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清明时节》作文
随着天气转暖,花儿开了,叶儿绿了,天地澄明,风和日轻,清明节转眼就到了眼前,想起清明节,脑海里满满温馨温情的回忆。
儿童时代,清明节的记忆与鸡蛋和秋千有关。
老家的习俗,清明节这天,不论穷富,都要给家里的孩子煮鸡蛋吃,一人两个,多者不限。我们家穷,偏偏孩子又多,我们姐弟三个,加上和姐姐只差一岁的小姑,算起来有四个小孩,最少要八个鸡蛋,这对当家主事的奶奶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自打开春鸡开始抱窝后,奶奶每天都盯着鸡屁股,每下一个蛋都会喜滋滋的收起来,攒到八个的时候,我想奶奶会长出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刚煮出来的鸡蛋暖暖的,卧在手心里,看着就那么可爱,一开始舍不得吃,用红纸染了,红彤彤的,带着一股喜庆。小朋友之间,会拿出来互相炫耀,比较,看谁的鸡蛋更大,更圆。把玩半天,实在忍不住了,便吃掉一个,另一个忍了又忍,还是没忍多久,又被我小口小口的吃掉。吃完了便眼巴巴的盯着姐姐的那份,姐姐看我可怜,再把她的那份给我,我等于一人吃了两个人的鸡蛋。我小时候就是那么馋,为了一口吃的,可以什么都不顾,没脸没皮。
老家的院子里有几颗碗口粗的榆树,奶奶拿绳子绑了,给我们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我们几个就在院子里争着吵着闹着荡来荡去,奶奶在一旁看着,笑而不语。一般是我和弟弟坐的多,姐姐和小姑轮流在后面推我们,姐姐只比我大三岁多,但从小就有姐姐样。大了以后,有一年清明节去大姑家里,看到她家门口的空地上也有一个小秋千,一个小男孩坐在上面,一个小女孩在后面推,我估计那小女孩肯定是小男孩的姐姐,那一刹那,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姐姐,一种感动油然而生,有个姐姐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比起我们小孩玩的小秋千,大人玩的大秋千就要复杂多了。我们家门口是个三叉路口,有一块三角形的空地,正适合用来荡秋千。记得离清明节还有好几天,村里好事的大人便开始张罗开了。通常是几个老者指挥着一帮青年后生,搬来打麦场压麦子的石头碌碡做底座,上面架上“门”字型的架子,四周有六根绳子从不同的方向固定住,架子上有两个铁环,绳子拴在铁环上,一个秋千就做成了。
清明节那段时间大概是人的心情最惬意,最放松的时候。远离了冬天的严寒,脱掉了臃肿的棉袄,棉裤,人的身子一下轻快了很多,随着身体的轻快,精神也自由了,有种想放飞自己,拥抱自然的冲动,荡秋千便是宣泄这种情绪最好的方式。大人们打秋千不像我们小孩子,享受那种荡来荡去的惬意,大人们享受的更多的是那种刺激,那种从精神到肉体彻底的奔放。荡的好的人飞起来几乎可以与横梁齐平,看得人心惊肉跳。每到此时,这里便成了乡村快乐的海洋,谁都可以去试一试,一个人荡,无数人看,有叫好的,有起哄的,有相互较劲的,品头论足,笑声不断。最受欢迎的是男女组合,相对而站,轮流发力,只见两人不断蹲下起来,那情形多少有些暧昧的成分,让围观的人笑得直不起腰来。这样的组合,女的一方一般都是泼辣的、已婚的女人,未婚的姑娘恐怕都会躲得远远的,唯恐那意味深长的目光落到自己脸上。
其实,清明节荡秋千古已有之,苏东坡的蝶恋花.春景就有这样的描述,“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只不过,苏夫子描写的这位荡秋千的少女大概是生活在深宅大院里。她在春光明媚的早上,兀自打着秋千,没心没肺的笑着,却不知,她银铃般的笑声引发了墙外一位后生的相思之情,他在墙那边徘徊很久,渴望一睹姑娘芳容而不得,春潮泛滥,百爪挠心,像一只发情期的公猫。
中年以后,我每年清明节都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无数次在乡村行走,再也没见到那种高高的架在碌碡上的大秋千,即便小孩玩的小秋千也难得一见,大概,在席卷全球的物质享乐主义大潮裹挟下,即便是乡村,对这种简单质朴的,带有田园气息的运动也早已不屑一顾了吧。
中学时,清明节给我的印象是扫墓。
学校地处乡镇,距离县城的烈士陵园有十几公里,一大早就走,以班级为单位,举着红旗,列队而行,一个学校的学生怎么也有几百号人,长长的队伍可以拖得很远。行走在绿色葱茏的原野上,行走在蓝天白云下,春风鼓荡,春意盎然,人的精神格外愉悦,十几公里的路程并不觉得有多么遥远。到了那里大概十点多种,无数个学校的学生汇集到一个广场上,红旗猎猎,人头攒动,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声势自是浩大。
按照程序,先是领导讲话,然后请当年的战斗英雄讲话,最后是学生代表宣誓,代表一般选模样周正,根红苗正的,往那里一站,表情严肃,苦大仇深,声音则洪亮高亢,郎朗上口。宣誓词大概意思是,我们要牢记先烈事迹,继承先烈意志,不忘阶级斗争,誓将革命进行到底,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我们因为离得比较远,只能听个大概意思,鼓了几次掌,喊了几次口号,讲话也就结束了,剩下的时间是自由活动。大家顿时如蒙大赦,作鸟兽散,烈士陵园顷刻成了儿童乐园,犄角旮旯里到处是疯跑打闹的孩子。
烈士陵园建在一高高的土丘上,翻过这座土丘,前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县城,四八年解放军攻打县城时,这里成了主战场,反复拉锯多次才得手,因此,这片土丘里随处可挖出大把的子弹壳,有的已经锈迹斑斑,有的擦拭后依然黄澄澄的。后来,这些子弹壳成为我们放鞭炮的道具,将威力巨大的雷子塞在里面,点着后一声有些沉闷的轰响,子弹壳蹦起老高。
记忆最深的是上大学时的一次清明节,好像是大一,班里组织集体活动,清明节那天到英雄山野炊。为此,前一天,我们买好了猪肉,鸡蛋,蔬菜,火腿,面包、啤酒等等,借来了锅碗瓢盆,就等着去山上美餐一顿了。
第二天一早,我和七八个负责带东西的同学先行出发了,我背了一箱趵突泉啤酒,用背包带打好了,背在身上。那时去英雄山要先去工业北路粮站附近坐3路车,然后到大观园倒4路车,一路艰难前行,于中午时分终于到达了英雄山。
我们出来时天下着毛毛细雨,下车时成了中雨,等冒雨爬到山顶集合地点,雨突然停了。我们七八个人分头行动,有的去捡干燥点的枯枝树叶,有的去找砖头石块架锅垒灶,有的去找稍微平整点的地方摆放案板,万事俱备,就等着大部队的到来。谁知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望眼欲穿,快两点了,别说人影,鬼影都不见一个。估计是看着天下雨,这帮懒虫都不来了。这时,忙活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我们几个一合计,再等下去也是徒劳,背回去对不起我们一上午的奔波劳碌,干脆吃了算了。
于是,我们开始生火做饭,七八个人各有分工,会炒菜的当大厨,手脚麻利的切菜,啥都不会的当火头军,一通忙活下来,居然也搞得像模像样。因为是三十多个人的口粮,七八人吃,肯定是绰绰有余。肉足有六七斤,火腿好几块,啤酒整整两箱,这对我们这些平时碗里有块肥肉都要窃喜半天的穷学生来说,无异于满汉全席了,那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眼角眉梢全是喜啊。肉是五花肉,切成大块,劲道,饱满,咬一口满嘴流油,浓香四溢;酒是易拉罐装的,打开后丝丝冒气。我们几个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那感觉仿佛不是在英雄山,而是在梁山泊忠义堂群雄聚首,结结实实过了一把好汉瘾。
不知过了多久,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们都有了些醉意朦胧,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切都在晃动。天依旧阴沉,但雨是彻底停了,空气中氤氲着饱和的水汽,潮湿而清新,松林中有一种青草的味道,有一种酥软的土壤的味道,好闻极了,我们一行人踉踉跄跄、相互扶携着蹒跚下山。
等回到学校,已是华灯齐放,月上柳梢头了。
【《记忆中的清明时节》作文】相关文章:
记忆中的那个清明的作文02-20
记忆中的清明作文(精选5篇)04-03
记忆中的清明作文700字03-17
记忆中家乡的清明节作文03-14
清明时节的作文10-05
作文清明时节09-21
清明时节作文_06-23
清明时节的作文07-19
清明时节作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