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电影柴生芳观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柴生芳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快来欣赏与借鉴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柴生芳观后感【篇一】
电影《柴生芳》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宣部“时代楷模”,甘肃省临洮县委原副书记、县长柴生芳的事迹改编创作。柴生芳是北京大学考古系1990届毕业生、日本国立神户大学博士。6月月29日下午,“向建党95周年献礼——电影《柴生芳》全国上映仪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北大师生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满怀沉重心情“迎接”柴县长重新“回到”母校。通过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柴生芳的平凡但伟大的事迹所打动,也为北京大学有这样一位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校友而感到骄傲。
执着内心的选择
去年,我曾开车途经定西,这里山大沟深、土壤贫瘠、道路崎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让我不会想到的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曾有一位叫柴生芳的县长为百姓脱离贫苦生活而日夜奔走着。甘肃省定西“贫困苦瘠甲天下”,交通不便和水资源匮乏是造成贫困的主要问题。电影《柴生芳》让我知道,我途经所看到的贫困景象远远没有柴生芳在那里经历的深刻和真切。柴生芳放弃相对舒适的省城工作,主动要求到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临洮工作,这是他执着于党性原则的选择。面对自己的选择,他从不后悔,选择来这里工作,就是选择了一条艰苦的路和沉重的责任,他深知贫困地区的百姓需要他,他的心在那里。
衷情当地的文化
柴生芳在北大学习的是考古专业,因此他对当地的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他对临洮县的马家窑文化非常重视,从来到这里开展工作之初,就着手编制马家窑遗址保护规划,先后三次考察遗址。他积极奔走,几经努力,保护和开发马家窑遗址的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落实1000多万的保护开发资金。这是他最开心的一次,一方面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保护与开发而形成的文化产业有发展希望。柴生芳不仅把自己的学识和专业很好地与当地文化结合起来,还以国际视野和思维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如马家窑文化国际学术论坛暨马家窑遗址发现九十周年纪念活动和公祭老子大典等活动都在临洮举办,让临洮备受关注,这关注不仅来自甘肃省,而是整个中国,甚至是全世界。
支撑坚实的“脊梁”
柴生芳心系贫困地区的百姓,让百姓脱贫致富是他的心愿,他的每一分努力都在接近自己的目标。柴生芳对于关系群众利益的事,不管多难、多复杂,他都会去办、去解决,而且办起来不遗余力、实实在在。他在定西工作的8年时间里,留下的30多本工作日记,记录的是诉求与方案,写下了170多万字,凝结的是民情与思路。为了了解基层实情,他坚持“出门招商,回家下乡”。在临洮,柴生芳除去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其余不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就是在田间地头询问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三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临洮的323个行政村落,深知要满足百姓的诉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能让当地的药材、马铃薯运出大山,他走访22个村子,用黑色的签字笔手绘“村组地图”。“地图”曲曲折折串联的不仅仅是洮县南坪镇22个散落的村子,更是百姓心中通往致富的希望。他先后六次到交通运输部汇报项目,通过自己扎实、用心的工作使得临洮县列入全国八个“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这意味着国家将投资9.75亿元用于这里的项目规划和建设,两年内将修建各类道路1100公里。这是他执着、努力并希望得到的结果。他用自己坚实的行动告诉我们,道路不论多么曲折,困难不论多么艰巨,只要有他在,就有不倒的“脊梁”在支撑。
影片最后回顾了柴生芳本人工作、生活的录影,我看到的不再是田间地头里一个朴实的身影,而是一个追求价值,默默奉献,一心为民的真豪杰,然而他却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陇西热土……一时间我泪眼模糊,心生悲痛,然而内心却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一个个像柴生芳一样的“脊梁”,在中华民族艰难前行中,用自己的身体撑起希望。
柴生芳观后感【篇二】
他总是很忙。直到去世,他们家连一张全家福都没有……6月29日下午,一部反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甘肃临洮“博士县长”柴生芳真人真事的电影《柴生芳》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首映,向建党95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首映式上,千龙网记者看到,该片以甘肃省临洮县县长柴生芳精准扶贫修路为核心事件,描写了他夙夜在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6月29日下午,一部反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甘肃临洮“博士县长”柴生芳真人真事的电影《柴生芳》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首映,向建党95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图为北京大学学生向献礼电影《柴生芳》主创人员献花致敬。千龙网记者 于振华 摄
该片最打动人心的是片尾的视频片段,它真实记录了柴生芳县长生前在临洮县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调查研究的珍贵镜头,以及他去世后,临洮县出现老百姓自发走上街头送县长的一片悲恸的影像。这如同向现场观众又发射了一枚“催泪弹”,更增加了该片的真实性、生动性、感染力和悲剧美。
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剧作家赵葆华认为,该片通过妻子和女儿甜甜寻找柴生芳这个角度引入,就是观众走进柴生芳、接触柴生芳的过程,使影片萌生一种感人的亲情力量。该片最大的优势是展示柴生芳的情怀,这就是深深牵挂临洮人民。其次是以家庭的副线来烘托主线,他总是亏欠亲人――用给女儿放烟花这个细节,着重写英模人物大情怀、大境界,有力地展示了柴生芳崇高的信仰。
“电影《柴生芳》反映了一个接地气的真实的柴生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时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评价说,该片作为“三严三实”活动成果的一次艺术化表达,电影充分展现了柴生芳这位西部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的先进典型事迹,意义非常重大。
据该片编剧、导演、监制张忠介绍,从2014年8月开始筹拍,到2016年6月首映,该片历时近两年,先后在甘肃兰州、临洮、北京等多地取景拍摄完成,并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定型,将于今年7月1日在全国上映。
据千龙网记者了解,柴生芳1969年7月生于甘肃宁县一个农民家庭,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他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1997年5月,他被公派到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先后获得艺术史学硕士和文化结构博士学位。2002年10月,他回国后在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工作,2006年4月至2011年8月在定西市陇西县、安定区工作,先后任陇西县副县长、中共安定区委常委、副区长。2011年9月,他被调任中共临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2013年12月任中共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
柴生芳心系贫困群众,主持起草了“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细化建立了任务目标、产业培育、基础建设、帮扶措施、责任考核“五个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机制,确定了全县323个行政村的主导优势产业。
柴生芳废寝忘食地工作,在他去世前一天,连续工作长达17.5小时。2014年8月15日上午,原计划7时30分赴辛店镇参加民主生活会,但是,工作人员发现一向守时的柴生芳仍未出门,后来又发现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而他静静地和衣躺在床上,半角被子斜盖在身上,脸色苍白,已无自主呼吸,床头的办公桌上还放着半片未吃完的萝卜。经过医学鉴定,柴生芳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享年45岁。2014年8月29日,中共甘肃省委决定,追授柴生芳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柴生芳“时代楷模”称号。
【柴生芳观后感】相关文章:
临洮县长柴生芳吃饭的故事01-26
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01-27
学习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01-26
最新电影柴生芳观后感01-28
学习柴生芳心得体会作文02-03
刻苦学习的芳芳作文03-07
芳芳的小毛病作文300字10-11
斩柴佬的歌词10-04
捡柴_600字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