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

时间:2021-03-14 16:45:44 [第一单元]家乡的景物 我要投稿

【精品】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3篇

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 篇1

  黄岩九峰公园是台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位于黄岩东郊九峰山麓。因三面傍山,又称九峰岙里。九峰公园前身为瑞隆感应院,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要说九子峰的命名和来历,还是清嘉庆年间由本县进士夏宝田开始拟命名,隋后王棻子王庄在编写《九峰山志》时,又对每一峰逐一审验,记入志中,从此九子峰各有其名,流传至今。

  各峰以方位为序,由南北分叙如下:

  灵台峰,位于九峰寺西南,海拔约400米。今九峰烈士墓地,这里长眠着解放沿海岛屿及剿匪阵亡烈士,每年清明时节,扫墓的人络绎不绝。

  华盖峰,即紫云峰,南峰最高者,上建塔,海拔440米。诗曰:高拟华盖星,帝座通呼吸。静镇九疑天,群峰争拱揖。

  文笔峰,欢称阜云峰。华盖之南,峰顶有阜云塔。诗曰:卓尔文笔峰,云霞日纵送,淌遇谪仙人,时作生花梦。

  宝鼎峰,接引北侧下方,无显露山峰,海拔250米,群木苍然俯临九峰寺,有似宝鼎。

  九峰公园不仅风景名胜众多,而且文化气息浓厚。目前,九峰公园已成为黄岩市名休闲、健身、旅游的首选之地。

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是良村,它是一个美丽的村子。家乡盛产甘蔗,几乎家家都种。家乡的甘蔗皮薄、味甜、爽口。

  春天,甘蔗下种了,我爷爷把甘蔗剁成一节一节的,埋在土壤里,再给它施上点肥。等那绵绵春雨下过,甘蔗便从大地钻出一个个小小的芽儿。那芽儿经过雨水的滋润,好像洗了个澡,显得生机盎然。

  炎热的夏季悄悄地到来,甘蔗在爷爷的精心培育下,它一下子长高了。爷爷开始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给它分行,分行后的甘蔗便整整齐齐的,像一排排整齐的队伍。每枝甘蔗笔直地挺立在田野上,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站岗的哨兵。没过几天,甘蔗长到一米多高了,甘蔗叶子的颜色也越来越绿,一阵微风吹过,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唱一首动人的歌。

  落叶飘飘,百花凋零。正是这金秋时节,甘蔗成熟了。田野的甘蔗地连成一大片,郁郁葱葱。看着长高长粗的甘蔗,爷爷乐开了花。爷爷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轻轻地说:“科科,收获的时候,爷爷把最大的甘蔗给你吃。”

  不觉到了冬天,爷爷不顾寒冷,开始砍收种下的甘蔗,把一根根甘蔗捆扎好,抬上三轮车送回家。到家后,爷爷又在家的后园挖了一个大坑,把一捆捆甘蔗放进去,然后用土把甘蔗埋藏起来。爷爷说:“这样甘蔗可多贮藏几天,只要藏得好,甘蔗不会烂掉,到春节可以拿出来待客。在暖洋洋的阳光下,甘蔗吃起来特别有味。”

  小朋友,要是你不信,就到我家来做客,又甜又脆的甘蔗准让你吃个够。咬一口,嚼一嚼,甜滋滋的甘蔗汁让你一直甜到心里头。

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非常的美,那里群山环绕,空气清新,使人陶醉!春天山上的树木都绽开了嫩芽,碧绿碧绿的,好看极了,如同一个个小精灵刚刚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衣服一样.夏天的树木已经长大了,变得非常强壮,夏天很热的时候,它就无私地为人民服务着,为人民遮挡太阳的强烈照射.秋天它们换上了一件橘色的衣裳,树叶有时落下来就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偏偏起舞.冬天又冷了起来,它们换上了一件雪白的大棉袄.

  我家的池塘边都种满了柳树,一阵微风拂过.它们翩翩起舞,还甩着它们的小辫子.水里有成群结队的小鱼,它们在小草之间来回游动,最可爱的是他们调皮淘气的吐着一个个小泡泡,真是太可爱了!!

  我家的花坛更是美了,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争奇斗艳!里面有仙人掌,桂花,迎春花,菊花......等等,都美丽极了!春天来临,有些花开的姹紫嫣红,像一个个花仙子在跳舞一般!真是太美了!!

  尽管我的家乡不是最美的,可能有很美的地方,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的,会很美吗?但是在我的心目中我的家乡是最美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想像的,如果你们觉得我的家乡美的话就请你到我们这来游玩好吗?我一定会让你们大饱眼福,让你一次看个够!!

  啊!我的家乡好美啊,我爱我的家乡!!

【【精品】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3篇】相关文章:

【精品】介绍家乡景物作文八篇01-27

【精品】介绍家乡景物作文8篇11-15

【精品】介绍家乡景物作文7篇11-01

【精品】介绍家乡景物作文6篇10-17

【精品】介绍家乡景物作文六篇10-12

【精品】介绍家乡景物作文七篇10-21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15篇)12-09

介绍家乡的景物作文(5篇)11-27

实用的介绍家乡景物作文8篇04-12

实用的介绍家乡景物作文六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