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研学之旅六年级叙事作文

时间:2022-08-23 20:46:18 六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马家浜研学之旅六年级叙事作文(精选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家浜研学之旅六年级叙事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家浜研学之旅六年级叙事作文(精选5篇)

  马家浜研学之旅六年级叙事作文 篇1

  前几天,我去了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在里面学习了很多关于浙江一带古人的知识。

  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在距今7000年前,马家浜文明已十分发达,他们不仅能利用“泥条盘筑法”来烧制陶器,还会种植籼、粳两种水稻。那时候的环太湖流域气候温润,动植物丰富,这为马家浜人提供了从事生产生活的有利条件和大量可获取的自然资源。与旧石器时代不同,当时的人们除了会穿用兽皮缝制的衣服,还会使用骨针来纺织一种常见的植物“葛”,用“葛”纤维来织布做衣服,可见,当时的文明已经非常发达……随着导游的讲解,我凝视着这些散发着浓厚历史文明气息的嘉兴先民生活图片、劳动用品陷入沉思,我惊讶于马家浜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我仿佛走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7000年前稻花飘香、人们其乐融融的场景。

  展厅中暗红色的墙面好像是用一根根茅草堆积起来的,一看就很古老,走近一面印有鱼骨头图案的墙,鱼骨上的一根根分叉详细介绍了马家浜文化的发掘过程。紧接着,我们又走进了另一个展厅,里面有很多经过复原的陶器和玉器,有陶豆、陶盆、陶杯、玉环、玉玦……根据珍贵程度的不同而被分门别类地归置。有的被单独保护在一个玻璃罩里,有的连土带泥堆在围栏里面,还有的像是小可怜一样随意散落在角落。每个被复原的陶器、玉器上都有交错的裂纹,色彩也不均匀,尽管如此,仍掩盖不住其数千年前的精美烙印,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随后我们又来到下一个展厅,原始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左边是惟妙惟肖的生活场景,在一片池塘里,两个灰色头发、穿着兽皮的马家浜人正在独木舟上捕鱼,一个把渔网散开,一个高举着渔叉,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似乎已经发现了目标,只待一击而中。远处有几间茅草房子,旁边有几位先民围着一个大石板在奋力打造石器,周围是一片茂密的水稻丛;右边又是另一番景象:一头巨大的亚洲象翘起长鼻子踏上石板,几只梅花鹿、狐狸围在一边,我的耳边仿佛传来了大象高亢欢快的叫声,梅花鹿“呦呦”的轻鸣,小狐狸狡黠的笑声……两处场景交相辉映,人类和动物和谐共处,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最后在我们看了一个介绍小短片后,即将结束这次马家浜之旅了。这次博物馆研学不仅好玩好看,且更具学习价值,马家浜文化遗址是我们不能遗忘的历史文明。

  愿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来感受马家浜先民的文明与智慧,聆听历史的故事,感受历史的古韵。让我们一起来守护和传承嘉兴的历史文化!

  马家浜研学之旅六年级叙事作文 篇2

  清风伴着阳光,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我们一家一路驱车向前,马家浜博物馆的容貌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

  来到门口,便闻到博物馆浓厚的历史气息,吸引着我去发现,去探索。

  一进马家浜博物馆门口,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雄伟壮观,令人移不开眼。经过参观和听人介绍,我了解到马家浜遗址在1959年第一次被发掘,发现了一处拥有30处墓葬,一座房屋遗迹及众多遗物的新遗址。迄今已经发现的马家浜遗址中,时间最早的是嘉兴桐乡罗家角遗址,1979年,罗家角遗址挖掘,经过对第四文化层出土的c14鉴定,年代距今7040年。

  我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拍照记录,突然,古人的生活场景浮现眼前,原来他们将以前的生活环境和住所真真实实地向我们展现了出来,马家浜打猎的情境,周围繁茂的树木,绿油油的野草,都还原得栩栩如生,就算连动物的皮毛也没放过,让人们起疑心是不是真的动物。不禁感叹,我们嘉兴多么厉害,我们的马家浜多么伟大啊!原来在七千多年前,这里的先人已经智慧生存、智慧生活,才铸就了闻名遐迩的马家浜文化。我的手也出现了一股好奇心,想去试探,但旁边提示语告诉我只能文明参观,不能去破坏他们。

  不一会儿,令人激动又让人崇拜的马家浜就参观完了,返程路上,那浓厚的历史气息也还是不禁让人想去回味

  马家浜研学之旅六年级叙事作文 篇3

  在一个万里无云的星期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迈着快乐的步伐,因为我们又迎来了嘉翰的户外活动。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乘车的地方走去,登上大巴车,一路欢歌笑语,耗时二十几分钟,我们来到了目的地——马家浜。

  下了车我们休息了一下,老师发下手提袋,我心想:老师不会让我们捡垃圾吧!正当我满腹疑问的时候,现场响起响亮的声音,说:“我们来一次彩绘大赛。”接着老师发下水彩笔,同学接过水彩笔,纷纷画了起来,有的迫不及待地画了起来,有的埋头苦想,还有的东张西望,我犹犹豫豫的拿起水彩笔开始画了起来,心想:我平时画画那么差,怎么能拿奖呢?我只需参与就行了,经过评比,结果却和我想的不一样,我拿了三等奖,虽然我得奖了,但我觉得我画的还不够好,还要继续努力。

  美味的`野米饭过后,迎来了我期盼已久的撕名牌,当老师刚说出口时,现场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的手像雨后的春笋一样冒出来,都在为自己争取对战机会。首先是一、二年级出战,他们蹦蹦跳跳地走上“战场”,只见身手敏捷的一年级不一会儿就把二年级淘汰掉了。

  终于到我们了,老师精挑细选了几个人高马大的上去迎战,我看着队长虎视眈眈地盯着对方,心想:我们的保护好队长。随着老师下令,我们边跑边搜索着他们的队长,突然,我眼前一亮马上冲到那里准备伸手撕他,可我的耳边却传来“撕拉”一声,我被别人撕了。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队的队长,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经过比拼我们队赢了,从中我明白了只要团结努力,就一定会克服所有困难。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马家浜。

  马家浜研学之旅六年级叙事作文 篇4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我们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假期里我带上奇思妙想,和家人去了马家浜博物馆,了解了马家浜悠久的文化。

  大门十分气派,整个博物馆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凹凸不平的立体图形。由颜色深浅不一的木头拼成,门口刻着“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几个大字,抬头望去,上端有一部分是空的,阳光能照进来,底下还铺着许多石子。我心想:哇~大门口就那么壮观,一定花了不少心思设计,那里面肯定更加漂亮吧。

  参观分室内和室外,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进了室内,里面很宽敞。门口有一个服务台,旁边有看书的地方,还有一个大屏幕写着“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欢迎您”。

  再往里有许多房间,像一个个隧道一样,门前有牌子,写着里面所展出的东西。从介绍牌上,我还认识了陕西西安的半坡文化,她是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我们走进了“远古回声”的展厅里,里面摆放着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生活用品。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两件展品分别是红陶双耳尖底瓶和蚌饰。红陶双耳尖底瓶类似一个水滴状,底部尖尖的,像一个锥子。口子很小,但身体很胖。看了它的造型,它的用途让我十分好奇,底部那么尖,它到底是用来干什么呢?是做饭的,还是盛东西的呢?我看了它的介绍,知道原来它是汲水用的。只要将绳子挂在他的两只“耳朵”上,将瓶子放进水中就可以汲水了。而饰蚌就是用河蚌的壳做的饰品,我心想:啊,原来蚌壳在新石器时代的时候还是很名贵的。

  除了这两个,还有其它很多神奇的展品。

  墙上还以对话的方式向参观者介绍了半坡文化。如:半坡先民都有哪些生产工具?当时人们的生产工具有:石,陶,骨,角,竹,木,藤,皮,筋等……

  我们又去了下一个房间,门口就是介绍,我们看到了更多关于马家浜文化的知识。里面有许多动物的模型,还有一些当时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农耕的场景雕像,栩栩如生,我和弟弟看了连连称妙。

  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原始动物的骨头,以及马家浜文化地区的地图和其他几个文化的分布地。

  参观完里面,我们又到了室外,室外有一条石子铺的小道。通往一个半圆体的建筑,周围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绿油油的,一眼望去,舒服极了。我和爸爸三步并作两步走向那个半圆体的建筑,朝里面望去。只见里边像个大帐篷,有许多土,可惜还未开放,不能进去,我们只好原路返回。

  这次博物馆游记可真有趣,让我了解了更多知识。“马家浜遗址”和“半坡遗址”虽然是普通的名称,但她们头顶却有着诸多荣誉的光环,是我们不能遗忘的历史文明。愿越来越多的同学来目睹她们的风采,聆听她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保护文化,一起传承文化。

  马家浜研学之旅六年级叙事作文 篇5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的新时期时代文化,因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得名,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距今5800年~7000年,是太湖流域迄今最早的史前文化,堪称江南之源。它与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自成发展系列,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嘉兴市境内的马家浜文化遗址有嘉兴马家浜、吴家浜、钟家港;桐乡的罗家角、谭家湾、新桥、吴家墙门;海宁的国家石桥、坟桥港;海盐的彭城;平湖的大坟塘;嘉善的小横港、大往遗址等。

  这个星期二,老师带着我们我们去看马家浜文化。还没进去的时候,我知道肯定要写作文,所以我一定要好好观察。我们随着导游来到了第2层,那尽是跟马家浜有联系的文物哦!让我跟你介绍介绍吧

  马家浜博物馆里有做工粗糙却实用的石凿,石锛,也有美丽小巧的玉璜,有破旧的骨匕,也有崭新的骨矛。博物馆中不但有老菱化石,还有亚洲象吃化石。有小巧玲珑的陶豆,也有又大又圆的陶豆。不止这些,还有中天不可缺少的串口石斧,砺石。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马家浜文化的特点:

  1、是盛行俯身葬,随葬品少和简单;

  2、是陶器主要以红陶,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的泥质陶为特色,器型以腰沿釜、喇叭形圈足豆、牛鼻型器的罐,圆锥足鼎等具有代表性;

  3、是使用玉璜等装饰品;

  4、是经济以农业为主,渔猎和家畜饲养为辅;

  5、是手工业生产包括石器、木器、骨器、漆器、丝织等;

  6、是已平地建筑木架结构房屋。

  迄今已发现的马家浜遗址中,时代最早的为嘉兴(桐乡)罗家角遗址。1979年,罗家角遗址挖掘,经对第四文化层出土的C14鉴定,年代距今7040年。

  瞧!我们的嘉兴多么厉害,我们的马家浜多么伟大啊!这些文化全部都充分证明了我们的祖先已经早就有了生存之道。他们当时用的、吃的、穿的,现在成为了我们祖国乃至世界的无价之宝。让我们好好的去保护我们的无价之宝吧,千万别让它们受到伤害,因为我们可以从这些无价之宝探索到以前的人们的秘密,难道我说的不对吗?我给大家出一个题目吧,陶豆是用来做什么的?答案是盛东西的。你们猜对了吗?

【马家浜研学之旅六年级叙事作文】相关文章:

马家浜的作文06-15

研学之旅作文04-12

快乐的“研学之旅”作文08-19

研学之旅高中作文09-12

初中研学之旅作文03-15

研学之旅感悟作文12-25

湖南研学之旅作文07-16

快乐的研学之旅作文07-14

马家族的月球之旅作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