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700字
有这么一个说法特别有意思——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提升至世界水平。而今天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流浪地球》,则可以说是这七千电影人将中国科幻电影提升至世界水平。
从行星发动机的重元素聚变到推进地球至脱离太阳的逃逸速度;从木星的引力牵引到潮汐力的洛希极限;毋庸置疑这部国产科幻电影从头到尾都充斥着“硬气息”。作为一部好的科幻电影,尤其又是硬科幻电影,它不仅能引出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更能对于科学产生一定的指向意义。在想象力爆炸的同时,其视觉冲击力也是令人叹为观止。但相比较这些,我个人最为触动的则是其中的文化内涵。
《流浪地球》不同于传统西方的科幻作品,其最为特殊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哲学内核。好莱坞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看到剧本时,他们最感兴趣的不是视效问题,而是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时,我们逃跑都要带着家人?在好莱坞电影的传统套路中,地球遭遇灭顶之灾时通常有两种解决途径:超级英雄解救全人类,或者建造“诺亚方舟”带人类逃出地球。而我们之所以会选择流浪地球,大概是因为相比海洋文明,在东方文化里,对故土和家园的感情更深,同时,地球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人类全部的生活、文化和历史。如果把地球变成宇宙飞船,就有了更深的含义——我们不是在流浪,依然和古老的文化在一起。这种反套路还表现在好莱坞大片里的超级英雄一定会活下来,但《流浪地球》中的刘培强在最后却选择用生命去点燃木星,化为星辰;在刘启团队点燃橙色光柱发射的一刹那,旁边同时也燃起两束橙色光束——还有其他人和他们一样在努力。
这种家国关系的认知,这种生命的认知,这种英雄史观大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认知——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不是功夫,不是麻将,不是舞龙,这些肤浅的表皮并不能完整的代表我们的文化。团结,进取,永不言弃,这些才是我们文化真正的内核。
不论是中国科幻电影的进步与反思,还是意识形态的孰是孰非,它承载的意义也早已远超电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