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时间:2024-12-10 10:34:31 赛赛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通用24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通用24篇)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

  从观看视频中联想到了人和人的区别在于出生环境、在于贫富差距、而更多的在于思维方式的区别。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性思维的人相信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他们相信这个世界存在天才,也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改变。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一切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自身努力获得,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中,他们相信自己是人生的主宰,只要自己朝着目标持续不断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授课老师从两种思维的概念入手,举例子来分析两种思维方式的`忧缺点,从而让家长朋友们知道:父母正确的回应和引导能使孩子们从固定思维模式转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家长可以从以下四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打造成长型思维。

  一、帮助孩子了解大脑的可塑性。

  二、善用鼓励、强化过程性评价。

  三、通过语言练习,改变孩子的思维习惯。

  四、把失败看作成长的忌机会。

  成长型思维能让我们充满希望地看待挫折和失败,给我们从困难中恢复的力量,使我们更加坚韧和坚强。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可以教会孩子坚持,提高孩子的抗挫力,对他一生的发展影响深远。让我们一起作为成长型思维的传播者,言传身教,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以上就是我的观后感受,对我的影响也颇深,在以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

  听了曹廷珲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身心健康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她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三、要培养孩子大量的阅读,读书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每天晚上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不管是何种书籍,给她带一个头,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欢了上阅读,阅读不仅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它也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养,做的很不到位,在家里,控制孩子的行为,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或认可才敢放心去做,严重地阻了她思维的想象力。再者就是脾气的急躁,因为脾气的急躁、没有足够的耐心,不仅一次又一次对孩子恶言相向,更甚是动手打她,当看到孩子那双无助委屈的眼神时,才回过神来,她也只是一个孩子。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她快乐、健康、自信的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3

  听了杨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4

  今天在学校老师的组织下,我听了《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的讲座。在老师讲到“让人头疼的大吼大叫”时,我的感触很深,我知道了当孩子犯错时,或者是学习出现问题时,对孩子大吼大叫只能一时的压制孩子,孩子根本没有从内心想去改变,甚至还会在背后有报复性的继续犯同样的错误,有时还会让孩子没有自信,不敢表达自己。

  我自己有时也会有对孩子大吼大叫的问题,也从讲座中学到了改变的`的方法,会慢慢的改正。随着孩子的成长有时真的不会和孩子沟通,老师讲了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我从中也学到了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一些小技巧,有时孩子犯了错误也可以不直接说出他的错误,换一种交流方式也可以让他明白道理。总之这次的讲座让我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我都做了笔记,我会努力去改变,让孩也变得越来越好。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5

  星期日的上午,中山街小学为五年级的家长们安排了家长课堂《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姜雨萱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就像打太极,以柔克刚,让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

  孩子在从小到大的发展中,家长对孩子的大吼大叫虽是常态,但是在孩子小时候可能是有效的,长大就没有意义了,反而适得其反。大吼大叫带来了伤害,成长的阻力,模仿与反抗。联系到自己,我也经常在检查作业,讲解习题,看到不该出错的题出错了就对孩子大吼大叫,结果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亲子关系受到严重的破坏,效果事半功倍。孩子接收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又不会疏导,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影响到孩子自身的发展。

  《大吼大叫的妈妈》绘本故事完美诠释了我们家长大吼大叫时孩子的状态与反应,孩子的心已经完全乱了,那种状态下只是一味处于防御的状态,怎么可能接受家长提出的任何建议与意见呢?负面情绪压倒了一切,长此以往,孩子变得更加胆怯,学习能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很多负面问题都会接踵而来。

  听完姜老师的讲解,我愈发感受到大吼大叫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是最不可取的方法,我们必须摒弃它。不要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要给予孩子同理心,孩子和世界的关系源于和父母的关系,关系好,方法才有效。遇到问题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感受,让生活慢下来,用心去体验。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他会敏锐地去感受身边一切事物的感受,享受世界的美妙。

  我们每天面对忙碌的生活,总是在路上,很少用心去欣赏身旁的美景,孩子每天就是学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身边的`快乐。我们应该把这种快速的生活节奏调慢下来,尊重孩子,学会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用心和孩子去沟通,多给孩子幸福的抱抱,给予孩子更多的具体化的赞美,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同时,主动习得更多的知识,塑造完美的自己。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6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中国的家庭=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先不说这样的家庭会有多少,到他能同样反应了一个问题-情商的缺乏!今天学习了《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让我感悟颇多。

  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想给孩子最好的,怕他们犯错,走弯路,但由于我们的过分介入不知不觉的剥夺了他们自己去经历自己人生的可能!

  其实,与孩子一起长大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比如女儿会提前几个月就会想给我准备什么样的生日礼物,会和爸爸嘻笑打闹,我们就像朋友一般,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生活中任何的小事我们都会让彼此感受到浓浓情义。父女之间的情感表达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孩子。

  我需要学习的是在生活中肯定孩子的情绪,帮助她了解和认识情绪,正确引导,帮助她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尤其是在她愤怒时不能试图压抑她的情绪。承认她取得的成绩,贬低她的'作为只会让她对失败失去接受能力,当她遇到挫折时要教会她积极应对和克服负面的情绪。女儿的性格比较缺乏的就是自信独立,将来凡事我要多放手,让她自己去处理和决定,鼓励她多去交朋友,感受对方。我相信她的爱心,乐观和诚实也会让她的朋友感受到她的美好!

  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努力,我们一同学习健康成长,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去绽放更多的精彩!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7

  社会上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与考核,但似乎只有养育孩子这个行业,是做父母的我们没有持证就上岗的。虽然孩子刚出生时,新手父母会手足无措,会心烦焦虑,但是好在有父辈帮衬与指点,孩子慢慢长大,学走路、学说话……逐渐学会了各种本领,我们也体会到做父母的幸福与成就感。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有了学校老师的共同教育,我感觉到身上的担子轻了一些,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特别是10岁以后,他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做父母的我开始有一点焦虑了。倒不是说孩子刻意想摆脱我们,而是孩子会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一些事情,这可能正好跟我们的预想不一样。特别是当我们认为孩子的做法不对,或者说逐渐形成的习惯不好时,我们就想去改变,因为我们担心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会对孩子的今后产生长远的影响,这个改变的过程是充满波折,充满挑战的。有时是谈心交流,有时是共同观看书籍电影,有时是想通过外出游玩等一些亲子活动渗透,有时也会有急躁的大吼大叫。我们也会反思,也会与人交流,也会尝试改变方法策略,但面对现实时又会反复和徘徊,感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帮助,学校组织的家长心理课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其中的很多案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比如昨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我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我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做父母的情商高了,才能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啊。

  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如果只是单调的说教或者训斥,我想我们永远都达不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走进孩子,跟孩子一块儿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8

  根据学校家长教育工作安排,今天上午在线收看了五年级家长课程《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专题讲座。姜雨萱老师的授课,引起我内心的共鸣,也引发了我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情商高低代表一个人情绪控制,为人处事,说话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培养孩子提高情商对她将来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有着重要意义。孩子的情商高低由父母的情商决定,直接受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是培养孩子情商的主阵地。讲座中姜老师以家长对孩子切像皮这一行为不同态度产生的不同结果为例,分析了家长的不同情绪反应和处理方式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不同影响。对比我们日常生活,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大多也会进行简单,粗暴,情绪化的制止和训斥,很少考虑可能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听讲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优秀的孩子都来自优秀的家庭?不是孩子天生优秀,而是因为孩子的父母优秀,他们给了孩子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并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了情商,逆商等方面的培养内容,孩子情商高低取决于父母。

  当今社会,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知识储备量的多少,而是独立应对处置各种事情的能力。我们作为家庭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者,要首先提高自己的情商,遇事多站在孩子角度换位思考,多比较几套处理方案,坚决杜绝大吼大叫式的粗暴教育,在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中,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9

  最近正切实的感受到对大宝的教育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大宝对自己的说教表现出来的是不耐烦,对,就是不耐烦。他写作文说妈妈像一只蜜蜂,我以为他是在夸我勤劳,没想到他的意思是,我像一只蜜蜂一样在他耳边“嗡嗡嗡嗡”。作为自认为深爱他的母亲,内心很是受伤。姜老师的`《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是及时雨,让我再一次反省,我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共情和同理,我很久没有做到了。因为工作繁忙,因为二宝需要照顾,对大宝的耐心明显不足了。大宝是个善良温暖幽默风趣的孩子,性子不急不躁,偏巧我是个急性子,正像姜老师说的那样,孩子都没有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我却又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感受、有自己思想、有自己原则和态度的孩子,可是,我并没有给他时间去思考!每天,我催他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催他收拾好书包,然后催他洗漱、敲鼓、看书、睡觉……他想跟我说会话的时候,我回应的是“赶紧睡觉吧,明天还得上学呢”!此时内心真是满满的愧疚!

  任何改变都为时不晚,从现在开始,试着慢下来,与孩子产生共情,像龙应台说的那样“孩子,你慢慢来”。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投射,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共勉!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情证明培养孩子的情商是多么的重要,培养孩子高情商,将受益一生。情商通俗讲就是情绪管理,感知自己的同时照顾到别人,把握好照顾自己和照顾别人之间的这个度,就是高情商的表现,这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

  作为父母,由于生活的压力,我们对孩子通常都是控制欲很强,经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学了本节课,我深刻领悟到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对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关系为代价去纠正孩子的行为。

  孩子和世界的关系源于和父母的关系,关系好了,父母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才会有效。学会以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感受孩子的.感受,用心沟通、交流,才能和平友善共处,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也慢慢在其中学会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高情商处理问题。

  另外我觉得对孩子最大的高情商培养就是要学会给孩子肯定和赞美!逐步学会给孩子的心理传递安全信号,让孩子觉得和父母相处是舒适、美好的,孩子也才能以同样的心态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帮助孩子去表达情绪,学习知识,但是没有人教给孩子如何清楚的表达,什么是快乐,开心,恐惧,愤怒,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的需要时刻言传身教,给孩子补上这一课。这就需要我们选择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这是自己的选择,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你并不孤单,而会更加幸福……

  最后,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们作为家长也会在学习的路上一直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1

  通过观看姜老师的讲课,作为家长我受益匪浅。姜老师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详细地阐述了情商培养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家庭亲子关系如何更好地建立。学会与孩子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亲子关系是何等重要。

  在日常与孩子交往中,我也会经常出现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对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不懂感恩,做事拖延等一些问题,也会对孩子发脾气。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由以前的唯命是从,到现在的抵抗、顶嘴,突然发现孩子没有以前容易管教了。事后,我也会经常进行反思。作为家长,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不对,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会是怎样,这种方式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通过今天姜老师的讲解,让我找到了答案,有了一些启发。作为父母,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要给孩子真正的爱,理性的爱,而不是溺爱,不是毫无限度地满足和包容。给孩子多一些关心与关怀,多角度衡量,了解孩子的想法并给予有效地帮助。与孩子的关系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而不是利用家长的权威管教另一方的关系。

  理解和尊重孩子,细心观察,耐心倾听。用心感受孩子的愿望和要求、欢乐和痛苦、梦想和烦恼。只有尊重孩子,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才有可能愉快地沟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思想上也有很大变化。遇到孩子不听话,犟嘴,不知感恩的一面。我们要多听孩子的想法,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少些责骂或冷漠。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和我们沟通。

  在今后的日常相处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课程中所讲的三个法宝(学会倾听、积极冥想、幸福地拥抱)。同时,也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引用课程中的一句话做结尾:高情商的孩子,需要用心陪伴,用爱浇灌!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2

  “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抱抱我,亲亲我……”在听完《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讲座之后,这几句歌声在我的脑海中单曲循环个不停。姜老师所讲的“幸福的拥抱”,让我感触颇深。我不由得扪心自问“我有多久没抱我的大宝了?”

  去年9月,二宝来到我们这个小家庭。二宝出生的当天,大宝没有人接送,开始了自己走路回家。从那时起,家里忙碌了起来,而我的抱抱都给了二宝。“妈妈,我想和您睡一晚上,可以吗?”大宝不止一次地问到。“宝贝,你和妈妈睡的话,会压到二宝,床上也会很挤……”我不止地回答。手忙脚乱的'日子了,我忘记了我的大宝还是个孩子,她依然需要我的贴心呵护。

  “每个人的皮肤和心灵都有被抚摸的需要”,大宝才11岁,正是迅速成长时期,生理和心理上的突然变化会导致孩子出现不安全感。如何消除这种不良感觉呢?姜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建议。给予孩子幸福的拥抱吧,每天不下10次,孩子出门上学前抱一抱,吃饭的时候抱一抱,放学回家的时候抱一抱,写完作业了抱一抱,睡觉前抱一抱,把爸爸妈妈的爱传递给孩子,让她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温馨环境中。

  记得大宝小时候,我和她总爱听一首歌“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抱抱我,亲亲我……”,那个时候的她一听这首歌,就跑到我身边抱抱我,我也会把她抱起来,转两圈,她会开心地咯咯笑。二宝来了,大宝的笑声好像少了很多。学校的这个讲座就如及时雨一般,唤醒了我和大宝拥抱的回忆以及对大宝的重视。

  “亲子关系中,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让我们家长和学校一道,记得给孩子以拥抱。拥抱孩子,让ta更自信;拥抱孩子,让ta更有安全感;拥抱孩子,让ta和你更亲近;拥抱孩子,让ta更加健康地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3

  有幸聆听了来自市里的三位专家的讲座,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很多知识是我未曾接触过的。专家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在心理健康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日常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要使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心理首先要健康。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必须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况。

  在讲座中,几位心理学老师给我们做了几个游戏,让我们感受很深,并且从这些小游戏中我也获得了一些启示。印象最深的游戏就是红黑游戏。它的规则是这样的:将培训的老师分成a、b两组,分别到不同的教室去,再由一个心理学专家作为通讯员。有红黑两种颜色供大家选择,每轮每个小组选其中一种颜色,由通讯员公布出来。若双方均选黑色,则双方都为3分;若均选红色,则双方都为—3分;若一方选红色,另一方选黑色,则选红色方为5分,选黑色方为—5分。最后以累积的正分最多的`一方获胜,是双赢。前四轮里,两组都是选红色,也就是我不赢你也别想赢的做法。但大家静下心来一想,这样结果不是双赢而是双输了。但双方又不敢轻易换成黑色,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们决定选黑色,另人高兴的是,我们的对手也是选择了黑色,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是对大家的互相信任的一种赞美。结果双方都得了正的3分,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一开始,大家就抱着这种让对方也赢的心态的话,我们会得到33分。从这个游戏中大家应该明白:什么是“双赢”?大家是处在同一个环境中,并且是有交集能够互相影响的,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可能永远把对方踩在脚下。顶多这次我算计你成功,但是下次呢,别人就扳回来了。不让对方有好日子过,你自己也没有安宁的生活。这就是个互相成就的问题,互相给机会大家都能发展。鱼死网破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损人不利己的愚昧行为还是少做为妙。再推广一点,这个地球是一个大环境,整个地上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和人类都是栓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和谐平衡的局面若无法建立和保持,那么地球上生物的绝路也就不远了。

  这次讲座的所得所获对我的帮助应该说是非常大的,培训结束以后我将会细细体会,不断实践,提高自己的素养。引领孩子们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4

  寒假抽空读了华东师大出版的《心理辅导》一书,初步了解了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原则、目标、内容和技术,包括小学生认知、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意志心理问题及其辅导,小学生品行问题、不良行为习惯、心理叛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和交流障碍的甄别与干预。

  伴随当今社会的飞跃发展,儿童赖以生存的社会、家庭、学校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生活、工作方式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变化,学生升学的压力,离异家庭增多,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普遍接触到的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等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儿童心理问题纷至沓来,诸如厌学、孤僻、心理脆弱、敏感、不合群、缺乏独立能力、亲子冲突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其中,儿童的叛逆心理表现地较为明显。

  通过阅读本书,总结出一些叛逆心理的解决方法:

  1、教导儿童学会正视自己的缺点,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耐心教育他们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提倡学生经常思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积极的状态和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比如特意选取一些错误观点在班会上让学生讨论并各抒己见,可以使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发挥逆向思维的积极意义。

  2、在校园生活中,要强化校风建设。我们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心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努力对叛逆学生以诚相待并以身作则、宽容大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并爱护和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使双方建立充分信任的融洽关系,并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合适的场合,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注意正面疏导和教育,坚决反对以简单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

  尤其是在德育工作中要耐心教育,对学生的叛逆言行要制怒,理智地冷处理,注意语言艺术和方式的运用,切忌空泛、唱高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小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有感、可亲、可信。

  3、努力消除产生叛逆心理的`社会因素。学校教育要立足于和家庭、社会方面力量的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把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消除社会上渗透到学校的各种不良精神污染,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

  总之,教师、家长要互相配合,充分了解并分析儿童的叛逆心理,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掌握儿童叛逆心理的实质,了解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寻找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对学校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教育,营造健全的社会舆论、风气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5

  随着小升初考试的临近,感觉学生变得越来越浮躁。如何调整他们的心态,让他们在繁忙的复习中平安快乐地度过小学阶段,是我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看了毛蓓蕾老师的《心理辅导札记》,这本书里记载了毛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个个案例,我一口气看完,毛老师对学生浓浓的关爱深深地感染着我。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份对学生的爱,那是一种大爱,一种境界。

  毛老师心里想的都是孩子,尤其是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在毛老师眼里,他们都是可以栽培的花苗,都是可塑的未来有用之才。毛老师对学生的'爱,对我所服务的对象有了新的认识。书中《沉默的小男孩》讲述了一个名叫续坤的小男孩,在校从不与同学们说话,更不与同学们游戏,上课也从不举手。毛老师为了认识续坤,对他进行观察、分析,以利于了解他的心理动态,连续几天对续坤所在班级听课;借机送续坤回家,了解续坤的家庭背景;连续半年设计各种游戏,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在毛老师的帮助下,续坤从被人帮助变成帮助别人的人。这个感人的案例给我很大的启发。在我教学的班级中同样有一位不说话的小女孩,我要像毛老师那样,用我全部的爱去改变她,尝试叩启这位沉默小女孩的心灵的窗户,让爱的阳光洒向她久闭的心扉。

  掩卷深思,我班上的学生,至少心智都很健全,虽然成绩有好坏之分,我想,那只是他们努力程度的不同,老师付出的还不够,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让他们变优秀。在后段时间,我觉得更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不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着的恶迹高明得多”。尤其是面对潜能生,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总之,在后段的工作中,我将关爱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做好引导工作,让他们平安愉快地度过自己美好的小学时光。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6

  心理健康是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首要条件,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王校长名师工作室申报了省级课题《小学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方法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王校长赠予了一本《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与辅导》,乍一看是一本理论性书籍,但仔细翻阅非常有价值,书中列举了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结合理论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于是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遇到具体问题时还时常在书中查阅。

  初次拿到此书时,我就在想小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呢?通过学习阅读,原来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都是有一定的原因。一是个体原因。因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和不良的心态。具体说来,小学生心理产生心理问题的个体原因包括性格缺陷、能力缺陷、认知偏差、学习紧张、体弱多病。二是家庭原因。现代家庭中,不合理的期望致使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以下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对子女要求过高,在教育方法上苛刻,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子女,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这样会使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第二种态度是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这容易是子女产生自私自利、任性、蛮横、懒惰和依赖等不良心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少年儿童正常心理的发展都是有害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家长的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家长对孩子严无“度”,爱无“方”;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难以与孩子沟通思想。三是学校成因。学校是培养人才,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还潜藏着一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学习负担过重、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心理辅导少之又少。四是社会原因。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尽人意,歪风邪气尚有一定的市场。影视、网络的普及,给部分儿童的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

  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成了一系列不健康心理。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孩子学习困难、拖欠作业、缺乏自信、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家长发生冲突、心胸狭窄、遇事犹豫不决、孤僻、害羞、胆怯、说谎、骂人、打架、没有上进心等等,若有这些现象就说明孩子心理是存在问题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有近二分之一的小学生存在各种适应性心理问题。首先是学习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的缺乏学习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其次是不良性格与不良行为,突出的`性格问题是依赖、固执、任性,行为问题表现在骂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和考试作弊;第三是心理承受力差,遇到困难绕着走,一点委屈、挫折也受不了,很难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难题;除此之外,小学生在情绪、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非常明显的适应性心理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自我为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我原以为心理问题与我们的孩子太远,读了这些,我真的感觉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在学校学生中,就连在自己的孩子的身上也仿佛看到了问题的影子,作为家长、教师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必须要科学、有效的引导孩子走出心理问题的影子。因此“如何找到对策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这个问题又促使我不断的阅读。

  任何事情既然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与措施。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要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作为学校来说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为应对心理问题而采取的心理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一切。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一定要保密。二是采用具体的心理辅导途径和方法。通过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团体辅导,建立心理辅导室,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做好个案教育,记录一定要真实;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普遍意义的问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作为每个家庭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建议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因为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要倾听孩子说话,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其次是把握好宽容与约束,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的约束;再者就是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最后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离婚就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好子女因此开始心理扭曲,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作为学生自身来讲,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对策进行自我调节。一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二是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辅导方法。比如:学会放松,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与人谈心,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拨打心理咨询电话等;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学会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述下来;要善于求助,寻找社会支持,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

  看来,只要我们掌握调节和预防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也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的教育行为,很多时候其实都是由于教育方式不当,采用传统的“压制式”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心理阴影或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在教育孩子时很多方式还需要继续优化,在课堂教学中尽力针对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幸福、享受快乐。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7

  前几天,我读观看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专题》这教育专题节目。节目里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拖一天是一天。这篇文章写的是:有的小朋友在做事或学习的'时候,会有“拖一天是一天”这种想法。这种想法的害处很多,他会让我们养成懒散的坏习惯。而且,我们偷懒的时候不安心,“恶补”的时候太疲惫。最后,会把事情做得一团糟。比如:我有一个小妹妹,一放暑假,她就不想学习。整天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去外面玩。总是想着:“拖一天是一天”,离开学还早着呢!

  每年,快开学的时候,他就开始不停的写作业。这就是“拖一天是一天”这种想法的坏处,暑假既没玩好,也没学好。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能有“拖一天是一天”这种想法。今天,电视上播放了一段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的一段话:读书啊没有什么窍门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才能把书读好……我认为,他说得很好。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8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心理健康课是一个促进人们的心理发展的一门学科,让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别人,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今天,美丽的知心姐姐来到学校,为我们上一堂特别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第一:当他人出现妒忌、自卑、孤辟……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原来是因生活中遇见挫折和困难而泄气。但是,我们要帮助他人如何面对生活的.困扰,知道如何认识自己。例如:试着想一想,一只鸟老是不想飞翔,老觉得自己飞翔姿势不够美丽或者自己跟其它鸟儿比较,觉得自己很落后,那它的结果,就不能像它们展翅飞翔,翱翔于空中,也不能展现鸟儿该有的本领。

  第二:对学习的正确态度。在学习中要全神贯注,知识才会饱满。但是,不要在学习中产生任何压力,要劳逸结合。如果学习中遇见不慬的知识,可以请求他人讲解题目,这样知识又多了一个,或者有些小学生厌烦学习,你们可以想办法让学习,成为一个快乐的事情。希望大家具备一份学习的良好心境:学习着是最棒的!

  第三:如果心理情绪充满愤怒和伤心,有时候可以看看书,这样既可以缓解心中的情绪,也能够收集更多的知识,有时候可以运动:跑步、跳绳……看,运动和缓解情绪两不误,有时候与朋友做做游戏、聊聊天……也是一种好方法。缓解心中的不好情绪,有成千上万种好办法 ,你想到了吗?

  如果生话上的困难和挫折解不开,怎么办?哦,可以把困难想象着成快乐的事情,多有趣呀!人生的阳光就能多一丝光芒,脸上挂着一个笑脸。

  啊!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重要呀!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9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深知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从很早以前就比较喜欢研究心理学,只要与心理学学习有关的培训我都非常愿意参加。尽管我是个对概念接受比较慢的人,但从各种培训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与策略。并能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工作中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影响周围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而且也有些许成效。

  了解、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抓住关键期。

  我们老师和家长往往会为孩子着急:这个字怎么总是写颠倒呢?你怎么总是坐不住呢?你为什么表达不清楚自己想说的话呢?你学英语怎么这么费劲呢?.......似乎这些都是孩子的错。其实不然,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比如说小孩子有时分不清方向,写出来的字位置颠倒等,那是因为物体通过眼睛呈现在视网膜上的是倒像,从通过传入神经输送到大脑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干扰等因素,在大脑中呈现的图像出错。这些问题在经过训练后,反射弧各个环节协调了,问题就不会发生了。所以单纯指责孩子不用功,是会起到反作用的。作为家长、老师,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即使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的培养与引导,是我们的责任。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人生各阶段的习理发展的特点,使我了解到人的心理活动基本现象,懂得了怎么去调节去把控自己,并同进也使我在与人的沟通过程中,更注重于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和怎么样去帮助开导他人。我觉得自己学习心理学后做任何事情比别人和比以前更有耐心了,对周围的人也更加宽容了,对有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也更加理智了。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能帮助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态,也可以帮助别人。愿意耐心倾听别人诉说烦恼和痛苦,让他们可以渲泄出来,是给他们心灵以最大的安慰。

  通过学习心理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发展自身的良好的心理品质,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发展自己的智力、增强自己的能力,以搞好教育工作并提高教育质量。现在是素质教育,学习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正确认识自己,调节自己的言行。

  此外心理学的学习对我们老师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教育问题上,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沟通,渲泄,指导,比如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们了解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可能预防性或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手段对学生以科学的期望与有见地的赏识教育,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与成功的机会,进行有目的的拓展训练和心理活动课。

  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很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聪明,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成为超凡脱俗的预言家。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虽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说实话我接触心理学这门充满神秘气息的课程之前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但是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情证明培养孩子的情商是多么的重要,培养孩子高情商,将受益一生。情商通俗讲就是情绪管理,感知自己的同时照顾到别人,把握好照顾自己和照顾别人之间的这个度,就是高情商的表现,这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

  作为父母,由于生活的压力,我们对孩子通常都是控制欲很强,经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学了本节课,我深刻领悟到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对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关系为代价去纠正孩子的行为。

  孩子和世界的关系源于和父母的关系,关系好了,父母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才会有效。学会以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感受孩子的感受,用心沟通、交流,才能和平友善共处,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也慢慢在其中学会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高情商处理问题。

  另外我觉得对孩子最大的高情商培养就是要学会给孩子肯定和赞美!逐步学会给孩子的心理传递安全信号,让孩子觉得和父母相处是舒适、美好的,孩子也才能以同样的心态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帮助孩子去表达情绪,学习知识,但是没有人教给孩子如何清楚的表达,什么是快乐,开心,恐惧,愤怒,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的需要时刻言传身教,给孩子补上这一课。这就需要我们选择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这是自己的选择,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你并不孤单,而会更加幸福……

  最后,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们作为家长也会在学习的路上一直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1

  《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是中山街小学的给我们每一位家长上的一堂具有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心理课,真的是受益匪浅!

  我们都希望孩子幸福,我们都希望孩子成材,但是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会触动我们深层的一些情绪,让我们没有办法和孩子很好地进行互动,没有办法很好地感知孩子的需要。通过上这节课我了解到,这往往是我们作为父母,作为家长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所造成的。通过观看这个课程,我知道孩子的幸福感源于他对自己情绪的了解、认识和接纳。孩子能够有这样一个好的对于自我情绪的管理,更多的是来源于父母能够对幸福、成功以及爱的理解有一个高情商的认知和传承。但往往我们会对孩子不在不知不觉间,把他当成了一个器物、一个工具,一个为了实现我们未完成梦想的或者说家族的渴望的一个传承者,但我们的本心绝不是不是这样想的!所以这堂课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自我反观的机会,而之所以我们会无意识的对人、对孩子有这种视而不见,无法感知到他们内在的需要,这也跟我们一直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为了生存,我们有太多的恐惧,我们总是想抓取很多,我们生怕活不下去,我们需要依赖,所以我们不由自主的就会把一个人抓在手里来使用他,从他身上吸取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再加上一些不知足的攀比心理,让我们的心就越来越粗糙了。通过这堂课,我知道生命不是来利用的,生命是来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的,生命是用来爱的!

  所以当我们对孩子说“我爱你,我是为你好”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灵有没有被尊重,他的感受有没有被看见,他的需要有没有被满足,他的意志有没有被维护,而不仅仅满足了我们作为家长的需要,因为孩子的生命,他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他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我们想用物质的需要完全取代精神的需要,这是不可能的。

  孩子为什么会跟我们不亲?是因为他的心跟家长是隔着的,就像一个物件,你怎么可能跟一个物件亲的起来呢?如果我们把孩子只当成一个物件,那么你让这个物件给你主动亲热,这可能吗?是我们自己已经先物化了我们的孩子。通过上这堂课我了解到,作为父母,我们先去了解感知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且去发现他的来源,有效地学习和情绪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爱和幸福传递给孩子。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当人,不要把自己当一个工具,我们之所以可能会把孩子当成一个工具,是从根本上我没有,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来深深地爱着自己,我们从来也没有很好地取悦过自己,我们可以为父母为孩子花很多钱买很昂贵的衣服,但经常不舍得为自己做买一件好的首饰,再有就是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课程,接受生命教育的洗礼,认识这个生命,发自内心的`升起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疼惜,无论是外人还是我们的孩子,他们都是人,是人就有他的需求,是人就有它的局限,要容许他的局限性,要接纳他的不完整性。当我们可以发自内心的去感受他的感受,去心疼他的悲伤,去问问他,你学习累不累?问问他需要爸爸妈妈为你做点什么?去听听他所讲出来的话语,也去接受他的沉默。去跟他聊聊他的梦想,也去听听他内心的挣扎。我相信,当我们可以这样不断地完善自己,我们一定可以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充满爱的孩子!

  一个家庭里面有一个人他的心正了,他的意诚了,他学习成长了,我觉得这个家庭就有了保障。而最根本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孩子,因为他是借由家庭来成长自己,蜕变自己,淬炼自己。从不可能中生出可能,从迷茫中创造出一份希望,从无助流淌出那份爱,把那片黑暗给他照射进光!我相信只要用心,我们会看见万物有光,我们会看见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孩子都闪闪发光,他们各自有各自的那份光辉,各自有各自的那份光彩,各自有各自的那份光华,我们会在那一刻忽然感动,因为我们看见了生命,我们看见了真正的世界!生命永远都是美好的,永远都是有希望的!

  再一次感恩中山街小学,为我们带来的《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这节课!愿我们都能好好的爱自己,爱孩子,爱这个世界,愿我们的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2

  1.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孩子就观察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在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一点点学习成长。讽刺的是,从事医生、老师、司机等等很多职业都需要学习要取得任职资格证才能上岗,而为人父母这样重要的岗位却可以“无证上岗”。很多家长不懂教育,口口声声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自己却躺在沙发刷手机、追剧。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玩儿游戏沉迷时,通过打、骂、吼、叫和催促的手段压制孩子,达到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目的。这类家长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不自律,但是你可知道,他的样子正是你的镜子。

  2.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高情商和学习动力的土壤

  高情商的培养从父母情绪稳定开始。夫妻关系和睦、家庭氛围轻松愉悦,孩子才能感受到幸福和自信。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稳定,不指责不埋怨的父母,让孩子对家有归属感。幸福和谐的家庭给了孩子自信和勇气去挑战生活学习中的困难,让孩子有胜任感。归属感和胜任感都具备的孩子,才能有能力和信心去自主安排学习和生活,从而建立自主感。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组成了孩子学习和交友的动力系统,也是高情商养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孩子更容易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更容易结交到好朋友,那么好的学习成绩和交际能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3.高质量陪伴孩子,用行动影响行动

  我们放手给孩子自主空间的同时,不能从打骂控制的极端走向放纵不管的极端,而是要高质量陪伴孩子。所谓高质量陪伴,就是用行动影响行动。当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在旁边拿一本书读,或者工作学习。当孩子认真学习的时候不去送吃的喝的打扰孩子,孩子遇到难题向我们求助时,我们要理解共情孩子的困难,耐心温柔的引导孩子思考,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理清思路,破解难题。定期帮助孩子做好计划、反思和总结,和孩子一起不断进步和成长。

  4.用同理心共情孩子需求,与孩子站在一起战胜困难

  不能只看到孩子不良行为,看不到孩子内心想要做好的意愿。很多时候,孩子拖拉、不专注,不是因为她态度问题,而是她没有时间观念,或者没有足够能力去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我们家长应该换位思维,共情孩子,倾听和看见孩子的`需求。我们自己小时候或者现在在工作上,是不是也有过做事拖拉,不专注的经历。我们要回归到孩子这个年龄的认知能力去想问题,跟孩子站在一起,帮助孩子解决难题,而不是看着孩子被困难打败。

  5.发现孩子闪光点、多夸夸孩子

  千万不能把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做比较,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做比较,人跟人本来就没有可比性。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比如,孩子乱扔袜子,说了很多遍,吼她骂她依然没有改观。那就换个思路,只要她有一次做到了没有乱丢袜子,就使劲夸她。她得到夸奖,就更愿意做的更好,越夸越有自信,越夸越自主。想要孩子在哪方面有进步,就在哪方面使劲夸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夸赞是孩子成长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多鼓励、认同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只有鼓励和认同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从此刻起,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从此刻起,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妈妈)。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3

  今天观看了面向五年级全体家长的学校课程《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专家主要围绕决定成功与否重要因素之一的情商教育展开讲座。情商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控制情绪,不大吼大叫,好好说话,用智慧说话,从而控制负面情绪,不激化矛盾,进而培养孩子的高情商。

  五年级的孩子,青春期的前期,许多青春期的变化已经开始,听不进家长的话,不允许家长否定,注重隐私,开始有秘密并不愿意跟家长多说……任何其中一项变化处理不好都会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为人父母第一次,养育孩子过程中,家长也在成长。反观自己,一周中总也有那么几次控制不住要吼叫几声,也会发现,现在的`吼叫好像并不能像低年级的时候那样奏效,更会激发孩子的反抗情绪,反而开始犟嘴,怼的大人哑口无言,教育没结果,问题也解决不了。怎样运用高情商,用智慧的语言去沟通解决问题,的确需要思考。

  培养孩子的情商,首先学会同理心,家长要学会,孩子才会得到培养,遇到问题,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感同身受,孩子也要站在家长角度体会家长的不易。角色的转换会深刻认识问题的本质,进而有智慧的解决问题。其次,培养孩子的高情商要运用情绪的识别,管理和表达。认识情绪,接纳它,管理它,用智慧的语言表达。

  抗挫折能力是情商培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物质的富足是健康成长的表象,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组成健康体魄的血肉。富足的物质生活让孩子觉得无所不能,随着成长,势必会遇到各种的挫折和困难,当孩子感觉到困惑或挫折的时候,如果有高的情商,她自身会面对及化解,不会形成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身心。高的情商会让孩子懂的自己的感情需求,明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也会自我管理,客观认识和掌控情绪的难度,学会思考后行动。高的情商更会让孩子自我激励,树立目标并为之努力。高的情商会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高的情商教育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情商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孩子要共同成长,要用智慧增加亲子关系亲密度,多思考,做好孩子的榜样,注重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和教育。尽我所能让孩子的教育更科学。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4

  刚听了姜老师的《带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讲座,受益良多。

  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幸福感,高情商对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社交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正向的重要影响。

  如何“收获”一个高情商孩子,听了姜老师的讲座,我想重点在这个“带”上。想要用心陪伴,用爱浇灌孩子的成长,培养高情商孩子,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关注、呵护自己,才能有能力给孩子爱和支持。

  在讲座过程中,我也不时反思自己在和孩子交流中的不足,比如在面对孩子问题的当下,是否有控制好自己情绪,确实如姜老师所说,发脾气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还会有持续的不良后果,孩子可能会回避、抗拒、甚至学习这样的行为模式,最后适得其反。控制好自己情绪是我作为家长需要提升与修炼的地方。先自我提升与改变,才能有能力去教育和改变孩子。

  只有高情商的`亲子交流才能增强孩子的价值感、自信心,培养出高情商孩子。就像最后李校长说的,教育温暖,孩子幸福。感谢姜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能够有机会警醒与提升。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通用2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相关文章: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范文(通用19篇)05-25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观后感10-27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寄语_家长对孩子的寄语09-17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观后感(精选13篇)02-17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观后感(精选5篇)01-28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观后感(精选11篇)06-23

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范文(精选32篇)06-14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精选41篇)02-11

孩子给家长的寄语05-15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通用24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通用24篇)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

  从观看视频中联想到了人和人的区别在于出生环境、在于贫富差距、而更多的在于思维方式的区别。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性思维的人相信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他们相信这个世界存在天才,也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改变。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一切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自身努力获得,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中,他们相信自己是人生的主宰,只要自己朝着目标持续不断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授课老师从两种思维的概念入手,举例子来分析两种思维方式的`忧缺点,从而让家长朋友们知道:父母正确的回应和引导能使孩子们从固定思维模式转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家长可以从以下四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打造成长型思维。

  一、帮助孩子了解大脑的可塑性。

  二、善用鼓励、强化过程性评价。

  三、通过语言练习,改变孩子的思维习惯。

  四、把失败看作成长的忌机会。

  成长型思维能让我们充满希望地看待挫折和失败,给我们从困难中恢复的力量,使我们更加坚韧和坚强。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可以教会孩子坚持,提高孩子的抗挫力,对他一生的发展影响深远。让我们一起作为成长型思维的传播者,言传身教,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以上就是我的观后感受,对我的影响也颇深,在以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

  听了曹廷珲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身心健康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她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三、要培养孩子大量的阅读,读书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每天晚上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不管是何种书籍,给她带一个头,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欢了上阅读,阅读不仅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它也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养,做的很不到位,在家里,控制孩子的行为,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或认可才敢放心去做,严重地阻了她思维的想象力。再者就是脾气的急躁,因为脾气的急躁、没有足够的耐心,不仅一次又一次对孩子恶言相向,更甚是动手打她,当看到孩子那双无助委屈的眼神时,才回过神来,她也只是一个孩子。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她快乐、健康、自信的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3

  听了杨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4

  今天在学校老师的组织下,我听了《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的讲座。在老师讲到“让人头疼的大吼大叫”时,我的感触很深,我知道了当孩子犯错时,或者是学习出现问题时,对孩子大吼大叫只能一时的压制孩子,孩子根本没有从内心想去改变,甚至还会在背后有报复性的继续犯同样的错误,有时还会让孩子没有自信,不敢表达自己。

  我自己有时也会有对孩子大吼大叫的问题,也从讲座中学到了改变的`的方法,会慢慢的改正。随着孩子的成长有时真的不会和孩子沟通,老师讲了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我从中也学到了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一些小技巧,有时孩子犯了错误也可以不直接说出他的错误,换一种交流方式也可以让他明白道理。总之这次的讲座让我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我都做了笔记,我会努力去改变,让孩也变得越来越好。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5

  星期日的上午,中山街小学为五年级的家长们安排了家长课堂《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姜雨萱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就像打太极,以柔克刚,让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

  孩子在从小到大的发展中,家长对孩子的大吼大叫虽是常态,但是在孩子小时候可能是有效的,长大就没有意义了,反而适得其反。大吼大叫带来了伤害,成长的阻力,模仿与反抗。联系到自己,我也经常在检查作业,讲解习题,看到不该出错的题出错了就对孩子大吼大叫,结果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亲子关系受到严重的破坏,效果事半功倍。孩子接收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又不会疏导,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影响到孩子自身的发展。

  《大吼大叫的妈妈》绘本故事完美诠释了我们家长大吼大叫时孩子的状态与反应,孩子的心已经完全乱了,那种状态下只是一味处于防御的状态,怎么可能接受家长提出的任何建议与意见呢?负面情绪压倒了一切,长此以往,孩子变得更加胆怯,学习能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很多负面问题都会接踵而来。

  听完姜老师的讲解,我愈发感受到大吼大叫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是最不可取的方法,我们必须摒弃它。不要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要给予孩子同理心,孩子和世界的关系源于和父母的关系,关系好,方法才有效。遇到问题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感受,让生活慢下来,用心去体验。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他会敏锐地去感受身边一切事物的感受,享受世界的美妙。

  我们每天面对忙碌的生活,总是在路上,很少用心去欣赏身旁的美景,孩子每天就是学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身边的`快乐。我们应该把这种快速的生活节奏调慢下来,尊重孩子,学会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用心和孩子去沟通,多给孩子幸福的抱抱,给予孩子更多的具体化的赞美,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同时,主动习得更多的知识,塑造完美的自己。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6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中国的家庭=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先不说这样的家庭会有多少,到他能同样反应了一个问题-情商的缺乏!今天学习了《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让我感悟颇多。

  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想给孩子最好的,怕他们犯错,走弯路,但由于我们的过分介入不知不觉的剥夺了他们自己去经历自己人生的可能!

  其实,与孩子一起长大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比如女儿会提前几个月就会想给我准备什么样的生日礼物,会和爸爸嘻笑打闹,我们就像朋友一般,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生活中任何的小事我们都会让彼此感受到浓浓情义。父女之间的情感表达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孩子。

  我需要学习的是在生活中肯定孩子的情绪,帮助她了解和认识情绪,正确引导,帮助她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尤其是在她愤怒时不能试图压抑她的情绪。承认她取得的成绩,贬低她的'作为只会让她对失败失去接受能力,当她遇到挫折时要教会她积极应对和克服负面的情绪。女儿的性格比较缺乏的就是自信独立,将来凡事我要多放手,让她自己去处理和决定,鼓励她多去交朋友,感受对方。我相信她的爱心,乐观和诚实也会让她的朋友感受到她的美好!

  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努力,我们一同学习健康成长,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去绽放更多的精彩!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7

  社会上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与考核,但似乎只有养育孩子这个行业,是做父母的我们没有持证就上岗的。虽然孩子刚出生时,新手父母会手足无措,会心烦焦虑,但是好在有父辈帮衬与指点,孩子慢慢长大,学走路、学说话……逐渐学会了各种本领,我们也体会到做父母的幸福与成就感。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有了学校老师的共同教育,我感觉到身上的担子轻了一些,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特别是10岁以后,他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做父母的我开始有一点焦虑了。倒不是说孩子刻意想摆脱我们,而是孩子会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一些事情,这可能正好跟我们的预想不一样。特别是当我们认为孩子的做法不对,或者说逐渐形成的习惯不好时,我们就想去改变,因为我们担心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会对孩子的今后产生长远的影响,这个改变的过程是充满波折,充满挑战的。有时是谈心交流,有时是共同观看书籍电影,有时是想通过外出游玩等一些亲子活动渗透,有时也会有急躁的大吼大叫。我们也会反思,也会与人交流,也会尝试改变方法策略,但面对现实时又会反复和徘徊,感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帮助,学校组织的家长心理课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其中的很多案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比如昨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我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我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做父母的情商高了,才能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啊。

  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如果只是单调的说教或者训斥,我想我们永远都达不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走进孩子,跟孩子一块儿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8

  根据学校家长教育工作安排,今天上午在线收看了五年级家长课程《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专题讲座。姜雨萱老师的授课,引起我内心的共鸣,也引发了我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情商高低代表一个人情绪控制,为人处事,说话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培养孩子提高情商对她将来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有着重要意义。孩子的情商高低由父母的情商决定,直接受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是培养孩子情商的主阵地。讲座中姜老师以家长对孩子切像皮这一行为不同态度产生的不同结果为例,分析了家长的不同情绪反应和处理方式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不同影响。对比我们日常生活,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大多也会进行简单,粗暴,情绪化的制止和训斥,很少考虑可能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听讲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优秀的孩子都来自优秀的家庭?不是孩子天生优秀,而是因为孩子的父母优秀,他们给了孩子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并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了情商,逆商等方面的培养内容,孩子情商高低取决于父母。

  当今社会,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知识储备量的多少,而是独立应对处置各种事情的能力。我们作为家庭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者,要首先提高自己的情商,遇事多站在孩子角度换位思考,多比较几套处理方案,坚决杜绝大吼大叫式的粗暴教育,在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中,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9

  最近正切实的感受到对大宝的教育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大宝对自己的说教表现出来的是不耐烦,对,就是不耐烦。他写作文说妈妈像一只蜜蜂,我以为他是在夸我勤劳,没想到他的意思是,我像一只蜜蜂一样在他耳边“嗡嗡嗡嗡”。作为自认为深爱他的母亲,内心很是受伤。姜老师的`《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是及时雨,让我再一次反省,我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共情和同理,我很久没有做到了。因为工作繁忙,因为二宝需要照顾,对大宝的耐心明显不足了。大宝是个善良温暖幽默风趣的孩子,性子不急不躁,偏巧我是个急性子,正像姜老师说的那样,孩子都没有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我却又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感受、有自己思想、有自己原则和态度的孩子,可是,我并没有给他时间去思考!每天,我催他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催他收拾好书包,然后催他洗漱、敲鼓、看书、睡觉……他想跟我说会话的时候,我回应的是“赶紧睡觉吧,明天还得上学呢”!此时内心真是满满的愧疚!

  任何改变都为时不晚,从现在开始,试着慢下来,与孩子产生共情,像龙应台说的那样“孩子,你慢慢来”。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投射,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共勉!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情证明培养孩子的情商是多么的重要,培养孩子高情商,将受益一生。情商通俗讲就是情绪管理,感知自己的同时照顾到别人,把握好照顾自己和照顾别人之间的这个度,就是高情商的表现,这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

  作为父母,由于生活的压力,我们对孩子通常都是控制欲很强,经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学了本节课,我深刻领悟到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对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关系为代价去纠正孩子的行为。

  孩子和世界的关系源于和父母的关系,关系好了,父母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才会有效。学会以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感受孩子的.感受,用心沟通、交流,才能和平友善共处,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也慢慢在其中学会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高情商处理问题。

  另外我觉得对孩子最大的高情商培养就是要学会给孩子肯定和赞美!逐步学会给孩子的心理传递安全信号,让孩子觉得和父母相处是舒适、美好的,孩子也才能以同样的心态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帮助孩子去表达情绪,学习知识,但是没有人教给孩子如何清楚的表达,什么是快乐,开心,恐惧,愤怒,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的需要时刻言传身教,给孩子补上这一课。这就需要我们选择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这是自己的选择,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你并不孤单,而会更加幸福……

  最后,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们作为家长也会在学习的路上一直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1

  通过观看姜老师的讲课,作为家长我受益匪浅。姜老师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详细地阐述了情商培养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家庭亲子关系如何更好地建立。学会与孩子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亲子关系是何等重要。

  在日常与孩子交往中,我也会经常出现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对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不懂感恩,做事拖延等一些问题,也会对孩子发脾气。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由以前的唯命是从,到现在的抵抗、顶嘴,突然发现孩子没有以前容易管教了。事后,我也会经常进行反思。作为家长,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不对,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会是怎样,这种方式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通过今天姜老师的讲解,让我找到了答案,有了一些启发。作为父母,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要给孩子真正的爱,理性的爱,而不是溺爱,不是毫无限度地满足和包容。给孩子多一些关心与关怀,多角度衡量,了解孩子的想法并给予有效地帮助。与孩子的关系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而不是利用家长的权威管教另一方的关系。

  理解和尊重孩子,细心观察,耐心倾听。用心感受孩子的愿望和要求、欢乐和痛苦、梦想和烦恼。只有尊重孩子,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才有可能愉快地沟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思想上也有很大变化。遇到孩子不听话,犟嘴,不知感恩的一面。我们要多听孩子的想法,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少些责骂或冷漠。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和我们沟通。

  在今后的日常相处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课程中所讲的三个法宝(学会倾听、积极冥想、幸福地拥抱)。同时,也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引用课程中的一句话做结尾:高情商的孩子,需要用心陪伴,用爱浇灌!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2

  “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抱抱我,亲亲我……”在听完《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讲座之后,这几句歌声在我的脑海中单曲循环个不停。姜老师所讲的“幸福的拥抱”,让我感触颇深。我不由得扪心自问“我有多久没抱我的大宝了?”

  去年9月,二宝来到我们这个小家庭。二宝出生的当天,大宝没有人接送,开始了自己走路回家。从那时起,家里忙碌了起来,而我的抱抱都给了二宝。“妈妈,我想和您睡一晚上,可以吗?”大宝不止一次地问到。“宝贝,你和妈妈睡的话,会压到二宝,床上也会很挤……”我不止地回答。手忙脚乱的'日子了,我忘记了我的大宝还是个孩子,她依然需要我的贴心呵护。

  “每个人的皮肤和心灵都有被抚摸的需要”,大宝才11岁,正是迅速成长时期,生理和心理上的突然变化会导致孩子出现不安全感。如何消除这种不良感觉呢?姜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建议。给予孩子幸福的拥抱吧,每天不下10次,孩子出门上学前抱一抱,吃饭的时候抱一抱,放学回家的时候抱一抱,写完作业了抱一抱,睡觉前抱一抱,把爸爸妈妈的爱传递给孩子,让她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温馨环境中。

  记得大宝小时候,我和她总爱听一首歌“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抱抱我,亲亲我……”,那个时候的她一听这首歌,就跑到我身边抱抱我,我也会把她抱起来,转两圈,她会开心地咯咯笑。二宝来了,大宝的笑声好像少了很多。学校的这个讲座就如及时雨一般,唤醒了我和大宝拥抱的回忆以及对大宝的重视。

  “亲子关系中,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让我们家长和学校一道,记得给孩子以拥抱。拥抱孩子,让ta更自信;拥抱孩子,让ta更有安全感;拥抱孩子,让ta和你更亲近;拥抱孩子,让ta更加健康地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3

  有幸聆听了来自市里的三位专家的讲座,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很多知识是我未曾接触过的。专家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在心理健康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日常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要使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心理首先要健康。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必须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况。

  在讲座中,几位心理学老师给我们做了几个游戏,让我们感受很深,并且从这些小游戏中我也获得了一些启示。印象最深的游戏就是红黑游戏。它的规则是这样的:将培训的老师分成a、b两组,分别到不同的教室去,再由一个心理学专家作为通讯员。有红黑两种颜色供大家选择,每轮每个小组选其中一种颜色,由通讯员公布出来。若双方均选黑色,则双方都为3分;若均选红色,则双方都为—3分;若一方选红色,另一方选黑色,则选红色方为5分,选黑色方为—5分。最后以累积的正分最多的`一方获胜,是双赢。前四轮里,两组都是选红色,也就是我不赢你也别想赢的做法。但大家静下心来一想,这样结果不是双赢而是双输了。但双方又不敢轻易换成黑色,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们决定选黑色,另人高兴的是,我们的对手也是选择了黑色,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是对大家的互相信任的一种赞美。结果双方都得了正的3分,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一开始,大家就抱着这种让对方也赢的心态的话,我们会得到33分。从这个游戏中大家应该明白:什么是“双赢”?大家是处在同一个环境中,并且是有交集能够互相影响的,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可能永远把对方踩在脚下。顶多这次我算计你成功,但是下次呢,别人就扳回来了。不让对方有好日子过,你自己也没有安宁的生活。这就是个互相成就的问题,互相给机会大家都能发展。鱼死网破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损人不利己的愚昧行为还是少做为妙。再推广一点,这个地球是一个大环境,整个地上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和人类都是栓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和谐平衡的局面若无法建立和保持,那么地球上生物的绝路也就不远了。

  这次讲座的所得所获对我的帮助应该说是非常大的,培训结束以后我将会细细体会,不断实践,提高自己的素养。引领孩子们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4

  寒假抽空读了华东师大出版的《心理辅导》一书,初步了解了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原则、目标、内容和技术,包括小学生认知、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意志心理问题及其辅导,小学生品行问题、不良行为习惯、心理叛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和交流障碍的甄别与干预。

  伴随当今社会的飞跃发展,儿童赖以生存的社会、家庭、学校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生活、工作方式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变化,学生升学的压力,离异家庭增多,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普遍接触到的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等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儿童心理问题纷至沓来,诸如厌学、孤僻、心理脆弱、敏感、不合群、缺乏独立能力、亲子冲突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其中,儿童的叛逆心理表现地较为明显。

  通过阅读本书,总结出一些叛逆心理的解决方法:

  1、教导儿童学会正视自己的缺点,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耐心教育他们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提倡学生经常思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积极的状态和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比如特意选取一些错误观点在班会上让学生讨论并各抒己见,可以使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发挥逆向思维的积极意义。

  2、在校园生活中,要强化校风建设。我们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心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努力对叛逆学生以诚相待并以身作则、宽容大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并爱护和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使双方建立充分信任的融洽关系,并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合适的场合,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注意正面疏导和教育,坚决反对以简单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

  尤其是在德育工作中要耐心教育,对学生的叛逆言行要制怒,理智地冷处理,注意语言艺术和方式的运用,切忌空泛、唱高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小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有感、可亲、可信。

  3、努力消除产生叛逆心理的`社会因素。学校教育要立足于和家庭、社会方面力量的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把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消除社会上渗透到学校的各种不良精神污染,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

  总之,教师、家长要互相配合,充分了解并分析儿童的叛逆心理,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掌握儿童叛逆心理的实质,了解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寻找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对学校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教育,营造健全的社会舆论、风气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5

  随着小升初考试的临近,感觉学生变得越来越浮躁。如何调整他们的心态,让他们在繁忙的复习中平安快乐地度过小学阶段,是我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看了毛蓓蕾老师的《心理辅导札记》,这本书里记载了毛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个个案例,我一口气看完,毛老师对学生浓浓的关爱深深地感染着我。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份对学生的爱,那是一种大爱,一种境界。

  毛老师心里想的都是孩子,尤其是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在毛老师眼里,他们都是可以栽培的花苗,都是可塑的未来有用之才。毛老师对学生的'爱,对我所服务的对象有了新的认识。书中《沉默的小男孩》讲述了一个名叫续坤的小男孩,在校从不与同学们说话,更不与同学们游戏,上课也从不举手。毛老师为了认识续坤,对他进行观察、分析,以利于了解他的心理动态,连续几天对续坤所在班级听课;借机送续坤回家,了解续坤的家庭背景;连续半年设计各种游戏,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在毛老师的帮助下,续坤从被人帮助变成帮助别人的人。这个感人的案例给我很大的启发。在我教学的班级中同样有一位不说话的小女孩,我要像毛老师那样,用我全部的爱去改变她,尝试叩启这位沉默小女孩的心灵的窗户,让爱的阳光洒向她久闭的心扉。

  掩卷深思,我班上的学生,至少心智都很健全,虽然成绩有好坏之分,我想,那只是他们努力程度的不同,老师付出的还不够,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让他们变优秀。在后段时间,我觉得更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不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着的恶迹高明得多”。尤其是面对潜能生,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总之,在后段的工作中,我将关爱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做好引导工作,让他们平安愉快地度过自己美好的小学时光。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6

  心理健康是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首要条件,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王校长名师工作室申报了省级课题《小学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方法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王校长赠予了一本《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与辅导》,乍一看是一本理论性书籍,但仔细翻阅非常有价值,书中列举了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结合理论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于是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遇到具体问题时还时常在书中查阅。

  初次拿到此书时,我就在想小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呢?通过学习阅读,原来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都是有一定的原因。一是个体原因。因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和不良的心态。具体说来,小学生心理产生心理问题的个体原因包括性格缺陷、能力缺陷、认知偏差、学习紧张、体弱多病。二是家庭原因。现代家庭中,不合理的期望致使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以下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对子女要求过高,在教育方法上苛刻,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子女,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这样会使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第二种态度是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这容易是子女产生自私自利、任性、蛮横、懒惰和依赖等不良心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少年儿童正常心理的发展都是有害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家长的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家长对孩子严无“度”,爱无“方”;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难以与孩子沟通思想。三是学校成因。学校是培养人才,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还潜藏着一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学习负担过重、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心理辅导少之又少。四是社会原因。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尽人意,歪风邪气尚有一定的市场。影视、网络的普及,给部分儿童的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

  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成了一系列不健康心理。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孩子学习困难、拖欠作业、缺乏自信、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家长发生冲突、心胸狭窄、遇事犹豫不决、孤僻、害羞、胆怯、说谎、骂人、打架、没有上进心等等,若有这些现象就说明孩子心理是存在问题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有近二分之一的小学生存在各种适应性心理问题。首先是学习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的缺乏学习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其次是不良性格与不良行为,突出的`性格问题是依赖、固执、任性,行为问题表现在骂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和考试作弊;第三是心理承受力差,遇到困难绕着走,一点委屈、挫折也受不了,很难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难题;除此之外,小学生在情绪、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非常明显的适应性心理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自我为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我原以为心理问题与我们的孩子太远,读了这些,我真的感觉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在学校学生中,就连在自己的孩子的身上也仿佛看到了问题的影子,作为家长、教师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必须要科学、有效的引导孩子走出心理问题的影子。因此“如何找到对策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这个问题又促使我不断的阅读。

  任何事情既然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与措施。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要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作为学校来说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为应对心理问题而采取的心理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一切。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一定要保密。二是采用具体的心理辅导途径和方法。通过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团体辅导,建立心理辅导室,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做好个案教育,记录一定要真实;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普遍意义的问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作为每个家庭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建议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因为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要倾听孩子说话,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其次是把握好宽容与约束,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的约束;再者就是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最后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离婚就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好子女因此开始心理扭曲,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作为学生自身来讲,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对策进行自我调节。一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二是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辅导方法。比如:学会放松,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与人谈心,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拨打心理咨询电话等;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学会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述下来;要善于求助,寻找社会支持,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

  看来,只要我们掌握调节和预防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也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的教育行为,很多时候其实都是由于教育方式不当,采用传统的“压制式”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心理阴影或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在教育孩子时很多方式还需要继续优化,在课堂教学中尽力针对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幸福、享受快乐。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7

  前几天,我读观看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专题》这教育专题节目。节目里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拖一天是一天。这篇文章写的是:有的小朋友在做事或学习的'时候,会有“拖一天是一天”这种想法。这种想法的害处很多,他会让我们养成懒散的坏习惯。而且,我们偷懒的时候不安心,“恶补”的时候太疲惫。最后,会把事情做得一团糟。比如:我有一个小妹妹,一放暑假,她就不想学习。整天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去外面玩。总是想着:“拖一天是一天”,离开学还早着呢!

  每年,快开学的时候,他就开始不停的写作业。这就是“拖一天是一天”这种想法的坏处,暑假既没玩好,也没学好。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能有“拖一天是一天”这种想法。今天,电视上播放了一段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的一段话:读书啊没有什么窍门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才能把书读好……我认为,他说得很好。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8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心理健康课是一个促进人们的心理发展的一门学科,让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别人,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今天,美丽的知心姐姐来到学校,为我们上一堂特别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第一:当他人出现妒忌、自卑、孤辟……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原来是因生活中遇见挫折和困难而泄气。但是,我们要帮助他人如何面对生活的.困扰,知道如何认识自己。例如:试着想一想,一只鸟老是不想飞翔,老觉得自己飞翔姿势不够美丽或者自己跟其它鸟儿比较,觉得自己很落后,那它的结果,就不能像它们展翅飞翔,翱翔于空中,也不能展现鸟儿该有的本领。

  第二:对学习的正确态度。在学习中要全神贯注,知识才会饱满。但是,不要在学习中产生任何压力,要劳逸结合。如果学习中遇见不慬的知识,可以请求他人讲解题目,这样知识又多了一个,或者有些小学生厌烦学习,你们可以想办法让学习,成为一个快乐的事情。希望大家具备一份学习的良好心境:学习着是最棒的!

  第三:如果心理情绪充满愤怒和伤心,有时候可以看看书,这样既可以缓解心中的情绪,也能够收集更多的知识,有时候可以运动:跑步、跳绳……看,运动和缓解情绪两不误,有时候与朋友做做游戏、聊聊天……也是一种好方法。缓解心中的不好情绪,有成千上万种好办法 ,你想到了吗?

  如果生话上的困难和挫折解不开,怎么办?哦,可以把困难想象着成快乐的事情,多有趣呀!人生的阳光就能多一丝光芒,脸上挂着一个笑脸。

  啊!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重要呀!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19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深知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从很早以前就比较喜欢研究心理学,只要与心理学学习有关的培训我都非常愿意参加。尽管我是个对概念接受比较慢的人,但从各种培训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与策略。并能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工作中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影响周围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而且也有些许成效。

  了解、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抓住关键期。

  我们老师和家长往往会为孩子着急:这个字怎么总是写颠倒呢?你怎么总是坐不住呢?你为什么表达不清楚自己想说的话呢?你学英语怎么这么费劲呢?.......似乎这些都是孩子的错。其实不然,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比如说小孩子有时分不清方向,写出来的字位置颠倒等,那是因为物体通过眼睛呈现在视网膜上的是倒像,从通过传入神经输送到大脑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干扰等因素,在大脑中呈现的图像出错。这些问题在经过训练后,反射弧各个环节协调了,问题就不会发生了。所以单纯指责孩子不用功,是会起到反作用的。作为家长、老师,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即使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的培养与引导,是我们的责任。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人生各阶段的习理发展的特点,使我了解到人的心理活动基本现象,懂得了怎么去调节去把控自己,并同进也使我在与人的沟通过程中,更注重于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和怎么样去帮助开导他人。我觉得自己学习心理学后做任何事情比别人和比以前更有耐心了,对周围的人也更加宽容了,对有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也更加理智了。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能帮助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态,也可以帮助别人。愿意耐心倾听别人诉说烦恼和痛苦,让他们可以渲泄出来,是给他们心灵以最大的安慰。

  通过学习心理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发展自身的良好的心理品质,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发展自己的智力、增强自己的能力,以搞好教育工作并提高教育质量。现在是素质教育,学习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正确认识自己,调节自己的言行。

  此外心理学的学习对我们老师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教育问题上,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沟通,渲泄,指导,比如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们了解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可能预防性或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手段对学生以科学的期望与有见地的赏识教育,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与成功的机会,进行有目的的拓展训练和心理活动课。

  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很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聪明,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成为超凡脱俗的预言家。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虽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说实话我接触心理学这门充满神秘气息的课程之前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但是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情证明培养孩子的情商是多么的重要,培养孩子高情商,将受益一生。情商通俗讲就是情绪管理,感知自己的同时照顾到别人,把握好照顾自己和照顾别人之间的这个度,就是高情商的表现,这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

  作为父母,由于生活的压力,我们对孩子通常都是控制欲很强,经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学了本节课,我深刻领悟到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对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关系为代价去纠正孩子的行为。

  孩子和世界的关系源于和父母的关系,关系好了,父母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才会有效。学会以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感受孩子的感受,用心沟通、交流,才能和平友善共处,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也慢慢在其中学会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高情商处理问题。

  另外我觉得对孩子最大的高情商培养就是要学会给孩子肯定和赞美!逐步学会给孩子的心理传递安全信号,让孩子觉得和父母相处是舒适、美好的,孩子也才能以同样的心态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帮助孩子去表达情绪,学习知识,但是没有人教给孩子如何清楚的表达,什么是快乐,开心,恐惧,愤怒,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的需要时刻言传身教,给孩子补上这一课。这就需要我们选择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这是自己的选择,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你并不孤单,而会更加幸福……

  最后,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们作为家长也会在学习的路上一直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1

  《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是中山街小学的给我们每一位家长上的一堂具有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心理课,真的是受益匪浅!

  我们都希望孩子幸福,我们都希望孩子成材,但是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会触动我们深层的一些情绪,让我们没有办法和孩子很好地进行互动,没有办法很好地感知孩子的需要。通过上这节课我了解到,这往往是我们作为父母,作为家长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所造成的。通过观看这个课程,我知道孩子的幸福感源于他对自己情绪的了解、认识和接纳。孩子能够有这样一个好的对于自我情绪的管理,更多的是来源于父母能够对幸福、成功以及爱的理解有一个高情商的认知和传承。但往往我们会对孩子不在不知不觉间,把他当成了一个器物、一个工具,一个为了实现我们未完成梦想的或者说家族的渴望的一个传承者,但我们的本心绝不是不是这样想的!所以这堂课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自我反观的机会,而之所以我们会无意识的对人、对孩子有这种视而不见,无法感知到他们内在的需要,这也跟我们一直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为了生存,我们有太多的恐惧,我们总是想抓取很多,我们生怕活不下去,我们需要依赖,所以我们不由自主的就会把一个人抓在手里来使用他,从他身上吸取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再加上一些不知足的攀比心理,让我们的心就越来越粗糙了。通过这堂课,我知道生命不是来利用的,生命是来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的,生命是用来爱的!

  所以当我们对孩子说“我爱你,我是为你好”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灵有没有被尊重,他的感受有没有被看见,他的需要有没有被满足,他的意志有没有被维护,而不仅仅满足了我们作为家长的需要,因为孩子的生命,他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他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我们想用物质的需要完全取代精神的需要,这是不可能的。

  孩子为什么会跟我们不亲?是因为他的心跟家长是隔着的,就像一个物件,你怎么可能跟一个物件亲的起来呢?如果我们把孩子只当成一个物件,那么你让这个物件给你主动亲热,这可能吗?是我们自己已经先物化了我们的孩子。通过上这堂课我了解到,作为父母,我们先去了解感知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且去发现他的来源,有效地学习和情绪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爱和幸福传递给孩子。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当人,不要把自己当一个工具,我们之所以可能会把孩子当成一个工具,是从根本上我没有,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来深深地爱着自己,我们从来也没有很好地取悦过自己,我们可以为父母为孩子花很多钱买很昂贵的衣服,但经常不舍得为自己做买一件好的首饰,再有就是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课程,接受生命教育的洗礼,认识这个生命,发自内心的`升起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疼惜,无论是外人还是我们的孩子,他们都是人,是人就有他的需求,是人就有它的局限,要容许他的局限性,要接纳他的不完整性。当我们可以发自内心的去感受他的感受,去心疼他的悲伤,去问问他,你学习累不累?问问他需要爸爸妈妈为你做点什么?去听听他所讲出来的话语,也去接受他的沉默。去跟他聊聊他的梦想,也去听听他内心的挣扎。我相信,当我们可以这样不断地完善自己,我们一定可以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充满爱的孩子!

  一个家庭里面有一个人他的心正了,他的意诚了,他学习成长了,我觉得这个家庭就有了保障。而最根本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孩子,因为他是借由家庭来成长自己,蜕变自己,淬炼自己。从不可能中生出可能,从迷茫中创造出一份希望,从无助流淌出那份爱,把那片黑暗给他照射进光!我相信只要用心,我们会看见万物有光,我们会看见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孩子都闪闪发光,他们各自有各自的那份光辉,各自有各自的那份光彩,各自有各自的那份光华,我们会在那一刻忽然感动,因为我们看见了生命,我们看见了真正的世界!生命永远都是美好的,永远都是有希望的!

  再一次感恩中山街小学,为我们带来的《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这节课!愿我们都能好好的爱自己,爱孩子,爱这个世界,愿我们的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2

  1.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孩子就观察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在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一点点学习成长。讽刺的是,从事医生、老师、司机等等很多职业都需要学习要取得任职资格证才能上岗,而为人父母这样重要的岗位却可以“无证上岗”。很多家长不懂教育,口口声声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自己却躺在沙发刷手机、追剧。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玩儿游戏沉迷时,通过打、骂、吼、叫和催促的手段压制孩子,达到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目的。这类家长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不自律,但是你可知道,他的样子正是你的镜子。

  2.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高情商和学习动力的土壤

  高情商的培养从父母情绪稳定开始。夫妻关系和睦、家庭氛围轻松愉悦,孩子才能感受到幸福和自信。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稳定,不指责不埋怨的父母,让孩子对家有归属感。幸福和谐的家庭给了孩子自信和勇气去挑战生活学习中的困难,让孩子有胜任感。归属感和胜任感都具备的孩子,才能有能力和信心去自主安排学习和生活,从而建立自主感。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组成了孩子学习和交友的动力系统,也是高情商养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孩子更容易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更容易结交到好朋友,那么好的学习成绩和交际能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3.高质量陪伴孩子,用行动影响行动

  我们放手给孩子自主空间的同时,不能从打骂控制的极端走向放纵不管的极端,而是要高质量陪伴孩子。所谓高质量陪伴,就是用行动影响行动。当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在旁边拿一本书读,或者工作学习。当孩子认真学习的时候不去送吃的喝的打扰孩子,孩子遇到难题向我们求助时,我们要理解共情孩子的困难,耐心温柔的引导孩子思考,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理清思路,破解难题。定期帮助孩子做好计划、反思和总结,和孩子一起不断进步和成长。

  4.用同理心共情孩子需求,与孩子站在一起战胜困难

  不能只看到孩子不良行为,看不到孩子内心想要做好的意愿。很多时候,孩子拖拉、不专注,不是因为她态度问题,而是她没有时间观念,或者没有足够能力去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我们家长应该换位思维,共情孩子,倾听和看见孩子的`需求。我们自己小时候或者现在在工作上,是不是也有过做事拖拉,不专注的经历。我们要回归到孩子这个年龄的认知能力去想问题,跟孩子站在一起,帮助孩子解决难题,而不是看着孩子被困难打败。

  5.发现孩子闪光点、多夸夸孩子

  千万不能把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做比较,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做比较,人跟人本来就没有可比性。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比如,孩子乱扔袜子,说了很多遍,吼她骂她依然没有改观。那就换个思路,只要她有一次做到了没有乱丢袜子,就使劲夸她。她得到夸奖,就更愿意做的更好,越夸越有自信,越夸越自主。想要孩子在哪方面有进步,就在哪方面使劲夸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夸赞是孩子成长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多鼓励、认同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只有鼓励和认同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从此刻起,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从此刻起,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妈妈)。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3

  今天观看了面向五年级全体家长的学校课程《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专家主要围绕决定成功与否重要因素之一的情商教育展开讲座。情商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控制情绪,不大吼大叫,好好说话,用智慧说话,从而控制负面情绪,不激化矛盾,进而培养孩子的高情商。

  五年级的孩子,青春期的前期,许多青春期的变化已经开始,听不进家长的话,不允许家长否定,注重隐私,开始有秘密并不愿意跟家长多说……任何其中一项变化处理不好都会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为人父母第一次,养育孩子过程中,家长也在成长。反观自己,一周中总也有那么几次控制不住要吼叫几声,也会发现,现在的`吼叫好像并不能像低年级的时候那样奏效,更会激发孩子的反抗情绪,反而开始犟嘴,怼的大人哑口无言,教育没结果,问题也解决不了。怎样运用高情商,用智慧的语言去沟通解决问题,的确需要思考。

  培养孩子的情商,首先学会同理心,家长要学会,孩子才会得到培养,遇到问题,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感同身受,孩子也要站在家长角度体会家长的不易。角色的转换会深刻认识问题的本质,进而有智慧的解决问题。其次,培养孩子的高情商要运用情绪的识别,管理和表达。认识情绪,接纳它,管理它,用智慧的语言表达。

  抗挫折能力是情商培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物质的富足是健康成长的表象,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组成健康体魄的血肉。富足的物质生活让孩子觉得无所不能,随着成长,势必会遇到各种的挫折和困难,当孩子感觉到困惑或挫折的时候,如果有高的情商,她自身会面对及化解,不会形成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身心。高的情商会让孩子懂的自己的感情需求,明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也会自我管理,客观认识和掌控情绪的难度,学会思考后行动。高的情商更会让孩子自我激励,树立目标并为之努力。高的情商会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高的情商教育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情商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孩子要共同成长,要用智慧增加亲子关系亲密度,多思考,做好孩子的榜样,注重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和教育。尽我所能让孩子的教育更科学。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观后感 24

  刚听了姜老师的《带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讲座,受益良多。

  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幸福感,高情商对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社交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正向的重要影响。

  如何“收获”一个高情商孩子,听了姜老师的讲座,我想重点在这个“带”上。想要用心陪伴,用爱浇灌孩子的成长,培养高情商孩子,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关注、呵护自己,才能有能力给孩子爱和支持。

  在讲座过程中,我也不时反思自己在和孩子交流中的不足,比如在面对孩子问题的当下,是否有控制好自己情绪,确实如姜老师所说,发脾气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还会有持续的不良后果,孩子可能会回避、抗拒、甚至学习这样的行为模式,最后适得其反。控制好自己情绪是我作为家长需要提升与修炼的地方。先自我提升与改变,才能有能力去教育和改变孩子。

  只有高情商的`亲子交流才能增强孩子的价值感、自信心,培养出高情商孩子。就像最后李校长说的,教育温暖,孩子幸福。感谢姜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能够有机会警醒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