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时间:2022-01-22 10:11:4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专题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廉”者,官德也;“政”者,清正也。纵观历史,廉政二字可穿越中华上下五千年兴衰浮沉,追溯到原始氏族部落中的萌芽,与国家的兴盛和灭亡休戚相关。一个个王朝的兴亡更替反复证明了:“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腐败猖獗之时,则国事衰微”。“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鉴史问廉》的开篇之作——兴衰之思所讲述的西晋王朝、唐、北宋的兴衰史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专题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为政以德,是安邦治国的准则。而在今天,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和国家追求的廉政新风就是要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人人讲求廉政,事事要求清廉,一方面在干部中弘扬廉正干练之风气,加强官员自身官德修养,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孔子十分注重廉政文化和道德修行,他认为掌权者自身修养、自律精神对正确用权有着相当重大的作用,品德良好的官员能将权力运用于为社会和人民谋幸福。官员是群众的榜样、公众的表率,官员之行事是一方公论之尖,官员之作风是一方效仿之范。部分影响整体,个人影响集体,而在中国社会和官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干部的影响力尤为重大。注重个人官德修养,弘扬清正廉洁之风,应当成为每一名官员干部的为官之本、做事之则。历史具有公正性品格和终极性审判的能力。以公正廉明之名深入人心的宋朝明官包拯曾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廉政的反义词是腐败。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只有清正廉明、严于律己、俭以养身的官员才能被人民和历史铭记。诗经之中《诗经·甘棠》一篇便是西周时期的人民为纪念一位勤政爱民的官员召公而作,满溢着人民群众对于有德之官的深切缅怀之情。那些恪守为政之德,始终坚定自己立场,坚持自身操守的政治家们在历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树立了一座座丰碑,至今感动着我们。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其中的第三维“廉”指的就是廉洁方正。廉政对于国家命运之重大影响决定了它不经要从个人品德方面进行强化,更要从制度法律方面予以保障。从秦汉到明清,法律对腐败的惩处越来越严厉;而越来越严密系统的法律,也成为惩治贪腐的有力武器,而如何遏制腐败和滥用权力,历朝历代也在制度建设上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和努力。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的珍贵财富。廉政制度建设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工程,是廉政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构建惩防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地位确定了,制度建设靠得住,廉政建设才靠得住。面对日益加大的反腐强度和日益严峻的反腐形势,制度建设既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建设,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保障性建设,必须贯穿始终,互为促进,共同提高。

  “政者正也”。正人要先正己,做廉政建设表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果自己都不正,如何去讲别人、去管别人、去监督别人?所以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上级关于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要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把本单位的廉政工作抓好,以自己的言行去带动他人一起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把文化的力量融入反腐倡廉,把廉政真正地建设好。

【专题片《鉴史问廉》观后感】相关文章:

鉴史问廉观后感-历史为鉴08-06

《鉴史问廉》观后感08-08

鉴史问廉观后感08-30

《鉴史问廉》观后感01-31

《鉴史问廉》观后感06-13

鉴史问廉观后感08-13

《鉴史问廉》观后感精选08-06

《鉴史问廉》观后感02-03

《鉴史问廉》观后感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