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4-07-15 10:55:16 家乡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

家乡的风俗作文1

  春节到来又离去,年复一年都是如此。新年,有欢乐热闹,也有宁静美好,你喜欢哪一种呢?

  城里的元宵节是热闹喜庆的,道路旁都挂着形态各异,颜色不一的花灯,家家户户伴着月色,围着一桌吃汤圆,除此以外,还有猜灯谜、放烟花等精彩活动。

  不管南风北方,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吃汤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元宵别称汤圆,由糯米制成,陷有芝麻、豆沙、鲜肉等,团圆饭上汤圆也是我们家每年必有的甜点,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白胖胖的汤圆端上来,色泽莹润,咬上一口表皮很Q很光滑,糯糯的,一咬即破,里面的芝麻馅立刻流淌出来,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温暖甜蜜的氛围瞬间萦绕全家。

  除了全家团圆,我们还要放飞自己新一年的愿望和目标,于是我和一家人一路欢声笑语,兴奋的去放飞梦想,这对我们是至关重要的。

  放飞的梦想,是孔明灯,说到孔明灯,它是个战斗计策,剧《三国演义》记载,孔明在平阳被司马懿围困,他便教手下人点起一个个灯笼随风飞去,司马懿看见了,以为孔明朝那个方向逃跑了就向那个方向追去,孔明得以脱险,孔明灯由此命名。现在放孔明灯以成了元宵节的一个习俗,寓意团圆吉祥。

  夜深了,皓月当空,月光皎洁,此时乡镇一片寂静。

  我与家人提着灯,来到乡镇的小河边,这条河水平如镜,倒映着明月,月光洒在草地上,洒在世间的一切角落,一切都闪耀着银光。

  我们放飞的孔明灯形状特别,呈圆柱形,上下有两个黑盖子,中间凸起,表面糊着一层粗糙的.纸,有一轮一轮的环状塑料圈,下面挂着丝线。这孔明灯在月光下看起来是深红色的,闪着银光徐徐升空。

  我提笔,写下自己的愿望,事事顺利,学业有成,这虽然通俗了点,却体现了我们朴素淡雅的心灵与我们不同寻常的追求。

  落笔后,我瞧了瞧这简单的八个字,饱含了我的深深诚意。

  微风一阵阵拂过,带着一丝暖意,我慢慢松了手,孔明灯随风飘去,越飘越远,我凝视着这一切,久久不愿离去。

  在这个宁静美好的夜晚,还有许多孔明灯飘在夜空中,成了元宵节独特的风景。我仰望星空,感到我们那盏孔明灯是最亮的,新一年到来,我们愿望满满,让每一年过得都有深刻的意义。

家乡的风俗作文2

  你听说过吊钱儿吗?那可是天津过春节独一门的传统风景。成对的吊钱儿,往玻璃窗棱上一贴,在阳光的映衬下,红得鲜艳,红得耀眼,那真叫一个漂亮!我姥姥家在天津,我自然对吊钱儿不陌生了。

  天津的吊钱儿,是剪纸艺术的一种。起源于唐朝,一直延续到现在。吊钱儿的颜色古代有五种:大红、粉红、黄、绿和蓝,现在只有两种红色和金色。吊钱儿的形状是一尺多长、半尺多宽的纵向长方形,上面刻着聚宝盆、花鸟鱼等一些精巧的图案,中间刻着金玉满堂、合家欢乐等一些吉利的祝语,字与图案中间用古钱串、鱼鳞纹等相连,最下面剪成一条条小幡。贴吊钱儿,和中国传统的贴对联、贴福字一样,象征着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的祝福和美好的期盼。

  记得有一年,如果没记错,那是我第一次回天津过春节。充满好奇心的我,自然对天津过春节的习俗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吊钱儿。妈妈和姥爷上街买了很多吊钱儿,回家之后,我便自告奋勇要贴吊钱儿。妈妈认真地说:“贴吊钱儿,很有说道,必须贴在门窗玻璃上方的横棱上,不能将吊钱儿的整个画面都粘上,而是只贴吊钱儿的最上端。这样开着门窗,小风一吹,任其摇摆,所有的'祝福和运气都吹进来了。还要谨记一条,吊钱儿必须是双数,意味着好事成双。”原来如此。我开始贴吊钱儿了,可是身高不够,只能站在椅子上面贴,结果贴得歪歪扭扭,幸亏妈妈帮忙把吊钱儿贴正。一阵微风吹过,火红的吊钱儿轻轻摇摆,屋子里立刻增添了过年的热烈气氛。

  转眼间,到了正月二十五,我在屋里玩,忽然闻到了一股香味,便跑了出来。只见妈妈和姥爷正站在窗户前,揭着年前贴的吊钱儿。我看着心疼,着急地询问:“妈妈,为什么要把吊钱儿揭下来呢?我们贴错了吗?”听见我幼稚的问题,妈妈笑了,“当然没有!今天是正月二十五,天津叫‘填仓节’,都要把吊钱儿揭下来,放在柜子里保存,填仓嘛!天津还有一句俗话,‘填仓填仓,干饭鱼汤’这不,正炖着鲫鱼汤呢!”我高兴得拍手叫起来:“怪不得这么香呢!”

  “京津百里远,别是一乡风。”贴吊钱儿,是天津独特的传统风俗,是中国宝贵的文化精粹。明年春节,记着贴吊钱儿啊!

家乡的风俗作文3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苗族——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

  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

  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家乡的风俗作文4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东有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而我的家乡——河南的一个小县城里,每年的元宵节都要上演一场十分热闹,盛大的民俗表演。

  元宵节这天,我们中原人既要吃元宵,又要吃饺子,不仅寓意团团圆圆,还寓意招财进宝。

  元宵节这天早上一大早,我们就开始煮元宵,一个个元宵像一个个又白又胖的小精灵,在锅里游来游去。吃元宵要趁热吃,不然凉了也就寓意团团圆圆“凉了”。

  吃完元宵,就是整个元宵节的高潮了,虽然比春节晚上了十五天,但人们的兴趣依然不减,毫不逊色于春节。人们早早的来到观看民俗表演的指定地点,等待着队伍的来临。

  民俗表演里的队伍有舞龙的、舞狮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等等。人们边走边表演,舞龙的在空中变换着各种姿态,犹如一条真龙在腾云驾雾,更有“双龙戏珠”等等;舞狮的一会儿翻个跟头,一会儿逗着两边行人,一会儿眨眨眼,俨然一个真狮子,威风凛凛;踩高跷的脚踩半人多高的高跷,就像平常人一样行走自如,还能翻跟头,踩高跷的脸上还画着各色的.脸谱,红色的是关公,手里拿着一把青龙偃月刀,白色的是曹操手里拿一把补刀。

  还有花车表演,人们把车装扮成各种神话故事里的场景,上面站着相对应的神话人物,比如西游记、八仙过海等等。

  看表演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到处人头攒动,从天上看,到处黑压压的一大片,就像是一条巨龙,盘踞在小县城里。

  看完了民俗表演,还没完呢。到了晚上,人们开始赏花灯,虽然比不上大城市里的花灯,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一个一个的小灯缠绕在树上,好似一颗长满了小星星的数;一根根管状灯管悬挂在半空中,就像是流星似的。更有猜灯谜活动,每一个灯上都有一张纸条,让人们猜。

  看完花灯,元宵节才正式结束。怎么样?经过我的一番介绍,是不是特想感受一下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5

  武汉的炸鱼丸、藕荚,北京的腊八粥,河南的馍……一系列民俗都会让人想起热闹的春节,每个地方的民俗活动都不一样,南充也不例外。

  年前的几天,大店里人流如潮,小店里接踵摩肩,似乎要挤倒收银台,大家都争着买年货。不但如此,家家还要挂出腊肉、腌香肠。我们家的窗口有一层防盗网,每当过年时都挂满了外婆腌制好的食物,一层层的香肠和腊肉重叠在一起,好似一堵腊肉墙。

  塞上满嘴的腊肉香肠,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除夕那晚守岁是必须的。傍晚的时候全家人就聚到一起吃年夜饭,饭后一边聊天一边看春晚,好不热闹,小孩子们最盼望的当然是12点钟的鞭炮。当零点新年的钟声敲响时,鞭炮声也在这一刻响彻云霄。各种各样的鞭炮应有尽有,有飞天类、旋转类、喷花类、烟雾类,让人眼花缭乱。每当这时我都在楼下放鞭炮,手中抓着几大把烟花棒,兜里装上一小袋子甩炮,左手烟花棒还冒着五颜六色的火花,右手已经卯足了劲往远处丢甩炮,忙得不亦乐乎。“啪”地一声响,甩炮落地,鞭炮声伴随着新年的钟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关于除夕还有一段传说呢。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深山老林中有一只长相面目狰狞,令人畏惧的怪兽,被人称作“夕”。它头上长有四支角,身上却只有一只脚,每到年底就跑到村里吃人。村民们十分害怕夕兽,不敢与之抗衡。村里有个叫做“年”的小孩,他对夕十分了解,知道夕害怕红色,于是向村长提议在每家大门的门框上贴红底黑字的.对联,使其不敢入内。当夕靠近村庄时就点燃竹子,竹子爆炸发出巨大的响声,对夕起到震慑的作用。村长采纳了年的意见,在这一天吓退了夕,人们为了纪念这天,就把这一天就称作“除夕”。现在人们把从除夕开始的半个月这段时间都称之为“过年”。

  除夕过了就是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不能扫地,为什么呢?因为扫地会把财运扫走。这一天还要登高,希望能步步高升,在山顶烧香祈福,祈祷新的一年能万事顺意。大年初二是上坟的日子,准备一点酒菜,放一串鞭炮,在坟前缅怀已逝的亲人,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团圆。

  春节在正月初六就基本结束了,大年初七大人们上班,孩子们也要开学了,一切又恢复到平常的样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6

  正月初五拜财神,五月初五包粽子,七月七吃巧云……我觉得,年前祖宗是最重要的年前请祖宗也可以叫作“做羹饭”,是人们对祭祖的称谓。一般都是晚饭。这天,人们总要买来香烛冥纸,摆上酒席,虔诚地祭祀一番,也是为了感恩祖先并祈求来年的平安和财运。

  今年,妈妈照常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并且我不需要上课的'日子来做羹饭。大清早,妈妈就去菜场买了最主要的食材,回来立马准备了起来。下午,我们一家去墓地化纸锭回来后,马上忙活了起来。

  第一桌:请六神;妈妈端上整只鸡(旁边还要放一把刀),整条鱼,整刀猪肉,素菜和豆腐,点了红的团子,还有水果和糖。随后,爸爸将六个小杯子整齐地放在桌子的东西两排,再倒上酒,摆上筷子。妈妈又拿出了香炉放在桌子北边,然后打开大门,用方言说了句:“来吃年夜饭咯!”以往,这个时候还会放鞭炮,但现在禁止燃放,我便灵机一动,找来了天猫精灵来放“无烟”鞭炮,楼下的住户听到这声音也开门纳闷。我和姐姐还有妈妈在门口铁桶里化纸锭,妈妈一边化,一边喃喃自语。烧完纸后再回到香炉前轮流磕头。磕完后,爸爸又在他们的酒杯中添了点酒。之后我们开始盛饭了。

  吃了一会结束后第二桌就要开始了:请祖宗;这次要准备十二个酒杯和十二个碗,把整个的鸡、鱼、猪肉切块加热端上桌。同时,香炉也要换位置,从北边移到南边,大家就团团圆圆一大桌了,聚聚了。

  老祖宗吃的差不多了,要走了,爸爸便把椅子挪了一下就结束了。仪式结束后,爸爸妈妈把酒和饭都倒了,我看着白米饭和酒就这样被倒入了垃圾桶,实在觉得太浪费了,毕竟粒粒皆辛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做羹饭的方式也有了些改变,虽然这些行为看似迷信,愚昧,但实质包含了朴实的人们心中深深的情意。

家乡的风俗作文7

  我家乡四面就是美丽宽阔的武山湖,大家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比赛和包粽子。这个传统风俗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

  去年端午节那天,天空晴朗,艳阳高照,天气很是炎热,可是大家依然心致勃勃。我早早吃过早饭,同父母一起来到湖坝上。没想到,湖坝上早已挤满前来欢看赛龙舟的大家,他们有的撑着花伞,有的戴着太阳帽……远远望去就仿佛一条婉蜒舞动的花龙。

  我好不简单从人缝中钻进来,找到一个有利的位置坐下来,放眼望去,湖面上早就停泊着许多参赛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十米多长。龙头形态各异;有的长着犄角,睁着眼睛,有的口含珍珠,有的龙头高昂,黑须长飘,龙舟一字排开,龙舟上的`队员整装待发,都穿着红色救生衣,仿佛是等待冲向战场的战士。

  只听一声令下,龙舟比赛开始啦!一只只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顿时,锣鼓声、呐喊声、鞭炮声混成一片,好热闹。那些龙舟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谁也不肯让谁。“咚锵……咚锵……”伴随急促的鼓点,队员们一起有步伐地划动着船桨,他们的身姿那样矫健,动作那样整齐,伴随队员身体一俯一仰,航桨入水,激起了片片水花,龙舟就飞一样向前冲去。这个时候只听见“咳嗬,咳嗬”的呐喊声响起,一条十二半长的E龙冲在最前面,你瞧,那指挥的人,用力击打着鼓面,身体一蹲一起,鼓声咚咚,鼓点愈来愈急,指挥的人还用力大喊“加油!加油!”队员们航桨入水的步伐也在加快……湘坝上的大家使劲鼓着掌,高声呐喊“加油!加油……”龙舟飞一般地冲到了终点,这是大家村“猛虎”队的龙舟,他们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队员们高声欢呼着,喊叫着。平静的湖面仿佛被激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

  龙舟比赛结来了,湖坎上的大家陆续离开,参赛的龙舟也回到了各自村,湖面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也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就是大家家乡的家乡风俗活动,你们的家乡风俗又是如何的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8

  我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年五月初都会格外热闹,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端午节。

  终于等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

  早上,太阳还没有钻出被窝,人们就已经开始忙碌了。瞧!东家的孩子起了个大早,跑进跑出;西家的孩子也早早起床,忙前忙后;大人们则在屋里屋外一直忙活着。猜猜看,他们在干嘛?他们正忙着做端午节的特色食品——粽子。这里的粽子可谓一绝:白色的糯米掺着几粒红豆,显得格外调皮;有的粽子包裹着猪肉,吃起来喷香可口;有的粽子包裹着蜜枣,包你吃了甜甜蜜蜜……而且,形状也不同,有三角的,也有四角锥形的;有枕头形,也有小宝塔形的;有圆棒形的',还有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的呢!

  你到街上走一走,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粽子的香味。步入并不繁华的街道,小街小巷人山人海,挑东西的,拉家常的人,随处可见。最热闹的要数村子里那片空地啦!看!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成了一个偌大的圆。人们期待着舞狮的队伍快点登场。在一阵锣鼓声中,两只漂亮的狮子登场了。他们左一下,右一下,像只笨拙的小熊。可爱极了!

  时间像个顽皮的孩子,转眼间,一点多了。人们排着长队,又一次走出了家门,站在街道两旁。年轻的小伙子穿上节日的盛装,从街道中穿梭而过,到镇上去参加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此时,镇上那条不知名的河变得可热闹了。

  下午三点,比赛开始了。河中的那一只只龙舟一字排开,像一批威武的战士。龙舟上队员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紧紧地握住划桨,整装待发。鼓手们也摆出了各自的架势,好象在说:“今天的比赛一定是我赢”。三点十五分,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声铿锵有力的哨声,龙舟仿佛是一条真龙在碧波上划行,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水纹。鼓声、呐喊声交织成一支动听的乐曲……

  夕阳西下,夜晚的静寂替代了白天的繁忙。饭后,人们集中坐在空旷的平地上,树阴下,打个火堆,围着火堆尽情地跳着,唱着,饶有兴趣地聊着下午的比赛。

  家乡的端午节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繁忙中带着几分悠闲。走在大街上,我的心情异常激动。因为,这也是孩子们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作文9

  月亮是圆的,盘子是圆的,月饼是圆的,我们家也是圆的。但在这么多“圆”面前,美食才于我而言最为重要的中秋特点。

  月饼,当之无愧,是重点中的重点。中秋节时我一般吃肉馅的月饼。常吃的那家店可任性了,只有在中秋节的时候才卖鲜肉月饼。每次店门口都大排长龙,轮到我的时候,每次都恰巧被“洗劫一空”。对于鲜肉月饼,我只能咽口水了。

  但是爸爸总能给我带来惊喜。晚上,我趴在窗台,静静地等着月亮爬上来,其实我在意的`并不是月亮,而是眼睛一直直勾勾地盯着那个路口,等待着我爸爸买完鲜肉月饼回来。我紧皱着眉头,眼睛眨也不眨地一直盯着那个路口。他来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他穿过十字路口,带着香喷喷的月饼回来了。我在三楼都能闻到那香甜可口的味道,我早就如同饿虎扑食一样,在门口伺机而动了。

  他一进家门,我就立马从他手里一把抢过纸袋子,还没打开就嗅到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了!我一边留着哈喇子,一边当起了孔融:“爸爸一个,妈妈一个,我三个,爷爷一个,奶奶一个,我两个。”爸爸妈妈笑着把我搂在怀里,我吃着那金黄酥脆的月饼,鲜肉的香味在我的鼻尖缭绕,仿佛将我至于“仙境”!

  我拿起月饼,像饿虎扑羊一般,二话不说往嘴巴里塞。好几块月饼已经成了我的“囊中之物”,酥脆的外皮与肉馅完美地结合,精肉和肥肉比例恰到好处,里面的葱花也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再跟外面酥脆的外皮合而为一,那真是“舌尖上的塘栖美食”呀!

  我嘴里还没吃完,手里又抓着另一个,生怕月饼长脚“跑了”,还是把它们统统装进我的肚子里“落胃”。妈妈看我这么喜欢吃,把她剩下的那份都给了我,还摸摸我的头,亲切地说:“宝宝吃吧,妈妈不饿。”就这么几个字,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里,天下的父母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是我有史以来吃过最美味的月饼了,因为它里面有妈妈的味道!

  这是一个充满“香气”的中秋节,香气中久久不能离去的还有浓浓的爱。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你们小时候都爱干什么呢?我记得我幼儿园时,最爱播放我的周岁生日光盘。一放就是3、4圈,自己不看也不让爸妈看别的电视节目。我想那时的我是第一次当主角,所以被众星捧月般的感觉陶醉了。

  那我就介绍一下我主演的周岁生日纪录片。

  朝鲜民族历来就重视婴儿的周岁生日,再加上国家提倡独生子女的原因,很多家族许多年才会有一位新生的`宝宝,所以更是把这一天当做父母双方家族的盛大家庭节日。

  生日那天,众多亲属都是穿着华丽的民族服装。爸爸、妈妈更是打扮得像新郞、新娘一样漂亮。但全场最漂亮、最耀眼的还是我。伴随着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声,爸爸、妈妈拉着我的小手,一步一步走在红地毯上,向我人生的第一桌盛宴走去。周岁生日桌可以称之为巨大,桌上分层摆满了水果、饼干、玩具、蛋糕、以及各种新奇的物品。

  当我坐在生日桌前,随手抓起一样物品时,众多亲属们欢呼起来,爷爷、奶奶还站起来跳舞。原来这个环节叫“抓周”,是一种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传统风俗中桌面上会摆放笔、本、算盘、钱币、小木锤等。这些物品每一样都有寓意,如:笔是寓意着孩子将来学习好;钱币寓意着孩子将来会挣钱;小木锤寓意着孩子将来从事秉公执法的职业。当时我抓的第一件物品是笔,难怪爷爷、奶奶会高兴得跳舞。在他们看来,小孙女一定是清华、北大的苗子。

  抓周之后是点燃生日蜡烛、许愿;接着是奶奶、姥姥为孩子送祝福;然后是所有来宾们为孩子送上祝福;最后是全体来宾们一起欢歌笑语、手舞足蹈。

  当所有的仪式都结束后,客人们开始推杯换盏进入酒精的世界。一切的节日都是为了吃,一切纪念都会在吃中结束。我的周岁生日也是如此,而且每年的生日都是以吃的方式来让我感受到家人团聚的快乐。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家乡的春节风俗宛如夜空中的群星般数不胜数,但最璀璨的那一颗星,要属英歌舞了。

  英歌舞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始创于清朝年间,根据宋朝梁山伯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一般由108人参演,代表108位英雄好汉,是潮汕地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每年春节,我都会在家门前观看英歌舞表演。

  “嘭嘭嘭……”随着震天动地的鞭炮声响起,锣鼓声敲了起来,早在一旁等待的人们也发岀了强烈的欢呼声。一位穿着精致服饰的花脸演员扛着一面绣着“英歌队”的大旗,从一个小巷子里缓步走岀。紧接着,梁山好汉中的时迁登场了。时迁手执布制长蛇,穿梭腾跃,调整队形,交流舞姿动作,引出身后的队伍。时迁站在队伍的最前头,舞动着手中栩栩如生的蛇。那条蛇仿佛化成了一条祥蛇,在云间穿梭,为人间撒下好运,驱鬼避邪。这也正印证了英歌舞的精神内涵,扬正压邪,给人民带来吉祥平安。

  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

  当英歌队的演员们经过我家门前,外公急忙鸣炮邀请,这时舞者们便多停留一会,这也意味着我们家今年可以顺风顺水,好运连连。

  在鞭炮燃放发出的烟的`缠绕下,英歌舞显得更加神秘。英雄好汉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当中,有挂红须的扬志,有挂黑须的李逵,也有和尚打扮的鲁智深,男扮女装的孙二娘等等,他们拿着表演道具,表演着各自独特的武功。拳攻腿踢,棍击枪刺,刀光剑影,让一旁观看的人们不禁大声叫好,身体不自觉地跟着锣鼓律动起来。

  英歌队走过的街上,火红的灯笼悬挂着,鞭炮的碎屑静静地躺在地上。孩子们随着歌舞跳起来,拿着新买的玩具打闹着,随手捡起鞭炮屑甩在空中。整个世界充斥着红色。应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英歌队走向了远方,但我们的心仍旧无法平静,内心被过节的喜悦笼罩着。

  家乡的春节风俗还有很多,比如拜灶神,做糕粿,酸醋鱼等,每一样都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流芳百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让春节丰富多彩,享誉世界!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区特色。每一种风情都多姿多彩,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每个地区在节日里都会举办独具特色的活动,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

  我的家乡在阆中,这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古城街道以中天楼为中心,犹如一幅棋盘向四面层层展开。纵横交错的街道两旁,坐落着别具特色的各式店铺。站在中天楼上,远处的锦屏山和嘉陵江尽收眼底。山水如画,美不胜收。

  每年农历12月份,古城就渐渐热闹起来了,张灯结彩,灯笼高挂。人们都来逛古城,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小贩们开始陆续摆出春联、爆竹、花灯等各种商品,年味越来越浓。

  大年初一是古城最热闹的日子,每家每户的.铺子上都会挂灯笼,贴春联,还有一些铺子卖花灯。每家每户门上都贴了喜庆的对联和福字,红红火火,年味十足。

  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古城入口处上面挂着灯笼,在夜晚中格外明亮,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年味。每一间店铺屋檐上都挂了一串灯笼,有圆形的灯笼,也有长方形的灯笼,整条街道都挂满各色各样的灯笼。每一个都亮着红光,每一个都散发着欢乐的气息,弥漫着整条街道。街道两边是各色店铺,有卖土特产的,有卖传统乐器的,有卖紫玉雕刻的,还有卖各种零食的……,琳琅满目,满城飘香。如果运气好,还能得到身穿吉服,留着白胡子的老人给小孩发的红包。这是古城特有的民俗活动,寓意春节老人带给人们欢乐和幸福。

  继续往前走,在古城中央,可以见到的一座年代悠久的木结构古塔。古塔有三层高,高塔下方还有一个八卦方阵,古色古香,这就是古城的地标,中天楼。中天楼的挑檐上挂着各式灯笼,灯光不停地变换颜色,绚丽夺目,充满喜庆气氛。

  中天楼旁,一群人正在表演舞龙。几十个人高举龙灯,金灿灿的龙灯在夜空中飞舞。龙头抬起,龙身低下,龙身跟着龙头上下翻飞,左右扭动,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犹如一条真龙在夜空中飞腾。

  古城的热闹从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即使过了正月,一股浓浓的年味依旧没有消散。这些古老的街巷与院落,诉说着小城悠久的历史。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我哼着童谣,帮奶奶打扫好屋子,在焕然一新的家里,我们又掀开了春节前备年货的序幕。

  腌好的咸物、待宰的甲鱼、五花大绑的毛蟹;喷香的炒货、诱人的糖果、品种齐全的烟酒,逐渐堆满了储物间,年味慢慢升腾了起来。

  最让人感到过年气氛的还是包团子。前一天隔壁的奶奶就听说我们家要包团子,今天就特意来帮忙,一人和馅,一人揉面。和馅的用筷子搅动肉糜和青菜,让它们充分融合,产生味道的碰撞;揉面的用掌跟按压面团,使糯米粉的弹性充分展现,面粉染白了袖管,飘上了额头,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香味。

  又有几个人来帮忙了!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包起了团子,只见几双被面粉裹着的手上下翻飞,一个个圆滚滚、软乎乎的大白团子就诞生了。我也忍不住想试一试,学着奶奶的手法,先揪下一个小面团,在掌心搓圆,按平,填馅,然后包好四周,可我怎么也学不好封顶的技巧,只好胡乱一抹,草草了之,这下邻居们可更有了谈笑的话题,我才不管呢,我喜欢这种热热闹闹聚在一起互帮互助的温馨画面。

  隆重的时刻来了!一个个团子被放进了蒸屉,我受不了等待的.煎熬,使劲地添柴火,热气从缝隙不停地往外溢,厨房似乎变成了烟雾缭绕的仙境,而我等待的就是这“蟠桃”。终于吉时已到,揭锅,“蘑菇云”瞬间蒸腾,香味扑鼻而来,朦胧中,团子的身影若隐若现,雾气散去,团子闪着晶莹的光,犹如上好的和田美玉,真舍不得咬上一口!一笼笼,一个个,被奶奶整齐地码在桌子上,足足有三百个呢,或许还不止。

  这么多团子是要大家分享的,太奶奶一袋,叔叔家一袋,姑姑家一袋……团子不仅代表着团圆、团聚,也是增进亲人情感的纽带。这舌尖上的年味,就这样一代代传承,维系着中国人对年的期待,对家的向往。

  这家乡的年俗不仅满足了我的口腹之欲,更让我内心深处体会到了年的本味。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在清明这一天里,各地都有地方特有的习俗,比如我的家乡——胶州,除了扫墓、踏青,还有不一样的节日习俗,比如荡秋千和吃蛋饼卷大葱。

  我最先知道荡秋千这个习俗还是爸爸告诉我的,我十分疑惑,清明节为什么要荡秋千,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清明节荡秋千,古时女人最爱。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在劳动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民间最早的秋千活动,人们称为“千秋”。传说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时只是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汉武帝时因为它与“千秋万寿”这个祝寿词冲突,而改为“秋千”,后来就改为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妈妈还对我说,他们小时候,每当到清明节,街道上的大树都挂着秋千。那个没有电视、手机和电脑,只能在街上找乐子,寻乐子,是因为这样才有了这些可爱的习俗吧!

  那高高的秋千挂在高高的大树上,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被吸引过去,忍不住都要坐上去,并要晃悠几下,大人们寻的是童年的记忆,而小孩子是在寻找实实在在的乐趣。当我看到这高高的秋千时,首先得反应是:哇!好高的秋千呀!玩起来一定很刺激。当我坐上这高高的秋千时,双手分别握住两边的铁链,爸爸走到我身后,先轻轻的推了一下,秋千荡不起几米又回了来,我着急得让爸爸把秋千使劲往上推。只见他使劲一推,在一瞬间,我迅速地“飞”了起来,刹那间,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鸟飞翔在湛蓝色的天空,无忧无虑地“飞翔”。

  清明荡秋千让我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吃单饼卷大葱又让我品尝了美食的滋味。单饼卷大葱是用玉米面、小麦面粉、土鸡蛋及大葱制成的一种食品,是山东省的地方传统名吃。它的吃法也十分简单,是将大葱洗净蘸上甜酱黄豆酱用刚烙好的煎饼卷着吃,辛香辣伴着甜酱的味道,好吃又开胃。

  眼看今年的清明节就要到来,待疫情消散,让我们一起去体会民风民俗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就是身体的保险公司,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就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全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就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小学习作《家乡的风俗》07-01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1-06

家乡风俗作文11-03

作文:家乡的风俗08-16

家乡风俗的作文04-08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07-24

家乡风俗作文12-22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27

家乡的风俗作文06-22

家乡的风俗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