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老师的历史典故

时间:2023-06-02 09:03:56 樱樱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有关尊敬老师的历史典故14则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典故吧,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你知道经典的典故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尊敬老师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尊敬老师的历史典故14则

  一: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二: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三:朱德给老师敬礼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四: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五:鲁迅尊敬老师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六:居里夫人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从而,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情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七: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4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帅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四面八方来向他求教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八:东汉魏昭的尊师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九:汉明帝尊师

  也是出了名的,桓荣是他的老师,一次他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桌椅,就请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亲自拜桓荣为老师。

  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古往今来,尊师重道已成传统,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中的路标,指引着我们走向未来的人生。

  十:尊敬师长终身思慕

  宋朝时,岳武穆王的老师周同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当周同死了之后,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十一:恭敬师傅天子善报

  明朝时在四川灌县有一位银匠,名叫何云发,他平日侍奉师傅非常恭敬诚恳。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师傅,他一定双手拱立,诚心敬意地向师傅问好。不久他的家渐渐地富有起来,但是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梦到神来托梦说:“你命中本来注定没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师傅,所以上天许你生个贵子。”后来他们夫妇果真生了贵子,并得到这贵子的孝顺供养,一生衣食丰厚。

  十二: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焚书坑儒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事儿却鲜为人知。

  有次,他出巡坐在车上,不知怎的回忆起了自己的老师,记得老师第一次讲的课就是他的姓:“亡,口,月,女,凡”,合成一个“嬴”字。

  第二天要背写这个字。秦始皇嫌字太难写,老师就说一个嬴字就难住了,将来秦国你还要怎么去治理?”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

  突然,车停了。秦始皇骑马到了仙岛上后竟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见此情景,虽然莫名其妙,但也只好跟着参拜。

  拜完后秦始皇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

  十三:李世民教子尊师

  唐太宗李世民,一位情商很高的皇帝,他知道国家要发展得好,就得从娃娃抓起。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的大神。

  封建社会,后宫森严,除了皇帝一家子可以坐轿外,其它官员都不行。一次太子的老师因为脚疾不能走路,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老师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迎。

  后来,四儿子魏王对老师王圭不敬。唐太宗知道后十分生气,把四儿子训了一顿。四儿子从此见到老师后都十分尊敬。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十四:张良拜师

  张良有一天到桥上散步,遇到一个碰瓷的老人家,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让张良去捡,张良捡上来后还给老人穿上。

  老人觉得这宝宝不错,就让他5天后的早上和自己会面。结果那天张良迟到了,老人生气,要他重来一次,可第二次张良又迟到了,老人哼了一声,又要重来一次。第三次,张良终于比老人先到了,这下老人才满意了。

  张良正想着这老人到底在耍什么花招,便只见老人神秘兮兮地拿出一本书来:“读了这本书,十年后你就会出人头地。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一块黄石,那就是我。”

  说完,老人就神秘兮兮地走了。

  张良一看,哇塞,原来是《太公兵法》!

  10年后,张良靠着此书成了刘邦的军师,终于走上了人生巅峰。可他始终不忘那个神秘兮兮的老人。

  13年后,他随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

【尊敬老师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古代尊敬老师的历史典故09-17

古代尊敬老师的历史典故五则01-27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02-09

赵州桥的典故历史典故08-02

历史典故05-20

历史的典故05-22

经典历史典故04-07

「历史典故」08-11

精选历史典故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