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的历史典故

时间:2021-08-11 14:50:32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关于信义的历史典故

  深入挖掘“重情义、守承诺、孝为先”的“信义”文化传统和时代特征,着力打响“信义”,使“信义”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当下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信义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信义的历史典故

  1、举贤尽忠,死抗皇婚。义乌人杨乔是汉朝名臣杨旋的哥哥,他容貌英俊帅气,治事干练,才华出众,深得汉桓帝赏识,官任尚书。他举贤尽忠,7次上书举荐贤士孟尝,但汉桓帝都置之不理,却深爱他的才干和相貌,并下诏将公主许配给他做妻子。杨乔坚决不同意,他开始绝食,以死抗婚,以死诤谏,在第七天的时候饥饿而亡。他不畏强权,凛然正义,以死尽忠明迹。(《后汉书》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八《张法腾冯度杨列传》及《孟尝传》等有记载)

  2、施粮救荒,急人所难。义乌人骆统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濡须都督,当年发生饥荒时,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都很困乏,骆统为此减少了饮食。他姐姐回娘家时见他这样很难过,多次询问原因,骆统说:“连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怎么忍心独自吃饱饭呢!”姐姐深受感动,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骆母也认为骆统很有贤德,于是就分粮施舍救了不少人。骆统很有才干,打仗也很行,他的许多主张孙权都予以采纳。他认为占募的做法在民间助长邪恶,败坏风俗,应急速停止,孙权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清官零陵太守徐陵死后,家中的田地、童仆、奴婢等都被地方霸主和强人抢掠一空,徐陵的儿子徐平落难。骆统知道后,一面代为申冤,一面亲自上书,请求孙权思贤嘉善,救济徐平。后来孙权安排徐平职位,徐平为吴国立了许多战功。骆统急人所难,关爱百姓,疏财侠义,展示了青年将领的宽阔胸怀。(《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和《会稽典录》等有记载)

  3、致诚孝义,感天动地。晋代东阳人许孜是孝义的典范。许孜二十岁时拜豫章太守孔冲为师,后来孔冲去世,许孜听说后非常悲伤,前去吊唁,并送丧到孔冲的家乡会稽,三年间一直吃素,在灵前服务,穿孝服。不久,他的父母也去世了,许孜骨瘦如柴,只能靠扶着拐杖站起,他把墓地建在县城东山,坚持亲自背土,不受别人的帮助。有人可怜他病弱劳累,苦求他接受帮助,他只好在白天不阻止别人的帮助,但到了夜里,就把别人帮他做好的部分去掉。因为服丧他还休了妻子,整天就住在墓旁,并在墓边种了五、六里的松柏,有只鹿破坏了他的松树,第二天鹿竟被猛兽杀死在那棵树下;许孜为鹿做了坟,猛兽就在许孜面前自杀了,他叹息着把猛兽埋了,从此这片树木不再被破坏。二十多年后,许孜另娶了妻子,把家安在墓旁,早晚向父母请安。皇上听闻后下诏书表扬了全家。这种师生情谊,父子孝义,诚实之心,连猛兽都能被感染。(《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五十八《孝友》有载)

  4、民族大义,感化盗寇。宋代义乌人宗泽一身正气,一心为民为国。宗泽在任馆陶县尉时,鄜州廷帅吕惠卿传檄给宗泽,命他与县令视察黄河堤防,檄文到达时正赶上宗泽的大儿子去世,但宗泽无任何停留就上路了。吕惠卿听说后感叹道:“真可以说是为国而忘家之人!”秉义郎岳飞因触犯法律要被刑法处置,副元帅宗泽慧眼识英雄,交给岳飞五百骑兵,让他戴罪立功杀金兵,结果岳飞一举大胜,于是他升任岳飞为统制,成了自己的得力干将。

  王善是河东大盗寇,拥有盗众七十万人,一万辆车,想要占据京城。宗泽单人匹马赶到王善大营,哭着劝王善为国出力,宗泽出自肺腑的一番话感动得王善也哭了,于是投靠了朝廷。拥兵三十万的杨进,以及各拥兵数万的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人,在京西等地扰民,宗泽依次将他们招安。后来宗泽死后,杜充任留守,英雄不再被重用,许多人又去当了强盗。

  宗泽性格直爽讲义气,亲友中贫困之人大多靠他活命,而他给自己的东西却很少。甚至死前关于家事未留一言,只是连呼三声“过河”而死。(《宋史》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十九《宗泽传》有载)

  5、舍身殉国,义薄云天。宋代东阳人李诚之是吕祖谦的得意门生,在知蕲州时积极备战,酒库每月发放给守城官员有四百五十钱,他将自己的这份充入公款以帮助部队的粮食供应。嘉定十四年二月,金人进犯淮南,当时李诚之已经过了任期,但代替他的人还没到,本想先送妻儿回去,但听说有紧急事务就耽搁下了,他与幕僚们说:“我作为一个书生多次担任边远地区的镇守官,现在年纪已经七十,只差一死罢了。必当与同僚们合力守城,不成就战斗到死。”在他的率领下,击退金人无数次的进攻,甚至出城夺了敌军的大印。金兵派人来劝降,他将其杀之明志。后金兵集合十八万人来总攻,李诚之用忠义激励将士。城破后又率兵与敌巷战,敌我死伤相当。他儿子力战而死后,他本人在刎颈自杀前呼叫家眷赶快自杀。于是他的妻子和儿媳、孙子都跳入水中自尽,“取义成仁”。后李诚之被朝廷封为“正节侯”,在蕲州建立祠庙,赐名“褒忠”。(《宋史》卷四百四十九,列传第二百八十《忠义四》有记载)

  6、不畏强权,孝义双全。宋代金华人吕祖俭是吕祖谦的弟弟和学生,正准备奉命赴任去管理明州仓库时,恰逢哥哥吕祖谦去世。按照当时法令半年不上任就算超过了上任期限,但他宁愿冒丢官的风险也一定要为哥哥守满丧期才肯赴任。没想到朝廷准许了他的请求,并下诏上任过期的时间延长到一年,这个制度就从吕祖俭开始。

  吕祖俭在任太府丞时,外戚韩侂胄开始掌握朝廷大权并陷害忠良。他为受诬陷的右丞相赵汝愚多次直言抗争,因而得罪了韩侂胄,被贬外放吉州等地。吕祖俭在贬谪地一边刻苦读书,一边深入探究理学,靠卖药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每次出门,一定是穿着草鞋徒步而行,为方便翻山越岭。大儒朱熹得知后写信给他说:“论官职我比你高,论皇帝的恩宠我得到的比你多。然而我却坐视朝中小人们胡作非为,不能说一句话来报效朝廷,才致使你独自表达对小人的不满,最终触怒那群小人而惹上灾祸。我真为自己而惭愧,为你的行为而叹服啊。”(《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列传第二百十四《忠义十》有载)

  7、一门孝义,和睦大家。浦江县郑宅郑氏一家,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从郑绮开始,十五世同居共食长达330余年,鼎盛时有成员3300多人同居一起,整个家族尊老爱幼、和睦团结。被尊称为“义门郑氏”,屡受朝廷旌表,朱元璋亲赐封为“江南第一家”,事迹多次载入史籍。

  郑氏第4代孙郑德珪、郑德璋,十分孝顺友爱。郑德璋刚正直率,宋朝灭亡时仇家以死罪陷害他,将要到扬州接受逮捕。郑德珪哀叹弟弟是被诬陷的,便对弟弟说:“他们要害的是我,我去了就能揭露他们的诡计“,收拾行装后抢着上路。弟弟在诸暨追赶上了哥哥,都哭着争相赴死。哥哥只好假装告诉弟弟自己不去了,半夜时却独自一人抄小路跑了。郑德璋追到广陵,知哥哥已死在狱中后,多次因悲伤得气绝过去。他背着哥哥的尸体回家安葬,并在哥哥墓旁搭了个小房住了两周年。到明代郑濂主事时,他因罪被逮捕。堂弟郑洧效仿前辈代哥去死,自称有罪,在街市被斩首。(《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元史》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八十四《孝友一》;《明史》卷二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四《孝义一》等有载)

  8、隐名施恩,情义无价。元朝兰溪人金履祥是金华何基、王柏的学生,著名大儒,他不仅诲人不倦,更看重情谊。有位老朋友的儿子犯了罪,母子二人分别发配给他人做奴隶,相互不知生死已有十年。金履祥竭尽家产营救,终于将母子二人赎身出来得以团聚。后来那个儿子成为显贵,金履祥始终不提此事,见面仅仅问候辛苦而已。何基、王柏的丧事,金履祥率领同门师友,根据礼仪穿着丧服,观看的人才知道师生情谊关系到纲常伦理。(《元史》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七十六《儒学一》有载)

  9、尽忠尽孝,尚义轻财。明代永康人徐学颜是有名的孝子,他母亲患病,就整天祈祷,请求以身代母,夜间梦见神人授药,天亮时记得形状颜色到处寻觅,终于找到了荆芥汁液,使母亲的病得以痊愈。其父当官得罪当权者而下狱,他三次上书申冤被阻,到处向公卿大臣求告无用,徐学颜在刑部争辩号泣也未能成功,直到他咬破手臂血溅庭院,其父才获释回家。

  徐学颜代理江夏知县时,楚王府新募新兵由其统帅。后新兵于城内叛变,徐学颜与之格斗,左臂被打断,大骂不降,被流贼肢解,全家二十余人同时赴难。

  他还将自己所居住的大宅让给兄弟,崇尚节义,轻视钱财,同族人都感激他。(《明史》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八十二《忠义六》有载)

  10、深明大义,智勇烈女。清代永康人吴宗爱(字绛雪)是徐明英的妻子,绝色美人。她九岁通晓音乐声韵的规律,十几岁就能作诗,擅长绘画写生。清康熙十三年,叛乱的耿精忠部将徐尚朝抢掠到金华府,并进入永康。徐尚朝早年在浙东做官时听闻过吴宗爱的才华姿色,于是派兵威胁吴宗爱族人一定要交出守寡的她,否则将屠城。吴宗爱就说,“我已是亡夫的未亡之人,人终究有一死,走吧,何必多说!”叛军派人迎接吴宗爱,并以两位骑兵左右护送前行。行至三十里坑,吴宗爱哄骗要给骑兵、马匹取山泉水解渴,突然投崖自杀身亡。不但保持了纯洁之身,也救了全城百姓。(《清史稿》卷五百十,列传二百九十七《烈女三》有载)

【信义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有关信义的历史典故09-14

精选有关信义的历史典故12-09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02-09

赵州桥的典故历史典故08-02

「历史典故」03-20

精选历史典故12-11

经典历史典故09-23

历史典故:旱魃拜夜叉-历史典故素材03-28

无双黄童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素材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