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时间:2022-09-28 08:40:4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精选11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精选11篇)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1

  《穹顶之下》——我认识了柴静,也知道了这雾蒙蒙的天空是什么?当我看完这个关于雾霾纪录片时,我的感触很深。曾经的我一直以为天空中那一层厚厚的灰色类似云的东西叫雾,所以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有一段时间,我仿佛有些认为这并不是雾,而是雾霾。我开始关注起来雾霾,我发现雾霾的天气并不是只有几天就会消失,而是长时间这样。我慢慢地重视了自己的环保,也注意起了大家的环保。直到我看完了这部纪录片,我才真正地去认识了雾霾。

  雾霾,名副其实,就是雾和霾的总称。但是雾和霾并不是用一种物质,它们的区别是很大的。霾,就是灰霾,也就是空气中的一些灰尘,杂物混合在一起的浑浊现象。

  当初我和柴静都有这么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雾霾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之前困扰了我很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看了柴静的雾霾纪录片,我才解答了这些问题。

  在纪录片中,柴静来到一个地方调查了一位小女孩,柴静问她:“你见过夜晚上发亮的小星星吗?”女孩摇着头苦笑着说:“没有见过。”“那你见过蓝天吗?”“见过几次。”最后,柴静问:“那你见过蓝天上的白云吗?”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回答了柴静的问题:“没有见过。”那个时候,我的心有一瞬间被震撼住了。我惊讶极了!一个六岁的女孩怎么会没有见过白云和星星呢?很快,我又为她感到悲哀,看不到白云,看不到星星,甚至看不到蓝天,这样的生活该如何想象,那儿的天气和环保要有多差才能这样。对于我来说,看到蓝天、白云是件简单的事情,是的,环境在变得恶劣。我们虽然看得见蓝天白云,可是想要看到漫天的星星在夜空中闪耀着却是件棘手的事情。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是因为现在大家的环保越来越差,反而工厂越来越多,排出的气体大多是有毒气体,这样空气质量也会严重下滑。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一抬头便能看见湛蓝的天空,一呼吸便能拥有最神清气爽的空气。可是光想有用吗?我们得做出行动来,绿色环保出行,不乱扔垃圾,看见违法排放毒气随手拨打12369举报。也许你的一个小小举动就会让世界更加美丽、干净。容我们用双手创造出一片蓝天,同呼吸,共命运!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2

  2015年2月28日,柴静发表了自费拍摄的连续视频《穹顶之下》。我一口气将这八集看完,心中感觉非常沉重 。一组组震撼人心的画面,一堆堆详细精确的数字,一群群忧国忧民义士,一张张有持无恐的嘴脸,一叠叠苍白的法律,一个个深感无奈的官员。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的雾霾就是人祸。

  三十年的发展带给国人的是巨额的环保欠债,虽然雾霾使大家猛省,但是落实到个案许多仍是无动于衷。正如环保执法人员所讲:我们该走的程序都已经走了,还是继续这样干我们也没有办法。许多法律形同虚设,处罚很严厉但是执行却是零。柴静总结的一句话很到位:严厉执法90%的人会守法,有法不依会使90%的人违法。由此看来中国距离法制国家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垄断又是一个人祸的原因,石油的垄断造成了标准低,价格高。高清洁能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以国家能源安全为借口,行垄断之实。哪里还有为国为民的精神,只认钱了。可能这也是能源界大批腐败的根源吧。

  懒政、惰政也是一种人祸,如此众多的不合格的大货车每天行驶在路上,既没有人管也没有人问。工厂做假那么监管部门在干吗?问起来都说的条条是道,做起来都睁一眼闭一眼,或者互相推诿。假货横行,逼的好人也要做假,否则就无法生存。难道这不是惰政给我们造成的恶略后果吗?限行、限号已经由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推广了都是打着环保的旗号。可是中国的微型汽车生产已经没有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耗油多排量大的豪车,既然是为了环保,是为了节约能源,为什么不去限制这些豪车的生产和销售。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惊天的变化,“效益就是金钱”“一切向钱看”的口号毁掉了当下的中国。举国上下一起向钱下手,各尽所能,不择手段,透支了国家的未来。在雾霾笼罩的中国,空气里弥漫着什么味道?柴静给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钱的味道!”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3

  刚开始看这部纪录片只是因为看到标题,柴静自费百万拍摄雾霾报告,能让一个人不惜花费巨资也要说出来的东西,想必真诚至极。刚开始看觉得无聊,这么多数据,看起来也费劲,那么多化学名称根本不理解。可是越来越看到,越有心痛之感,有一种黑色幽默在弥漫。那些为了利益不停追逐的人们啊,那些利益链上的权力者。柴静有一句话说的真好:人性啊!

  越看越让人觉得沉重。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篇雾霾报告。我已经理解了柴静为什么会觉得随时都想是在过一种临时的生活。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近一个世纪的路。其中还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会影响到发展,我们取得了利益,我们之前做错了,现在就要来付出代价,不关乎发展。是啊,我们本就做错了,为什么还要环境替我们承担过错?我们该去认错,承担代价,一错再错,只会让原本的环境负荷量提前缩小。柴静说,每次我望着这个在宇宙中孤独旋转的星球,就像是在望着我的亲爱的人。

  我要保护她们,所以我要保护地球,我要保护地球,才能保护我爱的人。是啊!这星球上生活着我们,我们每一个细微渺小的存在,人性就是这样欺软怕硬,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当我们的执法者不再执法,也就给了人性罪恶的沃土。法律能管得了90%的人,那就够了,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心的。但是如果连执法都没有,那大气法真的就只是摆设,再次修订也只是0次执行。

  要让空气维持APEC蓝很难吗?难。对一个大国来说,尤其难。治大国如烹小饪,但是如果我们能每个人都出一份力,都用自己人性善良的一面去善待我们的环境……我们常说善待他人,为何偏偏不能善待环境?现在是用生命在换取金钱,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后果如何,那将来呢?子孙后代呢?鼠目寸光。可即使我们有的人知识学得再多,不愿意放下手中那一点点利益,现在怎么不去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只记得奋斗,忘了退路。

  幸好,我们还有那么一些人,还在保留着那么一点认知。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有这个认知的,只不过,我们选择的是戴上口罩,而他们选择的是带上责任。

  一个国家,假若到了民众都麻木的状态,真的是可悲。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干了什么,无知真的太可怕。可是当你拥有知识,却改变不了现状的时候,无奈呵。幸好,幸好终于有人觉醒。

  希望,我们不再重复伦敦和洛杉矶的悲剧。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4

  今天我看完了记者柴静拍摄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里面详细的分析了雾霾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能够控制雾霾的产生,想要留住蓝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记者通过一个个事件,一串串数据深入浅出的告诉了我们雾霾带给我们的身体多大的伤害,它的致癌率有多高,在这之前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但是看完这个视频让我沉默了许久,也让我对这位身材娇小,内心却充满着正能量的女人竖起了大拇指。

  在调查视频中我看到了我生活的城市—石家庄,2014年污染天气天数竟高达264天,一年365天,这是什么比例?意味着我们一年中72%的时间生活在这样的“毒气”中,早上起床我拉开窗帘看到的不是远处的高楼大厦,不是远处的大山,看到的只是颜色灰暗,云里雾里的模糊世界,雾霾又来了,心想着这样的天气什么时候能够结束,紧接着我会翻看手机看看这几天的什么时候能够刮风,等待着雾霾的结束,因为如果盼着好天气就只能靠风来结束。

  视频中记者采访一个小女孩,你看到过白云吗?她回答:没有,记者又问你看到过蓝天吗?她回答:只看过一点点蓝色,看完这个小女孩的回答,我的心里感到难过又惋惜,因为我也有一个女儿,她今年才3岁,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将来生活的城市看不到蓝天白云,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每个家庭都有汽车,甚至几辆,即使很近的路也得开车,这已经成了习惯,觉得不开车就出不了门,我想这就应该从我们这一代人,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想要留住蓝天,留住绿色家园,是时候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了,减少开车次数,多坐公共交通和地铁,能拼车就拼车,保护我们生存环境。

  节能减排。是我们一直以来号召的,也是今后发展的重点,虽然我们只是一名普通人,但是我们都是雾霾之下的一份子,我们之力虽微薄,但众志成城,终会改变些。柴静说,这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其实,这是我们每个人和雾霾的恩怨,它已危及到了我们及家人的身体健康,危及到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这是一斗争,是一场长期战斗,我们一定能战胜,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做到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5

  这个周末,主角只属于柴静一人,“穹顶之下”四个字刷遍各大媒体。这次,柴静不是以调查记者的身份,而是作为一名爱女心切的母亲为我们揭示雾霾的来龙去脉,用纪录片的真实帮助我们了解雾霾的危害和破解之道。

  向柴静致敬,不是因为她自费百万制作纪录片,是因为她敢于以个人和一位母亲的身份去谈论雾霾如此沉重的社会问题,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担忧。虽然柴静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个东西与己无关,雾霾无时无刻的不在笼罩着我们,而我们只能默默忍受,所以柴静这种认真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信念是伟大的。

  纪录片开头,柴静的一段自述是这样说的“什么叫同呼吸共命运,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想等待,我也不想推诿,我要站出来做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她在讲这段话的时候是那么坦然、那么果断,完全把这件事情当做自己的义务来完成。纪录片从雾霾的角度,用最生动形象的方式完成了科普,让每个人心头一颤——雾霾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危害的将是我们自己。

  103分钟的纪录片我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完,当柴静谈到柴油车排放不达标的时候我觉得污染就在身边:一名收费员,每天都要面对上千辆的汽车,其中柴油车占相当大的比例,而柴油车所排放的硝基多环芳烃毒性比一般颗粒物要大的多,致癌性达到了相当高的一个量级,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对收费员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威胁。看看我们的收费岛头,那一片片被熏黑的污迹就能理解片中所讲不达标柴油车颗粒物排放量是国四的500倍有多么严重!希望这次的调查能够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对广大收费员来说将是一个福音。雾霾的源头就在我们身边,不应该只是柴静,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意识去解决、去监督,这样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最后,感谢柴静,向你致敬。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6

  今天晚上我看了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它深深震撼了我,使我难以入眠。对于中国环境问题,我感触很深,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像柴静说的:同呼吸,同命运。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雾霾问题。这部纪录片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且形象化的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让人们开始关注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引发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热议。

  在身边,我就感受到了环境发生的变化。比如说以前的北江,那时水还没有被污染,有很多人去那里玩,有人划船,有人钓鱼,还有些人玩水上摩托艇。那时有蓝天,有白云,晚上可以看星星。几年后,北江的水变黑了,沙滩上有很多腐烂的死鱼散发着臭味,再也没有人来这里玩。向远处看时,就像蒙着一面轻纱,而且有蓝天白云的日子变少了。

  我非常感谢她,她让我认识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呼吁中国人关注环境问题。她使我们引发思考:如果环境继续恶化,工业污水乱排放,无限制地排放燃料废气,河水被污染,森林无限制砍伐,天空永远阴森森的,酸雨泛滥,人类有什么未来?带给我们的就是疾病,癌症,毫无生气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的后代问:书本上说的蓝色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春天的小鸟呢?我们该怎么回答?也许我们只能说:那只是曾经,再也回不去了。我们怎么对得起子孙后代?

  为了我们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行动起来,一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不要让后代生活在穹顶之下,让天空重新出现蓝天白云,让河水依然清澈,让春天还有小鸟。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7

  “在人们没有发现PM2.5之前,它就存在了。”这是柴静在纪录片《穹顶之下》中对于雾霾简介中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让我进入了一个了解雾霾的世界。

  对于雾霾一向是一无所知的我,这一次将它了解了个底朝天。

  柴静将两个主要导致雾霾致癌率增加的罪魁祸首:煤矿和汽油。中国人自从进入铜器时代后对于煤的使用是日益频繁,到了铁器时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科技发达的此刻,煤,始终是人们赖以使用的矿物,然而好矿会越用越少,而劣质矿则会变得多了起来,对于劣质矿物人们采用洗煤的方式让它们变得“干净”,但许多人都想跳过这个烧钱的过程,直接投入使用,而导致烧出来的黑灰变得更多,当这些东西进入大气,就成为了雾霾的主材料。

  当然汽油也是一个导致雾霾加强的主要原因。许多不达标的车在不安装尾气过滤器的情景下连夜奔驰,导致空气被严重污染,加上加油站的汽油挥发,以及人们的过度用车让雾霾变得如此嚣张。

  不仅仅如此许多工厂也以身试法,做许多法律上不允许的事,然而这一切是为什么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人类自己。

  就拿煤矿的事来说,许多老板为了省钱而不洗煤,也为更快的赚到钱,让下一批煤尽快的给他赚钱,再加上煤的需求量大所以任何品质的煤都是必需品,所以许多矿厂老板更是很多的将劣质的褐煤送到其他老板手里来用,正因如此,所以褐煤成了人们自食其果的一个例子。

  汽油也是一样,任何一辆被查出超标的`车都不愿意装处理器,都是一个理由:省钱。就为了省钱所以买假车和国四的标来瞒天过海,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穹顶之下》所要告诉我们真正的东西。

  “在空气中我闻到了钱的味道。”这是柴静在节目里的一句原话,为了钱中石化提高石油价格,降低排放标准;为了钱煤矿厂老板拒绝洗煤;为了钱卡车司机拒绝装过滤器;为了钱那些造假车的人以身试法;为了钱所有这些可是环境变化的人,最终拉着我们与他们一起吃他们种下的苦果。所以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雾霾,而是自己。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8

  “你见过星星吗?”“没有。”“你见过蓝色的天吗?”“见过蓝一点儿的。”今天,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柴静的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这是视频中柴静采访一个三岁小女孩时,两人的对话。和小女孩的声音一起出现在视频中的是一个灰蒙蒙的画面,小女孩四周被灰色包围,头顶上方是一团团黑色烟雾状的东西,和小女孩稚嫩、纯净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就是霾!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100万,历时一年,通过现场调研、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对话官员、收集数据等途径,终于拍摄了这样一部100多分钟的调查纪录片,详细地向我们解说了“雾霾是什么,雾霾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三大问题,层层深入,针针见血。看着那一组组数字、一张张图片、一个个镜头……我的肺都几乎不敢呼吸了!原来雾霾如此严重,原来雾霾与我们如此息息相关!通过这个视频,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有关雾霾的知识,更唤醒我原来那种麻木的环保意识!正如柴静最后说的那段话:“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

  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样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是的,我们有权利去享受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光明;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去保护这个世界的洁净和美好,责任与权利是相辅相成的。 穹顶之下,让我们与柴静同行!平时上学,不叫父母接送,坐公交来回;不是太冷或太热的天气,尽量不开空调;过年过节,不燃放烟花爆竹;看到污染环境的现象,要敢于制止或举报……同时还要做好环保宣传,告诉身边的大人们:少开车,多走路;少砍伐,多植树;少浪费,减排放……虽然我们做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尽一份应尽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要人人参与,携手共治,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从平民百姓到政府官员,人人都尽到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那么我们就能守住那份北京“APEC蓝”,那个小女孩就能看见满天的星星!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9

  今天周末正好有些空闲时间,就静下心来观看了最近网上疯传的,央视原主播柴静自费拍摄的关于雾霾题材的专题调查记录片<<穹顶之下>>,视频时长103分钟,比较长,但我并没感到枯燥乏味,而是认真耐心地看完了整个视频。

  观后的感受有四:一是上了堂生动,翔实的有关雾霾来龙去脉的科学普及课;二是对雾霾的严重一性一和危害一性一非常震惊;三是对目前空气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心情格外沉重;四是对柴静在离职之后,还愿意自己花一百万,花如此大一精力调查拍摄了这么一部关系百姓生存环境,生存质量,关系子孙后代健康的记录片心生敬意,佩服之至!

  雾霾到底是什么?从哪儿来?又该怎么办?这不仅是柴静关心的,是她调查拍片的初衷,更是我们全国人民都想知道,都想弄明白的,以前我还不太清楚它的潜在危害,听到广播里播报:今天空气严重污染,还不以为然,看到不少人戴着口罩,还觉得有点小题大作,但有一次亲自体验后,我再不这么认为了,记得一天在外办事,整个一天喉咙就是不舒服,老想着咳嗽,本以为自己感冒了呢,想不到睡了一晚后,这种症状竟然完全消失,我这才意识到这恐怕是空气惹的祸吧。看了这个记录片,更是上了一堂科普课,它以大量翔实的数据,科学的分析解说,历年空气质量的对比,和其它国家的对比,甚至用生动的动画形式把艰涩难懂的东西作了形象的说明,让我明白了雾霾来自哪里?为什么最近几年会特别严重?它有哪些明显的危害和潜在的危害?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到他们调查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感觉心情特别沉重,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柴静说:以前不清楚空气中是什么味道?现在清楚了空气中弥漫的是"钱,钱,钱"的味道(大意),其实很多减排措施通过努力是可以同步跟上的,但为了降低成本,追求一已的眼前利益,可以造假,可以蒙混过关,调查的事实触目惊心,再不引起重视,加强全民环保意识,制定措施,严格执法,那"现在的雾霾还只是开始"呢,发展下去贻害的不仅是当今的全国同胞,也包括我们的子孙后代。

  最近欣喜地获知,2015年2月27日第12届全国人一大第13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任命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一个环境科学和工程上卓有建树的专家),足以说明中央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和决心,我们希望并期待新的环保部长上任后,能重视空气质量的治理,还全国百姓一个纯净的蓝天,还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令人气愤地是,在为柴静《穹顶之下》记录片喝彩的同时,也听到网上传来的恶意攻击声,显然记录片触及了某些利益集一团一的痛点,骂声就随之出现,但我支持柴静!佩服柴静!因为我坚信如果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没有一点正义感,是不可能自己花钱,自己费心费力去调查拍摄这么一部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公益片的,正如她自己所说:“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一爱一惜”柴静,好样的!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10

  柴静自费百万对雾霾进行调查,并拍摄纪录片《穹顶之下》,自己看了一遍,陪父母又看了一遍,一共100多分钟,从一个完全不懂大气污染这个行业的我,在看过之后,我知道了PM2.5的危害,知道了它的大概来源,从她调查的数据实证和分析,我知道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重要的是我们环保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此纪录片一出,在网络、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柴静以演讲者的形象出现,从自己的女儿一出生就得了良性肿瘤的话题开始,又以害怕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会问什么蓝天的话题结束,全面剖析了雾霾这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此真实的展现了我们每一个人每分每秒所处的这个环境现状,让我们的认识不再那么肤浅,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它是关乎自己和自己爱护的每一个人生命的问题。环境保护涉及很多方方面面以及很小的行为动作,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自己不愿去做,不是不能去做,而是不知如何去做,或是没有意识去做。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我们的作为和不作为造成的,不要真正到火烧眉毛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才切实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和重要性,后悔当时没有重视。

  柴静在这部纪录片中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这让很多人表示“看得心塞”并“热泪盈眶”,这份有良心的调查,引发众人反思热潮。纪录片中,她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奔赴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并造访伦敦、洛杉矶等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试图寻找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以前只是知道柴静是一个出色的记者,直到看了纪录片才确实地感受到她知性感性的才气和魅力。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也不是一部电影。不能拿看电影和看视频的心态去看它,因为这就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所面临的最现实也最严峻问题。

  当我看完这个纪录片,我打开窗户看了看天空是否还是蓝色的,还好它是淡淡的蓝色,我深深的吸了口气,心想,希望未来我还能看到这片蓝天,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跳出雾霾这个问题,还有其他很多类似的问题,其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面对空洞的问题时态度和做法很多是“心动”而非“行动”,柴静这一纪录片的轰动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那么接下来,能让只说不做的人,行动起来,就是更加困难的事情了。

  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以后还能看到蓝天,行动起来,学会去拨打12369行使自己的权利,少开车减少排放,少抽烟等等,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也为我们的空气做点事。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11

  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看完了《穹顶之下》,从未有这样的时刻觉得雾霾离我们这么近、环境的保护这么迫切!

  如果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尽管污染不可避免,但这几年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都在为此努力着。包括制定新的法律条文、加强管理等。

  然而中国有13亿的人口,只靠国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身为高中生,理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仅怀有一颗爱国之心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切实付诸行动。

  或许,我们的力量是单薄的,但是每一个小小的改变就是一个个大的进步的开始。或许现在环保部门没有能力或是充满无奈,但是他们努力做出一点改变就会给我们希望和动力。或许国家的某些行业还无法防守做环保或者难言之隐,但是国家的一些小小的改变就会让大家关注环保,为环保做出贡献。这一切,只需要沉下心来,做出哪怕一点小小的改变。

  我静静地凝神这一颗蓝色的星球,这是我们共同的家,是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共同居住的地方。我爱它,所以我将用自己的努力去默默守护它。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相关文章: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03-20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03-31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03-17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04-08

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10-14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201612-06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60003-23

看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03-20

柴静《穹顶之下》视频观后感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