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师作文合集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作文 篇1
我们第一天走进学校,望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一条小白线,心里正在迷惑不解急切盼着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时,老师的一句话“跟我读,1——”让我们幼小的心灵顿时感受到:人生智慧的大门豁然向自己敞开。那时,兴奋的我们都会恨不得逢人便讲“我知道这就是1啦!我认识数字喽!”。那一刻的欣喜与激动,难以言表,终生难忘。从此刻起,对老师的敬佩之心就开始伴随着我们将要经历的一生历程。
老师的知识犹如奔涌不息的清泉,让我们总感到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老师用他们的知识滋润着我们的成长,充实着我们的头脑,增添我们认识世界的力量。老师的知识让我们有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有了时刻拥有巨大知识宝库的安全感而从不惧怕任何的困难。
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这是对老师拥有丰富多彩知识的描述。面对求知若渴的学子们,面对个性各异的少男少女,面对不同角度的问题,老师们拥有了五花八门的知识结构。他们的知识是专业与旁通的完美结合。从此,我们心中对老师有了急切无限的向往!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是对老师阐释知识的方法能力的概括。老师不仅要有自己的“一桶水”,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老师具有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和方法。老师的这种传授知识的能力是他们所独有,这样的能力本身就包含着无限的内涵。
有人这样说,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不仅是具有演说家的口才和艺术家的风采,让学生从语言到行动上都羡慕他、模仿他,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勇于进取、可持续获得知识的人。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永不满足的知识富有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有的人在平凡中默默地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有的人轰轰烈烈成就卓著,做出了显赫的业绩。然而,当我们回顾所走过的人生之路,追寻我们事业发展的源头之时,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我们的老师。是老师给我们指引了前进的路。
教师作文 篇2
今年寒假,在休息之余,按照学校领导的安排读一本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作为一名教师,多读这类书籍,肯定会受益匪浅的,也是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的第一线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赏识教育》这本书,我细细读完全书,感受颇丰。
本书的作者是周弘,书中叙述了他是如何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并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早在1968年,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证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赏识会促其成功。实验表明:具有“培养前途者”的学生名单,被专家有意识的泄露后,他们个性逐渐变得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我国的聋哑女孩周婷婷也是在赏识教育的氛围中走向成功的典型。她自幼又聋又哑,但在父亲周弘“赏识—成功”法的教育下,在老师的帮助下,周婷婷走出了无声的世界。她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目前,正留学于美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从最初对孩子的赏识而渐渐地走入失败的`误区。周弘老师说:“小孩子学说话,随便说得多模糊,父母都给予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赏识的目光去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诚然当孩子呱呱落地,我们便对他的第一声充满了惊喜与幸福。当孩子刚学会叫“爸爸妈妈”,无论其发音多么含糊,我们都欣喜万分。而当孩子稍稍长大,我们的老师、家长却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吝啬于赞美与微笑。对许多优点视而不见,对错误或缺点却狠狠地予以批评,甚至讽刺、挖苦,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这显然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如果我们的老师、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那我们的孩子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你能行”,“你真棒”, 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这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使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不少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因为在某次考试中考出了好成绩,从此就爱上了该门课程;反之屡遭失败,就可能引起孩子对该门课程的憎恶。可见,成功意识对青少年的成长多么重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赏识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作为老师、家长,应该学会赏识孩子。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更容许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性,不允许孩子失败犯错误,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误,扩大差异。现实生活中抱怨多于赏识的事实比比皆是。从某种角度说,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以及过去的举制度,都具有淘汰性,每年仅有50%的同龄人考上大学,却有92。8%家长希望孩子读大学,19。3%的家长还希望孩子读硕士,教育几乎成了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黑色的六月”、“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埋没了多少具有特长的英才;期望值过高的父母们面对着孩子不可避免的失败,导致了无数悲剧的产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接受失败,面对差异,而充分运用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来激励孩子。
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赏识教育孩子,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这办法真妙!” “我真为你骄傲!”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孩子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 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孩子都需要不断的激励。但也要防止走入误区,不能把赏识的目标定位于狭隘的成功,如非要拿学校的金银奖等,而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爱心,充满自信,全面发展的新人。
教师作文 篇3
五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布局谋篇的本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习作表达的方法,但往往习作的选材难、语言匮乏等因素造成了习作水平难以提高的极大障碍。相当一部分学生还达不到五年级上册习作的篇幅和内容的要求,甚至还有记流水账、词不达意等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客观上农村孩子视野狭窄,语言环境薄弱之外,关键还在于我们语文老师对于学生习作指导还缺乏细致和耐心,方法上过于单调造成这样收效不大的结果。所以,这学期开学一段时间后,我就着手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进行研究。
一、习作指导从选材入手,使人人皆有内容可写。
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尤其是农村孩子习作的“拦路虎”,写作中无从下笔,或生拉硬扯废话连篇只为凑够篇幅。习作素材源于生活,需要我们学生以自己独特视角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去积累。还需要去发挥教材的作用。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注重挖掘可写的、随时闪过的一些念头、感悟,引导学生怎样来捕捉素材,积累最真、最朴实的体验片段,为进一步的习作整理做好了准备。比如,在学习《学会看病》这一课,在学生悟到了一位看似狠心,实则饱含着对孩子最深、最理智的爱。引导学生:可曾在生活中发现过不一样的父母之爱呢?学生深思后,竟然交流出好多表现父母爱的生活情节,有“批评”中体现出的爱,在“吝啬”中突现的爱,有“爱恨交织”复杂的爱......打开了学生的生活记忆的画面,让学生感到是有内容可写的,然后再从旁指导他们去选择最恰当的内容去写。经常如此锻炼,帮助学生习作时皆有内容可写,这是做好习作的第一步。
二、博览群书,以读促写。
大文学家鲁迅曾说过:“提高作文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多读书。”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锻炼语言,还可以提高审美水平。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从课文中去寻找语言营养,对其中很有借鉴性的重要篇目,不仅要精读,更要深读、体会、感受。还要选择有目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达到以读促写,最终定会促进学生有话可写、乐于习作。
三、评改习作多样化,增强习作指导的实效性。
俗话说“改进,改则进”,说明了习作修改的重要性。传统的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耗费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学生却从中很少去感悟习作修改的方法。为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习作修改的关注和重视,在习作评改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尝试进行了小组互评的评改方式。当然,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中,可布置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片段训练,让小组长(一组为三四个人)学习习作评改的方法,进行评改,交流指出不足。再从片段到习作,评改由小组长牵头再到组员互评。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真正能投入到阅读自己及他人的习作,达到互相学习借鉴,不仅学到评改习作的能力,也同时对自己习作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自由评改和交流中,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得到共同提高,这无疑也增强了老师对习作指导的实效性。
起步习作课题研究实施以来,课题组领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
1、注重学生词句的积累习惯的培养。开展每周借阅活动,利用课外书拓展知识面。利用每个班的阅读课,要求每位学生每周至少有两篇优美句段积累,并在班级光荣榜上累计,长期坚持,学生积累的意识增强了,丰富了习作素材,拓宽了视野。
2、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实现资源共享,让每位学生把自己购买的课外书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角,方便学生借阅,还利用学习园地展示学生习作,习作讲评课上,让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习作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3、为了检测课题实施以来,学生习作提高的效果,我校举行了作文竞赛,并把孩子们优秀习作汇编成册,在校内发表,进行展览,极大鼓舞了学生习作热情,转变了学生惧怕习作的畏惧心理。
总之,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有收获也有困惑,希望在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不断总结中不断进步,提高看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水平,提高学生习作的质量。
教师作文 篇4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最感困难的是怎样指导学生搜集、使用作文素材的问题。
许多学生反映,生活面很窄,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房到课堂,没什么可写。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一方面,学生生活确实比较单调枯燥,不象进入社会的青年那样复杂;然而,中学生的生活也有丰富多采的一面,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关键是语文教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发现、整理、搜集和提炼这些可贵的素材,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我在作文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方法是:深掘、分类和提炼。
一是深掘法。学生的生活,表面看是很平淡的,但要从平淡的地方,寻找不平淡的意境来。比如我们天天都要接触父母、亲友、同学,每天上学都经过同一条道路。这些亲友、同学、街道其实都在变化,经常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关键是引导学生发现美、发现改革开放的新变化。比如,每天经过的街道突然拓宽了,两旁盖起了摩天楼,一家一家的餐馆、发廊在开张,货架上的货品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可以《我每天走过的那条街》为题,指导学生观察、搜集、深掘素材,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平时,也要尽量利用节假日和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旅游、回乡探亲或进行社会调查,以扩大写作素材的来源。我就常要求学生假期多探亲访友,使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境地。或是去农村探亲,目睹农村近几年来的变化;或是听海外、港台归来的亲属讲述在异国他乡的经历;或是到一个当普通民警、村长、工人、清洁工的亲戚家去作客,也会搜集到你平时无法挖掘到的材料。如果能利用双休日,到车站、码头、餐馆等去参加劳动实践、做好人好事,那搜集的素材会更丰富;而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劳动实践的机会,更不能轻易放过,尽量和工人、农民、战士多接触、聊天,短短十多天中发掘的材料也许是你几年也搜集不到的。
二是分类法。学生作文的素材往往大多凭记忆储备,而这是很容易遗漏的,应该指导学生养成用笔记录的习惯,及时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笔记录下来,以备作文时运用。一般指导学生运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卡片、活页纸和日记本。用卡片可简单地记录书名、篇名和较短小的材料。用活页纸则可以随时将听到的一两句幽默有趣的对话、景色、场景、速写、心理等描叙下来。用日记本则显得更加全面和详尽,让学生每天或每周晚上,利用一段时间,将搜集到的有趣的材料写在日记里。利用这些宝贵的素材,有时即可写出很漂亮的作文。无论是卡片、活页纸或日记,往往记录的材料显得很散乱,最好能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收集,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作文材料分类,可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但大致可分为人物篇、景物篇、事物篇、情感篇和格言篇等。人物篇可记载父母、亲友、师长、同学等;景物篇可记载山水日月、四季风云、校园小景等;事物篇可记载亭台楼阁、日用物品、新旧建筑等;情感篇可记载喜、怒、哀、乐、思、颂等;格言篇可分立志、勤学、爱国、奉献、惜时等。
作文材料分类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素材分别记在几个记事本上,这些记事本分别标上“抒情”、“说明”、“记事”、“写人”等。然后再细分成小类。总之,以广泛搜集为原则,以使用查找便利为原则,以实用、质高为原则。
三是提炼法。指导学生将作文材料挖掘、分类好以后,目的是为了使用,使用不当也产生不了好的效果,因此提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首先是指导学生拟题。有了好素材,一定要有好题目,拟好了题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拟题的原则是角度要小,尽量要从小角度切入,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类大范围的题目只能作为框架,而要指导每个学生从这一范围内拟出自己所适用素材的题目,如“那晚红红的篝火”、“月夜情思”、“他教会了我端盘子”等,这样就显得新颖、贴切、有特色,使人一看题目就知道内容。二是立意要新。要在与同类文章中出新意,在提炼主题时,应尽可能考虑其材料作文已达到的高度,争取立意上有新的突破,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一半命题性质的题目,每个同学在立意上均要争取有新的突破,不要仅仅限于一般的“有意义”,而希望在人生追求、哲学、美学上的“有意义”给他人以生活的启迪。三是要体现时代精神。指导学生提炼素材时,一定要考虑现实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也就是说主题要闪耀时代光辉,展示和体现时代精神。如当今有些人物欲横流、见死不救、道德沦丧,就可指导学生从多方面搜集正面典型人物的素材,拟出“乐于助人的大妈”、“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以及“致见义勇为者的一封信”等作文题,引导学生深刻挖掘生活内涵,从中提炼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主题,从而写出一篇篇佳作。
【【实用】教师作文合集四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教师作文合集五篇01-05
实用的教师节的作文1200字合集四篇12-13
实用的教师节的作文1500字合集8篇07-20
教师节作文合集09-07
实用的教师请假条范文合集7篇03-24
【实用】最美的教师作文5篇01-07
【实用】优秀教师作文四篇01-05
【实用】优秀教师作文九篇01-05
教师的作文合集15篇12-20
【实用】教师节作文(精选29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