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作文[常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蚂蚁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蚂蚁的作文 篇1
炎热的夏天,小朋友们要去避暑,下午他们就要走了,半路中,妈妈的背包中掉了半个西瓜。
一群蚂蚁发现了这块西瓜,一只蚂蚁说:“咦,这是什么?”
另一只蚂蚁说:“好像很好吃的样子,让我尝一尝。”那只蚂蚁咬了一口,说:“啊!真解渴!”
一只蚂蚁提出意见:“那么大块的西瓜,我们吃不完,现在走又浪费,不如我们把它搬回家吧!”
于是,这些蚂蚁用吃奶的力气推,一、二、三,推!只用了几分钟,这些蚂蚁就筋疲力尽了,浑身无力,累得倒下了。大家摊在地上开始想其他的.办法了。
“我还有点力气,我去把大家召集过来。”
于是,这只蚂蚁来到蚂蚁洞口,大喊道:“兄弟们,我在地上发现了好东西了,大家快来呀!”
地下的蚂蚁有的在储存水分,有的在储存食物,有的在造房子,有的在种植蘑菇,有的在锻炼身体……
它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成千上万以风的速度,大步流星地排成方队。
“快点,大家快点!一定要把好东西搬回我们的王国!”蚂蚁队长不停地在集合部队,它们朝着西瓜有序地前进了。
最终,在蚂蚁不断的努力之下,团结之下,终于把庞大的西瓜帮回了“家”,原来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蚂蚁的作文 篇2
大家好,我是一只刚出生的小蚂蚁,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蚂蚁窝里,我一生最大的冤枉是工作一辈子。这一天,我的心愿实现了。我可以和集体出去找吃的`了。
我到了一小块荒无人烟的草坪。"这里什么都没有."我自言自语到。突然,我嗅到了食物的香味。于是我顺着香味爬了过去。做蚂蚁好辛苦啊!不过勤快一些也好。我找到一小块面包渣,我自己哎呀呼叫的把它云了回去。回来继续找,我已经累得精皮力尽了。一会后,我发现了一块大面包,于是我打了个口哨,大家一起迈着齐齐的步子走来了。后来大家挨挨呀呀的把面包运了回去。
我长大了,想自己去外面闯闯了。有一次,我在草地上睡觉,不知不觉中,一点震动把我从梦中叫醒。我看见了一直脚向我踩来。我想躲,可是来不及了,过后,我的一只脚被踩扁了。过了一会儿,下起了雨,高出的一大片水把我推了下来。我回到了团体中。我感到了团结力量大。我在外也收益很多。有很多次,我都依靠团体的力量找到吃的。
我很向往新生活,于是我离开了集体,我会记住自己明白自己的道理的,再见。
蚂蚁的作文 篇3
“懒蚂蚁”看起来“懒”得很,其实不然:当食物来源被切断时,它们会率领蚁群前往自己早已侦查好的新地盘。“懒蚂蚁效应”同样适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人们合作完成某个项目时,不仅需要踏实肯干的“勤蚂蚁”们,更需要悉心观察团队薄弱之处并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懒蚂蚁”们。
确实,在一个分工协作的组织内部,勤者与“懒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大量勤者的存在,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懒”于做具体事务而勤于思考与创新的决策者谋划者、指挥者。没有了这样的“懒者”,勤者很容易无所适从,乱了头绪。
古时常有战争,士兵们苦练武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他们的拼搏、努力固然对战局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军师、谋士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分析形势排阵布局等靠的正是他们。汉代有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观天象借东风,他们出谋献计使军队在战斗中势如破竹、勇往直前。在我看来,那些士兵就如同蚁群中的大多数勤蚂蚁,尽力为取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军师就像那“懒蚂蚁”,平日里看似悠闲,实则心系大局,他们对战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由此可见,团队中的“懒蚂蚁”是十分重要的。
不仅是古代,现代社会更迫切需要“懒蚂蚁”。记得在《非你莫属》这档求职节目中,清华博士李一舟曾单人“挑战”十位企业老板,以求得实习机会。在做出选择前,他逐一针对各个企业挑毛病,从用户体验到网站设计,全都头头是道,让大老板们啧啧称赞,纷纷邀请去自己的公司工作。李一舟的细致观察和专业水平实在令人折服,他本身是学产品创新设计的,像“懒蚂蚁”一样,他需要不断地探索新事物,同时又要找出企业的短板。事实上,很多企业都有创意部门(往往是核心部门之一),这个部门的职员不像工人们那样,整天如机器那样不停地运转,但有时他们灵机一动冒出的一个金点子,就可以决定工人们较长时间的`行动方向。
细心观察的人,一定会发现许多成功的团队,不仅有勤奋工作的成员,而且有在关键时刻能引领大局的成员。后者不断探索、创新,在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带领团队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乔布斯对智能手机的构想,将苹果手机的发展推向顶峰;诺基亚公司不思开拓进取,最终面临倒闭的危险,这些都是明证。
蚂蚁的作文 篇4
我是只小小的蚂蚁,个头不大,很不起眼,人们常常表达容易的意思时会说“就像踩死一只蚂蚁那样容易”,要是想形容不大的物体时还就会说“就像蚂蚁那么小”,可见我们是多么地不被你们人类看好。
其实你们错了,大错而特错,太小看我们了。我们虽然个头不小,但却有无穷的力量。我们能举起自己体重400倍的重物,拖动170倍的物体,就是倒挂在玻璃上,我们也能提动100多倍的物品。就你们人类来说,即使世界举重冠军也举不过自身体重3倍的重量。
你们人类自认为很有智慧,能建造高楼大厦,据说当今世界最高的迪拜大厦要有828米,就觉得你们人类高高在上了。其实我们蚁国个个都是建筑大师,筑有庞大的城堡,宫殿与宫殿之间有大道相通,也有小径相辅,我们建造一座宫殿通常要搬动40多吨泥土,建筑面积50多平方米,且具有良好的通风、空调设备。深入地下8米以下,高达45米以上,这些数字虽然在大,但与你们人类比起来这就相当于你们人类4500多米高的通天大厦。几十座这样的大厦组成一个庞大的蚁城,形成一个巨大的、繁荣的、有序的的母系氏族社会。
其实最能体现我们力量的不是个体,而是庞大的集体,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不可战胜的。通常我们的行军队伍会有两千多万人马,每小时可通过25万大军的速度向前挺进,所到之处,以摧古拉朽之势横扫一切。当遇到河流或遭遇大火时,我们会包作一团,形成一个大大的'蚁球,不顾一切地滚过对岸或冲出大火。如果在沼泽地带,我们就会搭起蚁桥让大部队从我们头顶上走过。我们的战士个个是体宽、个大、嘴宽、牙长的勇士,当遭遇敌方时,先用我们的化学武器向对方喷射酸液,当敌人越过防线冲入我们阵地时,我们会个个奋不顾身,与对方抱作一团,张开我们的强有力的大嘴把他们一个一个地吞噬掉。单就个体而言,我们每天就能杀掉五万多只动物,一年内就能吞吃掉上千万只动物,我们所消耗的肉食比狮子、老虎和狼群所消耗的总合还要多。我们最善长的战术是游击战,常常采用“人海”战术,大打歼灭战,当侦察兵一旦发现敌情后,我们通常会有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围而歼之,把敌人淹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为了加强后方的供给,我们可以饲养大量的“家禽”、收割我们的“牧草”、放养我们的“牲畜”、栽培我们的“蔬菜”、种植我们的“植物”,使我们有足够的食物来源。为了有强大的后备兵源,我们的英雄母亲会一刻不停地生育后代,一个月就能产下200多万名小战士,他们会在几周之后就可以奔赴战场。
我们的口号是“一切为了我们的群体而活下去”,我们的军歌是“前进!前进!我们是不可战胜的队伍……”,我们的目的是“所向披靡,荡然无存”。
和我们同一时代的庞大恐龙及上千万个生物都消失了,而我们却勇敢地生存了下来。我们蚁类有一万六千多个种族,总重量达几百万吨,远远超过陆地上其他动物的总合,其中就包括你们“不可一世”的人类。你们人类仅仅在地球上生活了140万年,而我们早在一亿年前就出现了,将来我们还有可能会主宰这个星球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推选的、这是我们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总之,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蚂蚁的作文 篇5
我一向就是很歧视那用一根小指头就能将其碾死的微小生物——蚂蚁。不知是因为它的渺小而产生与生俱来的轻视,还是如何,每次我看到它们在崎岖的路上来回奔波时,我心里总会暗笑它的弱小与不自量力。
一个炎热的下午,太阳将炽热的阳光射向每一个角落,我眯着波斯猫般的双眼,呆坐在椅子上,宛如一尊“睡佛”。我漫无目的扫视着院子,一群忙碌的蚂蚁吸引了我。它们个个驮着东西,径直地往洞里奔去。黑压压的一片,犹如一支运输队伍。我感到恶心,便用枝条打乱它们的`队行。我本以为它们会乱成一团,没想到不一会功夫,便恢复了秩序。我有使出绝招,软硬兼施,可是它们也应对自如。一只蚂蚁扛不起,就两只团结起来,快速地奔回洞中。
阳光还在肆虐着,可它们仍不停息地工作着,我开始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愧疚,我这么一个懒散的人,不珍惜为数不多的青春,却在这儿摧残生命。蚂蚁大小不如人的指甲,却能负起比自己重几倍的东西。而我呢,空有高大的身躯,却是个精神上的侏儒。韩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我要说他错了,蚂蚁敢去撼大树,总比像我这样的懒汉强多了。
我突然间意识到:蚂蚁的朴质、坚强、勇敢多么像广大的劳动人民呀!在此,我要赞美蚂蚁,赞美它的坚强不屈与团结,赞美像蚂蚁一样的广大劳动人民,赞美坚强不屈、勇敢、团结的中华民族的精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蚂蚁精神却成了历史。鲜为人见了。懒散、不求上进充斥着人的内心。社会发展了,人的思想也不能落伍,让我们高举蚂蚁精神,学习蚂蚁精神。赞美蚂蚁精神吧!
【蚂蚁的作文】相关文章:
团结的蚂蚁_蚂蚁作文10-07
关于蚂蚁的作文:蚂蚁11-15
蚂蚁的作文06-10
精选蚂蚁作文08-30
【经典】蚂蚁的作文09-19
蚂蚁的作文[经典]03-07
蚂蚁作文【经典】04-04
(精选)蚂蚁作文03-24
蚂蚁的作文(经典)02-12
蚂蚁的作文06-26