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菊花的作文

时间:2024-02-25 11:52:25 菊花 我要投稿

实用的写菊花的作文优秀(4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菊花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写菊花的作文优秀(4篇)

写菊花的作文 篇1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牡丹雍容华贵,莲荷出淤泥不染,幽兰空谷吐芳,杜鹃高寒绽蕊,各有独自的韵致,倾倒无数爱花人。傲世也因同气味,喜爱什么,还要看爱花人的主观性情,看自身的气质禀赋,看个人的理想品位。天下惜花爱花者甚众,可是我想,喜爱菊花的人就应不算少吧。

  我不仅仅喜爱菊花的美丽,更喜爱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季,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陈毅爷爷曾这样写诗赞美秋菊: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初春的'菊花芽是和香椿芽、花椒芽齐名的鲜品,菊花菜系、菊花火锅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些功用,较之那些徒有娇艳经不得风雨的娇贵花儿,相去不知多远了。菊花,除有一身傲骨以外,奉献精神也是难得可贵的。人们赏菊爱菊,情所难免。可是试问蜗居如我者去哪里找寻菊花的落脚之地呢?陶渊明好歹有个院落有道东篱,杜甫虽然赏菊时需要赊酒,可是他的草堂里也就应有任由菊花生长的园圃,所以我的辩解既是推词又是苦衷。最重要的是,我是从真心里爱菊花的。

  万紫千红的菊花啊,您羞羞哒哒地低着头,显示出您特有的文静庄重,如火如荼的菊花啊,您不畏寒意,坚强不屈……

  菊花,您给九月带来鲜艳,菊花,您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美感。

写菊花的作文 篇2

  听说黄兴公园有菊花展,我们全家兴致勃勃地去看。这次展览有不少珍贵品种,最让我难忘的是玉翎管。

  玉翎管的花瓣呈浅绿色。远看花瓣似细条,离得近点仔细看,就会从花瓣的顶端,发现每一个花瓣其实是一根空心细管。内层的花瓣很短,越住外花瓣越长,最外层的花瓣达到十几厘米长,自然地垂下,像一道绿色的瀑布。

  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这不叫‘绿瀑布’,而叫‘玉翎管’呢?”

  爸爸拿出手机,立即进行搜索,不一会儿,他说:“清代官员的帽子上插孔雀翎毛所使用的配件叫‘翎管’。低级官员只能用红玉,高级官员才能使用绿色的玉翎管。”

  看了爸爸手机上清代官员帽饰的玉翎管图片,我不由佩服为菊花起名的.人,“玉翎管”的名字不仅表现了这种菊花的颜色形状,更带有高雅的味道!

写菊花的作文 篇3

  现在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今天我到花坛里观赏菊花。

  你瞧,她的茎上面有许多细毛,她的叶片是墨绿墨绿的呈掌形,摸上去有些粗糙。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花,一朵朵菊花犹如一位位美丽的花仙子。有的'金灿灿的,有的红里透黄,还有的洁白如玉。我仔细地看了看她的花瓣,每朵花大概有二十几片花瓣组成,花瓣由大到小依次从外向内排列,一层裹着一层,美丽极了!

  菊花不仅颜色丰富,姿态也各不相同。盛开的菊花如同一位穿盛装的仙子在枝头迎风起舞;半开的花可有趣了,几片花瓣先探出头来,像侦察兵出来观察情况;未开的花骨朵儿似小拳头紧握着,又像害羞的小孩躲在绿丛中。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陈毅爷爷写的一首诗: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奈其何?

  是呀!菊花在春天百花齐放的季节默默无闻,秋天百花凋谢时,她却迎霜开放,她虽然比不上牡丹华贵、玫瑰芬芳吐艳,但她那朴实的美却深深打动了我,那坚强的品格更让我敬佩!

写菊花的作文 篇4

  每个人都知道菊花柄!现在,我想介绍菊花。菊花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菊花属于菊科。有许多种类。如果按时间分类,可以分为早菊、九月至十月开花的早菊、月菊、八月菊等。

  菊花的故乡是中国。它的.种植历史相当长。菊花的记录已经记录在3000年前。许多学者写诗赞美菊花的美丽优雅和抵御严寒,如:“在采菊的东篱笆下,你可以悠闲地看到南山。”"不是菊花在花中更受欢迎,而是花更开放。"

  菊花非常强壮,喜欢阳光,耐寒,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肥沃和深厚的地区。虽然菊花很强壮,但它仍然害怕积水。一旦积累了水分,菊花可能会死亡。

【写菊花的作文】相关文章:

写菊花的作文11-15

写菊花的作文[精选]11-07

【经典】写菊花的作文01-10

写菊花的作文(精选)12-27

写菊花作文12-02

【经典】写菊花作文12-29

写菊花的作文(经典)01-03

写菊花作文11-15

写菊花的作文11-13

写美丽的菊花作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