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作文

时间:2021-07-02 11:04:2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作文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纪录片,由陈晓卿执导,由李立宏解说。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作文,欢迎阅读。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作文

  【篇一:《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看了一下《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些场景,我的确为我们中国几千年来所凝聚成的食物文明感到自豪。如果说聪明的话,我觉得古代人比我们现代人聪明多了,他们没有先进的工具,没有便捷的交通从外部去获得,他们完全通过两双手,以及自身周围的环境来创造出他们能够快乐、安全的饮食生活文化。据说这部纪录片放映后,害得都市里的现代青年通过网络去购买在山里、海边的食物。试想,万一这个世界突然出现某些不测,我们处在某一地域,是否还能够把先祖的基本生存能力拿出来,自给自足创造一个生活空间呢?我估计做不到。这部纪录片实际上《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也是教育我们在现代文明体制下,千万不要忘了基本生活能力。

  看了这部纪录片后,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在以前的条件下,各种食物的制作方法、食物的营养、食物的保鲜只能达到那样的条件。祖先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学的启蒙时代,先祖们在制作食物时只是无意识地利用了科学,而我们处在一个科学发达的时代,科学原理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解明,所以我们更应该超越我们的祖先,把食物做得更安全、更有营养、更有文化内涵。涉及到我们做豆腐的人来讲,首先要学习先祖们在制作食品中的一个认真态度和良心道德 ,尽管他们的技术和方法都粗糙,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他们在用心做。从这方面我们现代人可以说95%都做不到,商业利益的驱使已经让我们失去了道德的理念。这可能也是这部纪录片给我们现代人的一个暗示。

  另外,我个人的看法,千万不能只依靠古代的做法、包括片子里石屏地区的烤豆腐干以及安徽的毛豆腐,有些人总拿这些东西来指责我们的现代工艺和技术的不合理。我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我觉得烤豆腐、毛豆腐在工艺生产中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比如如果真用石屏的井水来点豆腐,包豆腐、烤豆腐会造成大豆营养的大量损失,最后食品中存在的只是一个“味”而已。另外,毛豆腐毕竟是在大量杂菌存在的条件下生产的,它的卫生条件还不敢给我们现代人一个“相对安全”的保证。我们看到为了达到“安全目的”,先祖的方法就采用大量的风干、火烤、烟熏、盐泡等方法,当然有些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但是一定要把这些方法进行改良,要不然除了口味、以外,就没有安全和健康了。我到过许多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尽管有水果,有肉类,有豆制品,但是他们都把食品用上述方法制作,我觉得还是和可惜的。我从这些地方人的身高体格状况判断,感觉他们这些食物可能只有味道和安全,营养值都偏低。

  所以我们搞豆制品技术的人们,应该吸取我们先祖的工作作风,利用现代技术的机械化操作、高温杀菌、低温保藏技术、菌种的纯化技术,为我们现代人提供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的豆制品。同时来传承我们的豆制品文化,来告慰我们的《淮南子》——-刘安。

  【篇二: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对美食无爱,但仍然觉得这个纪录片很好看,究其原因,自思得果。

  印象最深,第一集中的采摘松茸,美丽的云南和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单珍卓玛母女。走20公里的山路到大山深处采摘,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当城里的人们远离自然吃到美味时,确实应该感谢大自然的馈增和勤劳的山里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向自然索取时的智慧和善良。他们挖了松茸将留下的坑用松枝掩埋好;挖了竹笋后不破坏其根系。他们这样做,虽然都是为了以后的资源不枯竭而能够取其不尽,但这种对生物的爱护,对自然的敬畏,他们比有文化的城里人更懂。

  这部记录片拍得好,引发了食欲和情感上的双重共鸣,食欲不等于贪婪,索取更懂得奉献。就是这么容易被感动,和我说话要讲道理,我心很软的。

  【篇三: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作文 】

  近来,中国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推出了一套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在其播出之初,便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流传甚广。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吧。想来所料不差,便尝试着欣赏了这个饶有趣味的节目。

  本片介绍了华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以及烤松茸油、焖春笋、雪菜冬笋豆腐汤、腊味飘香腌笃鲜、排骨莲藕汤、椒盐藕夹、酸辣藕丁、煎焖鱼头泡饼、煎?马 鲛鱼、酸菜鱼、松鼠桂鱼、侉炖鱼等不同地区的风味小食。与其它那些花哨的饮食类的节目不同,这个节目的真诚、朴实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从中,我了解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时,对处在“舌尖上”的中国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我们应该珍惜 大自然的恩赐,感谢的那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我认为这个节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觉上的享受——平心而论,在视觉上比这个纪录片的色泽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朴的人,人生观和自然。

  【篇四:《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脚步】

  20年前,养蜂人老谭向未婚妻许诺,结婚后带她从事一项甜蜜的.事业,出去养蜂,到处旅游,既容易又浪漫。

  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四处漂泊的日子让他们变得劳累。清香的薄荷,焦脆的花生,独特风味的泡菜,融入香浓的豆花当中,每当他们吃起家乡的美食,所有的一切争议都烟消云散,家乡的味道让他们忘却旅途的疲惫。

  麦收季节,麦客们背起家什外出干活,一杆杆麦子割入篮中。风箱大柴,一堆旺火,没有谁能比老婆婆更能让这碗面条美味精彩,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是招待麦客们绝佳菜肴。

  海洋钞票难挣,没有牛马力气难享海洋衣食,夫妻俩一夜辛勤换来一网鱼蟹。跳跳鱼的抓取异常艰难,只因女儿爱吃,父亲勤练五年,造就一身抓鱼好本领,几尾跳跳鱼,就能成就一锅靓汤,一家三口欢笑的围坐在一起吃饭是最美好的时刻。

  兄妹俩早早的抓好鱼做好鱼酱等待外出务工的父母归来,孤身的老人也上山寻好野菌菇晾干后留给儿女……半生闯荡,无论脚步多么匆忙,总有那么一种味道锁定记忆,牵绊故乡。

  【篇五:《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近日,中央一套播放了一个异常火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的景象是如此的美妙,大流口水之际我也有着自己的感叹:

  一、电视上的很多美食我们没吃过。

  第一集至第七集集集都有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们吃过的寥寥。而且我们发现,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费功夫的。在速食泛滥的今天,在流水线充斥的现在,在添加剂无所不能的当下,在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珍贵的馈赠,哪里才有浸透着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这一切,只能在电视里,不能在肚子里。是电视唤起了我们对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我们的田野。

  钢筋和水泥里长不出来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尝不了美味,但是我们都已经为了生活住进了城市。被钢筋和水泥锁定后我们发现我们心里却一直存在着一片长满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们心里的净土。为了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师傅让人拉了三卡车土,把自己的楼顶开辟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长满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鸟语花香,晚上有邻居聚餐,楼顶上满是开心和快乐。

  三、转化的灵感。

  我是陕西人,看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较熟悉。那个陕北卖黄馍馍的人我似曾相识。他说,老天爷会把钱给勤快人,不会给懒人的。我觉得他的这句话是这部纪录片的灵魂。豆子经过加工可以转化为豆腐,大米经过发酵可以酿成美酒,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转化为美好和幸福 。

  中国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这么容易令人感动。

  【篇六:《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离开家久了,就经常会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也许我们并不怀念故乡,也许只是故乡对我们魂牵梦萦。

  养蜂的女人说,结果我跟她结了婚,风餐露宿的,辛苦得很。出海的女人说,这海洋的钞票难挣,没有牛劲马力难吃海洋衣食。这些都是生活给人的最朴素最直接的感受与经验。这些感受与经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母亲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我想,对很多人来说,生活都是不容易的,甚至是艰辛的。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不过是回到家里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巴适睡上一觉。

  也许我爸妈的饭菜做得并不那么好吃,但是我总是会想吃它,也许我想吃的只是那种味道,别人无法做出来。

  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承千年的信仰,朴素而有力量。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会不会有那样一种味道,我后来再也没尝到过?

  【篇七:《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

  作为一个正宗吃货,《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几乎让我所有的馋虫都被瞬间激活了。那些看起来质朴,但是美味的食物让我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美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第二季开播之前我就看过了预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朴实的劳动者带给我们的感动。

  和第一季对比起来,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气了,展现了更加淳朴的劳动者们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中的一切,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感动。第一集中主要讲的是脚步,从追逐花期的养蜂夫妻,渐渐消失在这个时代的麦客们,顶着海风出海捕鱼的渔民,跋山涉水采集香菇的老汉,捕捉十几米开外仅五厘米长跳跳鱼的爸爸……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美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叫做“家”的东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玛占堆这个人让我对于那些质朴的美食多了几分感动。为了给家里带去一份蜂蜜,他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树上40米……那样一份简单美味的蜂蜜是白玛家里对于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时代在变化,我们吃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一切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愿这些淳朴和美食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感动。

  【篇八:《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被誉为是中国深夜发吃节目的开山之作。跟新中国很多事物一样,这片可谓是起步晚起点高,一出手立马把《深夜食堂》这样的海外发吃片给比了下去。正当都市小清新们为东京酱油炒拉面感慨不已的时候,蓦然发现天朝才是神一般的存在,小日本那些玩意简直就是渣渣,这片真给咱中国发吃党长脸。

  《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美?简单来说就是接地气。工业化让人也变的越来越工业,离生存的本质越来越远。为什么那些廉价工业化高热量垃圾食品可以卖那么贵?因为它的顾客并不把它当作真正的食物,而只是一种商品,一个商品只需要具有和它的价格相当的包装,就一定会有人买。《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美食节目的不同,在与它不是一个关于商品的故事,而是一个真正关于食物的故事。它的镜头没有对准各大所谓美食城市的商业街,而是对准了我们经常忽视的人和物。包括黑龙江上的老鱼把头,香格里拉菜松茸的单珍卓玛,浙江菜东笋的包师傅,这些勤劳的人运用经验和智慧,提供了我们所吃的一切,也决定了我们要吃什么,怎么吃。包括做山西花馍的大婶们,宁波做米糕的顾阿公顾阿婆,兰州拉面的马师傅,他们的技巧决定了各地的风味甚至习俗。也包括你早已忘却的家乡菜,妈妈做的闷面,春节的团圆饭,无论承认与否认,它们都绝定了你一生的口味喜好。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关于食物的记忆,其实也是我们整个文明的记忆,甚至是我们自我认知的根源。古人通过“茹毛饮血”区分自己和蛮族,后来“南稻北麦”的分野,仔细一想竟然都是关于食物的。

  我在加入深夜发吃党以后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我想了许久,发现最好的回答就是:活的更明白了。为什么呢?要做饭自然就要买食材,就要辨别食材,就要懂油盐酱醋茶的用度,知道入口的五味口感是怎么回事。人活着就要吃饭,把吃饭这事整的更明白,可谓是活的更明白了。这有许多好处,活的不明白的人就往往容易被表象和虚假所迷惑。我们有些同胞拿着国外几块钱一大盒的哈根达斯当奢侈品,沉醉于日本饭团子(学名寿司,起源与日本古代长途干粮)的简单与纯粹,着迷于波尔多红酒的古典高雅,倾心于西式快餐店的工业气息,并拿出够外婆腌一年酸菜的钱买以上种种,充分说明现在没活明白的人何其之多。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07-18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07-21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02-25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观后感07-18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0-1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后感600字07-29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八百字07-1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优秀观后感范文09-16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23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