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观后感(精选22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亲爱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亲爱的》观后感 篇1
影片由陈可辛导演执导,赵薇、张译、黄渤担任主演,讲述一个打拐的真实故事,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影片上映的时候没能走进影院观看,很是遗憾。在网上找到资源,尽管清晰度和效果与电影院无法相比,但是在家独自欣赏,给予我的却是更加深刻的思考。
开门见山的拍摄形式,从影片一开始就呈现出悲凉的情绪,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平日里无法接触到的却又真实存在的“世界”。黄渤扮演的城市打工仔田文军,在感情、事业、生活都极度窘迫的情况下,雪上加霜,不懂世事的3岁孩子突然走失,作为单亲家庭孩子的抚养者,田文军陷入了深深的自责、精神崩溃。然而,他始终坚信只要不放弃,孩子一定会找到。在经历了诈骗、暴力抢劫等坎坷后,加入了“丢失儿童家长组织”,与受害者们分享、分担痛苦,互相依靠,共同寻找丢失的孩子。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好心人的帮助,终于在安徽农村找到了孩子。但是时隔两年,孩子已与其养母,赵薇扮演的农村妇女李红琴产生深厚的感情,田文军夫妇接回孩子,重新与其建立感情。
轻描淡写的一段话,仅仅是描述了故事的梗概,并没有表达出影片讲述的悲惨与凄凉。我只将片中讲述的几个印象深刻的社会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1.田文军前妻不负责任的态度,直接导致了孩子的丢失。离婚是因为妻子的出轨,孩子的被拐是因为母亲的失职。关于自由、爱情的追求我们无法否认,但是对于母亲这个角色,像卢晓娟这样没做好准备或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现象在现实中屡见不鲜。责任心、使命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任何一种社会角色必须遵守和执行的标准,在这一点上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和丝毫懈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甚至无法弥补。
2.李红琴的无知,是她作为一个悲情角色的根本原因。法律意识的淡薄,科学知识的缺乏,精神思想意识的单纯使她成为了整个事件的受害者。可怜、可悲、可恨、可叹。反观故事原型,她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不是虚构的角色,她是如何面对苦难的呢,她是如何走出来的呢,她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呢?面对种种问题,不能总是承诺、规划以后怎么样,切实解决眼前已经出现的矛盾也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急需处理的难题。充分的保障,公平的环境,自由的选择,科学的教育让李红琴有路可走,有梦可做。
影片中不断表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发人深省。没有买卖,就没有拐卖。
《亲爱的》观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去看了一部电影——《亲爱的》。讲的是一对已经离婚的夫妻,把三岁的孩子给弄丢了,为了找到孩子,夫妻俩从此踏上了艰难的寻子之路,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波折,在希望与失望中徘徊,差点绝望时,终于找回了孩子。
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啊!这时,我想起了父母在生活中对我的情景……
当我半 夜 发高烧的时候,妈妈急着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彻夜未眠,不停地给我量体温,用酒精做物量降温,还学着给我做推拿……
当我考试考砸了的时候,想象着爸妈会不会像其他人那说:“你是怎么考的,怎么那么笨,怎么那么傻呀”,会不会给我来个“竹笋炒肉”呢?结果,爸爸看了试卷,只是轻描淡写地对我说:“没关系,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面对的勇气,下次加油就好……”。而妈妈呢,只是与我一起重做了一遍错题,告诉我什么地方容易错而已。父母的爱与包容让我无地自容,暗暗发誓,下一次,一定要注意检查,取得更好的成绩!
当我在围棋比赛中取得冠军时,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骄傲地到处炫耀。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对我说:“廖烘辉,虽然你这次比赛得了第一名,但,还有四段、五段的高手呢,怎么能骄傲自满呢?”呀,是哦,太得意了,忘了上次去高段班被杀得落花流水的事了,还是继续努力练习吧。
当我捣蛋的时候,爸爸妈妈也没对我下去狠手“竹笋炒肉”哦。犹记得上幼儿园那会,特别喜欢玩水,把自己的玩具都拿到水了里洗了一遍,还把爷爷的手机,妈妈的刷卡机都放进去一起洗了,后来爷爷找手机,我都不敢吭声,就怕被打,会不会象电视演得那样,关小黑屋?还是赶出门去?听说手机很贵的。结果爸爸下班回来,看着泡在水桶里的东西,只是说:“来,我们一起把东西捞出来晾吧。看看,这个是助力玩具,可以放水里洗,这个是需要放电池的玩具,你放水里,它就坏了,不响了,嗯,这个手机和刷卡机也是电子设备,碰到水就坏了。爷爷没有电话用了,怎么办?”我低着头不吭声,就怕他们突然发飚。结果妈妈让我去给爷爷道歉,爸爸却只给我上了一堂玩具分类课。
回想起与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突然感到,在我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包含了父母对我的爱,如果说这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什么,我想就是父母的爱了,不管我做了什么,我想,他们都是爱我的。我要好好学习,回报他们的爱。
《亲爱的》观后感 篇3
最近《亲爱的热爱的》热播,佟年和韩商言甜甜的爱情看得一众老阿姨直呼“太上头”,帅气的李现也因此被称为“七月恋人”,短短几天涨粉无数。
有人会疑惑:这个在职场上杀伐果断,不苟言笑,冷峻甚至有点冷酷的韩商言为什么独独被二十岁的小萝莉佟年打动呢?
据我分析,应该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佟年外形甜美可爱,性格乖巧外向,很是讨人喜欢。女孩的外表就是她的名片,甜美的外表就像一张通行证。长相还可以的佟年,哪个男人见了能没有几分好感呢!再者,佟年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是上海著名医院的外科主治医生,妈妈是教师,这使她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很好的物质条件。她没有受过苦,学业又顺利,她的人生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这些都使她性格阳光柔美,敢说敢做,很是讨人喜欢。
第二点,佟年绝对不是一般偶像剧中的“傻白甜”,她是十五岁就上了大学“少年班”的才女,是一个拥有一百多万粉丝的网络歌手。这样的人设,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会喜欢或者崇拜吧!男主喜欢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吗?
再者,佟年面对爱情大胆执着,勇敢追求。第一次见到韩商言就一见钟情,于是赠快餐,加微信,想方设法再一次见面,多方面去了解他、理解他,主动表白,主动牵手拥抱,甚至初吻都主动。这样的女孩子就是一团火,足以融化千年冰块,何况是本来就渴望爱情的韩商言呢!俗话说得好:“女追男,隔层纱。”面对有颜有才,性格阳光的佟年的追求,韩商言如何能不动心?
第四点,佟年理解和支持韩商言。在所有的家长,包括韩商言的爷爷,佟年的母亲,都认为韩商言是在玩电脑,是不务正业的时候,佟年支持他的事业,理解他的追求,体谅他的不能陪伴,心疼他的不易,知道他在为国家而战,发自内心的以他为荣。始于颜值,忠于人品,陷于才华,真正是灵魂伴侣。
最后一点,韩商言表面冷峻,实则内心细腻。从剧中韩商言喜欢猫就可以看出。猫软软糯糯,温柔可人,需要人照顾保护,这难道不像佟年吗?同样的软糯可人,甜美温柔,需要韩商言保护。剧中韩商言一直称佟年“小孩”,可见这个“小孩”激起了韩商言内心细腻的情愫,让他想保护想疼爱。
所以,爱情不是无缘无故的产生的,它需要许多契合点。韩商言和佟年就这样相爱相恋了!祝福他们!
《亲爱的》观后感 篇4
作为一部以失踪儿童为题的电影,《亲爱的》最终的落足并非在拐卖上,而是在孩子解救后,血缘的挚亲与为母之爱,这两个本密不可分的整体却因诱拐成为了对立的情感冲击,法律或能以最直接了当的方式给予公正的宣判,但这背后亲与爱的纠葛却是难断的,人最为难舍的便是彼此的羁绊。
《亲爱的》用过半的时间倾述了一个丢孩子,找孩子,找到孩子田文军和鲁晓娟为人父母的寻子故事,如若该片在此戛然而止,那么这或将仅是一部较为不错的作品,电影深度得见更在于找到孩子后的种种,孩子哭打着亲身父母喊着要妈妈,村妇李红琴对被拐来和捡来的孩子视若已出执着的爱,贪财不讲法律底线的律师高夏为李红琴的无偿辩护,誓言不再生孩子寻子联盟带头人韩德忠苦寻多年未果煎熬中无奈的弃言,电影后半段这个找到孩子后的故事,予人了更强的感情渲染,剧情的张力得以全面展开,在这看似难断的亲与爱中闪烁的是人性的光芒。
这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亲情与爱情戏剧性的对立,营造了电影最为引人深思的张力所在,人贩固然是十恶不赦的,但对于电影中的李红琴她不明孩子是被丈夫拐来,丈夫过世面对生活的艰辛更没有将孩子卖掉,其电影中锲而不舍对亲情的执着是如此的动人心弦,你无法苛责一位善良村妇的母爱,也难诉警察,法官,福利院长坚守法律的不近人情,更不能否定苦寻孩子父母的挚亲之情,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开放性的,李红琴又多了新的羁绊,只能说作为导演的陈可辛在电影中希望的是大家能感受到电影亲情的珍贵,而并非要给观众一个答案,故将结局留给了观众。
电影中每个人都是影帝影后,因为面对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蓝本,几进所有人都会为之动容,更何况一群中国影界的翘楚,黄渤依旧演着一个稍带痞气的小贩父亲,搭戏带着高冷气息的郝蕾,两人的不合适是从角色的骨子里显露而出,他们作为一对离异夫妻人物塑造上可谓入目三分,赵薇饰演的李红琴这个人物撑起了整个电影后半段,无助却带着执着的母亲形象被演绎的淋漓尽致,还有佟大为、张译、张雨绮等等,电影中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属于自已的故事,每个人在演出时都有种把控主场的主角感,陈可辛对于演员的选角和人物把控从未如此恰到好处的暗合电影本身,毫不夸张的说这亦是陈可辛至今最为出色的作品。
电影没有斑斓的基色,却带来了最诚挚的镜头质感,电影没有绚丽的浓妆,却带来了最美丽的质朴素颜,电影更没有矫情的作态,却给人了以最直击心灵的感动,亲情与爱情在电影中或为人难断,但电影的温度却暖人心房。
《亲爱的》观后感 篇5
电影根据一个真实的事例改编,故事情节平铺直叙,没有悬念,没有冲突,没有煽情,也许这样更能让观众进行冷静的思考。
故事开始于一个婚姻破裂的家庭,男人的执拗、女人的刻薄,一个典型的失败婚姻。孩子的抚养权归父亲田文军(黄渤)所有,因为疏于照顾,孩子被陌生人拐走。接下来影片就进入了黄渤模式,不惜一切寻找孩子,最后根据好心人提供的线索在一个偏远的农村里找到了孩子,此时由赵薇饰演的孩子的养母李红琴出场。整个影片所有的演员都尽量淡化自己的表演,尽量做到不留痕迹,赵薇把这个角色演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不容易了。李红琴除了田文军的孩子还收养了一个更小的女孩,影片的后半部分主要讲李红琴争取这个小女孩的抚养权。
这样的故事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伤害,心灵上的伤害。丢失孩子的父母组成了一个团体,他们近乎疯狂地寻找孩子,愧疚、迷茫、无助 。 即使你想倾尽一切也无法让孩子再回到身边。即使田文军找到了孩子也只是偶然的个例,团体的组织者——韩总说了一句话:“我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为什么偏偏是你(田文军)找到了孩子,而不是我。”除了父母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孩子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被找到了其实是又一次被其他人从自己的父母身边抢走,又要面对新的父母,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影片的后半部分主角变成了李红琴,她在这里变成了弱者,甚至变成了受害者。当律师问她是否知道这两个孩子是她丈夫拐骗来的,虽然她没有直说,但显然她是知道的。至于她的丈夫在影片里只能选择生病去世了,要不剧情就没办法发展了。影片的最后还使用了一些真实的镜头,描述了影片的原型之间的同情和谅解。可是这种同情和谅解只能让非法收养小孩的人减轻了心里的愧疚感,降低了违法的成本,其实他们和拐骗小孩的人一样都是在犯罪。这些人同样应该在法律上和道德上得到惩罚,这样才能减少拐骗儿童案件的发生。
其实影片中我更赞成两个人,一个是福利院的院长、一个是法院的法官,虽然他们两个得出场是为了衬托李红琴的软弱。由于李红琴收养的小女孩找不到亲生父母,被送到了福利院,院长坚决地拒绝了李红琴对小女孩的领养,法院院长则对她起诉福利院根本不予支持。如果真的想收养小孩就应该通过正规渠道,否则你的爱就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还有你是否具备给孩子提供优良生长环境的能力,因为爱不仅仅是占有和给予,责任是最重要的。
《亲爱的》观后感 篇6
不慎的离散,留下的只是一生的寻找,希望的背后却只能是失望。黄渤说“失去了小孩,就只剩下了亲爱的,所以影片名字就叫《亲爱的》。我以为此部电影也会围绕着亲爱的写,可是看后才知道,亲爱的,看似甜蜜的电影名字,可只有看后才知道背后的心酸。
一别当年,一生的思念和追寻。爱伟大,亲情更是伟大。寻子之路多多艰辛,多少失望与希望交织在 一起构成了亲爱的。
我想人这一生,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万物者,暂聚之形,而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情者。人若无情,与万兽同之。情牵万物,系千秋。我们思念着亲情,思念着友情,思念着爱情,故致亲爱的。
离别之情故能牵动人心弦,正如此时,我会无比思念着我的父母。游子在外,每逢佳节,思念至深。我爱着我的父母,爱着他们的勤劳与无私。爱着他们一生为着我,就只是为着我,不断的勤劳着。
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显赫的地位,靠的只是双手,撑起这个家。近日,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瘦了,天气太热,父亲和我一样,最是怕热。想着他工作出汗,眼中就不由出现那情景,仿佛就在我眼前。眼泪不由的往下滑。父亲从小对我就严厉,每次做错事,父亲不用出声,就他的眼神就足于让我下次再不敢做错。慢慢的,长大了,不再那么怕他了,也没再觉得父亲的眼神有多吓人,多的只是爱与和蔼了。什么都变美妙了,唯一让我不敢承认的是,父亲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每次都害怕向他头上望去,我担心自己会控制不住自己哭泣。
父亲和我一样,有想出去外面多多看看的野心,以前小时,在想还是自己家乡好,有山有水,有朋友,只是到现在才理解原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人曾说“一个人的行走范围便是他的世界”。突然很想带着父亲一起出去走走,哪怕一天。父亲说带我去天安门看看我们的首都,只是没机会,父亲说带我去南方,感受江南小调,父亲说。如今的我,真担心岁月无情,好想趁现在,和父亲出去走走,可现实无奈,没有的是机会。每每想到这,心会不自主的揪着。
我不会让父亲说亲爱的,因为他永远不会失去孩子。只是岁月无情,担心的事迟早会发生,但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的,一起好好的,不会让父亲说亲爱的。
这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情,为与父亲相遇。爱无尽,哪怕岁月,星星会有光芒。
《亲爱的》观后感 篇7
看完龙应台博士的这本书,瞬间觉得自己的知识匮乏得厉害,有好多的知识上的空白需要填补。记得小时候,特别羡慕同学的妹妹会拼魔方。可是因为当时家里条件不好,买不起这个玩具,我也从来没有想法想要拥有这个魔方。还有从小喜欢看书,用我老妈的话说,尤其喜欢看闲书。其实我看书并不挑,杂志、传记、小说,特别喜欢武侠小说。记得当时新学期开学时,发的一本课外读物,我基本上一天就看完了。每次看完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当时特别希望自己能多看点书,但当时家里确实没有能力买书。童年的这两个遗憾,一直伴随着我。回过头想想童年的这两个遗憾的坑,我现在都把他填得满满的。魔方,我已经学会了三阶,目前正在学习四阶。至于书,现在是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只要我喜欢。我童年的这两个遗憾,我没有让他再继续下去。
作为家长的我,更多的是考虑到让孩子的童年不再有遗憾。但对于孩子来讲有可能愉快的玩耍才是童年。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道绑架了多少的家长,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有的时候确实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龙博士用这“家书”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通过这些家书,真真切切的展现出母亲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担忧,怕孩子吃不好、怕孩子交到不该交的朋友、怕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等等。而孩子对于母亲的担忧,则觉得有些小提大作。看完本书后,我反思了与大宝的相处,大多时候是我处在强势的领导地位,高高在上的指挥着孩子该干什么。后来,我制作了一张课程表,孩子回到家后的需要作的事情都列在一张表中,做完后孩子根据自已的表现给予一个中肯的评价。我现在不要求孩子达到什么高度,首先要合理的学会规划时间,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老师要求做字卡或者教具之类,我只是从旁协助,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孩子自己完成的。通过一个星期的使用,我不再是一个强势的指挥者,只是一个助手的角色。我想再过一段时间,这个助手角色也会慢慢的消失(突然想到一句话,母爱就是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然后得体的退出)。其次,通过这张课程表,培养孩子的条理性,自觉完成当天该做的事情。其实我给自己也做了张课程表,把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上需要完成的事情都列在上面,这样我才能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最后,我希望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具有独立性,凡事不再依赖父母,(当然这需要相当长的过程,我直的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变成“妈宝男”。)这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的自己整理书包做起。
至此,龙博士的人生三书,已全部读完。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跟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方法,做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其实所求的也就是家庭和顺而已,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
《亲爱的》观后感 篇8
前几天看了一部赵薇主演的电影《亲爱的》,我们应该感谢能有这样一部作品出现。
它告诉我们社会其实是这样的,在我们熟悉的生活之外,还有其他的生活,还有那样的一群人,那样痛苦地生存着,那样的无助,那样的无望,无望到了绝望的地步,却还必须要硬挺着生活下去。
它还告诉我们,其实我们都一样。为什么我们会哭,坐在电脑前,跟着故事,在那些并非刻意煽情的镜头面前,一任眼泪流了满面,那是因为那些感情我们感同身受,因为那些人本来就可能是我们自己。只是,我们属于幸运者,幸运地没有遭受那无边的痛苦,幸运地坐在了电影院里,去当做艺术品一样去欣赏他们。
他们那些人,有的是生活在城中村里的小贩,有的是企业的老总,有的是小学教师,有的普通的上班族,各种职业,林林总总,一如坐着看电影的我们。他们本来就是生活中的一员,却因为有那么一天,突然失去了的孩子,进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而我们的轨迹不过是没有发生改变罢了。
他们即我们,更大的我们,就是眼下的中国。这就是眼下的中国,正发生着这样的事情,生别死离,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却生生就是没了,而明明知道他们还活着,却就是找不到他们了。我们一时找不到了自己的钥匙,就会急得团团转,六神无主,而他们则耗尽了心血去寻找,而所谓的希望,却淡到于无。说没有,却存在0.1%的概率,《亲爱的》里的黄渤,幸运地找到了他的孩子。而他只是被幸运砸中的那一个而已,现实中的原型彭高峰正因此而成为了新闻,成为了传奇,传奇到足以被改编电影。
而更多的人注定不是传奇。于是,他们的感情注定孤独,注定继续无助下去,甚至被当成精神病患者。即便是企业老总,也会有一天说我找不动了,也会抱怨说为什么会是你。为了排遣内心的`无助与孤独,他们抱团,组成了互助会,以传销一样的方式在为自己打气。那些个鼓励鼓励鼓励,鼓励鼓励鼓励,荒谬之下掩藏了多少哀伤,以一种最为正常人所不齿的方式激励着自己,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奔向一个可能找到孩子的方向,然后在失望面前碰到跌跌撞撞,然后还要继续找下去。从一个失望到下一个失望,周而复始地下去。
就像我们某一刻的心情,突然变得沮丧乃至绝望,到了无以复加。而他们却不是某一个时刻,而是每一刻,那种绝望黑暗的感情,无时无刻不如此。
不想多说了,他们总是让我想到自己,让我知道其实我们跟他们一样,我们的感情都是孤独的。
《亲爱的》观后感 篇9
影片《亲爱的》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的是田文军的孩子被人拐走之后,一些同样经历的父母联合起来去寻找被拐孩子的故事。
随着影片的上映,“打拐”就成了社会议论的话题。失去儿子的田文军十分后悔,因为没有看好孩子。之后他便开始走上了寻亲的艰难之路。后来发现不仅仅是只有田文军一人有这样的遭遇,其他的父母的孩子也被人拐走了。于是他们组成团队,一起寻找失去的孩子。但好事多磨,在一次寻找过程中田文军差点被骗,甚至还跳到河里,这时导演给了一个慢镜头,仔细刻画田文军入水时的状态,于是乎一个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便凸显出来。孩子被人拐走已经是十分痛苦的事情的,没想到社会上还有人会骗田文军的钱。社会是十分复杂的,有些人们为了利益甚至会不择手段,比如说,欺骗他人等等这些违法犯罪的事。人的欲望是无法田足的,就好比一个有漏洞的木桶,灌再多的水也灌不田。所以我们应该试着去填补那块漏洞。这时道德和法律成了我们约束自我的手段。
虽然寻找孩子十分艰难,田文军身上的钱也花光殆尽。于是他便在路边摆起了摊,并在自己的摊车上贴上寻亲的广告,一边攒钱一边找孩子。城管对田文军非法流动摊子也作出了宽容处理,可见社会上好人还是有的。城管在人们眼里是十分不好的形象,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城管打人伤人的事件,但我觉得这些不能代表全部,城管作为城市地方的执法者,与社会底层的人接触,由于百姓的不配合,执法难度大,一些城管难免会做出冲动的行为。但他们也是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原则,他们也会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像影片中同情田文军一样。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田文军和他离婚的妻子在偏僻村落找到了儿子田鹏。坏消息是儿子田鹏已经不认得亲生父母,他只认拐卖人妻子李红琴为妈妈。经过几年的辛苦寻找,儿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已经疏远了,如何将失去的爱再弥补过来成了田文军的又一难题。村妇李红琴其实不知道自己是丈夫拐来的,她在失去丈夫的艰难岁月里依然坚持把孩子拉扯大,足以可见她是善良的,我们应该同情她的遭遇。李红琴为了能见孩子一面,背井离乡,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出卖自己的身体。她被那些受骗的父母当街暴打,承受着她不应该承受的伤害,真是个可怜的农村妇女!之后李红琴意外的发现自己怀孕了,影片在又一矛盾中结束,留给观众无限联想。到底李红琴会把孩子生下来,去过自己的农村生活,还是把孩子打掉,继续走上斗争之路……
由牵连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让我看到人心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社会的功利性让人心变得扭曲,妇女,贩卖事件比比皆是,我们唯有用道德法律约束自己,才能让着个社会变得美丽一些,和谐一些。
《亲爱的》观后感 篇10
今天在家看了一部电影,名字是《亲爱的》,这是早几年前都出的一部电影,那时我还在上大学,室友去看了,她说一进电影院,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一般情况下,对于这种儿童被拐的电影没有太多的关注,也不太喜欢看悲情电影,今天闲着无聊,就选中了它看了看,一看就停不下来。
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电影里的男女主角:田文军、鲁晓娟已经离异,孩子交给爸爸抚养,孩子鹏鹏在跟着小伙伴出去玩耍时,忽然看到了妈妈的汽车,便跟着妈妈的汽车追,后来追不上去,却被一名男子强行抱走。从此以后,田和鲁便踏上了漫漫的寻子之路,他们面容憔悴,以泪洗面,还结识了一帮也因失子而痛苦的心灵伙伴,他们相互鼓舞,一起寻找孩子们。最后,田收到一条信息:孩子在安徽。他们便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自己的孩子。故事最感人的就在此,孩子鹏鹏交由一名农妇抚养,她对待鹏鹏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般,而且,她不知道鹏鹏是她老公拐过来的,她老公还捡回了一名女弃婴,他们组合起来的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过了几年,后来,鹏鹏经由警局,交给了亲生父母,女弃婴交与福利院照顾,农妇李红琴念子心切,偷偷跑到福利院看女儿。田害怕孩子再次被拐,就连出门倒垃圾也要背着睡着的孩子,经常能见到田肩膀上扛着睡着的鹏鹏。电影最后,导演把故事原型人物播上去,看着很是感人。
有些事,必须你经历了才能更明白。现在,我也有了孩子,看到儿童被拐的电影要比没孩子时体会更深,看电影时,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孩子被拐了,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我不敢想象。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抱着女儿,生怕她也离开我。
一般情况下,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对孩子的希望是只要健康就行,一旦上学,这个愿望就变成希望孩子能学习好,考上好学校,找个好工作。
我不想那么长远,我也不知道未来的我会对孩子有什么要求,目前我也只希望女儿健康成长,永远幸福快乐!
《亲爱的》观后感 篇11
电影《亲爱的》,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背景发生在几年前的深圳,离异夫妻的孩子在无人看管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几年来,两人踏上了辛苦的寻子之路,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和他们有相似经历的人,他们共同仇恨着人贩子,共同期待着能早日找回本身失踪的孩子,几年后,故事的主人公在安徽一处乡村找到了本身失散多年的儿子……
《亲爱的》电影从表面看是一个字:痛。无论是亲生父母的失子之痛还是养母的失子之痛——那种和失去有关的痛,痛得撕心裂肺,痛得肝肠寸断,痛得生活没有了颜色,甚至痛得可以拿生命去交换……
而事实上,习惯的种子,往往会在痛的土壤里茁壮成长起来,静悄悄地蔓延着生长,无色无味无声无息,所以,也更是无从发现。只是回头时,发现那片痛的土壤不知何时在生活里变成了一块浮沬未干的透明肥皂。
所以李红琴才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不会生小家伙,所以鹏鹏能成为吉刚又能成为鹏鹏,所以鲁晓娟答应吉刚把妹妹吉芳带回家;所以高夏才会把打官司的钱退回李红琴并请她帮助照看母亲……
所以,当面对生活产生的碰撞时,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因为习惯会开花结果——这个果子味道很淡,痛也淡,乐也淡。
《亲爱的》观后感 篇12
自打在上海看过《泰坦尼克号》之后,我就没有在电影院里看过完整的一部电影。昨日,应长丰影城张总之邀,去看了场电影《亲爱的》的。
电影有些悲,沉重的直戳心灵,但不一定会让你落泪;赵薇的方言佟大为的夸张表演有些滑稽,但你不一定会开怀大笑。这部电影有一只手,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会触碰到你的心灵!
电影《亲爱的》讲述丢失孩子的故事,那种深沉与悲痛,其实是每个人从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和理解的。然而这不仅不是一个普遍发生的故事,也不单纯在讲述孩子的丢失和寻找,他折射出了社会中人们内心某种东西的丢失和寻找。
电影里,田文军不认命,他拼命寻找,不言放弃。找到鹏鹏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楼梯间痛哭,那是3年来他第一次落泪,那就像憋了长长的一口闷气,终于爆发,面容抽搐,声嘶力竭,没有吐出如何一个字,但我们完全能够感受到,这几年,他活得有多累。看着他抱头痛哭,我们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拼命寻找的何止是鹏鹏,只有把鹏鹏带回来,他的家才在。
外在的不可鲁晓娟丢失的也不仅是鹏鹏,也丢掉了自己。这实际上,跟很多我们身边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于没法停下脚步去看看原来的自己,看看现在的自己。失去鹏鹏,她又变得跟田文军一样了;寻找鹏鹏,其实是她自我重建的过程,重新回到她出发时的状态。面对本能痛苦,能帮助到什么,只有重新建立内心,才可以去对抗、甚至超越这个痛苦。电影里虽然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案,但我们显然能感受到,鲁晓娟“回家”了。
赵薇在这部戏里大放光彩,“她”丈夫已死,养子被带回家,女儿被夺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如果女儿不能要回来,严重地说,那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儿子和女儿都不属于她,就连法律,似乎也要来割断她最后一根稻草,生活之于她,太残酷了,以至于我们在道德伦理上本该厌恶这样的“人贩子老婆”,但却最终不由为之怜惜和同情。她为了“女儿”为了让“人”作证,居然献出身子,也正是她不惜用身子换“证词”,她怀孕了!也正是怀孕,在黑暗尽头给了她一点的光亮,成就了影片结尾。
电影《亲爱的》从演技,从良心,从剧情,不得不给个赞!
《亲爱的》观后感 篇13
《亲爱的》是一部以打拐为题材的电影。
一个叫田文军(黄渤饰)的中年人,和前妻鲁晓娟(郝蕾饰)之间有一个儿子鹏鹏。有一天,鲁晓娟把孩子送到田文军开的网吧中。网吧里有人打架,田文军便让鹏鹏自己去和邻居小孩子们玩。鹏鹏和小朋友玩的时候,看到妈妈开车路过,便开始追妈妈的车。妈妈虽然看到了他,却没有停下来。结果,鹏鹏被人抱走了。
为了找到鹏鹏,田文军和鲁晓娟历经波折,并加入一个由走失儿童家长组成的小沙龙,不断为寻子努力。终于在三年后找到鹏鹏。
鹏鹏跟一个叫李红琴(赵薇饰)的女人生活在农村,还有一个妹妹。他已经不再认识自己的亲生父母。也很难再融入城市。
是李红琴的丈夫抱走的鹏鹏,几年后又抱来一个小女孩取名吉芳,李红琴并不知道孩子是丈夫拐来的,一直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他们。
故事展现的内容很多。但我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鹏鹏走失的那个下午,跟在鲁晓娟汽车后面跑,嘴里喊着“妈妈”。
鲁晓娟后来得了抑郁症,一是因为丢失儿子的痛心,二是她走不出那个下午,她说:“我感觉到儿子在我车后面跑,可是我没有回头……”
一次不回头,换来终生的愧悔。
只有真正带过孩子的母亲,才会理解那种愧悔。而且我敢说,每一个母亲,都有那个对孩子失去耐心的瞬间。
以鲁晓娟为例,虽然她感觉到孩子在后面跑,可是她以为后面会有孩子父亲。她已与孩子父亲离婚,有了自己的生活,爱孩子也是爱的,但毕竟会有失去耐心的时候。
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有对孩子失去耐心的时候。
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还得陪孩子玩,如果孩子大点则要陪他看书、或者画画,而自己还有家务要做,还有电话要打。可怎么办?现在孩子不都喜欢玩手机游戏或者PAD游戏么?让他玩一会儿吧,就一会儿,等我有功夫了,我就陪他。很多人都这样想着。然后不知不觉地,半个小时过去,一个小时过去,孩子还在玩……然后,孩子就上瘾了,每天都要玩,玩得眼睛流泪,也没有听大人说话的耐心。你能说,这个事情,就怨孩子么?可是站到自己的立场上,我们还是一次次选择原谅自己。
周末本想陪孩子,可是有应酬,只好选择把孩子送到奶奶家。孩子不愿意去,哭闹也就哭闹一会儿吧,懒得去管他了。自己也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然后,一天过去了,孩子又失去了和你相处的一天。假如老人善于管理孩子还好,有些习惯于溺爱的,则让孩子养出一身毛病。可站到自己的立场上,你又以工作为由,选择了原谅。
孩子本想找你谈个事,你正忙着,搪塞他说:“等一会儿妈妈再听啊!”等你想听的时候,孩子已经不愿意讲了。久而久之,他已经不再愿意和你交流。
从前曾经有一个朋友对我说:“千万别想在孩子身上省功夫,你在他小时候省了多少,在他长大后就会花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补回来。”当时我刚为人母,心想我从没想在他身上省功夫。可是在孩子长到4岁,我忽然发现,我其实经常让他服从于我的兴趣而不是我去迁就他,我经常犯上述的小错误渐渐使孩子养成一些小毛病。
有时候想想,有点惭愧。可真的是很累啊。在很累很累的瞬间,真的是有不想管他的时候。
可能我们犯过没有像《亲爱的》一剧中鲁晓娟那样的错误,可是其实错误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有时候觉得,有了孩子以后,没有时间再保持自我了。
可是,是我们选择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为我们的选择负责,没有理由对他们忽视。
为人父母是多么辛苦的事,容不得稍有闪失。
所有我们因为忽视孩子而失去的,都会在某一个瞬间、用某一件事提醒那些忽视的所害。
所以,我们还是要投入全部精力,去做孩子的父母亲吧。
《亲爱的》观后感 篇14
“不管他身在何处,我一定要找到他”,一位父亲坚定地说着。观看了《亲爱的》这部影片,让我感触到了一份宛转深重的父爱。
三年前,他由于自己的忽略,导致儿子意外失踪,从此踏上了漫漫寻子路。而这一条路却充满了崎岖和荆棘,屡次上当使他心中期望的火焰一次又一次平息,外人的言论,妻子的责备,困顿的日子以及心里无法抹灭的内疚使他身心俱疲,而从前夸姣的回想都已幻变成了空想。他摆地摊,上街乞讨,只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儿子,只为在寻子路上存有一份期望和勇气。这难道不是作为一位父亲最深重刚强的爱吗?
反观我的父亲,他也是一位中国式父亲:爱得宛转隐忍而又广博宽厚。
我父亲不大懂得怎么表达爱,他只会和我一同谈谈人生抱负这一类理性的东西。当我骑自行车摔破腿时,是妈妈冲上来问我疼不疼,而爸爸仅仅站在周围让我爬起来持续练;生日宴会上,妈妈陪我吹蜡烛,爸爸仅仅在默默地忙着烧菜;在校园寄宿时,有时候给家里打电话,哭的是妈妈,爸爸仅仅在周围默默地听着;假日出游,都是爸爸在仔细组织,而翻看相片,留下的都是我和妈妈的笑,爸爸简直只要一个背影。我的爸爸,便是这样默默地、小心谨慎地表达着他的爱。
我的外公也是如此。舅舅远在非洲,每次咱们视频通话时,外公都强显露浅笑,嘴上说着自己没事,却趁咱们不注意时,偷偷地转过身抹眼泪。
或许每一位中国式老父亲爱子女都爱得如此宛转隐忍吧。
《亲爱的》中的父亲愿为儿子支付全部,而咱们的父亲又何曾不是如此呢?咱们从小到大很少听他们说着“你冷不冷”“你学习上还吃得消吗”“你有什么想吃的吗”这类的话,他们真的不拿手怎么用言语去表达爱,但却以实际行动将那种傲岸、广博的父爱融入到咱们的日子细节中。
抚躬自问,你是否发觉到你父亲那深重而又宛转的爱呢?
《亲爱的》观后感 篇15
今天和昨天都在看很有泪点而且刷了几遍的电影,昨天看的是《唐山大地震》,今天看了《亲爱的》。这是我第三次看《唐山大地震》,每一次都会因为徐帆老师最后的那一跪而落泪,能够理解方登那么多年爱恨的心理,也能理解母亲在危难关头救弟弟的决定,更心疼母亲三十年来因为没救女儿而耿耿于怀的心情。
第一次看《亲爱的》也是被赚足了眼泪。一个作恶,众人皆受苦。第二次看的时候,开始意识到陈导演的良苦用心和专业,电影开始的得背景乐,孩子被拐的时黄渤的脸部特写,找到孩子抢回孩子被全村人追着打的时候头顶的天空,好像电影的每一处情节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第一次看得时候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赵薇痛哭这个点,后来明白了她才是整部剧最悲惨的人物,面对丈夫的欺骗,意外的怀孕,吉芳的抚养权,回村可能面临的闲言碎语,这些种种都足以让赵薇这个角色毁灭。
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两部电影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变。现实的无奈和苦难才更让人心酸。
《亲爱的》观后感 篇16
首先,这题材很有质感,很有煽情空间。深圳的打工夫妻田文军和早已离异的妻子鲁晓娟有个共同的三岁男孩鹏鹏,他的被拐开启了一个家庭的血泪寻找之路。
不屈不挠的寻找,无数次的被骗,似是而非的希望,抱团取暖的虔诚和自我鼓励一言难尽的寻子路!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安徽的小山村里,鹏鹏已成为农妇李红琴的养子,他管她叫妈,而她也爱他如命!
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开始了,人贩子老婆的李红琴完败。
那么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养子养女的农村妇女李红琴未来该怎么走她的人生路呢?
她来到深圳,想法设法来到福利院,要见她的女儿,可是她哪里有这个权利呢?她只能为女儿买来曾经舍不得买的蜡笔,偷偷地爬上窗户和依窗发呆的女儿泪眼相望,求爷爷告奶奶地打官司,想获得女儿的寄养权。
这种电影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亲爱的》观后感 篇17
电影《亲爱的》,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被拐走以及解救孩子的故事,看过电影后,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部苦情催泪片。有些悲,不一定让人落泪,但沉重会直戳心灵;有些希望,不一定让人开怀大笑,但总会有一丝阳光不经意地落在眉梢。《亲爱的》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就像黄渤说的,“这个电影有一只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会触碰到你的心灵。”
每个人都可以透过这部电影看到社会的群像,看到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对亲情的漠视,而那种丢失的深沉与悲痛,其实是每个人从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然而这不仅不是一个普遍发生的故事,它也不单纯在讲述孩子的丢失和寻找,还折射出了社会中人们内心某种东西的丢失和寻找。人来人往,我们迷惘,我们失去,我们的“家”究竟在何方?
这样的事情如何不再发生,如何避免?该拿什么来保护你,我的孩子,电影观看结束后这样的想法又再一次出现在脑海里,这是全社会需要共同解决的难题。
电影里,田文军说“凭什么我要认命”,就是这股劲让他拼命寻找,不言放弃,唯有把“希望当饭吃”,他才能在失去几乎所有的时候,还能“不认命”地盼望着找回一点点的尊严。找到鹏鹏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楼梯间痛哭,那是3年来他第一次落泪,那就像憋了长长的一口闷气,终于终于爆发,面容抽搐,声嘶力竭,没有吐出一个字,但我们完全能够感受到,这几年,他活得有多累。黄渤的表演太有爆发力了,在静默中,给予我们心灵重重地一锤,虽然没有经历过这般痛苦,但是看着他抱头痛哭,我们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拼命寻找的何止是鹏鹏,只有把鹏鹏带回来,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鲁晓娟丢失的也不仅是鹏鹏。“不认命”的她为了往上爬,和田文军离婚,组建了一个中产家庭。但在丢失了鹏鹏之后,她终于发现,其实身份、金钱是无法对抗这样一个痛苦的,她一直想摆脱人下人的身份,倒头来却发现丢掉了自己。这实际上,跟很多我们身边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于没法停下脚步去看看原来的自己,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失去鹏鹏,她又变得跟田文军一样了;寻找鹏鹏,其实是她自我重建的过程,重新回到她出发时的状态。面对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帮助到什么,只有重新建立内心,才可以去对抗、甚至超越这个痛苦。电影里虽然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案,但我们显然能感受到,鲁晓娟“回家”了。
李红琴,她丢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养子被带回家,女儿被夺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儿子和女儿都不属于她,就连法律,似乎也要来割断她最后一根稻草,生活之于她,太残酷了,以至于我们在道德伦理上本该厌恶这样的“人贩子老婆”,但却最终不由为之怜惜和感慨。电影的最后,留下了很多,长镜头一摇,我们隐隐看见,黑暗的尽头还是有一点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
拐卖孩子,没有买方市场就没有卖方市场,犯人无不是利用年少无知和防范意识薄弱的弱点作案。那么如果我们对孩子们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也许是个不错的方法。让他们学会拒绝与自己不熟悉的人接触。如此虽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但是也能强化孩子保护自己的意识,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亲爱的》是一部好电影,但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接受故事的牵引。我们都太焦虑了,以至于无法意识到自己丢掉的是什么。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有电影里面那些人物的经历,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让我们在两个多小时内,去感受另外一场人生,然后审视自己。电影的深度不在于导演或编剧将细节挖得多么深入,而在于,它落在我们的心头到底有多重。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不会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也不会给予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就是一个旁观者,铺开了一切的问题,让我们自己去寻找“回家”的路。
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希望我们都在那唯一一条路上。
《亲爱的》观后感 篇18
父母对儿女的思念,犹如潺潺的流水永不停歇。父母的爱,是人间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父母的爱如春雨,播洒在我们的心中,催生着希望。
若是失去了孩子,对于每个父母来说都是心头之痛,悲痛欲绝。而电影《亲爱的》正是述说:一对离异的夫妻的唯一孩子,在某一天与邻居孩子玩耍时因为擅自离开而被人拐走,这对夫妻多年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孩子。他们利用网络、新闻、广播等各种方式发出寻找信号。因此许多骗子也因为这样三番四次地欺骗夫妇,假装他们找到孩子,并要求夫妇以钱交换。虽然已经有许多次被欺骗的经历,但是夫妇却还是仍然相信,绝不放过一丝希望。后来,这对夫妇加入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里面都是一些孩子被拐带的父母亲,他们全部人团结一致,多年未曾放弃寻找他们自己的孩子的希望。每当有关于孩子的消息,他们都第一时间赶到。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寻找,夫妇的孩子终于被找到,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部电影,我是在电影院里看的。那时候也是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当夫妇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拐走之后,他们的神情也体现出他们内心深深的痛楚。而多年来的不停寻找也是让我感到十分感动,他们每日深情而悲痛的呼喊,这就是父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与重视。从不放弃寻找孩子的任何希望,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勇敢地去面对,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当时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这又让我回想起儿时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孩提时,我是一个很调皮很淘气的女孩。虽然是个女孩,却有着男孩的性格,大大咧咧,粗粗鲁鲁,就算摔痛了也只是拍拍裤子随即继续我的顽皮。
记得有一次,我与小伙伴在公园里打羽毛球。那时,风正起,羽毛球随着风便飞到了树上。那棵树看起来已经有点年纪了,长满了树枝,也十分高俏,似乎十二级强烈台风也吹不动它。这时,小伙伴们也着急了,纷纷在说:“怎么办好呢?球飞上去了。”然而,我就在悄悄的扳动着树枝欲爬上树。树长得太高,我得跳起来好几次才勉强碰到最近地面的小树枝。几个小伙伴这时便合力把我抬起来,我延着树干慢慢爬上树。身手敏捷的我,不一会就爬上去了,用手轻轻一摇,那羽毛球就缓缓飘落下来。小伙伴们喜笑颜开地跑过去把羽毛球拾起,而我也在这时,不小心踩错地方,在树上掉了下来。裤子被树枝刮破了,手和脚也流血了,血丝慢慢蔓延开,不一会儿就顺着脚流到地上了。小伙伴们都吓得惊呆了,个个都慌慌张张不知所措。这时一个小伙伴说:“快去找她爸爸妈妈过来。”语罢,小伙伴都一溜烟地跑去我家了。这时我正惆怅着怎么跟爸爸妈妈交待,也不想让他们发现现在的我。我便忍着痛站了起来,在公园的一个小角落藏了起来。爸爸妈妈来到,见不到我的身影,便急切地在呼喊我的名字,焦急的看向周围,而我却躲着角落里不敢走出去。我分明看见了妈妈的眼睛肿了起来,布满了血丝,深情十分空洞。而爸爸神情也十分严肃,双眉紧紧地挤在一起。后来是一个小伙伴找到我的,便告诉我的爸爸妈妈。爸妈看见我,二话不说地疾步而来,攥紧我的双臂,又看看我的伤口,随后紧紧地把我抱住。我看见,妈妈的眼睛里有泪花……
父母的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父母的爱如一剂特效药,可以拯救那病入膏言、行将入木的灵魂;父母的爱如海洋上的一座指路明灯,引导我们走出迷途,追随光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份沉甸甸的爱,有谁能够掂量出他的分量,有谁又能够真正偿还呢?不要辜负了父母的一声声呼喊,因为这一声声的呼喊中,代表的是他们对我们深沉而又伟大的爱意啊!
《亲爱的》观后感 篇19
刚看完这部电影…话说像我这样一年到头也没哭几次的人竟然一边看这个电影一边嚎啕大哭,我也是醉了。不过这真是一部好电影,直击心灵!同时也反应了很多社会问题!除了主题明确的拐卖之外,有一个问题也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对于法律的态度…有些近乎刻板冷清!也许是因为之前刚看了#听见你的声音,里面有一个观点叫做“法律是有心灵的!”
我们国家似乎认为法律是高于人的,不是似乎而应当是确实,我记得电影有个情节就有人对李红琴说过这样的话“人重要还是法律重要?当然是法律重要了!”
也许我的看法太过感性,我没有专业的知识为基础,可是我作为一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还是认为人应该比人制定出来的法律重要!这个故事太过悲伤,却也现实!故事中很多部门机关的办事程序也让人心痛,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计生局要求的那份程序的孩子死亡证明!!!不过,从现实的某种角度来看,有些程序法治也正是因为它的死板因为它的公式化让一些人不能钻法律空子!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这样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真希望越来越好,这个社会越来越有爱…亲爱的孩子们,祝福你们!
《亲爱的》观后感 篇20
还是先甩出结论:可以观看。
整体来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在烂片如云的国产电影里,算得上是十分有诚意的作品,也是用心良苦之作。整个电影看起来并不像是在叙述一个故事,如果是讲一个丢失与找回的故事,我想,在找到的那一刻,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在电影里,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所以,这个电影讲了不止一个故事,而是以一个故事为切入点,讲了一个社会上被忽视的群体的事,这个群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心酸苦难,却不知道何以救赎。说陈可辛良苦用心,确然如此,当一个导演把摄像机的镜头放置于的社会苦难的本身,他已经成功了好大的一部分,这种用心带着对众生的怜悯,对遭受苦难的无可奈何。
深圳这座用摩天大楼与金钱堆积起来的城市,出现在电影里,是城中村那些错综复杂的街巷,肮脏迷乱如头顶交错的电缆一样,这是对于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不可见的一个角落,这个角落如同这个故事发生的群体一样,不被重视,被忽视而又无可奈何的一再发生。黄渤丢失了自己的孩子,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遇到的不是阳光正义的救助,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骗局,这些趁人之危的骗局,让人咬牙切齿,而却又令人真实相信这才是最可能的结果,那就是,这个社会阴影不被我们所察觉,直到我们走进阴影本身。
当黄渤带着钱进入一个骗局,他在最后一刻逃跑的时候,骗子去追他,要抢他的钱,他在前边跑,骗子在后边追,却喊前边的是抢包的,这个情节,着实触动人,令人头皮发麻,这就是传说中的角色翻转,惨吗,还不够,已经被苦难踩到脚下了吗,不,还要粉身碎骨。——悲惨的世界!
陈可辛当然给黄渤一个美好的结局,自己的孩子找到了。黄渤遇到了一群同样经历的人们,他们组成了一个不为社会所熟悉的群体,他们为所知,却一直在为那个悲伤的经历奔波,一载又一载。电影美化了好多,韩先生是个有钱人,在寻找孩子的路上帮了黄渤不少,黄渤也不过是中彩票的一个人。而故事外另一个群体呢,是赵薇角色群体,他们本身是没有原罪的,一心想要收养一个孩子,却在整个过程中遇到各种壁垒。这并不是为了同情,导演也没有丝毫同情,但是最令人心酸的时候,是在世界之窗公交站那个场景里,一群人将失子的痛苦的愤怒,一股脑撒向了这个有点无辜的女人,她哭着伏跪在地上,但是依然无法被原谅,这个水火不容的矛盾无法调和。正如电影里高律师所抱怨,世人缺乏相互理解,换位思考。这似乎也印证着一个事实,世界如此,那么似乎有些痛苦,就必须要被一些人心酸的承受下来,不会因为他本身已经很苦难。
陈可辛的诚意还在于,客观的描述了这个生态,政府相关在里边出现了没有多少次,一次是24小时之后才给立案,一次是韩先生找了6年之后决定再要一个孩子时候,政府人员要他前一个孩子的死亡证明。这倒不是在黑谁,可能当时这个情况就是如此,但是陈可辛并没有对社会完全失望,他没有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政府,毕竟在关键时候,还是警察开着车,一枪示警终止了村民对黄渤等人的围殴。
陈可辛把镜头摇到社会的这个角落的时候,他已经成功了好多,这种题材,只要能客观些表述,就不会出大问题。这个电影,说不像一个单纯的故事,因为已经有点纪录片的味道,而这种带着对世界怜悯的眼观,在一片浮华空洞无物的国产电影中,能找到他的位置。
《亲爱的》观后感 篇21
我看过许多部电影,有让我捧腹大笑的《奔跑吧,兄弟》;有幽默风趣的《熊出没之雪岭熊风》;还有让人悲伤沉重的《亲爱的》等等。最让我感动的是《亲爱的》,这部电影等于给我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课。
《亲爱的》当然不是一个普遍发生的故事,但每个人都可以透过这部电影看到社会的群像,看到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对亲情的漠视,而那种丢失的深沉与悲痛,其实是每个人从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这部电影有些悲,不一定让人落泪,但那种深沉会深深地直戳心灵;有些希望,不一定让人开怀大笑,但总会有一丝阳光不经意地落在眉梢,温暖心窝。它就像大海的海浪此起彼伏,潮起潮落。然而《亲爱的》不单纯在讲述孩子的丢失和寻找,还折射出了社会人们的行为和他们丢失的心里要寻找的。人来人往,我们迷茫,我们失去,我们的‘家’究竟在何方?我们内心的想法,心里的丢失和寻找,谁也摸不透,只会让它在心里生根、发芽,《亲爱的》就是这样。
《亲爱的》是一部让我们感悟心灵、感悟自己的电影,它这样一个生活题材的电影,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穿插着不简单的人物。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希望我们都在那唯一一条路上。
《亲爱的》观后感 篇22
在五一放假期间,我在家看了一部明为《亲爱的》的电影,故事情节根据真实的事情改编,十分感人。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田文军和鲁晓娟离了婚,留下的孩子田鹏在几个小时的时间中不见了,让他们十分着急,后来他们遇见并加入了“千里寻子会”,和里面的成员踏上了寻子的艰难旅途,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地寻找孩子。这一路他们遇到了很多的意外与挫折,他们俩却幸运地找到了田鹏,人贩子的老婆李红琴因妨碍公务罪入狱半年。一个人流浪在外,本来家里还有一个小女孩杨吉芳,后来也被送入福利院,冷冷清清的。
首先我觉得人贩子十分可恶,连一个小孩子都要拐,回家还对老婆撒谎,以至于后来老婆无辜坐牢,还让其他人的家庭支离破碎,其次我觉得田文军和鲁晓娟十分幸运,得到了好心人的援助和指点,很快的找到了田鹏。但是组织这个协会呃韩德忠和樊云一直找了六年,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果,只是知道孩子一定活在世上,却不知道他在哪里,非常心酸。
妈妈告诉我,以前她问爸爸:“以后小孩万一走丢了怎么办?”“找!”“要是找不到呢?”“找不到也要找!”天下的每个爸妈心情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人贩子没想这么多,他们是没有良心的,所以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我如果走丢了先站在原地不动,找身边的熟人求助,没有熟人就找警察。现在我不用太担心了。担心的是我的弟弟,他的腿很灵活,“啪嗒啪嗒”几步跑多远,特别是去超市,大人们看衣服,我就跟着弟弟,他到处乱窜,经常不见了人影,这时我们就全怕他被抱走了,找到之后教训一顿。每一次却倒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听招呼,这让我们很是无奈。
近几年来,儿童被人贩子抱走的案例数不胜数,家里的人也都应该做好防范,以防万一,家长应该把注意力放一半在孩子身上,孩子们也应该有一个危险防范心,这就需要家长的教育了,安全总是第一的。孩子丢了,父母也着急,这倒不如在平时有意无意地提起,让孩子深知离开父母的危险性。
这个电影我看了好多遍,每一次都潸然泪下,建议也去看看,感受一下。
“亲爱的小孩,快快擦干你的泪水……”
【《亲爱的》观后感(精选22篇)】相关文章:
电影亲爱的学生观后感03-14
《我亲爱的小淘气》观后感03-31
亲爱的妈妈作文(精选15篇)03-12
亲爱的父母作文(精选8篇)03-09
亲爱的姐姐作文精选9篇03-28
我亲爱的母亲作文精选6篇04-08
致亲爱的弟弟作文(精选32篇)12-21
我亲爱的母校作文(精选13篇)03-20
亲爱的母校,再见作文精选15篇01-20
致亲爱的爸爸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