过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俗人,别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
《十三邀第三季》观后感 4
今天,很认真地看完了《十三邀》采访徐冰的一小时视频。
徐冰谈道:很多艺术家的想法太有意思了,可展览一出来,立刻就没意思了,这不是策展人的问题,而是系统的问题,因为人们必须通过这个系统来展示作品,必须证明“这是艺术”。
我们的想法是,即使艺术家和策展人拆掉“白立方”空间,他们脑子里的"白立方"也很难去掉,因此,不过是换个方法继续行"白立方"之事而已。因为“白立方”是一个范式、一种惯例,艺术生产、分配、交流,艺术世界的美学系统、组织架构、互动方式盘根错节、难以梳理。并且,范式一旦形成和成熟,更迭就很困难,因为人们首先很难背叛自己的知识系统,而知识首先是一种权力,权力宰制下的艺术世界看上去是流动的、开放的,实际上是封闭的、固化的。技术倒逼、社会改革等可能会成为这种固态的掣肘。
此外,最好的当代艺术家一定是超高智商的`,因为他/她要同时处理观念和形式两个部分。而当代艺术的困境也在于:观念说到底是理式世界,是第一层,而形式是柏拉图意义上的第三层世界,我理解成是图像世界。一个人要用第三层世界来平行第一层世界,用图像世界阐释理式世界、用有形来建构无形、用空间来表达时间——能不出问题吗?所以,再好的、再鲜活的观念一旦被锁入空间里展示,就会信息损耗。
我们对趋势的估计是:把柏拉图还给柏拉图,把图像世界还给图像世界。艺术一定会存在,因为第三层和第一层世界虽然无法平行,但配比关系无法取代。只不过,在未来,平行的执念会被迫消失。艺术世界各个环节、各组成部分会被各个击破。范式会经历变革。一代人会被牺牲。
《十三邀第三季》观后感 5
前几天偶然看到十三邀第三季第一集的预告片,说是过两天会上线。可过两天再看腾讯视频的相关网页,却发现“最新一期”仍是姜文。
后来好容易才在“第三季”的页面里找到张艺谋的采访。十三邀网页导航的混乱也正如其季度划分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管怎么说,让剧迷们苦等三个月,总算是更新了,但首访张艺谋,让人失望。结果证明,也确实如此。
在第三季的开头,许知远就说开始怀念做第一季的时候,并且发现自己正在丧失好奇心,感觉这项工作变得像“行活”。
十三邀给许知远带来巨大知名度,但许知远显然也察觉到自己越来越受到这个节目的羁绊,他做这个节目也越来越脱离其满足好奇心的初衷。
第一集采访张艺谋,不知后面还采访什么人,但从许知远的表态来看,如果后续采访名单现在已经基本确定的话,应该不会有什么惊喜了,比如像张艺谋提到的王家卫,应该不会出现了。除非这个名单仍然待定。
为什么说张艺谋让人失望,他继红高粱、活着之后都是失望,什么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说句不客气的都是垃圾,也就英雄稍好一点,但仍然堕入画面感而不能自拔,故事情节上有很大欠缺,不愧是摄影出身……
这次他更是自曝为了名利而接拍不愿接的《长城》,最后果然又是败笔,浪费三年时间只证明“要做回自己”,完全不是艺术家的作风。
可他的“做回自己”是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不想几年磨一剑,他只想不停拍,不停尝试各种题材,他只是沉迷于这种状态。从片场状况来看,大概是一呼百应、说一不二的状态。
这一集除了张艺谋以外,对张的老相识的采访也是败笔。
张的`老同事家里摆满张的摄影作品,介绍起来头头是道、兴高采烈,并称张为“电影大师”,显然是把张艺谋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噱头,让人无语。对比采访姜文幼年邻居,邻居不屑地说姜文“只是机会好”。这里面的张力高下立分。
这种情况下,许知远惯有的“忍俊不禁”和追问显得苍白无力。对于十三邀和许知远来说,也许是时候告一段落了。
【《十三邀第三季》观后感】相关文章:
中秋邀友共赏月07-28
中秋邀明月作文(通用33篇)10-11
狗十三观后感范文11-07
十三岁的天空06-10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心得06-19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汇总04-10
开学第了作文07-21
神舟十三号观后感范文05-06
神舟十三号的观后感通用05-22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