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作文

时间:2021-07-13 19:26:13 节约 我要投稿

节约粮食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节约粮食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节约粮食作文3篇

节约粮食作文1

  20xx年9月份一段江西婺源县一小学女副校长当众吃学生剩饭的短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显示:女副校长站在学生当中,端着不锈钢餐盘,吃光了学生吃剩下的包子,炒粉,粉丝等食物。她的言传身教为我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节约粮食的开学第一课。

  20xx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继而我国部分地区的洪水袭击粮食安全问题不得不被引起高度重视。我泱泱大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吃放心饭的问题,谁来解决?肯定要靠我们自己解决,我们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这就要我们节约粮食,从节约一蔬一饭开始。

  有句顺口溜说得好:“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红军长征时吃难以下咽的青稞面,喝清澈见底的野菜汤,吃皮带,啃树皮,草根……

  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最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更重要的是灾害种类繁多,在部分地区轮番发生。除旱灾,霜冻,洪涝,风雹外,还出现了建国以来不多见的蝗灾,粘虫灾,鼠灾。举国生活维艰,食不果腹,外流逃荒,卖儿卖女,饿死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都是历史,看似离我们都很遥远。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个先到来?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就是这样,我们虽然不是预言家,但我们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至于在灾难来临时我们惊慌失措,毫无招架之力。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确,没有经历过饥饿苦难的人无法体会其中的辛酸。谁也不愿去体会不是?说这些也不是让大家都继续吃皮带,啃树皮,树根。而是让我们明白今天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节约粮食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对大家来说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并付诸于行动呢?对农民来说,粮食就是他们的命。每一粒粮食都要经过农民松土播种施肥除草除害虫到收割再到脱粒的过程,无一不凝结着农民的心血汗水。如果遇到丰收的年景还好,他们的付出还有回报。如遇台风旱涝等自然灾害来说,他们会颗粒无收,他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汗水顺着额头淌进眼睛,逼得他们睁不开眼的付出,还有披星戴月的劳作统统付诸东流。靠种地为生的他们该何去何从?

  民以食为天,我们对粮食的来源有了了解后,我们是否更应该对粮食的创造者——农民多份理解多份体恤并肃然起敬呢?我们是否更应该珍惜这每一粒如凤凰涅槃般得来的粮食?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WorldThriftDay,该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社会在进步,国家在发展,民族的勤俭的美德不能忘。我们应“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柜子里的蟑螂不会只有一只“——当一种危害存在时,它往往一定存在并会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失。浪费的行为就是如此。如果14亿国人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5110亿粒粮食。

  浪费可耻,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我们把节约粮食的意识根植在我们的大脑里,让大脑支配行动,不只简单停留在响亮的口号中,从我做起,从简单的吃多少煮多少,吃多少盛多少,吃多少点多少开始。让我们每天都是世界勤俭日,让开头视频中的女副校长再无剩饭可吃。

节约粮食作文2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看着这句诗,我们可曾检讨过自己,真的做到了没有?

  镜头一: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一个“老大难”——饥荒。当我们看到电脑上、电视里、书本中,那一个个孩子饿得骨瘦如柴、皮包骨头时,我们的内心有没有受到一点点感触?

  在遭遇了60年来最可怕的干旱之后,牲畜死亡,成千上万,的人涌到难民营寻求帮助。很多儿童因为饥饿奄奄一息。河水断流,井水枯竭,庄稼歉收,曾经的牧场如今已成废墟。高达60%的牛羊畜群——很多受灾最严重的人们的主要财产,已经死亡殆尽, “横尸遍野”。而我们却还在肆无忌惮地浪费粮食!

  镜头二:餐馆

  某家著名餐馆,进来三个衣着光鲜靓丽,头发打理得锃亮锃亮的人。

  他们要了一大桌菜,没动几筷子就“埋单”了,也没要求“打包”。饭桌上刚吃了几口的“料子鸡”,还几乎是完整的鱼,冒着热气的……以及其他没吃完的菜全部被倒进了泔水桶。

  同样的事情在这家餐馆、在许多地方,每天都会发生无数次。

  而对于这些举动我们只能是冷眼观看,却从不关心。这时,我总想问一句: “当我们扪心自问时,良心有没有受到谴责?会不会由衷的忏悔?”

  镜头三:学校

  伴着一阵悠扬的下课铃声落下,同学们像一支支离弦的箭向餐厅射去。

  餐厅里弥漫着一股芳香,白花花的面条、包子蒸腾着热气:稀饭、粉汤散发着醉人的香甜,同学们如饿狼一般,开始了扫荡……

  然而……

  几分钟后,同学们像奔驰的骏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离开了餐厅。放眼望去,蓝色的餐桌上,摆满了绿色的饭碗,碗中到处是剩下饭粒,剩菜。它们孤零零的依缩在各个餐盘中。

  每每当我看到这一碗一碗的剩饭时,仿佛能听见那些米粒、面条在我耳边哭泣,在痛斥,在抱怨……

  2xxx年1月16,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徐侠客,在发起“光盘行动”,倡导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他说: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微博一经发布得到蔡奇、王郁松等名人和人民日报、国土资源报等媒体的支持,1月22日《新闻联播》报道该活动,号召大家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我们作为21世纪的主人,更应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据1 986年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结果显示:112个发展中国家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80年代,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现在世界上仍受饥饿之苦的人有多少。一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挨饿,我就想对那些还在浪费粮食的人说,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们的心血,都是他们汗水的结晶。我们还没资格这么“阔绰”,请节约粮食,进入到“光盘”行动中来吧!

  问问这个大自然,它还可以为我们服务多少年?

  问问那些劳动人民,他们还能劳作多少年?

  问问我们,我们还有多少年“享受”这些?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节约更是一种境界。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我们不应该把自己肉体上的快乐建在他人的痛苦上。

节约粮食作文3

  我的站在漫无边际的荒原,周边是凄冷的寒风,卷着无助的残叶,地上是斑驳的昏黄,偶尔踩到,嘎嘎作响,如人骨断裂般清脆决绝。

  这是天路的一角,我看见大地上人们的无助和痛苦。他们面黄肌瘦,偌大的天地间溢满哀嚎和呻吟。我看见那些孩子,那些和我一样大的孩子,他们空洞的眼神,枯瘦的手臂,他们干裂的嘴唇;我看到那些老人,那些像我爷爷奶奶一样年长的'老人,他们奇怪的歪侧着的身子,他们气若游丝的喘息;我看见那些中年人,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大的中年人,他们仅有厚茧包裹着的手,他们怀中夭折的婴孩。

  唯一的,仅有的生气,是偶尔的几只飞不起的椋鸟,几只没有毛的乌鸦。

  你以为我在讲故事,你以为我在复述一部战争片么?

  你都猜错了,我在说事实。

  或许你会感到怪诞,感到荒谬甚至感到可笑:怎么可能!

  可是你想过么,他们就是我们的后代,承蒙我们的照顾,他们无辜挨下了一切。

  或许也不能说是无辜,毕竟自作孽不可活,既然作孽的人已不复存在,那便让他的后代不可活。

  没错,我是说,他们的痛苦,是我们造成的。

  各位,你们有没有想过,你到底浪费过多少。你的时间,你的金钱,你的生命,人类的粮食。

  你的一切,你大可以挥霍,只要你挥霍的起,可是粮食,是人类的,你挥霍不起,你也不能挥霍。

  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之对粮食的浪费也越来越大。“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据调查,人们在餐桌上造成的浪费相当于大约一亿人一年的口粮。多么可怕的数字啊!且不说以后,现在就有很多吃不上饭的人。那些在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他们哪里能向我们一样,今天要吃这个,明天要吃那个,这个咬两口就扔掉,那个碍于面子买多了却还吃不完,大包大包的扔掉!与他们而言,能每顿都有饭吃就是上天对他们最美丽的馈赠。可惜,可悲,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

  就拿我们在学校就餐来说吧,每次食堂的大叔和阿姨推着满满一桶桶被同学们倒掉的剩饭剩菜时,我就感到深深的悲哀:白花花的米饭委屈的趴在里面,大块的肉和菜被挤得没了模样……而同学们仍然浑然不觉。食堂的墙上不是挂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牌子么?我们大家不都明白这个道理么?为什么要明知故犯呢?

  你有没有想过一粒米是多少汗,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腰背伛偻的农民在烈日下的劳作?你随便的一个动作埋没了多少他们的苦楚和辛劳?

  各位,你们是否真正的理解过粮食是什么,你们是否真正的珍惜了它们,你们是否尊重过他人的劳动,你们是否为现在的行为付得起代价?

  如果你真的仔细想过,那么我想答案应该都是否定。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浪费粮食呢?我们的子孙,我们的同胞,我们自己都需要粮食啊!我们是不是应该杜绝浪费,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呢?

  或许,你,或我站在天路的一角,满眼是万顷的良田,天间是快乐的人们,是向我们一样有着美丽童年的孩子和安享晚年的老人。

  为了最美丽的一起,节约粮食,杜绝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