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范文(精选7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范文(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1
太空授课更在于营造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社会氛围。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接受采访时所说,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科学永无止境,探索不断前行,在一个未知的广袤领域,只有以谦卑的姿态、勇往直前的力量才能探索出那神奇的奥妙。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当代中国人的重大历史责任。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
要坚持推进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坚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包容创新育人才,方能广纳贤才,为创新提供坚实支撑。科学永远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基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热爱航天、投身航天,需要全社会理解、支持这项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历史的潮流在呼唤年轻一代为科学而努力探索,但鼓励他们奋发前行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太空授课的深层次意义便在于此。
探索任重道远,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有希望。激发学子对于未知世界的求知欲与渴望,树立全社会为创新而奋斗不息的信念,让梦想张力无限。寻梦过程,无疑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默默奉献、坚定顽强的`民族精神。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2
12月9日下午,我们在苏老师的组织下来到物理实验室观看中国空间站首次“天宫课堂”的直播。
宇航员为我们介绍了空间站,在没有重力的太空中,宇航员们下肢血液上流,导致面部发胖。这是不太健康的,所以需要相应的锻炼,宇航员也为我们展示了一番。
宇航员还给我们介绍了“企鹅服”,这是为了给自身施加外力。接下来步入实验了,我印象深的是水膜实验。当水膜在微重力下,注水变成水球,是相当美观的,再染上颜料,放入泡腾片,染成蓝色的水球中出现了气泡,实验过程都是很美的。
在没有重力的情况下所做的实验都是和地球上所呈现象不同的,看了“天宫课堂”,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不同的知识,让我大开眼界。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3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太空的视频,有做实验的过程,我惊的下巴都合不上了。
太空有三位大人,他们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叫做乒乓求拂面。在我们生活的地球里,乒乓球一般是在浮上水面的,太空不一样,他们先将球放进水里不一会儿,乒乓球就沉在水里,像一块石头似的,你怎么放上来都放不上去。第2个实验是给我们拿了一面镜子,水杯里的水倒在那上。在生活地球里倒上一班会漏掉,不会浮在半空,可太空倒上水还得会变成一个球,风一吹还会轻轻摆动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我们先看了,眼睛都大了,后来他们在将蓝色的颜色倒进水球里,竟然一滴水也没有了,真的是太神奇了
我以后一定要飞上太空。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4
《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了,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榄枝。
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5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8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18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夕守岁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6
“天宫课堂”太精彩了!航天员叔叔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太空家园:睡眠区、运动区、生活区,功能齐全,应有尽有。行走、转身这些简单的动作在太空中居然这么“艰难”,真想亲身体验一下。
叔叔阿姨还给我们做了许多实验,虽然我现在还有些看不懂,但是觉得特别神奇!现在的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以后也去探索太空奥秘!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7
今天我们全班一起观看了航天直播课,几位宇航员叔叔和阿姨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的科学课。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细节大公开,太空行走、特别的航天服、失重环境下的细胞观察……桩桩件件都让我感到大开眼界。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水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各种表现:失去了重力的约束,水在太空中会变成一个个小水珠。更神奇的是,没有重力的情况下,浮力也就消失了!如同魔术般,水在宇航员叔叔的手中,乖乖地变成了水膜,厚水膜,甚至一个水晶球,真是让人啧啧称奇!观看了这堂直播课,我感受到太空的魔力,科技的魅力,更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投身祖国的建设!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相关文章:
天宫课堂直播第三课观后感(精选11篇)10-13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观后感(精选10篇)10-13
天宫课堂直播的观后感(精选9篇)10-13
天宫课堂直播学生观后感(精选22篇)03-23
最新《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精选7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