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时间:2024-11-08 10:54:22 家乡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常用1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常用13篇)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

  又到端午,我马上把目光投向奶奶。她微微一笑,苍老的脸在此刻熠熠生辉,发出万丈圣光,恍若菩萨下凡。要知道,对我而言,端午不仅有可恶的大扫除,还有奶奶制作的“专属甜品”。

  糯米,混合姜汁、白糖,搓成片状放入锅中,在中间用筷子捣个小洞,便可把火打开,将它们交给时间。奶奶完成这一切时,我总会在一旁看着,咽咽口水,彷佛那团子已经进到嘴里了似的。

  老蒸锅喷出一大股蒸汽,把奶奶笼罩住。她的身影若隐若现,好像下一秒就会消失一般。糯米的清香萦绕在厨房内。奶奶一定是糯米仙子吧。我如此坚定地想着。尽管知道这想法万分幼稚,但一看到她被蒸汽环绕的.,平静祥和的脸,便内心无比宁静——她像是有魔力,让人急不起来。

  糯米团子出了锅,我立刻夹起了一块,顾不得烫,马上塞进嘴巴。饱满充实的糯米,无伤大雅的姜味。甜滋滋,软糯糯的,没什么特别。可这家家都能做的普通糯米团,却令我无比眷念,以至于每到端午便纠缠奶奶。

  她说,在我们家里,糯米团加姜,再捣个洞是种特殊的祝福。可以保佑儿孙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受妖魔鬼怪的伤害,体内的糯米团可以为儿孙挡下一切。

  我对此只得失笑,根本就不信。可奶奶的固执远超我想象,我也只好听她老人家的。渐渐地,我习惯了这份端午“专属甜点”,每次端午都会和它“亲热”一番。

  今年,奶奶上山养老去了。我只好自己做一份糯米团。动作、时间……一切都把控得完美无缺,但,却没了那个味道。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2

  说到冬至,你了解吗?你又知道有关冬至的多少事呢?

  冬至这一天在12月22日左右,是最早制定的一个节气。冬至过后,白天会越来越短,而晚上会越来越长,所以在这一天大家都会早早睡觉,迎接寒冷的日子。过了冬至,白天会越来越长大,大地也会越来越越暖。冬至也是个吉祥的日子,是一个有福气的日子,应该祝贺。在古时候的这一天,朝廷不上早朝,军队不打仗,商店也关门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在唐朝和宋朝的时候,冬至要祭祖先,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为什么呢?因为皇帝是天子,他觉得这个皇帝职位是天赏赐给他的,所以要穿上最隆重的衣服去祭拜。那么祭拜的地方,在哪儿呢?现在的北京天坛,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祭天的地方。

  这一天,老百姓们要祭拜祖先,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晚辈还要给长辈送棉袜,送棉鞋,富裕人家会给长辈棉袍子棉衣。这一天还要吃馄饨,传说以前有个医生叫张仲景,看到百姓耳朵冻烂了,心疼百姓,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切碎的羊肉煮熟,放入辣椒面和发热的调料,包上面皮,让百姓吃,也就是俗话说的“冻耳朵”。有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叫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望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十天之后天气回暖,春天就到来了!冬至还有三候,分别是一候蚯蚓结,蚯蚓在这一天冻僵成了一团,像绳子。二候麋鹿解,什么意思呢?就是麋鹿的`角向后长,冬至的时候开始回暖了,麋鹿感觉有些暖和了,就开始解角。三候水泉动,泉水开始温热流动,地下的水开始冒热气了。我们家在冬至这一天会吃饺子,在饺子里加入切碎的羊肉,葱、生姜等调料,吃了暖暖的。吃饭前还要祭拜祖先呢。

  冬至是个特殊的节气!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3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最喜欢的就是家乡的端午节。

  这个端午节,来头可不小呢。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国的国都已经被攻破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要与楚国同生死,共存亡,便投入汩罗江自尽了,岸上的人们见了,赶紧去抢救,可是滔滔江水里,哪里还有屈原的影子啊。人们为了不让屈原饿着,就往江里投饭团,但是饭团一投下去,就散开了,鱼虾一下就抢光了。后来,人们就想出办法,把米饭放进竹筒里,再投进江里,这样鱼虾就吃不了了。为了纪念爱国诗人,人们把屈原投江的这一天定为端午节,竹筒饭也演变成现在用粽叶包成的粽子。

  端午节第一个习俗就是吃粽子。粽子不但有咸的、甜的,也有各种形状,长条形、棱锥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要煮上几个小时,锅里开始发出阵阵清香,我们这些小孩就围在锅边等着了。煮熟后,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来吃,还没撕开粽叶,我们就想咬上一口,这时总会给烫到嘴巴,但大家还是一边吹气一边吃。

  第二个习俗就是划龙舟。每年到这一天,人们总早早的吃完饭,就围到九州江岸边。桥上真是人山人海呀!随着一声令下,各队人员奋力划起来。龙头最关键,他控制着整个局面。呐喊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队员们听着指挥齐心协力地划着。划龙舟讲究的是团结,不在乎输赢,它使人们的心更近了。

  都说五月是“毒月”,这一天自然就少不了艾草。家家户户门口都插着艾草,还用艾草、柚子叶熬水洗澡。据说这样就可以辟邪,保佑平安健康。当然也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用艾草和柚子叶熬水洗澡本来就可以去除湿毒。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它的热闹,它所带来的欢乐,让我回味不已。我仿佛听见划龙舟时人们那爽朗的笑声,闻到了艾叶草的清香,看到了粽叶里面那团胖乎乎的糯米团。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4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与我的家乡—洛阳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最早见于《周礼》的“中秋”一词,就始于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时。洛阳与中秋节已相识千年,如今的`邂逅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我们家中秋祭月时,老月饼和瓜果是不能少的。中秋节前,正是各种瓜果成熟之时,孟津梨、伊川枣、偃师葡萄、洛宁苹果、宜阳柿子等行销洛阳,丰富洛阳的节日市场。每当这个时候,奶奶都会带着我去市场采购,还会带我去参观卖老月饼的店里是如何制作月饼的:他们用面粉做皮,包上白糖、芝麻、桂花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然后在锅内烙制。这就是洛阳的传统月饼。

  中秋节晚上,明月高升之时,爷爷代领全家在露台的桌子上摆上买来的瓜果和老月饼,然后郑重其事地向月神行礼,礼毕后,爷爷将月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会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月饼,奶奶会用香炉焚香上供,虔诚祈福。我问爷爷奶奶:“为啥要拜月?”奶奶耐心地告诉我:“月神嫦娥又被尊称为牡丹花神,传说八月十五晚上是她下凡种花之日。因此,这天被称为牡丹的生日,晚上拜月,寄托了洛阳人盼望花开天下、富贵吉祥的愿望。”我一边赏月,一边听着奶奶讲着这美丽的传说。

  中秋节是我们洛阳最有人情味的节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赏明月,共食一块月饼,成了千古不变的主题。即便不能团聚,那也要面向明月,倾诉心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5

  冬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冬天的到来。在这一天,客家人喜欢酿酒,认为冬至时水最醇;杭州人会吃年糕,祝小孩子“年年长高";北方则习惯吃饺子,甚至有“冬至不揣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而在我生活的重庆,冬至,便是吃羊肉的日子。

  为什么要吃羊肉呢?妈妈说,羊肉拥有很高的热量,以暖祛寒,所以冬天吃羊肉对身体很好。哇!想不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习俗还有这么深的学问呢!于所以每个冬至,吃羊肉时,我几乎都饱含敬意地看着面前那锅热腾腾的羊肉汤。

  的确,吃羊肉时,是感受得到妈妈说的祛寒的。夹一块煮好的羊肉送进嘴里,鲜昧立即在唇齿之间弥漫开来。等咽下羊肉,作文肠胃马上就生出一股暖意,像是捂着小火坛。吃羊肉时,要是能捞到一片肥羊肉,那才叫妙呢!肥的羊肉不似肥猪肉那么腻,最大的味道就是香,和着些许蔬菜下肚后,还得再嘬嘬筷子上的汤汁才能满足。

  吃完了羊肉,便到了最重要的.环节——喝羊肉汤。撇开油点子,盛上一碗近乎乳白色的鲜羊肉汤,与锅中剩余的羊肉一同喝下,最后再呼出一口心满意足的热气——又度过了一个冬至。

  吃了羊肉、喝了肉汤,背上、手上、额头上都会沁出汗来,这便是湿气被羊肉给逼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可以温暖地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了……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6

  在我的家乡宿迁,一年里除了过年,最重要的节日就数重阳了,在那天我们通常会登高,吃重阳糕……

  说起这重阳节的习俗可是有个大来头,相传是汝南县澄中的一个地方,有个瘟魔那麽四处游荡,所过之处都会染上瘟病。村里有个小伙叫恒景,一心想除瘟魔,在他苦练武功后,受一位老者之教,说是登高,采菊,吃重阳糕可以祛除瘟魔。恒景和乡亲父老们便照做,果真那温魔当场就“昏”了过去,此后就再没有来过。

  从此,登高等习俗就一直流传至今,老家对登高这个习俗可把控的很严。通常我们都是一老一小搭配登高爬山,听老人家说,古人认为登到高处离太阳近,太阳乃至阳之物,能够祓除身上的不祥。在我们上山时,每人还会在兜中揣上一两块软糯甜腻的重阳糕到山顶吃。你想啊,当一老一小爬上山时,累得直喘粗气时,饿得肚子咕咕叫时,再细细咬上一小口热乎乎的重阳糕,那松松软软又带一丝清香的味道在嘴中蔓延着,心头也不禁涌上丝丝缕缕的幸福。

  重阳糕其实也是祝愿子女百事俱高的`寓意,所以我们那的老人,在那天总是会拉着儿孙子女的手念念有词的祝福。

  此外,在那天我们还会插茱萸,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吧!“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大诗人王维的这句诗写的就是重阳节插茱萸的活动,通常我们会佩带在手臂上,或做一个香袋来佩戴,也有是插在头上的。古人用这个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有了这些习俗,重阳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什么时候你也来这里一览重阳节的风采吧!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7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去年清明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回家祭祖。我的家乡是云浮市罗定龙湾镇。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广东人特别重视,因为这是一个缅怀先祖,感恩孝道的日子,所以在这一天广东人无论身在何方,都会赶回家乡祭祖,一是可以家人团聚,共论家常;二是祭拜祖宗,感恩祖先,增进亲情。小孩子嘛,更开心的是可以放假,有吃,有玩,有喝,有活动,可开心了。

  回村里头,就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杀鸡杀猪,准备祭祖用的纸钱。同样我们家里的人也是这样,村里人见到面,都会互相寒酸几句,问寒问暖,如:外出发了什么大财呀,祭完祖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等等,很是亲切。

  一大早,当准备好了祭祖需要的祭品等东西,大家伙就开始登山祭祖去了。我们家乡有个忌讳,就是三岁以下的孩子是不允许去上山祭祖的,一是因为山路颠簸不安全,二是因为传说中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会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我们来到了爷爷的坟墓前,家人就把贡品放在了爷爷的墓碑前,接着在爷爷的墓碑前点了些香和蜡烛,让我们轮流祭拜。然后我们准备一个火盆,给泉下的爷爷烧点儿纸钱和纸房子。然后我们再去其他的山峰上,去祭拜那些故去的先祖们。每到一外祭点,我都会认真看看墓碑上记载的字,因为墓碑志刻记祖先一生的事迹,原来我的祖宗都是勤劳俭朴之人,也有将相之人,我很自豪有这样的祖先。

  祭祖活动让我想到了祖辈的艰辛付出,养育子女的劳苦,没有祖辈一代一代地努力,我就没有今天这么幸福的生活。以后我要好好学习,热爱生活。长江后浪推前浪,只要努力,我相信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大了我也要为家族,为社会,为祖国添砖加瓦。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8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今天选择一个经典的习俗来写——端午包粽子!

  一说到粽子,每个人肯定都不陌生,今年的端午节,我打算自己学包粽子,妈妈也特别支持我的想法。

  一大早,我跟着妈妈一起来到了超市采购所需食材。有许多东西需要买,有赤小豆、糯米、白砂糖、红豆、绿豆、蜜枣、艾叶等。

  回到家,我们放下大包小包的食材,洗洗手,我挽起袖子,准备开工。

  妈妈告诉我,这粽子有很多种口味,问我要包哪种。嗯,我仔细想了又想,最终决定,还是一如既往的蜜枣味吧。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艾叶卷成一个类似圆锥的形状,往里边加入白砂糖、赤小豆、蜜枣、还有最重要的糯米。然后用几条绳子封好口,一般我们家里还会准备很多种颜色的线以便对不同的口味进行区分。这样,一个个小粽子就做好了。

  转眼间来到了最简单的一步——那就是上锅煮了,我帮妈妈把一个个包好的.粽子放进沸水里煮十五分钟,终于能休息了。

  经过漫长的等待,粽子终于出锅了!煮好的粽子,满屋飘香,剥开粽叶,里面红棕色的粽肉在灯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简直棒极了,我和妈妈都很开心。

  包粽子非常有意思,大家也可以去尝试一下!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9

  你们了解博白的过年风俗是怎么样的吗?一定不是很了解吧~~那好我现在来告诉你吧?

  在三十之前,每家每户都要购年货,买新衣服,大人小孩都要买新衣服,因为要穿起些的衣服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就代表新的一年有新变化,小孩长大了一岁。买爆竹,是准备除夕晚上放的咯,表示喜气洋洋,也是迎接新年的一种方式。

  准备好各种吃的,喝的,用的`之后,房子也不能不准备了。那就是来一次家庭大扫除,这样我们就把旧的不好都扫出去,把“新”迎接进来了!

  除夕到了,这是最热闹的一天,家家杀鸡,首先要祭拜祖先,让祖先先吃饱,这也是守孝的一种传统。祭拜完祖先,我们就全家人围着一桌好菜,开始吃年夜饭了。这个时候,不管是多远、多忙的人都要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到了晚上,大家都穿起了新衣服,家家灯火通宵。一过晚上12点,家家都开始比赛放鞭炮,一般不准间断,代表“连连发”。

  到了大年初一,初一和除夕有很大的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一打开就看到昨晚的爆竹纸皮,看哪家的爆竹纸皮厚,就说明哪家旺。

  大人小孩早上到亲戚家拜访,女人在家里等待各个来拜访的亲戚朋友。来拜访都要带上新年礼,其中必须有“大蒜”和“面条,“大蒜”代表新的一年有新的“打算”,“面条”则代表“有头有面”。

  元宵节,家家去看别人表演节目,大街上都是火红的灯,有说,有唱,演杂技,什么的,非常热闹。

  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跑到大街上玩。多么快乐。

  这就是我的家乡博白过年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0

  我的家乡在萧山——坐落在大山脚下的农村。那里的人情和风俗,让人怀念。

  我一年才回去一两次,乡邻送来自养的土鸡、鸭子、鸡蛋或自种的菜,笑呵呵地说:菜吃完了,尽管去他们田里挖。热情、淳朴的村民,让我印象深刻。

  每到佳节,萧山有吃圆团的习俗。圆团倒着读是“团圆”,象征全家团圆。把糯米洗干净,风干后加工成糯米粉,包上馅,蒸熟后就可以吃。

  爸爸小时候最期盼过节,过节就有圆团吃。那时,家里条件不好,但每逢过节,总能吃到美味的圆团。他守在灶边,望眼欲穿。掀开锅盖那一刻,热气直往脸色冲,奶奶笑着先给他盛一大碗。

  端午能吃到两样好东西。一大早,爸爸跟爷爷去山上砍桃叶枝,绑在门口辟邪。奶奶砍了棕叶洗净,用浸好的糯米和腌好的猪肉包粽子。煮粽子时顺便蒸提前做好的圆团。到处香气弥漫,爸爸跟伙伴坐在大树下,听纳凉的老人讲故事。忠而见疑的屈原不愿蒙受污名而投江,百姓不忍其遗体被鱼吃掉,就做粽子投入江中。吃着喷香的粽子和圆团,爸爸懂得:高洁的品行让人尊敬。

  冬至、除夕吃圆团,驱散寒冷,享受家人团圆的快乐。

  弟弟出生后,奶奶住到上海,方便照顾我们。每逢过节,她就让爸爸网购糯米粉做圆团,希望我们牢记家乡习俗。

  馅料可甜可咸,也可酸。老家山上有鲜嫩的春笋,地里种着紫红的苋菜,野外有碧绿的马兰头,包出的圆团美味、健康。

  为了让我们品尝家乡美味,爸爸每年春天都回老家挖笋。看到竹林里的土有裂缝,把周围的土挖空,挖到底部的根露出来,锄头横着用力一撬,笋就挖出来了。把笋洗净,带回上海,切成丝。

  买不到新鲜野菜,奶奶就腌咸菜:把白菜切成小丁,放入盆中。把盐和辣椒撒在白菜上,来回揉搓。汁水出来后,移到大缸里,放入棕叶和竹条,既能保持白菜新鲜度,又能防止最上层腐化。再用大石头把菜压实,放15天。

  老家的笋丝和奶奶腌的咸菜、肉丝炒在一起,做成鲜美的馅。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不沾手了,揪下一截做成小碗状,不塌下来,才能开始包。否则,太黏太软,圆团就不成型。奶奶说家乡食材来之不易,要把圆团做得既好看又好吃,才对得起它们。

  我们围坐着包圆团。奶奶包得既快又好,小小圆团像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巍然屹立在桌上。我稍微包得好看点,奶奶就大加鼓励。她希望我能传承家乡的美食技艺。

  咬一口煮熟的圆团,糯米皮包裹着满满的菜馅儿,香浓咸鲜,让人心满意足。

  吃圆团的风俗,让离乡打拼的萧山人尝到家乡美味,更有奋斗的动力。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逢春节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习俗都各有不同。比如:东北喜欢吃饺子,山东热爱吃面食,广西习惯吃粽子,而在我的家乡江南,吃春卷特别流行。春卷一定是江南人家的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点心。

  春卷的历史十分久远,可以追溯到晋朝,是从晋朝的春盘演化而来的,把菜摊在薄饼上食用。后来,春盘又变成了馅饼状,唤作春饼。再后来,才有了现在的春卷。春卷的馅料通常是雪菜豆腐干(咸)或是豆沙馅(甜)。春节年年有,春卷也年年包,传统的馅料已经满足不了我的口味了,在今年,我家就开拓了新思路,准备在馅料上作出创新。

  鸡肉鲜美,芝士浓郁,放在一起味道应该不错,但会不会太腻了一点呢?加点爽口的食材应该会更完美。于是,我想到了韩国泡菜。泡菜不仅爽口,而且酸酸辣辣的感觉也能更加凸显出鸡肉的鲜嫩,使口感更丰富,更有层次感。

  有一个好的想法还需要一双勤劳的手。准备好食材:把一片片金黄的芝士均匀地切成细条;将腌制好的鸡肉切成条状并用少油炒熟;把泡菜切成小块。开始制作:把春卷皮摊平;靠近其中一角的位置整齐的放上鸡肉、芝士各一条,泡菜少量;将春卷皮的一角盖在香喷喷的馅料上,两边往里一收,再让它在顺势“滚”一圈,一个白白嫩嫩的'春卷就诞生了。就这样,我负责摆馅料,爸爸妈妈负责包春卷,一个个的春卷演奏出了和谐与快乐的音符。一家人坐在桌边包春卷,其乐融融。我看着那一个个春卷,感觉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爸爸起了油锅,热油在锅里呼噜咕噜地冒泡,一个个的春卷被放进了锅子里,它们在油里翻滚,不一会儿就穿上了金黄的外衣,很快,一个个散发着香味的春卷就出锅啦!我迫不及待地想尝一个,我刚咬下去,已经被高温熔化的芝士蕴含着醇厚的香味流入了我的口中,鸡肉很嫩,泡菜脆脆的,与鸡肉交融在一起,不一会儿,桌上就只剩下空盘子了。

  春卷这一传统的美食虽然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还是经久不衰,春卷包含的久远的历史气息使我们了解了过去,又将它添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这个风俗真的是有滋有味有意义啊!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2

  当我们还沉浸在春节欢天喜地的气氛里,元宵节又接踵而来。元宵节在我的老家青岛是一个倍受重视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猜灯谜、包汤圆、写福字、贴春联,是十分忙碌的一天。

  为什么叫元宵节呢?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谜语悬之于灯,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每年元宵节,小区都会举办猜灯谜的`活动,我为了大显身手,一早就拉着奶奶来到了活动现场。一进茶楼,就见里面人头攒动,好不热闹。一个个灯谜被写在了红纸上,挂在如精灵般在空中跳舞的花灯上,漂亮极了。

  只见一张红纸上写着:“三水压倒山”,我立即就猜了出来:“当”!这时,只见前面围了一堆人,我和奶奶过去一看,是一个灯谜:“72小时(打一字)”。只见人们有的嘴里念念有词,有的站着静静思考,还有的打开手机搜索答案,就是没一人能说出答案。这时,奶奶说了一句:“72小时不就是三天嘛,三天……”我顿时恍然大悟,喊道:“晶”!果然,我又猜中了。

  这时,我看见姥爷在人群里奋笔疾书。过去一看,原来他在写福字。这个福字是楷体的,方方正正,很是漂亮。我一时兴起,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人群里传出一阵喝彩声。

  看见奶奶正在包汤圆,我也想试试。奶奶对我说:“汤圆因为会让人联想到月亮,所以有着团圆、吉利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包好一个汤圆也不容易,你要多加练习。”果真如奶奶所说,包汤圆可不容易,我忙活了大半天,结果馅儿放多了,溢了出来,造型也不好看,像一堆歪七扭八的饺子。我又总结了经验,将汤圆皮搓圆,捏成薄片,将圆滚滚的馅儿塞进汤圆皮里,收口、掐边、揉成球,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做好了。品尝着自己的作品,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一股大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家乡的元宵节既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又是那么快乐,那么有趣,始终让我难以忘怀。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3

  在我老家陕西那里,过年会举行社火活动。

  一次,我回老家过年,就看到了社火。

  那天,听到外面锣鼓喧天,人们就知道社火队来了。

  孩子们、大人们、老人们都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迫不及待地出门看社火。

  道路两旁,观者如堵。我睁大了眼睛,踮起了脚尖,探出了脑袋,张望着,满怀期待地等着社火队的到来。

  锣鼓声越来越响,社火队一边表演一边向我们走来。有扭秧歌的,有划旱船的,有舞龙舞狮的……当然了,还有敲锣打鼓的。场面十分热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踩高跷和抬阁。高跷演员们踩着四尺多高的木棍,表演着各种动作,时而挥舞着衣袖,时而时而旋转着身子,时而又扭动着腰肢,如履平地般,全然忘却了脚下的两根木棍。

  而抬阁是有两三个人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一个人用几根棍子居然抬起了两三个人,还能游行一圈而不倒。这实在让人称奇,我看得两眼发直,忍不住鼓起了掌。

  妈妈告诉我:“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见父亲闯了大祸,十分难过。于是他填平了九州大裂缝。黄帝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勾龙便成了社神。

  那时有瘟疫鬼到处散播瘟疫,但他怕响器烟火,这就产生了击器而歌、燃放烟火以消灾祈福的`民俗。还有人说社火是苗庄王率军乔装打扮逃离琐阳城时流传下来的。”

  社火队渐渐远去,我的眼睛久久跟随着他们的背影。社火年年都演,人们也年年都看。无论将来怎么发展,社火的热闹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想对家乡陕西来说都是永存的。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05-09

【优秀】家乡的风俗作文10-13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03-01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02-25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09-14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01-12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范文12-27

(集合)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12-31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精选77篇)04-26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精选31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