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都市家庭情感剧《小别离》观后感
《小别离》围绕中学生出国展开,讲述了三个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青春期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观后感范文,一起俩看看吧。
篇1:《小别离》观后感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聚焦于中学生出国的社会现象,并由此展开阐述了三个家庭面对孩子升学考试、出国留学以及青春期教育的故事,其中由海清和黄磊“师生”搭档的朵朵家,作为剧中的“主力”家庭,上演了一幕幕的悲欢离合,当然,说悲欢离合有些严重,但这个典型的“慈父严母”家庭,为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真的是竭尽心力,也是酸甜苦辣咸,其味自知,海清饰演的短发干练的知性母亲童文洁,牵动了亿万观众的心,也让大家深刻理解到天下父母心的千般滋味。
海清所扮演的童文洁,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很有代表性,对生活颇多的苛责,看什么似乎都不满意,但童文洁又不是简单的严妈或者啰嗦的“婆婆妈妈”,这个角色有强悍的地方,也有软弱的内心,有向往现代化先进生活的激情,也有固守中华传统的本真,属于在新旧文化和中外理念的多重夹击下,努力生存的一代,毕竟,这是上有老下有小,出门顾工作,入门管家庭的人生“多面手”,任何一个地方脱节掉链子,就会引发连锁性的恶性反应,所以当剧中文洁精神不济、雌性激素失调之后,本来平静的生活,便开始上了崎岖的车道,甚至连吃错药吃多药的事故都会发生,人生如戏般跌宕起伏。
《小别离》不仅仅聚焦于亲子关系的疏密,以及孩子留学的故事,同时围绕女主角——童文洁,从社会、家庭、职场三个方面,来看她在人生中的奋斗,当然,就如我们常说“戏似人生”,海清虽然扮演过无数角色,但当童文洁“上身入戏”之后,还是很完美的呈现出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年轻母亲角色,她是属于不停的“刷存在感”的女人,无论家庭,还是单位,如果不能在“怒不可遏”中飙出最强音,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熄灭她情绪中随时被点燃的熊熊烈火。
由海清扮演的童文洁,是典型的“好强+敏感”性格,她有坚持,有妥协,有憧憬,有落寞,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能迅速的进行角色转换和职能递交,当然,连夜加班做方案,误把女儿的留学资料发了工作邮件,无疑是天大的意外,是偶然的事件,并不能以偏概全,但她的严谨,却是让人刮目相看。剧中的她,虽然努力的成全自己的所有人生职务,但终其半生,仍然是劳苦的命,这与全国众多的女同胞,有着很多的共情,着实令人唏嘘。
不是参演《小别离》还真的不知道,黄磊是海清的大学老师,这一次师生扮演夫妻,也真真让人看到飙戏的酣畅淋漓,只不过大部分时间,海清的步步紧逼和黄磊的委曲求全相映成趣,给到的是“忆当年、解仇怨”的戏份,也是戏剧感十足。
一直以来,海清的角色,从国民儿媳到妈妈代言人,看似比较固有的风格领域,每每都被她演绎出 不同的风情,毕竟千人千面,虽然影视剧中的人物,都有着其艺术处理后的代表性价值,但每个角色的人格魅力,却是需要演员进行入心的揣摩,才能在剧中呈现出来,表演,从来都不仅仅是肢体的语言和面部的表情,而是扮一发而动全身的协调感,至少在《小别离》中,海清又将这样一个精分型的年轻妈妈童文洁带到了观众面前,共同感受基于社会和自我的压力,由此而来的焦虑、急躁以及释怀,从这里看《小别离》,其实对当下的众多家庭而言,有着励志的意义。
篇2:《小别离》观后感
这两天看奥运会的同时,陪着我妈看了几集《小别离》。里面的朵朵似乎也是曾经的我,海清真的就是曾经的我爸我妈
爸妈毕竟也都是第一次做爸妈,就算学历再高,看过再多教育的书籍,也无法做到最完美的父母。孩子也是一样,第一次做孩子,也并不能很快学会去理解父母。
电视剧一开始,朵朵就想养狗,就是那只白色的贵宾弗兰克。我一直都很喜欢小狗,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只在幼儿园养过一只小狗,后来因为搬家也被送走而发生了意外。直到后来高二,因为一次机缘巧合我又一次开始养狗,第一次见它,真的超级开心 。可是后来因为我养狗无方,没有教育好,几次三番上桌偷嘴,爸爸把它送走了,真的哭了好几天,越想越难过,每天下晚自习都是哭着写作业。最后爸妈还是拗不过我,把大舅家的球球接来了,它陪伴了我整个高三,甚至高考看考场它都有跟我一起。那会儿,我妈也常说,哪里是你养狗,分明是我在养…… 大概每家都是这样,孩子喜欢小动物,但是因为学习压力真的做不够时时刻刻的陪伴与照顾,最后反而变成了最开始反对养的爸妈来照顾,只因为你喜欢,所以爸妈也待它很好。
还有刚看过的朵朵跟爸妈吵的最激烈的那一场,仿佛就是曾经的我,去埋怨爸妈不理解我的爱好,每天只会让我学习,只看成绩。但是如今的我,已经可以慢慢理解曾经的他们。因为我在现实面前只有高考这一条路,考得好也许不一定真的能改变什么,但能让我多读书不再像他们一样中年后悔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如今,在大学几乎没有什么学业压力,爸妈再也不会阻拦我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字,反而会鼓励我平时爱看书练练字的习惯。记忆里的爸妈,会说,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别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他们变了,经常看我带回家一些书,他们顶多也就是担心我看不完,再也不叨叨说那些书乱七八糟,似乎,曾经扔我书的不是他们。
其实,还是很希望,父母多去挖掘孩子的兴趣特长,当然不是说像现在很多家长那样让孩子报特长班,爸妈同事什么的孩子,愈来愈多小小年纪就开始上很多特长班,似乎现在没有去上那些班就输在起跑线上一样。拥有一技之长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是被迫式的学习,还是会觉得孩子有些可怜……
还有就是看到朵朵英语61,年级128名,还有家长学习不好就出国的逻辑,觉得中国的教育资源还是很不合理的分配。举个例子,我当年初中上的也算市里数一数二的中学,初三语数外没有100+(120分)连前两百都进不了……每天都是题海战术,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学习,学到12点那都是正常睡觉时间,周末两天补课至少一天,朵朵刚刚被妈妈强训两天就吃饭睡着,想想我那会儿写困了睡着了被叫醒继续写,好像初三都是家常便饭。然而那有怎样,中考还是只考了一所三流高中,高考虽然有些失误,也只是个三本,但爸妈已经很满足了,毕竟他们看见了我的努力。教育的不公平,是我们要付出十倍努力才能跟人家北上广刚刚齐平。只是希望差距能慢慢缩小,大家学习进步机会更多一些。
突然想到昨晚跟我妈一起看着看着,鼻子酸酸的,眼圈也红了。只因为我看到了朵朵爸妈的无奈,我曾经也不知气哭过我妈多少回,也认过错,可下一次火星撞地球的时候,还是免不了要爆发出来。我从小脾气就又倔又犟,我妈教育我又是那种很严厉的,尤其是不准爷爷奶奶插手。曾经我一度觉得我妈除了我以外的人都是温柔的,她把所有的黑暗面都贡献给了我。直到,长大以后的我,和温柔的妈妈一起逛街追剧聊天才知道,那也许都是我逼出来的。她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只是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想急切的去教育好我,去寻求不到一种很好的方式,只能一点点去探索。她很笨,却又希望我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她不爱说话,却又教育出见人就笑的我;她看书就头疼,却又有一个书虫闺女。她永远不会对我说,我爱你,但看到健康快乐成长的我满眼的宠溺都写着爱。
篇3:《小别离》观后感
看《小别离》,是需要一点心理准备的。因为它刻画的亲子关系、家庭矛盾太过真实,分分钟就让人联想起自己的人生,不管是曾经历的或将面临的;因为剧中大小演员全体演技在线,仿佛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对应一样,太让人入戏;因为剧集所阐释的情感太有共鸣,轻易就会被牵了情绪,随剧中人一起哭哭笑笑。
中国的生活剧,从来都最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类只顾狗血撕逼,处处高潮却脱离了生活常态;一类喜欢卖苦情卖惨状,平淡如水又言之无物。而《小别离》,恰恰摆脱了这两种窘境。它有矛盾冲突且绝不平淡,却不是为撕而撕,在现实中都能找到映照;它现代、时尚,完全是当下家庭的合理写照。用细腻的情节、真实的情绪打动人,再佐以演员们的精湛演技,把生活剧的质感做到极致,足够好看。
《小别离》情绪是克制的,剧情是接地气的
《小别离》,这个颇有些文艺的名字下的情节,却不那么风花雪月:孩子们时值初三,面临中考,三个背景不同的家庭,却同样思量着一件事——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国,让孩子摆脱国内教育的压力,可是这种想法,却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出不出国只是个缘由,它所戳中的,是当代中国家庭关于孩子教育最真实的痛点和焦虑。
《小别离》的最闪光的地方在于,全程智商在线,甚至让人感同身受——童文洁对朵朵说过的话十有八九我们的父母也对我们说过,几个孩子犯过的错误绝大多数人也曾经犯过。整部剧不管是潜藏的细节,还是对真实人生的敏锐把握,都准确得吓人。
你会理解剧中的孩子
初三,将将成人,烦躁不安的青春期,爱父母、依赖父母,却已经开始向往自由,厌恶他们的控制与唯分数论。朵朵代表的是中国最多数的那群孩子,仿若你我:乖巧、懂事,努力但成绩平平;小宇代表的是叛逆一些的孩子,家庭爱的缺失,让他敏感、易怒;琴琴则是学霸,看似完美,但她也有自己的烦恼。你也能理解剧中的父母。他们做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为了孩子付出了许多牺牲了许多,可与生俱来的控制欲让他们没有办法真正放手。方圆与童文洁,虎妈猫爸的组合,中产阶级衣食无忧,唯一的冲突点就是孩子的成绩与前途;吴佳妮与金志明,更偏社会底层一些,但他们也是最绞尽脑汁、最努力的;张亮忠与蒂娜,重组家庭,与孩子之间的隔阂是最大的,溺爱不是办法,严厉更不是办法,仿佛怎么做都是错。
剧中的很多场矛盾冲突,都不是诸如“生病”、“车祸”之类大事件的推进,而是生活中有迹可循的场景,格外接地气、格外细腻。
譬如每次考试成绩出来,朵朵那害怕、紧张的心情,不是多在乎成绩,而是害怕面对妈妈,各种瞒着,到最后纸包不住火被戳穿时候的不开心与心虚,简直是我们年少时代的最真实写照;譬如朵朵偷偷摸摸地写小说,被童文洁发现后责备,而朵朵则觉得父母乱翻自己的东西,完全没有顾及自己的隐私。
于是吵架突如其来,一声赌气的甩门隔绝了彼此的沟通。可是父母怎么能忍得住?到了饭点,他们在门外一遍遍地叹气,不吃饭怎么能行。他们想不明白,不过是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的反弹怎么就那么大?他们在沙发上抱着哭的那一段,完全戳中泪点。
而孩子又何尝不是爱着父母,当朵朵看到爸爸把小说碎片重新贴复原,又乖乖地跑去道歉。这些细节情绪的掌控,这些张弛有道的节奏,不是具备生活历练与体悟的人,写不出来也拍不出来。
回望自己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似乎就是这样的轮回。中国人的家庭,总是或多或少地被教育体制所左右,无法对成绩做到坦然。孩子因为学习生涯过得冰冷无味却想苦中作乐,父母却惶恐于孩子不努力会被社会淘汰。“要是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完了。”童文洁的这句话简直是所有父母的标准配置,如紧箍咒一般永远套在孩子身上。曾经叛逆过的80后、90后,望着朵朵的经历心有戚戚焉,只能用时间达成与父母的和解;可是当他们自己做了父母,却又无法避免地重复他们父母曾经的做法。这是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桎梏,也是最深刻的现实。多一部像《小别离》这样反思家庭关系、反思两代人之间的沟通的剧集,也许就能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爱多一些、体谅多一些。
【都市家庭情感剧《小别离》观后感】相关文章:
家庭剧小别离观后感10-12
都市情感剧《马文的战争》观后感01-28
都市职场情感剧《职场是个技术活》观后感05-24
电视剧《小别离》主题曲歌词08-30
电视剧《小别离》所有插曲歌曲歌词08-30
小别离电视剧观后感11-06
《小别离》电视剧观后感08-30
2016电视剧《小别离》观后感08-30
电视剧《小别离》观后感(通用5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