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之森》观后感范文
佛曰: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题记
在日本传统文化审美情趣中,少不了三个词,那就是“物哀”、“幽玄”与“风雅” 。
日本有个叫《黄莺之家》的经典神话,大概是说一个女子向一个男子立下契约,在她出时禁止他偷看一个房间里面的东西,但男子冒犯了禁忌,你猜他看到什么?黄莺站在梅花枝头上的美景。看完后,房子消失了,女子也再也没回来。故事就这么简单平静,似乎什么是也没发生,但却给人一种什么东西消逝后的虚无的悲凉,出发点与终点同是一个点,构成一个圆。
同样,樱花的绽放与凋谢也是如此,一簇簇的花开得如此地绚烂,含蓄中带着热情 ,然而仿佛在一夜之间就繁花飘零,不剩一朵,走向死之超然,如佛家之涅磐。在这短暂的美丽中,却经历了一个轮回,最后归于虚无,而给人留下的却是,余音绕梁三日不觉之美。于是,物哀之情产生,“无”的幽玄之味便出来了,却也经过了一个风雅的过程。《萤火之森》何尝不是如此呢?
片头的一开场:是迷失在森林中的女孩,正如一首歌词中所唱:
躲不开的迷雾,笼罩在心的路
让我们看不清楚,是否你走不出
是否我太迷糊,忘了让心灵领悟
一声质朴的呼唤,像破碎迷雾笼罩心灵的天籁
那个带着狐狸面具的美少年在她迷途哭泣的时候出现,
带着花瓣图纹与清香的衬衫,随风舞动的银发,
冷漠中带点温柔的声音。
小女孩得救了,在那个平凡不过的夏日。
没有质问别人是谁,即使他说自己是妖怪,
小女孩也是一如既往地信任。
因为对于女孩而言,妖怪是一种神秘却又让人向往的东西。
在日本文化中,“物哀”的“哀”,不是纯粹的悲哀,
而是由“哀”引起的怜悯、同情与爱怜,其对象不仅是人,
更是一切有生命的自然物。
所以,绿川幸在《夏目友人帐》中已经完全透露了这点,
而在《萤火之森》中得到了延续。
我们不知道金一开场是什么身份,
因为不论他是人是鬼还是妖怪,
都是一个值得女孩怜爱与信任的存在。
于是,美少年金成为了小女孩萤迷失森林中的憧憬。
每当夏日,小女孩就会退出俗世的人群
遁入故乡的远古森林,与她的憧憬邂逅、游戏。
我觉得,这不纯粹是爱情,这是一种风雅。
“风雅”不是追求风流,而是一种自然景趣的纯粹享受,
向往和憧憬闲寂的意境。
是的,他叫金,不叫银,因为他像金子一样闪闪发亮,
照亮着那个心灵被迷雾笼罩的少女的内心
成为了她内心的灯塔。
于是,幽玄的意境“幽玄”出来了。
幽玄,带有佛家禅意在里面,
把它解释为“重视“心”的发现,即精神的表现,
保持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包含神秘、幽艳、余情三要素。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可是萤没有,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灯塔,即憧憬。
所以,每一天,她都带着对夏日的期待
每一个夏日,她都与憧憬邂逅
而这个憧憬,就像莲花一样,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因为每当她扑向憧憬,憧憬就会幻灭
但这个憧憬让她朝思暮想,伴随着她成长
让她忘记了俗世,只想遁入故乡那个原始森林
寻找最原始的梦。
而萤,何尝不是金的憧憬呢?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
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了拥有它的资格。
是对于金而言,他是孤独的,从小就被抛弃,
没有真正接触过人类,
萤的出现就像夏日漆黑的夜空中绽放的光,
点亮了他的 内心,弥补了他内心的孤独,
她是他的光,他也是她的光。
在这片充满谜题的森林里,他们随缘而相遇,
森林中破落的地藏菩萨像便是他们相遇的见证。
随缘而生的爱情,也会随缘而灭
金和萤保持着小心翼翼的距离
但即使再小心却躲不开宿命的打破,
小男孩的摔跤,金的搀扶是意外,也是必然
其实就是一线机缘。
最后,萤扑向了她的憧憬,萤的憧憬幻灭了吗?
憧憬的实体幻灭了,但片尾萤的笑容中发现
金的灵魂已经留在了她的内心,在以后的夏天,
她没有期待了,但人生,依然继续,因为憧憬已经扎根在心田。
对于金而言,他成佛了,涅盘了。
俩人都在彼此憧憬着,
像樱花一样,瞬间绽放,瞬间涅盘,最后归于虚无的永恒。
最后吐了个草:我会告诉你这部剧在我眼中是萝莉养成么……
【《萤火之森》观后感】相关文章:
《萤火之森》电影观后感09-09
《萤火之森》观后感(精选9篇)08-11
萤火之森电影观后感(精选10篇)10-21
迷之森林作文范文08-24
钢琴之森的观后感09-06
《钢琴之森》观后感02-03
《钢琴之森》观后感11-09
《钢琴之森》观后感09-22
记忆之森初中生作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