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作文

时间:2024-11-05 17:47:05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历史典故作文集合(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典故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历史典故作文集合(3篇)

历史典故作文 篇1

  多做“无当时誉”之事

  东晋的谢安因淝水之战而广为人知,然而对于江苏江都的百姓来说,更感念的是他筑埭治水的.千秋之功。据载,为杜绝因旱涝频繁而导致的庄稼连年歉收,谢安带领民众在甘棠以北筑起拦水大堤,时称“埭”,这种“埭”,“随时蓄泻,高下两利”。

  《晋书》评价谢安的这一功绩是“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

历史典故作文 篇2

  生活中,我们常常打败别人,却很难战胜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心丢了,“我”也就不复存在了,成了形同虚设的行尸走肉。

  那么,该怎样让自己拥有一颗积极、进取、乐观的心呢?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为心灵设置一个节制的闸。有了它,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人才会变得宁静。只有心静了,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没有节制,心往往盛了不该盛的东西,比如忌妒、贪婪、仇恨等,而这些正是噩运的种子。秦国的太医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于是派人杀了他。可是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的人还是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其实忌妒之心人人都有,如果李醯能化忌妒为动力,发愤提高自己,那么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别人,从而真正地改变命运。

  没有节制,常常丢了自己。晋献公想向虞国借路去讨伐虢国,荀息建议晋献公用最好的宝玉和良马贿赂虞国君主,向他要求借路。晋献公说:“假如他接受我的礼物又不借路,怎么办?”荀息说:“他不借路,必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晋献公说:“好吧。”就让荀息带着两样宝贝去贿赂虞公,向他借路。虞公见良马和宝玉如此大礼,大喜之余,就打算答应借路。宫之奇劝谏说:“不能答应。虞有虢,好比车两边有护木,护木依靠车子,车子也依靠护木,虞虢两国的地理形势正是这样。假如借路给他们,那么虢国早上灭亡,虞国晚上就要跟着灭亡了……”虞公不听,坚持借路给晋国。荀息讨伐虢国取得了胜利,三年后又发兵打败了虞国……可见,虞公心里没有设置节制这个闸,因此丢了自己和江山。

  浅水大鱼不游,浅土大木不长。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节制,就离不开很高的修养、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习惯,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很好地为心灵设置这个闸,让它挡住欲望、贪念、丑陋、邪恶……让心灵装满人间真情,装满人间美好。

历史典故作文 篇3

  “千轴不如一书”

  北宋文人柳开年轻时,尚气自任,贪图虚名。有一年,他去参加科举考试,穿着象征士人身份的华丽衣服,把自己撰写的数千轴文章用车推着,以引起主考官的注意。没想到,主考官读了他的文章后,觉得意境一般、文采平平,远不如他的.衣服华丽。而另一位应试举子张景却沉着稳重,不事张扬,仅从衣袖内拿出一篇极短文章呈给主考官。主考官读后拍案叫绝,连连称赞,立刻把张景的文章评为优等。“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一时成为文人士子趣谈。

【历史典故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的历史典故05-29

历史典故05-20

历史的典故05-22

经典历史典故04-07

[精选]历史典故作文01-24

[经典]历史典故作文09-13

历史典故作文(精选)12-27

历史典故作文[经典]11-28

历史典故作文【经典】09-22

历史典故作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