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精选1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1
近日,在得到通知观看优秀党员系列节目《榜样》时,我校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大家到会议室观看,一个个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令我们大家都潸然泪下,让我们由衷地敬佩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在各个行业领域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和榜样,是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随者。
也许是自己身为老师这个职业的原因,《榜样》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守候大山里孩子们的教师支月英,她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奉献。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她没有随波逐流,她把自己36年的美好时光全部奉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们,整整两代人,她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那些留守儿童求知的天空,用自己的坚守换来了未来的希望,这是多么高尚的觉悟啊!她是这整座大山的恩人,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而支撑她做到这一切的就是放心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他曾经说过,如果人人都走出山区,那么山里的这些留守儿童又谁来教育呢?因此,她选择了坚守,却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孩子们飞出了大山。
看完支月英老师的事迹,再回想起自己在平时的作为,有时还为自己评职称的事而急躁,或为自己多干些活而抱怨,真的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自己的境界是如此的低!我立志要想支月英老师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时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直到永远。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2
观看《榜样》专题片,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支教老师,被人们称为“傻子”的支月英。
19岁的她不顾一切来到了江西省一个叫泥洋的村子,独自一个人教学生所有的课程。每当月上树梢,支老师陪伴在留守儿童的身边,给他们母亲一样的关怀。“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了才有希望”以及当提及到退休的事时,她坚定地说“我不退休,我要一直教下去”。这诠释的便是共产党员的精神,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榜样!作为党员,我们应当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党员,我们应当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应当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起到模范先锋作用。榜样是标杆,是楷模,以这些榜样为精神的皈依和行动的指南,定然会让我的人生更加积极向上、绚丽多彩。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3
昨晚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教师党员支月英》,让我认识了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支月英。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岁的她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的选择了远离故乡到海拔近千米的泥洋小学,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多少老师来了又走,但她却用35年的坚守来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教师这四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她在平凡的岗位但她却一点也不平凡。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价值,支月英同志让我明白什么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不忘初心坚持自我,她用她柔弱的臂膀托起山里孩子的希望,她不让一个孩子辍学、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让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看到希望,让孩子们明白山那边的是个大千世界。她把每个孩子都视如己出35年来无论寒冬腊月都风雨无阻的一个一个的送回家,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她把她的美好青春献给了她所热爱的人民教育事业。她是新时代优秀党员的代表,是我们成长的榜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她最好的写照,她生病刚做手术就立刻赶回,她为工作忘记自我,心系着山里的娃。她是甘露、是清泉,她用自己的信仰征服了所有人,她可敬可佩。她用她的汗水灌溉出了教育之花,在一条平凡的路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她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赋予了党员新的时代意义。在这35里她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在不断学习为探索的教学模式,她是党员中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她就是我们学习的模板,是我们的。
她是一泓清泉,流过那片土地;她是棵大树,守望那座大山;她用她的柔弱之躯,行走在大山深处,用脚丈量教育的宽度,用情加深爱的厚度,用心拓展生命的宽度,用爱的火焰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最后我坚定了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思想目标,我会不忘初心、坚持自我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奋斗,坚守岗位把自己的教师身份牢记在心,在平凡的世界里做活出不平凡。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4
现代的网络比较发达,自从接收并学习了学校工作群中上传的有关支月英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说说我的几点体会。
我在这个视频中了解到了支月英老师今年55岁,现任澡下镇白洋村教学点负责人。1980年,支月英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来到海拔近千米的偏远山区——澡下镇泥洋小学任教。同为老师,我深有体会老师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是支老师却有一颗全心全意为教育的热心。她不在乎工作环境的好坏,一心想的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她已经把学生当作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的孩子更宝贵。她就是山区孩子们的福星。古人常常说,人一生中最幸运的事之一就是上学遇到一位好老师。校舍年久未修、窗户四处漏风,她买来薄膜和钉子,把窗户钉好。孩子们的课本、教学用的粉笔,都是支月英和同事们步行肩挑手提运上山。山村的家长不让女孩读书,她挨家挨户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很为孩子们的前途着想,因此她是群众心中永远的好老师。
当视频中出现了学生们回答幸福是什么的时候,学生们说:“幸福就是有父母的`爱,有老师的爱!”感觉这是支老师在教育事业中最成功的,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同为老师,虽然我们的教学环境比支老师先进,但是我们也要向支老师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一个学生喜欢,群众信赖的人民好教师!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5
山村教师,在偏远山村一呆就是36年。有人说她是傻子,她说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学生说“老师对我们来说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女儿说“你是一个好老师,但你不是我的好妈妈。”在现场采访她时,主持人问是什么原因让她选择了36年仍然坚守在这个岗位,她说“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了才有希望”,多么朴实却又富有哲理的话。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守,看到山里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学有所成。“36年里面我做到了一个人民教师、一个党员应该做好的事,姑娘的抱怨是对的,因为对他们我实在亏欠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女儿在行动上还是支持了我。这36年的坚守离不开我女儿和家人的支持。我决定不退休了,一直一直教下去,教到自己教不动的时候为止”。支老师的手是握粉笔的手,也是因为这双手,撑起了山里人整整两代人求知的天空,展现了教师的无私奉献。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支月英同志让我明白什么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不忘初心坚持自我,她用她柔弱的臂膀托起山里孩子的`希望,她不让一个孩子辍学、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让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看到希望,让孩子们明白山那边的是个大千世界。她把每个孩子都视如己出35年来无论寒冬腊月都风雨无阻的一个一个的送回家,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她把她的美好青春献给了她所热爱的人民教育事业。
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她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赋予了教师新的时代意义。在这35里她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在不断学习为探索农村的教学模式,她是教师中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她就是我们学习的模板,是我们的镜子。
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如果没有像支月英一样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支月英,你是我们的榜样!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6
榜样是时代精神的标杆,每一个榜样都记录着一段坚守、担当、奉献的动人故事,每一个榜样都为不忘初心的信仰作出了充分的注解。小时候,每每有人问到“你的梦想是什么?”很多人总是毫不考虑地脱口而出“老师”,那时候没有明白梦想是什么?没有明白“老师”这个词的分量,也不知道做老师是要做些什么?只知道当像自己“老师”那样的人。长大了才发现教师是一项光荣的事业,是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需要耐心、恒心、毅力、良心、责任心、慈爱心、细心?甚至更多,才知道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何其的难。但是这并没有阻止那些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那些还是一如既往想当老师的人。
支月英就是这样一位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1980年,一位如花似玉的十九岁姑娘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选择来到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那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但是这并没有难倒毅力坚定的支老师,她选择了这里,并决定在此一直奋战下去。满腔教育的理想和激情,让她很多时候都不由自主地自掏腰包,购买教具,给孩子们垫付学杂费,她都毫不犹豫,因为她来到这里,又多了一个理想:让孩子们飞出大山。她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们慈母般的爱。
36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这个深山里,支老师带出了一千多名孩子,教育了整整两代人,她诠释了“教师”这两个字的真正内涵,她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所以,在当选感动中国2016人物时,感动中国2016人物评选组委会给了她这样的颁奖词:“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当中央电视台“榜样”节目访谈时,支月英如是说道:“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了,才可能有希望。”是的,因为的她的坚守,泥洋小学才有了希望,才有了刚考进去的大学生毕业了也想当老师的事,才有了一千多名孩子走出泥洋大山的事。支老师用她的行动、她的事迹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一名忠于党忠于事业的人民教师。
向她致敬,向她学习!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7
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主持人在介绍支月英的评委会颁奖词中说道,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支月英在长达36年的教师生涯中,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最后的.获奖感言里,支月英对孩子说出了最朴素的寄托:“希望你们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愿望,老师为你们自豪,我爱你们。”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8
一个人,些许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简单,但却能点燃心中的激情与理想。持久性地做着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着自己去奉献与坚持,这伟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样。榜样就像久违的甘霖,点点滴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榜样好似无华的丰碑,时时刻刻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这是榜样的无穷力量,这是共产党员的本质色彩!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山里的花谢了又开,当年幼小的竹林现在已长的郁郁葱葱,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像当初那样恪守初心,不负使命。信念、奉献、坚守、作为……这些都是榜样赋予我们新一代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把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岗,让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相信到那时处处都是创新、处处都是进步。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了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献的支老师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共产党员的朴实无华,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他们用不负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他们把毕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榜样的力量,这力量会让富裕代替贫穷、康健代替疾病、友爱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园,也终将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用一双平凡的握粉笔的手,撑起了整整两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这双手握住了奉献,又攥住了信念;这双手握住着焊枪,更握住着共产党员的坚守。这是握住了党旗的.双手,更是一个充满家一样温暖的爱的屋檐。正是千千万万个“支月英”用这样的一双双手,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撑起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他们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红旗上璀璨的星。
榜样的力量让人奋发向上,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为镜,时时思考应当如何对待党的重托与群众期盼,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9
看完支月英老师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
支月英,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乡村教师。她远离繁华的城市,来到偏远的山区,只为了让那里的孩子们能够接受教育。在那个艰苦的环境里,她一待就是几十年。没有舒适的居住条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的只是对孩子们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和希望。她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帮助,还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就像一位母亲,用自己的温暖呵护着孩子们的心灵。
支月英老师的奉献精神让我深感敬佩。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都在追求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而她却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默默奉献着自己。她的这种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向支月英老师学习。学习她的奉献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学习她的执着精神,面对困难不退缩,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学习她的爱心,关心他人,传递温暖,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支月英老师一样,心中充满爱和奉献,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10
支月英老师的故事,如同一首动人的赞歌,在我的心中久久回荡。她的坚守与奉献,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在那个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山区,支月英老师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来,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她把自己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奉献给了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者,什么是无私的奉献。
看着支月英老师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授课的画面,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她没有因为环境的艰苦而抱怨,也没有因为困难的重重而退缩。相反,她以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她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支月英老师的先进事迹也让我反思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们会选择逃避,有时候我们会选择放弃。但是,支月英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应该像支月英老师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同时,支月英老师的故事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时代,我们应该感恩社会,努力学习,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奉献的人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爱和温暖。
总之,支月英老师的先进事迹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教育的力量。我们应该以支月英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奉献社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11
支月英,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她的事迹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教育的力量。
支月英老师放弃了城市的繁华,来到了偏远的山区,只为了让那里的孩子们能够接受教育。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在那个艰苦的环境里,她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教育着每一个孩子。
她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母亲。她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和温暖。她的付出得到了孩子们的爱戴和尊敬,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
支月英老师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她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而在于他为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向支月英老师学习。学习她的奉献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学习她的爱心和耐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学习她的坚守和执着,面对困难不退缩,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支月英老师一样,心中充满爱和奉献,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以支月英老师为榜样,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12
支月英的事迹在《榜样》节目中播出后,引发网友热议。
年过半百战病魔,往更远的深山里钻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支月英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声带结节等病症,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更让人揪心的是,2006年支月英因视网膜出血,一只眼睛已看不见东西。领导几次找到她,给她调换环境,安排一点轻松的工作,支月英微笑地说:“谢谢领导关照,我能坚持一天就挺住一天!”说句心里话,她还是舍不得这些娃娃们。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下山,进中小任教。她老公连忙为她准备行李。可她满眶泪水,哽咽着说:“白洋的家长需要我去那儿当老师,我答应了!”她老公赌气把行李一扔,说:“你一个人去,我不管你了!”她苦口婆心说服老公,扛着行李奔赴更远的山村白洋村小任教。
她一到那儿,就遇上久雨低温,就在泥泞的山路上接送学生,家长如同亲人般的对待她。学生李小军起得晚,她每天去接送,还要辅导他做作业。孩子进步很快,令他的家长赞叹不已。在那小山村里,时时可以听到这种声音,“真是来了位好老师,孩子读书不用烦恼了!”。后来,在外地读书的孩子纷纷转回白洋教学点,学生由原来的5名增加到现在的20多名。
山村红烛闪余晖,从“支姐姐”到“支妈妈”
36年来,支月英心中始终只有一个目标:好好教育孩子,好好对待每一个孩子,为山里娃的成长多做点实事。
每天,她认真备课、上课、改作业,教孩子们语文、数学,还教他们唱歌、画画,与他们一起玩耍。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们的认可。山花开了,总有孩子为她采来最香的一束;山果子熟了,总有孩子用书包带来最甜的一捧;她生病时,总有孩子带来滚烫的熟鸡蛋;逢年过节,总有乡亲们送来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
支月英难忘此情,难舍此山。她习惯了在大山里教书育人的生活;习惯了在风霜雨雪时,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回家;习惯了那些留守孩子把她当姐姐、当妈妈一样聊天、撒娇。
一茬又一茬的孩子毕业了,有的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但都对支老师恋恋不舍。山里人早把支月英老师当成他们的'亲人,孩子们只要听说支老师会走的消息就问:“支老师,您不会走吧?支老师,您可以不走吗?”看到他们至纯至善的目光,支月英又怎么忍心离开呢?
而今,支月英已年过半百,当乡亲们问她:“支老师,你退休后我们还请你继续到这任教”。她感动地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从19岁到55岁,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支月英整整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对于现在的生活,支月英感到很满足,她常说,自己虽然没有别墅,没有汽车,但她感到自己心底比千万富翁还舒坦。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才是人生最美的享受,才是青春奉献的美好报偿!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13
《一生只为一事来》里的那条山路,仿佛是一个象征。
每个人的遇见、选择和故事,都像是一条洞开岁月的路。 “路”的意象,本身就带有一种时空穿越感。于泥洋村而言,一条路在脚下,沟通着山里和山外;一条路在心里,连接着历史与未来。于支月英而言,还有什么样的人生大事胜于这样一条“心路”?还有什么样的使命担当胜于千家万户的孩子的命运?
教育的庄严和神圣,可能在时过境迁的岁月回眸中更能凸显。面对生命中不可想象的生命蝶变和人生可能,教育的意义才在“温故”之后而“知新”。当电影将闭塞、贫穷、破败、简陋的种种情境与细节一层层展开的时候,我的泪水不止一次盈满眼眶。——为群山阻隔的泥洋村,更为自己的当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的小学条件会略胜泥洋村。不过,一年级教室里确实也是在泥砖砌起的土墩上搭起一块块乌黑的旧木板,据说那曾是拦猪的木板。那地方叫云湾。校舍是当年贫下中农没收了那些大户家留下的祖宗家业。营构有制,冬暖夏凉。其外,白墙黑瓦,青树相拥。其内则回廊转曲,天井四合。特别是,学校有一个很大的礼堂,地上铺了小小的青砖,那是我们全校集会的地方。
当年我还有一篇题为《我为四化刻苦学习》的四年级作文以墨笔抄了,贴在礼堂的那个宣传栏里。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八十多岁的母亲依然还清晰地记得此事。
学校之于村庄,就是一束文化的亮光。童年里,我们曾在校园里流连。黄昏的时候,老师们在球场上打球,长发飘飘的年轻女老师蹲在冬天的花坛边洗头发,那种淡雅的芬芳仿佛还飘浮在空气里。至今我还记得校长汤楚健先生穿着灰色棉袄站在廊下敲钟的样子,记得钟声的急促和同学们跑进教室的气喘吁吁;我还记得李茹曼老师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讲汉语拼音,她写在黑板上的字真漂亮。我还记得杨广雄老师教我们图画,他在黑板上画一个孩子坐在木盆里,并取名为《沐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洗澡的文雅说法叫“沐浴”,还有帅气的屈正乐老师讲水笼头放水或注水之类的数学应用题……
几十年过去,村小的老师们已是久违不遇。坐在电影院的那一刻,关于他们的'记忆却全都苏醒了。他们,就是我走出故乡的那条“路”,那条开满了野花的“路”。
即使是今天依然在故乡谋食的同龄人,他们日后的生活里或许也遇到了种种自私与贪婪、愚昧和暴躁、怨愤及其脏污,有无数冷漠的灰色曾给过他们人生的奚落,然而,在学校的那些年,在大樟树下的那些日子,在铃声敲响的午后,他们都曾和我一起看见过文字里的光亮,看见过最纯的笑容。在昔日少年的柔软内心,曾种下过美与善的种子。那里有人间最浩荡的丰沛,最温暖的干净。他们至少都曾被开示过。
《一生只为一事来》里还有特别令我泪目的一个人物,就是那个叫如意的孩子。
她母亲有病,家境清苦,却偏偏又那么懂事,那么好学,那么渴求以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命运却并没有许她以春天。她不得不默默接受它的安排,以那柔弱的肩膀独立担起生活的重压。面对这种折断梦想的痛,支老师也不是万能的。除了抚慰与激励,她能做什么呢?影片里有句让人瞬间泪奔的台词,说的正是如意离校前夕和支老师的彻夜谈心。
“那一夜的月亮很圆,圆得谁也舍不得哭”。此后,如意像一个村姑一样结婚成家,甚至不得不在建筑工地上谋生。生活的尖利,不断将这个女子内心的向往击成碎片。心痛身累之余,支老师才是这个世界对她的温情。那一行行、一页页的书信,陪伴着如意走过了漫长的青春,让她在坚忍中变得强大。多年后,当如意与支老师在教室相见,她捧出那些给过她最大温暖的信件,泣不成声:她并没有埋怨过命运的不公,而只是感恩生命里与支老师的遇见。
我想,在中国山村,在无数看不见的地方,在无数被人忽略的角落,像如意这样的故事,或许不计其数吧。支老师以及无数支老师一样的山村教师,她们并不是让他们考入了大学改变了人生,而是给了每个故事以最大的生命成全,让他们在最美的年华或最需要光亮的时候,得到了爱与关怀。
因为学校与教师,无数被贫穷限制了想象的孩子,在受尽生活的磨难之后,依然含笑看见了通向未来的路。一生到底为什么而来?或许有人不曾想过,或许有人不想回答,或许有人无从回答。我们就这样不约而同地成了时间之流上的漂泊者。可是,在人们一再强调教育的生命性时,这样的追问却意味着历史和未来的共生,起点与终点的相连。
在这样的提问里,分明立着一座高峰,它的名字叫哲学,生命的哲学。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14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先进典型的精神,3月21日,董家中心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支月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
首先,全体教师观看了《2016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及电视宣传片《榜样》,学习了支月英同志36年坚守山区,淡泊名利,爱岗敬业,播撒爱心,深得山区群众和孩子拥爱的感人事迹。会上,大家都被支月英同志的事迹感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支月英同志为榜样,爱岗敬业,努力提高知己的师德水平和教学水平,做“四有”教师。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视频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展示了支月英、罗官章、李万君、苗振水、吴孟超、李贝、王恩东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形象,热情赞美了他们牢记入党誓言、甘做人民公仆的共产主义战士情怀。在观看节目之中,我数次被他们的事迹感动的潸然泪下,更为他们高尚的人生境界而由衷敬佩。伏案沉思,我有几点感触:
第一,从他们身上,感悟到榜样的力量
榜样是一面旗帜,能够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榜样是一支号角,能够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榜样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差距和不足。鞠躬尽瘁的罗官章、执着奉献的支月英、坚守信念的李万君、奋发作为的苗振水、救死扶伤的吴孟超、敢于担当的李贝、开拓创新的王恩东等,是那么的淳朴、真实、可亲、可敬、可爱,他们无疑都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和追赶的目标。
罗官章、支月英等党员干部,他们长期工作在基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履职尽责;他们不忘初心,牢记誓言,信念坚定。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观念、优良传统和务实作风,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优秀品格。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他们能够这样做?我想,这既是信仰的力量,也是榜样感召的力量。在他们之前,有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头颅身躯的革命英烈,有为了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代楷模。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就是在这样的`前赴后继中始终保持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罗官章、支月英等人的平凡事迹,让我感动。他们质朴的叙述,让我深受鼓舞和激励。他们都是真实的人物,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不是高山不可仰止的神话,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值得让我们为之醒悟和反思。和他们相比,我们做的够吗?不!我们做的远远不够。诚然,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在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瓶颈阶段,我们中的许多党员干部都不自觉地陷入了迷茫,有的甚至逐渐颓废。与革命先辈们相比,我们淡漠了当初的忠诚和无畏;与电视中的榜样们相比,我们缺少了几分执着和坚定。
第二深刻体会到共产党人的执着和奉献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支奶奶”,教育了大山深处几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支奶奶”,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第三,从他们身上,感悟到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追求。过去的士大夫以“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人生信仰。于是,就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开天辟地的辉煌成就?我们党在长达60多年的执政中,为什么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由具有坚定信仰的人组成的。回顾党的光荣历史,在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中,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比比皆是。如革命先驱蔡和森、何叔衡、恽代英、彭湃等等,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执着于信仰,不怕困难,勇于牺牲;再如一代楷模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等,他们同样忠诚于信仰,不畏险阻,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同样,在《榜样》节目中,罗官章、支月英、李万君、苗振水、吴孟超、李贝、王恩东等这些普通的党员,以他们平凡的事迹,再次为我们诠释了信仰的伟大力量。是啊,新中国正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共产党员引领和奋斗下,才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创造出美好、灿烂的今天!
“民之难即党之忧,党之忧即我之责”。共产党员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种信仰,既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还包含对生命、对责任的一种敬畏,一种如履薄冰的责任心态。我想,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永远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做一名“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的共产党员。当前,社会上有一些人总是在抱怨,觉得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为了什么,感到物质丰富了但却找不到精神寄托。于是,这些人就认为:现在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缺少信仰的时代。但现实真是这样吗?绝对不是!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信仰,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她一直都具有伟大的力量!
第四坚定了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
就如我校提出的特色办学理念“在平凡中铸就不平凡”,支月英老师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但她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把一件平凡普通的事业坚持了36年的那份执着。所以我坚信,我能行,向她学习,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会不忘初心、坚持自我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奋斗,坚守岗位把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牢记在心,在平凡的世界里做活出不平凡。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15
2月8日晚,江西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站在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颁奖舞台上。她叫支月英,36年来坚守在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一张小小的山村讲台,彰显出她内心的大爱。当晚,当记者独家连线在北京颁奖现场的支月英时,她略带激动但言语朴实无华的言语中,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孩子们了,我好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对于获得的荣誉,支月英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承诺:36年扎根乡村讲台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教学点,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支月英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位外乡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月英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劝她赶紧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支月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在颁奖现场,当记者连线支月英时,她用朴素的语言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一人一校多次婉拒调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支月英除了自学外,每年都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学生学习效率,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月英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让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2012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我亏欠了自己孩子,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
支月英其实也有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她选择了亏欠。“这么多年来,我亏欠了孩子太多,但为了山里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谅,因为我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我的孩子。”支月英略带哽咽的说出这番话,“不过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完全理解我了,并且也非常支持我。”
这次参加颁奖,支月英离开教学点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但山里的孩子们却心心念念的牵挂着她,“孩子的家长们都通过微信向我拜年,孩子们也在微信里奶声奶气地说想我了,其实我也非常想他们,非常非常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
“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支月英对孩子们最大的希望。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16
35年来,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
35年来,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
35年来,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
35年来,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那片深山。今天,她做到了,用35年的坚守做到了。
她就是2010年度“感动奉新士佳人物”,2011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13年张丽莉式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女教师支月英。
一、山村讲台,默默地坚守
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的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象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家长们不但是看到支月英硬是坚持下来,还看到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的姑娘啊!
二、孱弱身躯,为山村孩子遮风挡雨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当然,这个“好”不是短暂一两天、一月或是一年的,更不是一个、两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要得到长久的口碑并非这么简单。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迟迟不让孩子来报名,支老师总是自己为学生垫付,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两年后,她被提拔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既要承担比别的老师还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好下面两个教学点的管理工作。
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
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有一回,也是最后一回,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老师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还是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把深深的爱藏在心里,客观现实没让她有这个机会。
三、忘记自我,心系山里娃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更让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住院几天,她心里想着学生,刚从医院出来,支老师又出现在教室里。
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四、更苦环境,彰显着本色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村民也是她当年的学生联名请求支老师到白洋村任教。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三十多年都干过来了,何苦还要打退堂鼓呢?”她还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她再一次做通家人的工作,承担起白洋教学点全部工作。
2月的山村,久雨低温,支老师除了教学工作,还经常在泥泞的山路上接送学生,孩子们进步很快,令家长们赞叹不已。
2012年暑假前,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领导看到学校没有活动场所,决定再建新校舍,她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再一次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当地老百姓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好老师。”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家长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了许多村民,2013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着村里人述说支老师为学校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主动捐钱4000元为学校购置了一批新的课桌凳。
五、潜心学习,认真教书
为了教好书,支月英老师除了自学外,她每年都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近几年,她一人一校,为了提高效率,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她采用了动静搭配的教学方法,即一个班级上课,另一个班级做作业。支月英老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她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整整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六、不灭红烛,大山的女儿
支老师现已年过半百,家人都希望她退休,好好休息,但村民们有许多的不舍,有的村民甚至问她,支老师,你退休后我们还要求你继续到这任教。她感动地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
支老师常常思量人生的价值,得失两衡,她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别墅,没有宝马,但她感到自己活着心底比千万富翁还舒坦,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有多少人能够品味到,这才是价值无限的享受,这才是涌动心弦的韵律,这才是青春奉献的报偿!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支老师虽然因身体状况有时力不从心,但她还是坚守自己岗位,夜晚还在灯下钻研教材,帮助学生做梦、圆梦,做一个智慧性的好老师,支老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是在山旮旯的小学平平凡凡地工作三十多个春秋,人的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多年,而且是青春焕发的三十多年,她的故事感动了学生、同事和家长。
支老师的事迹感动着大家,党和人民也看到了她的付出。近十年来,她连续十年被澡下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镇、县优秀老师等。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相关文章:
支月英先进事迹材料03-15
感动中国支月英的感人故事03-08
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观后感03-16
2022支月英事迹观后感(通用10篇)11-24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支月英事迹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07-19
你好李焕英的观后感03-17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04-30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06-18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