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6成语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精选
纸上谈兵写的是赵国将领赵括死搬书本知识结果导致赵军惨败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赵括很骄傲,自以为能够百战百胜。然而赵括的父亲赵奢却很替赵括担忧,认为赵括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赵括带兵打仗就罢了,如果用赵括为将军,赵括一定会使赵军惨遭失败。”
果然不出赵奢所料,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国军队在长平(现山西省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赵括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对自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说“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接替了廉颇。
赵括自以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全部被秦军消灭,赵括自己也被秦军杀死。后来,人们便用"纸上谈兵"来讽刺赵括这种只会空讲,没有实际行动的人。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成语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纸上谈兵历史典故01-30
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06-04
纸上谈兵的赵括的历史典故12-21
赵括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02-16
纸上谈兵的赵括历史典故09-19
关于赵括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09-28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09-14
历史成语典故大全08-09
包含历史典故的成语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