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观后感(精选5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夺冠观后感1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夺冠观后感1
电影厅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电影的开始。原本就昏暗的灯光突然就熄灭了,变得黑漆漆的一片。
今天,正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日子。自从王老师告诉我们今天会出来看电影《夺冠》后,我每一天都是掰着手指头数着过的。我之所以会如此盼望出来看电影,一方面是想逃离作业的“苦海”,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直都很仰慕女排精神,想要好好把握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大家的期盼下,大屏幕终于出现了亮光,电影开场了!在观影过程中,所有同学都格外专注,被电影所讲述的一个个女排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注意到不少同学的眼眶都微微泛红,眼角泛出了丝丝泪水。
“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这是电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啊,正是因为女排姑娘们日日夜夜坚持不懈地训练,他们舍弃了自我,心中只有团体,只有民族的荣誉,才使他们拿下了“五连冠”这样辉煌的成绩。在那时,这不仅仅是国际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是在中国走向复兴的道路上,给予中国人民心中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在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女排有过荣获世界冠军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落谷底的迷茫与无助。可女排姑娘们在最艰困的情况下,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在郎平总教练的带领下,沉寂了多年的中国女排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再次为祖国赢得了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流血流汗不流泪。这种女排精神使我颇为动容,又有什么事是会永远一帆风顺的呢?如果不为之付出些什么,又怎么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学习亦是如此。我想,也许学习并不是所谓的“苦海”,反而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世间万物都是相通的,若我们在学习上也能拥有女排精神,尽全力去拼搏,那么成功或许也并不那么遥远了。
暗黄的灯光又忽然亮起,两个小时眨眼就消逝了。我们缓缓退场,心中却依然惦念着电影中的情节,细细回味着女排精神……
电影夺冠观后感2
电影原名《中国女排》,后来改名《夺冠》。这个名字放在今年的大背景下,却是极具戏剧性。因为《八佰》刚刚问鼎了今年的全球票房第一,这是中国电影的首次夺冠。只是这个夺冠与其说是中国电影的胜利,倒不如说是中国抗疫的胜利,毕竟全球疫情啥样大家心里都有数,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何况这算是综合国力的胜利,并不全是运气。
体育类电影本来就冷门,即使搭上了中国女排的大品牌,也因为老人对女排的耳熟能详,新人对女排的一知半解,导致大众观影热情不高。而我之所以走进影院,也是因为最近迷茫得有些累了,又有点不甘沉沦,只好四处找鸡汤,恰好夺冠上映,所以就决定是它了。
女排精神出现在一穷二白的80年代,可以说是新中国奋斗的代名词,很多人以为它的核心是奉献和牺牲,其实并不是。女排精神首先讲求的是团结协作,其次是顽强拼搏,永不言弃。无论是现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80年代的“振兴中华”,都需要团结为先。排球区别于乒乓球的地方正在它是一项团队协作的运动,乒乓球影响力不如排球的原因也在于此。
从电影观赏性和难度看,描绘众生相的电影和阐述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自然是后者更具观赏性,而且主线贯通,容易理解。群像电影要描述的人物太多,时长有限,镜头分散,所以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有前期了解,观影体验一般不会太好。《夺冠》需要在两个小时内描述好新老女排两代人,时间跨度40年,因此需要一个主线串联起整个故事。陈可辛选择了郎平作为整个纽带。作为世界排坛的传奇人物,中国排球十次夺冠,郎平参与了八次,由她作为纽带,绝对众望所归。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新女排队员的演员,超越了本色出演,达到了本人出演。
电影前半段非常感人、也让人振奋,本来就是冲着这个去的,算是值回了票价。难得的是电影后半段多了一些思考。电影重现了08年郎平作为美国队主教练带领美国队击败了东道主中国队的一幕,观众的嘘声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当年我也是高呼卖国贼的一员,回头再看,卖国贼这个称呼绝不属于数次临危受命,挽救中国女排的郎平。电影中一句“还是不够强大”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狭隘。真正的强大不是不会输,而是输得起。就像《夺冠》一样,目前看,它的票房已无力赶超《八佰》,更不用说来势汹汹的国庆档电影,但各人有各人的精彩,不是非得夺冠不可,踏踏实实的人生也有别样的精彩。
电影夺冠观后感3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响起国歌的前奏时,我的内心总是激动澎湃,肃然起敬。在《夺冠》这部影片中,从1981年日本大阪世锦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每一次国歌的奏响都令人难以忘怀。
我没有经历过郎平叱咤球场的时代,虽然久闻她“铁榔头”的“大名”。对于中国女排,我对她们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这是一群有拼劲、不服输、在赛场上喜欢大声叫喊互相打气的女孩。观看完《夺冠》这部影片后,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郎平质问女排姑娘们为什么打球的那一段。当问到朱婷打排球要什么,朱婷回答要“成为你”,郎平教练的话发人深思,她说:“那你就搞错了,你永远都不会成为我。你不用成为别人,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的确,我也时常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但每次想到这些问题,我的脑子里都是其他人对我说的话,你要向谁谁谁学习,你看看人家多厉害之类的,而从未想过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还记得今年9月份去参加集团的新员工培训,教务组的老师问我们,你为什么加入蓝城?很多人都会说,因为蓝城的文化、价值观等等。是的,正如宋总说的,蓝城是一所学校,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一点,从我加入萧立这个大家庭起就深有体会。从篮球赛的组织、七夕K歌比赛、团体生日会到这次的观影活动,每次活动的举办都在让每一位萧立人变得更加优秀。
正如女排精神所表达的一样,蓝城萧立这个大家庭不断让我们知道,我们是一个team,不分我和你,只有我们。对于工程人来说,团队永远是排第一位的,一个优秀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工程本身就存在着很多无法预料到的困难,因此更加需要团队。
“我”加“你”等于“我们”,“我”和“你”都是个体,容易被很多因素影响到自己的判断,而“我们”是一个的整体,拥有个体无法企及的强大力量。蓝城萧立是一个大家庭,在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团队,让我们团结协作,永不言弃,不分彼此,一定能共同创造萧立美好的未来。
电影夺冠观后感4
中国女排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电影《夺冠》力求从更深的层面对细节进行发掘,力求展现中国女排为夺冠而经历的艰辛历程。影片同时也提出了女排精神是否过时的疑问。
据说当初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后,人类幸好还保留了一件东西,那就是希望,正是希望让人们坚持向前。中国女排低谷时期,临危受命的郎平说过,她只是给人们带来暂时的希望。话虽这样说,郎平却竭力把这希望发挥到了极致,最大程度激发队员蕴藏的能量,她更想要的是一支积极阳光的中国女排,看重的是乐在过程以及精神的永存,并不是寄全部希望于夺冠。在与实力相当的巴西女排决赛中,理性地说胜负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退其次了。事实上,不管曾经几连冠,长胜不败是不可能的。
你为什么打排球?这个问题并不是可以简单回答,甚至都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述,但又是一个不得不回答的根本问题。朱婷打排球最初就是为了能够离开农村,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但在老一辈女排精神的激励下,她将自己的目标扩展并逐渐得到升华,成就了球队以及自己人生的辉煌。夺冠路上每个队员的人生中,都具有类似的升华过程。当然能有中国女排这样的平台,她们是幸福的。
郎平率领女排夺冠的经历再次证明,解决思想问题是首要的。到了一定年龄才能体会到,快乐和解放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是件多么难求的事,但它又会激发出多么大的能量。推及我们每个人正在做的大事小情,都可以问自己是为什么,可以尝试在心底回答一下。
其实每个人都有着追求的天性,追求更多精神的愉悦,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用社会学专业名词来表述,就是具有自我实现的欲求。但追求是要付出的代价,就如同看电影《夺冠》要花钱买票一样。每个人欲求的目标应该是无上限的,就看你愿意付出多么大的相应代价,这可不是说说那么容易,更不是电影所能够完全展现出来的,例如朱婷深夜里的独自痛哭。越高的目标越容易产生灰心的情绪,因为难度等级会让你对正在和将要的付出产生怀疑,从这个角度说,对影片中自愿退出发队员,应该是可以理解的,谁又不曾知难而退呢?做不了英雄不可怕,只要心中依然敬慕英雄。
虽然个体的目标最初往往显得私人、零碎、渺小,但当心往高处的时候,普通人的大事小情足够升华出意义。如此,对自己的存在便少一些怀疑,不再纠结是否身体残疾,不再纠结能力大小,最大程度地享受人生就好。精神升华了,付出大约等于收获的公式也就容易成立了。这不是鸡汤,是切切实实的事实。
不可否认,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正是被女排精神召唤走进影院的,试图寻找某种东西。推荐观看《夺冠》,在观众的潜意识里,必然能够得到某种激荡,作为一名辛劳的普通公民,不断的激荡也许是不可少的强心剂。女排站上领奖台,国歌响起,你是否油然而生出庄严和激动呢?往大了说,家国多事之秋,恰恰最需要振奋的女排精神,电影《夺冠》正当其时!
电影夺冠观后感5
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给大家的必观影片,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过分的渲染,更没有过多的电影套路,有的只是对女排精神最朴实的描绘和最真挚的展现!
记得最初得知陈可辛导演将要拍摄这部影片时,我内心久久难以平静,一直以来,我都非常期待有一部优秀的电影能够来向当代的新青年展示出女排精神,我们这个时代真的太需要女排精神了。这不禁把我带回了当初和妈妈一起看女排比赛的那些美好时光。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小学,调皮的我时常把家里的抽屉翻的乱七八糟,有一次我翻出了妈妈珍藏在铁皮盒里的一本日记本,上面印着一个打排球的女孩儿。我就觉得很好看就顺手在比较本上画起了画!妈妈闻讯赶来时,不出意料我被妈妈狠狠的揍了一顿。那时的我一手擦着眼泪,一手指着笔记本对妈妈吼说:“不就是一个笔记本吗?至于嘛,我还没一个笔记本重要?”后来我才从妈妈的嘴里知道,那个打排球的女孩叫郎平,也是妈妈一直的偶像!以前的我对中国女排并没有太多的注意,每次妈妈在看排球比赛时,我总是抢着要看偶像剧,不过最后还是老妈说了算。
直到那一天,我看了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对阵荷兰队的比赛,在那一场比赛中,惠若琪第一次肩膀脱臼的时候仍然在场上奋力拼搏,最终受伤离场。说实话那是我第一次被感动,当时的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持着她在受伤的情况下还要坚持比赛,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女排精神!从此之后,我就慢慢成为中国女排的忠实粉丝了!
话说回来,因为一直在外求学,没能有机会带爸爸妈妈去现场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所以,在去年,电影《夺冠》宣布春节上映时,我提前一周就买了预售票,准备在大年三十这个特殊时节,带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夺冠》。爸爸妈妈最开始因为心疼钱,也一直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我就骗妈妈说电影院做活动免费赠票,终于让爸妈奢侈一回去电影院去看电影!但终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电影上映前几天突然宣布撤档了,没能带爸爸妈妈去看《夺冠》,这是我一大遗憾。在今年9月中旬得知电影即将上映,我第一时间买了9月25号晚上的票,准备在第一时间去电影院为中国女排加油助威,唯一的遗憾是在外求学没法带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影院观看。在影院我遇见了几位已到耄耋之年的奶奶,她们多是由女儿搀扶着相约一起来观看电影,他们虽然步履蹒跚但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激动,我想这可能就是女排精神带给我们的感动吧!
影片中既有笑点又有泪点又不显得过分刻意,确实是值得一看的好电影!影片中朱婷模仿皮划艇教练说的那句“闺女,你这腿往哪搁呢?”逗笑了在场的所有人,还有巩俐饰演的郎平的那一句“中国女排没有你,也没有我,只有我们”,这时的我不禁潸然泪下!是啊,中国女排从来都只有“我们”。片中,郎导的女儿饰演的青年郎平可以说是高度还原了郎导当年的点点滴滴。那个时代的女排,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当国外已经在训练中加入了计算机分析系统时,中国女排还没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当时的条件确实非常艰苦。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女排硬是靠着那一股拼劲拿到了世界冠军,为中国女排点赞。现在中国女排夺冠,不再会出现当时的家家户户拿出锅碗瓢盆跑到街上欢呼雀跃的壮观景象,但是这从来都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女排精神,而是我们现在正需要女排精神来支撑我们以最好的状态投身到各行各业的建设中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而添砖加瓦!片中巩俐饰演的郎导刻画的入木三分,尤其是郎导轻微驼背和赛场上指挥比赛时推眼镜的动作都那么的相似,这让我这个十年的女排老球迷都对巩俐肃然起敬。片中还使用了众多的女排队员,真实再现了北京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时的场景,没有太多的刻意,只有真挚的表达。片中还将中国女排幕后辛苦付出的教练组和陪练推上大荧幕,告诉大家,中国女排是一个团体,更是永远的“我们”!
女排精神从来都不过时,女排精神是我刻入骨子里的信仰。每次想偷懒或者觉得累的时候总会摸摸桌上的排球,心里就会立刻充满力量。也是因为心中的信仰,我毅然决然来到中国排球学院继续我的研究生学业,有幸结交到一群同样热爱排球的海南朋友们,现在的我会每天坚持着去排球馆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约打球,用我们的方式去诉说和传递“女排精神”。希望以后的中国电影市场可以多出现一些有正能量的电影,最后,再次强烈推荐大家去电影院一起为中国女排打call,一起加入到排球运动中,尽情享受排球带给我们的欢乐吧!
【电影夺冠观后感(精选5篇)】相关文章:
电影《夺冠》观后感悟03-29
夺冠电影观后感范文03-25
夺冠电影观后感700字03-25
夺冠的电影观后感600字03-17
《夺冠》观后感精选15篇03-21
夺冠观后感作文大全03-11
小学生夺冠观后感03-19
《夺冠》观后感(合集15篇)03-18
保险行业夺冠观后感03-15
《夺冠》观后感集锦15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