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小传作文

时间:2023-02-22 13:34:00 妈妈 我要投稿

母亲小传作文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小传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亲小传作文3篇

母亲小传作文1

  我母姓卢,字二“蕾”相重。籍贯缙云,生辰九月十一的她,现已四十周岁了。

  她的求学生涯,是起伏不迭的。小时,受我外公疼惜,七岁起才读幼儿园。直至九岁,才升入小学,十三岁毕业,升入初中。初中毕业时,她曾尝试音乐特招,但与松阳师范学校分数线差十分,以失败告终。但她从不气馁,就读了三年高中,仍未圆梦,于是就读复习班,考上师专。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大洋的一个偏僻学校,任教了十一年,后调入职业中专。

  她的家境也曾起起落落。母亲的幼年时期,家中经济条件优异,是当时贫困年代名副其实的“白富美”。哪料后期在物资局工作的外祖父失业了,导致她家庭条件骤降,经济困难。甚至到母亲大学时期,家中未寄一分生活费,她只能依靠去当家教来养活自己。因为我的外祖父是开明的,当时的贫困年代,他愿送年幼的母亲学习音乐、书法、绘画,才使我的母亲依靠一技之长来赚取生活费。可喜她有一个目光长远的父亲。

  母亲是一个富家大小姐,幼时家中便有黑白电视机,于是她放学回家总是有几个小伙伴跟着她守着电视机看少儿频道的动画片。她生日的时候,外祖父外祖母买回一盒巧克力,而她带到学校去分享时,同学诧异:“巧什么力?”外祖母为她专程跑去丽水的商场,买回了一条当时价值不菲的洋裙给她作礼物,在她那个只能穿自家缝制的布衣的'学校里,她无疑是最亮眼的一颗星。

  母亲并非性格上的“富家大小姐”。因此,她自幼儿园起就深受老师的喜爱。而幼儿时期的她,个头特别高,才华横溢,能歌善舞。在一次文艺汇演中,被老师点名领舞。当时的舞蹈服尺码都不太大,因而母亲的身高就成了一个难题。迫于无奈,只有男生的服装尺码才适合她。若仅仅如此,也无妨。但男款舞蹈服是开档款的,即使她心里极不愿意,但她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坦然接受了那套男款的舞蹈服。

  为心中怀揣的那一颗善心而坚持是一种常人难有的品质。母亲回忆此事时,眼里是含泪的。这事确实是充满传奇色彩,却也如此真实,颇感人至深。自小学开始,母亲的周六整日都是忙活的。不在家中,不在嬉戏打闹,而在一间残缺不堪的泥土房里。这是一位丧偶空巢老人的住宅。房子不大,但所有东西都堆积在一起,显得十分拥挤。炕、便桶、厨具……都在这一间小房里。但一人生活,空间足矣。听母亲的叙述,老人的儿女身在异地,对老人不管不顾,任凭老人自生自灭。而她的老伴走得早,从此她过上了一人打理自己的孤单生活,直至遇见母亲和母亲的同学。就像是天使眷顾可怜的凡人,陪伴老人安享晚年。从此,母亲和她的朋友每周六相约一起看望老人。那时的母亲,零用钱自然是不缺的。但她日复一日地省着,只为周六去看望老人时,顺路买上盐、酱油、水果等。不仅如此,她还为老人整理房间,清扫地面,煮饭盛汤……这些母亲在家里从未做过的事,却在这残缺的泥土房里挥洒汗水,但她无怨无悔。我的外祖父外祖母自然不会让她干苦力活。殊不知,她用勤劳的双手在为一位陌生老人奉献一点一滴。

  老人年迈了,腿脚不便,家中没有水龙头,平日用的水一般都是拜托邻居为她顺带的。母亲稚嫩的肩膀却为老奶奶扛起了重担。从刚开始的踉踉跄跄,到最后的稳步前行,这中间,有过无数趟行走,才能走得如此稳当。

  从小学到毕业,升上初中,母亲从童年过渡到青春,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周六整日的劳碌。五年的坚持,延续到初中。每周六的探望,不仅是一个习惯,于她而言,更是一种享受。

  母亲临近初中毕业,老人突然有些不适。母亲赶忙跑去药店配了药,嘱咐老奶奶好好服药。也不知老人到底是否按时吃了药。次周周六,母亲与同学如往常一样拎着水果站在门外,而屋内已空无一人。邻居说,老人前几天被抬走了。母亲的坚持,也终于抵达了老人生命的尽头,八年的日夜,洗涤了母亲澄澈而透明的心灵。

  她工作时期,有她自己的一套准则。有一个与她关系不错的同事,因上午有事不能来学校,但不想写请假条,所以想拜托母亲。但母亲并不因为她们之间的交情而做出不妥的行为,果断地说:“可以不写请假条,请赶快过来。”她明白这么说的后果,但她并不害怕承担事后的结果。

  她的闺蜜曾经这样评价:“她是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品行端正,衣着时尚,气质非凡,嗓音纯净,为人也和善,性子直,干起工作来总是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她的朋友们有许多评价道:“我是被她的气质所吸引。”

  她的确是个有个性的人,品质优异的人。她的生平,确实使我感受颇深。母亲会不断地给予我教诲,教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她也不断地改进自己,生活出最纯粹的模样。

  我赞美我的母亲!

母亲小传作文2

  一身蓝色的税务服,一头披肩卷发,浓眉小眼,温文尔雅,嘴角的一抹微笑在税徽的映衬下更显灿烂,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出生在七十年代,凭着自己的努力踏入缙中,跨入大学,最终步入财税大门的才情女子。

  8岁那年,母亲进了壶镇小学,从此开启了一生追求的梦想。好好读书,努力走出农村,走向更高的学府。于是,母亲的乖巧勤奋赢得了老师们的喜爱。连年优异的成绩也让外公外婆喜笑颜开。那时候的年代,居民户口是他们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而唯有读好书考上大学才能有机会农转非,而母亲的成绩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13岁那年,母亲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却只能按地域分配上了壶镇中学,一所当时并不被人认可的“溪滩中学”。因面临好溪,雨天水涨,操场经常因为溪水的浸漫而杂草丛生,碎石遍地。当时的壶镇中学缺少资金,各项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处于起点状态,学生们更多的时间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整理操场,开荒种地,蓄养家禽。母亲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还能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使成绩名列前茅。

  16岁那年,母亲参加了中考。农村户口的外公外婆一心想着母亲能上个中专,从此可以农转非,手捧“铁饭碗”。然而,母亲以全县第25名的中考成绩被缙云中学录取了,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全家嚎啕大哭。外婆更是心碎了一地:铁饭碗没了,居民户口没了,三年高中,不仅要耗费更多的学费,三年之后,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一个未知数。外婆认为,母亲的前途肯定没戏了。但是,母亲那“我会努力考上大学“的执念让全家人又看到了希望。开学那天,全家人把母亲送上了开往县城的中巴……

  三年的高中生涯,充实而又艰苦。那时的缙中充盈着一种“霉干菜精神”,我的母亲也不例外。由于住校生居多,大多来自贫苦的乡下农村,生活条件都是不富裕。每次回家返校,总是带上一罐家人早已腌好的菜,白花花未融进的盐粒缀在乌黑的霉干菜里,吃饭时就舀一点出来,用开水泡开,就着学校的白饭吃上一两个星期甚至更久。到了后面,底下的霉干菜已经发酸变质了,即便如此,依然硬着头皮强行咽下。如今看来,在那个年代,连吃饱饭都是问题,何谈营养。

  母亲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也没有忘记对外婆许下的承诺,为了外婆眼中的铁饭碗,高中三年,即使学习条件艰苦,但外婆一生的梦想激励着母亲,始终以此为目标努力奋斗着。然而,造化弄人,三年后的高考,尽管母亲的高考成绩优异,但由于各种原因,仍未能被她梦寐以求的电力大学录取,而是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浙江税务学校。多年来的付出,随着一纸通知的到来而烟消云散,只有无尽的失落与绝望充盈着她的内心。而此时的.外婆,已对母亲是否能考上理想大学不加计较,三年的辛苦终于捧上了“铁饭碗”,这对她来说已然足矣。

  带着无尽的失落,以及家人对母亲的希望,母亲走进了浙江税务学校的大门,不一样的学校环境,不一样的老师同学,不一样的梦想情怀,两年的税校生活让母亲无比充实。一个蓝色的梦想又悄悄地溢满了母亲的心怀,于是,她认为当年的造化弄人恰巧是命运对她的恩宠。所以母亲并没有放松学习,而是一如既往地努力,连续四个学期荣获校奖学金。此外,她更是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在校两年,她不仅成绩优秀,更是通过了6门自学考试。

  19XX年6月,母亲税校毕业。带着满怀的热情踏入了社会的大门,如愿进入税务系统,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跟所有的新人一样,母亲从基层做起,从窗口服务做起,每天面对形形色色,成百上千的纳税户,母亲始终以温婉的微笑,饱满的热情,给予他们最优秀的服务。付出总有回报,母亲连年被评为县、市、省级纳税服务之星。看着那一本本的荣誉证书,她的笑容更加灿烂。

  20xx年,我上了小学,全家人的生活重心一下子转到了县城,母亲的工作单位却仍在壶镇。为此,她不得不每天起早赴壶镇,晚上下班又趋车回城。如此往返,风雨无阻。直到20xx年,因工作需要调到县城,再不用起早贪黑起来往返了。

  20xx年,国地税机构合并。工作了21年的母亲见证了这历史性的改革,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母亲身上的工作服格外湛蓝,肩上那一颗税徽格外耀眼。21年,她的脸庞早已被岁月刻上了痕迹,但身上的这身税服彰显了她一生的梦想:“忠诚担当,崇法守纪,兴税强国”。

  这就是我的母亲,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

母亲小传作文3

  我的妈妈出生在枣阳市太平镇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在家里排行最小,上面有三个姐姐。俗话说“庄稼佬,喜欢小”,再加上母亲俏皮而又懂事的性格,使她深受姥姥姥爷的宠爱。

  姥爷白天在外上班,晚上才能帮姥姥干农活,姥姥是整天在田地里忙作,所以妈妈从小就喜欢跟姥姥去地里。开始,只是在田地里到处乱跑;长大些,就开始学着帮姥姥做事了。小孩子嘛,干起活来也不累,妈妈就成了姥姥的好帮手。

  妈妈在七岁那年上小学了,她知道自己家庭条件不富裕,几个姐姐也在上学,父母天天都很劳累,所以学习非常用心。一放学,她和同学趁着天未全黑,急忙趴在操场上写作业,写完做业就一路小跑着回家,每当姥姥姥爷还没回家,妈妈和姐姐们就去菜地里摘几棵青菜,再分好工,就下面条了。妈妈说:“她们一起做晚饭那是最快乐的事,她们那速度恐怕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在晚上,妈妈点着蜡烛做练习题,她总是家里睡得最晚的,姥姥心疼妈妈,有时陪着妈妈学习;妈妈也心疼累了一天的姥姥,有时就假装去睡觉了,等姥姥他们都睡熟了,再接着起来学。因此,妈妈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总让妈妈苦恼的是如何解释那少了一截又一截的蜡烛了。

  妈妈快小升初考试时,姥姥姥爷承诺如果妈妈考的好了,就奖励一辆自行车,这是最让妈妈记忆深刻的事了。当然,妈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太爷爷的去世,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料理太爷爷的后事,让姥姥姥爷欠了债,买自行车的愿望就泡汤了。妈妈为此伤心了好几天,想到父母的艰辛,也就释怀了许多。

  初中毕业,妈妈去襄阳上了高中,这是由于几个姐姐都去打工了,姥姥姥爷便凑钱送妈妈上学,妈妈能上高中就很知足了,所以在学校生活很节俭,别的同学是吃面条,妈妈每天只吃白馍馍。面对同学的疑问,她就说:“我从小就是吃我妈妈轧的面条长大的,想吃点馍馍了。”妈妈还把钱的支出和收入都记在本子上,写得有条有理。

  高中毕业后,妈妈便到了邮储银行上班,刚上班年轻,又是与钱打交道,当然出了不少差错,也垫了不少钱。不过这些钱买来的教训也让她有了经验,做事更加认真仔细。

  后来,经亲戚介绍妈妈认识了爸爸,再后来就有了我。妈妈就为了我辞了工作,跟着爸爸去了郑州在幸福中的我慢慢长大了。妈妈还是想回枣阳上班,便就回来了。妈妈工作忙,很少有长假,我就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妈妈一有时间就会抽空回来看我。

  我长大了,转学回到了枣阳,回到了妈妈身边,我就特别喜欢看妈妈上班的样子。她坐在柜台里面,耐心地办业务,输入东西时目不转睛,数钱时那速度可快了,她总用最好的服务态度去迎接他人,在家里又用最愉悦的`心情面对我。

  个来小时,有邻居经过劝母亲回去,母亲依然不为所动。直到外婆赶来,把全身湿透的母亲领回家。原来,姨妈早已被下班的外婆接回去了,而母亲因为受了风寒,发了三天高烧。

  后来,母亲结婚了,有了我。我很小的时候,也经常生病。一天,正好赶上父亲出差外地,夜里我发烧了,一连串的咳嗽把母亲从睡梦中惊醒。母亲说,她当时摸出小灵通想打电话,可不知道打给谁——父亲远在上海,一时半会儿赶不来,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半夜打扰觉得不妥,外婆也在瑞安,远水解不了近渴。她思索着是给我吃点消炎药,还是马上送医院。但她终究是不放心我,于是“狠”下心开始行动起来:抱着全身滚烫小小的我出门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我得了肺炎,需马上住院治疗,母亲坐在医院走廊的加床位上守了我一夜。

  时间一晃又是十多年,母亲的“狠”劲也是有增无减。我上了初中后,学业有点吃力,母亲便帮我在“学而思”报了补习班。一天晚上,我下了课出来看到母亲正在跟看守停车场的大叔大声理论。据一旁的父亲说,因为看车的大叔要向一位女车主收停车费,女车主说自己车子是停在免费位置,看车大叔却说是停在收费位置,于是两人起了争执。母亲见看车大叔就是不说收费车位与免费车位的界限及标志,忍不住站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没想到引起看车大叔的强烈不满。看车大叔人高马大、熊腰虎背、满脸通红,扬言要打母亲。母亲踩着一双高跟鞋,一米六的个子站在大个的看车大叔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但她似乎毫无畏惧,振振有词,并掏出手机大声说道:“现在是法治社会,你这样空口无证收费是犯法的!要不马上打110,让警察来评判?”母亲的一番“狠”话,让看车大叔立马怂了,正是母亲的“狠”劲,最后帮素昧平生的女车主讨回公道。事后,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喜欢打抱不平?你就不怕被打了?”她说,“当然怕了,但是社会也需要正义啊!咱们帮人就要帮到底,再说坏人总归是心虚的!”

  “一不做二不休”是母亲的性格,她不仅对自己“狠”,对别人也“狠”。爱家人,爱社会,这其中又何尝不是满满的爱呢?!母亲也因为这点才算个真正的“狠人”。

【母亲小传作文】相关文章:

母亲的小传作文10-28

母亲小传作文05-17

母亲小传作文推荐01-29

母亲小传初中作文10-16

初中作文:母亲小传09-03

【热】母亲小传作文09-08

母亲小传作文【荐】08-21

【热门】母亲小传作文08-21

母亲小传作文【精】09-08

母亲小传作文【推荐】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